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精选与解答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5103808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精选与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精选与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精选与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精选与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反应工程习题精选与解答(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word第一章 绪论1.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_的科学。(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2. 化学反应工程是一门研究化学反应的工程问题的科学,既以_作为研究对象,又以_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体系。(化学反应、工程问题)3. _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 三传一反)4. 化学反应过程按操作方法分为_、_、_操作。(分批式操作、连续式操作、半分批式)5. 化学反应工程中的“三传一反”中的三传是指_、_、_。(传质、传热、动量传递)6. 不论是设计、放大或控制,都需要对研究对象作出定量的描述,也就要用数学式来表达个参数间的关系,简称_。(数学模型)7. 在建立数学模型时,根据基础资料建立物料、热量和动量衡算式的一般

2、式为_。(累积量=输入量-输出量)8.“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其中所谓的一反是指_。(D)A化学反应 B. 反应工程 C. 反应热力学 D. 反应动力学9.“三传一反”是化学反应工程的基础,下列不属于三传的是_。(A)A. 能量传递 B. 质量传递 C. 热量传递 D. 动量传递第二章 均相反应动力学1. 均相反应是指_。(参与反应的物质均处于同一相)2. 对于反应,则_。()3.着眼反应组分K的转化率的定义式为_。()4.当计量方程中计量系数的代数和等于零时,这种反应称为_,否则称为_。(等分子反应、非等分子反应)5.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假定符合理想气体状态

3、方程,如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则=_。()6.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用逸度表示的速率常数,则=_。()7. 化学反应的总级数为n,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用气体摩尔分率表示的速率常数,则=_。()8.在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中,如果有一个基元反应的速率较之其他基元反应慢得多,他的反应速率即代表整个反应的速率,其他基元反应可视为处于_。(拟平衡常态)9.当构成反应机理的诸个基元反应的速率具有相同的数量级时,既不存在速率控制步骤时,可假定所有各步基元反应都处于_。(拟定常态)10. 活化能的大小直接反映了_对温度的敏感程度。(反应速率)11. 一个可逆的均相化学反应

4、,如果正、逆两向反应级数为未知时,采用_法来求反应级数。(初始速率法)12.生成主产物的反应称为_,其它的均为_。(主反应、副反应)13. 平行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选择性Sp与_无关,仅是_的函数。(浓度、温度)14. 如果平行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提高选择性应_。(提高温度)15. 一级连串反应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_、_。(、)16. 一级连串反应在平推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_、_。(、)17. 一级连串反应在间歇式全混流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_、_。(、)18. 一级连串反应在平推流反应器中,为提高目的产物P的收率,应_。(降低)

5、19.链反应的三个阶段为_、_、_。(链的引发、链的传播、链的终止)20.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B)A. 煤炭燃烧 B. 氢气燃烧 C. 离子交换 D. 加氢裂解21.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A)A. 乙酸乙酯水解 B. CuO的还原 C. 加氢脱硫 D. 电石水解22.下列属于均相反应的是_。(C)A. 催化重整 B. 催化裂解 C. HCl与NaOH的中和 D. 水泥制造23.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_。(D)A. 乙酸乙酯水解 B. 氢气燃烧 C. HCl与NaOH的中和 D. 催化裂解24.下列属于非均相反应的是_。(B)A. 乙酸和乙醇的酯化 B. 加氢脱硫 C. 氢气燃烧 D.

6、 烃类气相裂解25.化学反应,其中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为-1的是哪种物质_。(A)A. B. C. D. 26.化学反应,其中化学反应计量系数为+2的是哪种物质_。(D)A. B. C. D. 27.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反应组分A的化学反应速率_。(A)A. B. C. D. 28.对于一非恒容均相化学反应,反应产物B的化学反应速率_。(B)A. B. C. D. 29.对于反应,则_。(A)A. B. C. D. 30.对于反应,则_。(C)A. B. C. D. 31.气相反应4A + B 3R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以31的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_。(C)A. 1/4 B.

7、2/3 C. 1/4 D. 2/332.气相反应A + B 3P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以1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_。(D)A. 2 B. 1 C. 1 D. 233.气相反应2A + B 3P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以21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_。(C)A. 1 B. 1/2 C. 1/2 D. 134.气相反应2A + B 3P + S进料时无惰性气体,A与B以3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_。(D)A. 1 B. 1/3 C. 2/3 D. 135.气相反应进料时无惰性气体,与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_。(A)A. 2 B. -1 C. 1 D. 236.气相反

8、应进料时无惰性气体,与以12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_。(B)A. 1 B. 1/2 C. 1/2 D. 137.气相反应进料时无惰性气体,与以23摩尔比进料,则膨胀因子=_。(B)A. 1 B. 2/3 C. 2/3 D. 138.化学反应速率式为,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则=_。(B)A. B. C. D. 39. 化学反应速率式为,如用浓度表示的速率常数为,用压力表示的速率常数为,则=_。(D)A. B. C. D. 40.反应,则反应级数n=_。(B)A. 0 B. 1 C. 2 D. 341.反应A + B C,已知,则反应级数n=_。(B)A. 0 B.

9、1 C. 2 D. 342.反应3A P,已知,则反应级数n=_。(A)A. 0 B. 1 C. 2 D. 343.反应,已知,则反应级数n=_。(C)A. 0 B. 1 C. 2 D. 344.反应,已知,则反应级数n=_。(C)A. 0 B. 1 C. 2 D. 345.反应,已知,则反应级数n=_。(C)A. 0 B. 1 C. 2 D. 346.反应A + B C,已知,则反应级数n=_。(A)A. 0 B. 1 C. 2 D. 347.下列属于平行反应的是_。(C)A. A + B P B. C. D.A + B P = R + S48.串联反应A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的

10、得率=_。(B)A. B. C. D. 49.串联反应A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与副产物S的选择性=_。(C)A. B. C. D. 50.串联反应A P(目的)R + S,目的产物P的总收率=_。(A)A. B. C. D. 51.如果平行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提高选择性应_。(B)A. 提高浓度 B. 提高温度 C. 降低浓度 D. 降低温度52. 如果平行反应均为一级不可逆反应,若,提高收率应_。(C)A. 提高浓度 B. 降低浓度 C.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53.一级连串反应A P S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浓度最大时的最优空时_。(D)A. B. C

11、. D. 54.一级连串反应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_。(B)A. B. C. D. 55.一级连串反应在间歇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_。(A)A. B. C. D. 56. 一级连串反应在平推流管式反应器中,则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_。(A)A. B. C. D. 57.一级连串反应A P S在间歇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浓度最大时的反应时间_。(D)A. B. C. D. 58. 一级连串反应A P S在平推流管式反应器中进行,使目的产物P浓度最大时的反应时间_。(C)A. B. C. D. 59.下列反应没有涉及到链反应的是_。(B)A. 石油裂解 B.

12、酯化反应 C. 烃类氧化 D. 聚合反应60.简述均相反应及其动力学的研究容? 答:参与反应的各物质均处于同一个相进行的化学反应称为均相反应。均相反应动力学是研究各种因素如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组成和压力等对反应速率、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并确定表达这些影响因素与反应速率之间定量关系的速率方程。61.简述链锁反应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答:1)链反应具有三个阶段:链的引发、链的传播和链的终止; 2)链的引发和传播均需要通过游离原子或游离基; 3)游离原子和游离基均具有较高活性,容易受器壁或其它惰性物的作用而重新生成稳定的分子,从而使链反应终止。62. 反应2NO + 2H2 = N2 + 2H2O,实

13、验测得速率方程为:。试设定能满足实验结果的反应机理。解:机理(1): (慢) (快) 所以与实验结果相同机理(2): (快速) (慢速) (快) 达拟平衡态,为速控步骤由得 代入 此机理与实验结果相同,选机理(2),因其无叁分子反应,而机理(1)是。63. 由A和B进行均相二级不可逆反应A+B = S,速率方程:=。求: (1)当时的积分式 (2)当时的积分式解:(1)CA与CB之比保持恒定所以 积分得写成转化率时(2) 式中: 积分得 64.反应A B为n级不可逆反应。已知在300K时要使A的转化率达到20%需12.6分钟,而在340K时达到同样的转化率仅需3.20分钟,求该反应的活化能E。

14、解: 即达20%时,式中M为常数E=29.06(kJ/mol)65.考虑下述连串反应:,已知上述反应中每一步均为一级反应,试求A、B和C的浓度随间变化的函数式。解: 对于反应物A,应有:积分得 对于B,应有 将上式两端乘以可得即 将上式积分得,第三章 理想反应器1.理想反应器是指_、_。理想混合(完全混合)反应器、平推流(活塞流或挤出流)反应器2.具有良好搅拌装置的釜式反应器按_反应器处理,而管径小,管子较长和流速较大的管式反应器按_反应器处理。(理想混合反应器、平推流)3.分批式完全混合反应器操作的优化分析是以_、_为目标进行优化的。(平均生产速率最大、生产经费最低)4.全混流反应器的空时是

15、_与_之比。(反应器的有效容积、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5.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为_与_之比。(反应时间t、空时)6.全混流反应器的放热速率=_。()7.全混流反应器的移热速率=_。()8.全混流反应器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为_。()9.全混流反应器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的判据为_、_。(、)10.全混流反应器的返混_。(最大)11.平推流反应器的返混为_。(零)12.对于恒容的平推流管式反应器_、_、_一致。(平均停留时间、反应时间、空时)13.对于恒容的_管式反应器平均停留时间、反应时间、空时一致。(平推流)14.如果将平推流反应器出口的产物部分的返回到入口处与原始物料混合,这类反应器为_的平推流

16、反应器。(循环操作)1对于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当循环比0时为_反应器,而当时则相当于_反应器。(平推流、全混流16. 对于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当循环比0时反应器返混为_,而当时则反应器返混为_。(零、最大)17. 对于绝热操作的放热反应,最合适的反应器类型为_。(全混流串平推流)18. 对于反应级数n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反应器为宜。(全混流)19. 对于反应级数n0的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反应器为宜。(平推流)20. 对于自催化反应,最合适的反应器为_。(全混流串平推流)21.对于可逆的放热反应,使反应速率最大的反应温度_。()22. 对于可逆的放热反应,达到

17、化学反应平衡时的温度_。()23.分批式操作的完全混合反应器非生产性时间不包括下列哪一项_。(B)A. 加料时间 B. 反应时间 C. 物料冷却时间 D. 清洗釜所用时间24.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A B,当时,求反应至所需时间t=_秒。(D)A. 8500 B. 8900 C. 9000 D. 990025.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一级反应A B,当时,求反应至所需时间t=_秒。(B)A. 400 B. 460 C. 500 D. 56026.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为_。(A)A. 空时 B. 反应时间t C. 停留时间t D. 平均停留时间27.全

18、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大于1.0时,且随着的增大而增大,此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_。(A)A. 0 B. =0 C. 0 D. 028.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小于1.0时,且随着的增大而减小,此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_。(D)A. 0 B. =0 C. 0 D. 029.全混流反应器的容积效率=1.0时,该反应的反应级数n_。(B)A. 0 B. =0 C. 0 D. 030.全混流釜式反应器最多可能有_个定常态操作点。(C)A. 1 B. 2 C. 3 D. 431.全混流反应器中有_个稳定的定常态操作点。(B)A. 1 B. 2 C. 3 D. 432.对于_的反应器在恒容反应过程的平均停留时间

19、、反应时间、空时是一致的。(D)A. 间歇式反应器 B.全混流反应器 C. 搅拌釜式反应器 D. 平推流管式反应器33.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 出口转化率,每批操作时间,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 kg产物R/天,=60,则反应器的体积V为_。(C)A. 19.6 B. 20.2 C. 22.2 D. 23.434.对于自催化反应,最合适的反应器为_。(D)A. 全混流反应器 B. 平推流反应器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35.对于绝热操作的放热反应,最合适的反应器为_。(D)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

20、反应器36.对于反应级数n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B)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37.对于反应级数n0的不可逆等温反应,为降低反应器容积,应选用_。(A)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C. 循环操作的平推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38.对于可逆放热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应_。(C)A. 提高压力 B. 降低压力 C. 提高温度 D. 降低温度39.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其瞬间收率随增大而单调增大,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_。(A)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C. 多釜串联

21、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40. 对于单一反应组分的平行反应,其瞬间收率随增大而单调下降,则最适合的反应器为_。(B)A. 平推流反应器 B. 全混流反应器C. 多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 D. 全混流串接平推流反应器41.简述理想反应器的种类? 答:通常所指的理想反应器有两类:理想混合(完全混合)反应器和平推流(活塞流或挤出流)反应器。所谓完全混合流反应器是指器的反应流体瞬间达到完全混合,器物料与反应器出口物料具有相同的温度和浓度。所谓平推流反应器是指器反应物料以相同的流速和一致的方向进行移动,不存在不同停留时间的物料的混合,所有的物料在器具有相同的停留时间。42.简述分批式操作的

22、完全混合反应器? 答:反应物料一次性投入反应器,在反应过程中,不再向器投料,也不出料,待达到反应要求的转化率后,一次性出料,每批操作所需生产时间为反应时间与非生产性时间之和,非生产性时间包括加料、排料和物料加热、冷却等用于非反应的一切辅助时间。43.简述等温恒容平推流反应器空时、反应时间、停留时间三者关系? 答:空时是反应器的有效容积与进料流体的容积流速之比。反应时间是反应物料进入反应器后从实际发生反应的时刻起到反应达某一程度所需的反应时间。停留时间是指反应物进入反应器的时刻算起到离开反应器共停留了多少时间。由于平推流反应器物料不发生返混,具有相同的停留时间且等于反应时间,恒容时的空时等于体积

23、流速之比,所以三者相等。44.对于可逆放热反应如何选择操作温度? 答:1)对于放热反应,要使反应速率尽可能保持最大,必须随转化率的提高,按最优温度曲线相应降低温度; 2)这是由于可逆放热反应,由于逆反应速率也随反应温度的提高而提高,净反应速率出现一极大值;3)而温度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而达到化学平衡。45.对于反应,;,当时如何选择操作温度可以提高产物的收率? 答:对于平行反应,所以,当时应尽可能提高反应温度,方可提高R的选择性,提高R的收率。46.在间歇釜中一级不可逆反应,液相反应A 2R,kmol/m3h,k=9.52109exp-7448.4/T h-1,2.3 kmol/

24、m3,60,0,若转化率0.7,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 kg产物R/天。求50等温操作所需反应器的有效容积?(用于非生产性操作时间t0=0.75 h)解:反应终了时R的浓度为47.该反应在全混流反应器中进行,以AlCl3为催化剂,反应温度20,液料的体积流速为0.5 m3/h,丁二烯和丙烯酸甲酯的初始浓度分别为96.5 mol/m3,184 mol/m3,催化剂的浓度为6.63 mol/m3。速率方程,式中k=1.1510-3 m3/molks,若要求丁二烯转化率为40%。求:1)反应器的体积V; 2)容积效率。解:1) A + B C对于全混流反应器 2)在分批式反应器的反应时间为48.

25、 在全混流反应器中一级不可逆反应,液相反应A 2R,kmol/m3h,k=9.52109exp-7448.4/T h-1,2.3 kmol/m3,60,0,若转化率0.7,装置的生产能力为50000 kg产物R/天。求50等温操作所需反应器的有效容积和它的容积效率?(用于非生产性操作时间t0=0.75 h)解:(1)进料速度v0(2)反应器有效容积V(3)49. 现有一有效容积为0.75m3的搅拌釜反应器,其设置有换热面积为5.0m2的冷却盘管。欲利用改反应器来进行AR的一级不可逆的液相反应,其速率常数,反应热,原料液中A的浓度,但不含反应产物R。此原料液的密度=1050g/l;定压比热(J/

26、g)。要求原料液的进料流率为,反应器出口的反应液中。总传热系数U=209.2(KJ/m2h)。所用的冷却介质的温度为25。试求满足上述反应要求所需的反应温度以及料液的起始温度T0。解:1)计算反应温度T根据 2)50. 乙酸酐发生水解,反应温度25,k=0.1556 min-1,采用三个等体积的串联全混流釜进行反应,每个釜体积为1800 cm3,求使乙酸酐的总转化率为60%时,进料速度。解:初始浓度为,离开第一釜为,依次为、。对第二釜对于等体积釜串联同理 =2.3(min) 51. 串联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一级不可逆反应,假定各釜容积、温度相同,试计算N为1,2,3的反应有效容积,如不考虑非生产性

27、操作时间的条件下分批式反应器的有效容积。解:利用 N(个) 1 2 3V() 97.8 47.0 37.6 若采用分批式52.应用两个按最优容积比串联的全混流釜进行不可逆的一级液相反应,假定各釜的容积和操作温度都相同,已知此时的速率常数k=0.92h-1,原料液的进料速度=10m3/h,要求最终转化率0.9,试求V1、V2和总容积V。解:对于一级不可逆反应应有代入得 整理得 , 总容积53. 用两串联全混流反应器进行一个二级不可逆等温反应,已知在操作温度下要求出口xA=0.9,计算该操作最优容积比和总容积V。解: 代入 总容积54. 应用管径为D=12.6cm的管式反应器来进行一级不可逆的气体

28、A的热分解反应,其计量方程为A=R+S;速率方程为;而k=7.8109exp-19220/T(s-1),原料为纯气体A,反应压力P=5atm下恒压反应,T=5000C。0.9,=1.55kmol/h,求所需反应器的管长L,停留时间t,空时(理想气体)。解:反应气体的进料体积流速为:反应流体在管的体积流速为:此处:(纯气体);,而 55.液相原料中反应物A进入平推流反应器中进行的反应,已知。求:1)当出口浓度时的进料流。 2)当进料流量时出口浓度。 解:1)2)56. 自催化反应A + R 2R,其速率方程为:,在70下等温地进行此反应,在此温度下k=1.512 m3/kmolh;其它数据如下:

29、0.99 kmol/m3;0.01 kmol/m3;10 m3/h;要求反应的转化率0.99。试求:1)在全混流反应器中反应所需的容积;2)在平推流反应器中反应所需的容积。解: 令1)全混流反应器所需的容积2)平推流反应器所需的容积57. (A) (P) (S)反应速度;,在恒温恒容下求(a)平推流(b)全混流,求,其中,。解:(a)()=(=0.477mol/=0.155mol/l =3.08 (b)= () =0.5mol/l =0.333mol/l =0.167mol/l=2.0 58. (A) (P) (S)反应速度;,在恒温恒容下求等容积的两釜串联全混流反应器进行这一反应时,求目的产

30、物P的选择性,其中,。解:等容积釜串联应有对第二个全混流反应器作物料衡算=对于P:+=0.444mol/l +=1-(0.444+0.391)=0.165mol/l =2.37 59.醋酸甲酯的水解反应如下:CH3COOCH3 + H2O CH3COOH +CH3OH,产物CH3COOH在反应中起催化剂的作用,已知反应速度与醋酸甲酯和醋酸的浓度积成正比。(1) (1) 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上述反应。醋酸甲酯和醋酸的初始浓度分别为500和50mol/m3。实验测得当反应时间为5400s时,醋酸甲酯的转化率为70%,求反应速率数和最大反应速度。(5分)(2) (2) 如果反应改在连续搅拌釜中进行,=

31、0.8时停留时间应为多少。(3) (3) 如果采用管式流动反应器,=0.8时停留时间。解: A + B C + D(1)=对求导(2) (3)对于PFR 60.在一定的反应温度下A发生下述平行反应:其中R是主产物,S是副产物。反应原料为纯的反应物A,其初始浓度为10kmol/m3。在反应器出口A的转化率为80%。反应在连续搅拌釜中进行时,A转化为R的选择性、R的收率以及反应物的停留时间。解:1)使用连续搅拌釜 当时,有 V恒定,停留时间与空时相等 61. 已知 的反应速率式分别为:;,且在反应的操作温度下=1.0,1.5;5mol/l,要求反应流体的进料速率为5 m3/h,出口转化率0.9。试

32、求用单一的全混流反应器在等温下进行此反应时所能获得的产物P的浓度以及所需的反应容积V。解: 62.环氧乙烷在450的气相分解反应如下:C2H4O(g) CH4(g) + CO(g)已知在此反应温度下反应的速率常数为0.0212min-1,反应在恒温恒容反应器中完成,初始时原料为纯的环氧乙烷,初始压力为2.026105Pa,试求在反应时间为50min时反应器的总压力。解:由k=0.0212min-1可知该反应为一级反应 t时反应物分压为PA C2H4O(g) CH4(g) + CO(g) PA0 0 0 PA PA0-PA PA0-PA总压即当t=50min时63.醋酸在高温下可分解为乙烯酮和水

33、,而副反应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已知在916时,试计算:1) 1) 99%的醋酸反应掉的时间;2) 2) 在此反应条件下醋酸转化成乙烯酮的选择性。解:设在时间t时乙烯酮和甲烷的浓度分别为x和y,初始为,则相加得 将其积分1) 1) 当转化率为99%时2)64.在1000K于恒温恒压反应器中进行下述分解反应:反应速率常数0.082 l/molmin,初始时含纯的RCH2OH,其初始压力为2.026105Pa,求1) 1) 将20%的RCH2OH分解所需时间;2) 2) RCH2OH的浓度降低20%所需的时间。解: A B C t=0 nA0 0 0 t=t nA0-x x x由k可知该反应为二级反

34、应 理想气体将其积分当,带入得t=138min 对于,应有当,带入得t=66.1min 分65. 等温间歇反应器反应时间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等温二级反应当为1时,求反应至所需时间。解: t=9900s 66. 对于aA + bB cC反应,以浓度则其二者关系如何? 解: 理想气体67.平行反应 ,其中,已知,求在平推流反应器中的?解:对上式进行积分得当时,产物P的浓度最大。 68. 一级连串反应,进料流率为,反应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进行,求在全混流釜式反应器中目的产物P的最大浓度? 解:全混釜对物料P作物料衡算则有当时,产物P有极大值 69.液相反应AR在一全混釜中进行,反应速率

35、常数求:1) 1) 平均停留时间为1S时该反应器的;2) 2) 若A的,求反应器的体积。解:1) 2) 带入得70.液相反应A + BP + S在一全混釜中进行,速率常数,求:1)时,反应器的容积; 2)若进料流量为,求进口料液中A的浓度。解:1)由可知该反应为二级反应 且二者的反应按1:1的比例进行反应 2)带入得71.磷化氢的均相气相分解4PH3 P4 + 6H2,在310时2atm时速率方程,磷化氢以200kg/h的速率在平推流反应器反应,求转化率为80%时所需反应器体积? 解:第四章 非理想流动1.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0时,E(t)=_。(0)2.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在t0时,

36、E(t)_。(0)3.当t=0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_。(0)4.当t=时,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_。(1)5.停留时间分布的密度函数E()=_E(t)。()6.表示停留时间分布的分散程度的量_。()7.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是通过物理示踪法来测定的,根据示踪剂的输入方式不同分为_、_、_、_。(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随机输入示踪法)8.平推流管式反应器时,E(t)=_。()9.平推流管式反应器时,E(t)=_。(0)10.平推流管式反应器时,F(t)=_。(1)11.平推流管式反应器时,F(t)=_。(0)12.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其E()曲线的方差_。(0)13.平推

37、流管式反应器其E(t)曲线的方差_。(0)14.全混流反应器t=0时E(t)=_。()15.全混流反应器其E()曲线的方差_。(1)16.全混流反应器其E(t)曲线的方差_。()17.偏离全混流、平推流这两种理想流动的非理想流动,E()曲线的方差为_。(01)18.当流体在半径为R的管作层流流动时,在径向存在流速分布,轴心处的流速以记,则距轴心处距离为r的流速_。()19.当流体在半径为R的管作层流流动时,管壁处的流速_。(0)20.流体在半径为R的管作层流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_。()21.流体在半径为R的管作层流流动的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_。()22.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

38、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_。(E(t)曲线)23.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_。(F(t)曲线)24.非理想流动不一定是由_造成的。(返混)25.非理想流动不一定是由返混造成的,但返混造成了_。(停留时间分布)26.为了模拟返混所导致流体偏离平推流效果,可借助这种轴向返混与扩散过程的相似性,在_的基础上叠加上轴向返混扩散相来加以修正,并认为的假定该轴向返混过程可以用费克定律加以定量描述,所以,该模型称为_。(平推流、轴向分散模型)27.在轴向分散模型中,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_。()28.在轴向分散模型中,模型的唯一参数彼克莱准数愈大轴向返混程度就_。(愈小)29.轴向分散模型的偏微分方

39、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取决于采用示踪剂的_、_、_的情况。(输入方式、管的流动状态、检测位置)30.轴向分散模型的四种边界条件为_、_、_、_。(闭闭式边界、开闭式边界、闭开式边界、开开式边界)31.误差函数erf的定义式为_。()32.误差函数的定义式为,则_,_。(、0)33.轴向分散模型的数学期望值_,方差_。,34.流体的混合程度常用_、_来描述。(调匀度S、流体的混合态)35.流体的混合程度常用调匀度S来衡量,如果S值偏离_,则表明混合不均匀。(1)36.微观流体混合的混合态称为_。(非凝集态)37.若流体是分子尺度作为独立运动单元来进行混合,这种流体称为_。(微观流体)38.若流体

40、是以若干分子所组成的流体微团作为单独的运动单元来进行微团之间的混合,且在混合时微团之间并不发生物质的交换,微团部则具有均匀的组成和相同停留时间,这种流体称为_。(宏观流体)39.宏观流体混合的混合态称为_。(完全凝集态)40.介于非凝集态与完全凝集态之间的混合态称为_。(部分凝集态)41.在气液鼓泡搅拌装置中,气体以气泡方式通过装置,_是宏观流体,而_为微观流体。(气体、液体)42.在气液喷雾塔中液体以液滴形式的分散相,_是宏观流体,而_为微观流体。(液体、气体)43.反应级数n=_时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1)44.对于_反应器,微观流体与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平推流

41、)45.当反应级数n1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_的出口转化率。(高)46.当反应级数n_1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47.当反应级数n1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_的出口转化率。(低)48.当反应级数n_1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低的出口转化率。(49.脉冲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_。(A)A. E(t)曲线 B. F(t)曲线 C. I(t)曲线 D. y(t)曲线50.阶跃示踪法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对应曲线为_。(B)A. E(t)曲线 B. F(t)曲线 C. I(t)曲线 D. y(t)曲线51.平推流流动的E(t)曲线的方差_。(A)A. 0 B. 01

42、C. 1 D. 152.全混流流动的E(t)曲线的方差_。(C)A. 0 B. 01 C. 1 D. 153.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在_式边界条件下有解析解。(D)A. 闭闭 B. 开闭 C. 闭开 D. 开开54.轴向分散模型的物料衡算方程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与_无关。(C)A. 示踪剂的种类 B. 示踪剂的输入方式 C. 管的流动状态 D. 检测位置55.反应级数n=_时微观流体和宏观流体具有相同的反应结果。(C)A. 0 B. 0.5 C. 1 D. 256.当反应级数n_时,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C)A. =0 B. =1 C. 1 D. 157.当反应级数n_时

43、,宏观流体具有比微观流体低的出口转化率。(D)A. =0 B. =1 C. 1 D. 158.当反应级数n_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高的出口转化率。(D)A. =0 B. =1 C. 1 D. 159.当反应级数n_时,微观流体具有比宏观流体低的出口转化率。(C)A. =0 B. =1 C. 1 D. 160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E(t)的含义? 答:在定常态下的连续稳定流动系统中,相对于某瞬间t=0流入反应器的流体,在反应器出口流体的质点中,在器停留了t到t+dt之间的流体的质点所占的分率为E(t)dt(分)。 。61.停留时间分布函数F(t)的含义?答:在定常态下的连续稳定流动系统中,相对

44、于某瞬间t=0流入反应器的流体,在出口流体中停留时间小于t的物料所占的分率为F(t)。62.简述描述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特征值? 答:用两个最重要的特征值来描述平均停留时间和方差。1) 1) 定义式为:,平均停留时间是E(t)曲线的分布中心,是E(t)曲线对于坐标原点的一次矩,又称E(t)的数学期望。2) 2) 是表示停留时间分布的分散程度的量,在数学上它是指对于平均停留时间的二次矩。63.简述寻求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分类? 答:通过物理示踪法来测反应器物料的停留时间的分布曲线。所谓物理示踪是指采用一种易检测的无化学反应活性的物质按一定的输入方式加入稳定的流动系统,通过观测该示踪物质在系统

45、出口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来确定系统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根据示踪剂输入方式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种: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和随机输入法。64.简述脉冲示踪法测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对应曲线?答:脉冲示踪法是在定常态操作的连续流动系统的入口处在t=0的瞬间输入一定量M克的示踪剂A,并同时在出口处记录出口物料中示踪剂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应的曲线为E(t)曲线,。65.简述阶跃示踪法测停留时间分布的实验方法及其对应曲线? 答:阶跃示踪法是对于定常态的连续流动系统,在某瞬间t=0将流入系统的流体切换为含有示踪剂A且浓度为的流体,同时保持系统流动模式不变,并在切换的同时,在出口处测出出口流体中示踪剂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对应的曲线为F(t),。66.简述建立非理想流动的流动模型的步骤? 答:1)通过冷态模型实验测定实验装置的停留时间分布; 2) 根据所得的有关E(t)或F(t)的结果通过合理的简化提出可能的流动模型,并根据停留时间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