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三)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078677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三)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三)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三)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三)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三) 人教新课标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上册 看云识天气 教学设计(三) 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材依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二、设计思想1、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也是一篇旧课文,过去常常把它当作说明文来处理。但这套新教材第一、二册并不强调文体的学习,因此,教学时不必指出它是什么文体,而应以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为主。2、学生地处乡村,这对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尤有实际意义。3、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课文中关于云和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阅读现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练习

2、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内容大意;在探究活动过程中获得一些搜集资料和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四、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2、巩固复习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积累课文中的比喻句,并领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五、教学难点学会搜集一些资料,加深对天气知识的了解。六、教学准备提前两周布置任务,要求学生试着根据天空中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看谁判断得准确;上网查找或者到图书馆查阅,或者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搜集一些关于天气的谚语,分类积累,并留心作一些观察对照。七、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天气状况

3、对户外活动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遭遇恶劣天气多半起因于天气骤然变化。因此,外出前在收听天气预报的同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气候知识,学会看云识天气,使自己能够从容应对天气的异常变化。那么,怎样看云识天气呢?2、检查预习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简要谈谈自己的观察和感受。3、整体感知学生用较快速度默读课文后,简要概括全文主要说了什么内容?用课文中的原话说说看云识天气最基本的经验是什么?(方法指导:默读时要做到口不动、手不动、头不动,眼球则要转动。)跳读课文,设计一种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和它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学生可自行设计表格,也可每个小组设计一种,设计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然后教师总结:先把云分

4、成两大类,按照云的形态可分为晴天的云和雨雪天气的云;再按照云的光彩分为晕、华、虹、霞四种。)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观看云的图片,并结合课本前面的彩色插页,加深学生对云的名称的理解。4、重点研讨本文介绍了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们读来条理清晰,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吗?(学生速读课文,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提示:文章先说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第1段是概述,先总说一句:“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然后描绘了万千姿态的云。第2段是第3、4、5段的“纲”:“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第3、4、5段就

5、是遵循这个“纲”展开的:第3段对应第2段中的“薄云”“晴朗”;第4、5段对应第2段中的“厚密”“阴雨风雪”。第6段开始写“云的光彩与天气的关系”。具体到一段文字中,作者也是按照一定的思路来介绍的。例如第3段,把“薄云”分为“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并分别介绍了它们的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作者能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解说得生动活泼,主要是因为他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请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再仿照示例造句。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造句: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学生先在课文中画出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

6、运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好处。再重点学习课文第1段的语言,并仿照示例造句。)5、拓展延伸课文第6段引用了一些谚语。谚语是人民群众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总结经验的结晶,它简短通俗,鲜明生动,读起来琅琅上口。请在课文中找出这些谚语,并交流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天气的谚语,要求说出搜集的方法。6、课堂小结本文介绍了种类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的思路清晰,很有条理。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数。另外,作为一篇科普文,作者写得非常生动形象,这得益于恰当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方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对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其实,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一样可以写出精彩的文章来。7、布置作业用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去实地验证一下,并写一篇观察日记。八、教学反思1、此设计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在指导学生反复阅读中去感悟文章,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鲜明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思想。2、此设计淡化文体,突出重点,以练习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为主,把对天气知识的学习渗透在阅读的训练中,并且适当延伸,让课堂上有着浓厚的语文氛围,上出了“语文味”。3、此设计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观察自然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课前的观察、积累到课堂中对问题的研讨,始终处在积极的学习动态中,较好地达成了学习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