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练习09年天津市各区模拟及中考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506275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练习09年天津市各区模拟及中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言文练习09年天津市各区模拟及中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言文练习09年天津市各区模拟及中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练习09年天津市各区模拟及中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练习09年天津市各区模拟及中考(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09年河北区一模阅读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中的片断,回答问题。司马文王与禅宴,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王谓贾充曰:“人之无情,乃可至于是乎!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全,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郤正闻之,求见禅曰:“若王后问,宜泣而答曰:先人坟墓远在陇、蜀,乃心西悲,无日不思。因闭其目。”会王复问,对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语邪!”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注:司马文王:指司马昭。禅:刘禅。作故蜀技:表演过去蜀国的歌舞。贾充:司马昭的亲信。姜维:后蜀大将军。并:吞并。郤正:原后蜀大臣。1. 解

2、释下列加点的词。虽使诸葛亮在:( ) 宜泣而答曰:(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旁人皆为之感怆,而禅喜笑自若。 3. 典故“乐不思蜀”出自这个历史故事,请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这个典故的两种含义。第一种: 第二种: 二、09年河北区二模阅读晏子春秋中的片段,回答问题。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人莫之

3、服。注:灵公:春秋时齐国国君。丈夫:指成年男子。带:衣带。相望:彼此看得见,指到处可见。内:指王宫内。1.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 ) 不逾月:(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 3.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1.服饰;超过 2.您为什么不先让宫内的女子不要穿男子的服饰,那么国人也就没有谁敢这样做了。 3.上有所好则下有所效,根除弊端应以身作则。三、09年河北三模阅读三国志片段,回答问题。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

4、欲罚之,蒙曰:“不探虎穴,安得虎子?”母哀而舍之。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注:吕蒙:东吴将领。汝南富陂(p):地名。邓当:东吴将领。山越:少数民族。哀:同情,理解。屯下:军队驻扎地。虞:意料。造次:轻率。东西:指蜀国和吴国。豫:同“预”。拊:抚摸。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当顾

5、见大惊:( ) 君宜顾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 3. 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请简答。 答案:1.回头看;拜访。2.邓当回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吕蒙的母亲,吕蒙母亲很恼怒,想要惩罚他。 3.先轻视他,后来听到吕蒙出的五个计谋,转为尊重,亲近。四、河东一模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注: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傅毅,字武仲

6、。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自休:自己也止不住。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体:体裁。里语:俗语,民间谚语。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自古而然:( ) 与弟超书曰:( )鲜能备善:( ) 斯不自见之患也:( )2. 选出与“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日始出时去人近 B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家贫,无从致书以观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 根据文章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人相轻”的原因。 答案:1.这样;信;少;短处、毛病。 2.B 3.傅毅和班固两个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4.爱用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比。

7、五、河东二模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注:亭林:即顾炎武。亭障:边塞岗亭、堡垒。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 )呼老兵诣道边酒垆:( ) 2. 为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点上标点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若 与 平 生 所 闻 不 合 发 书 详 正 必 无 所 疑 乃 已。 3. 上面文段中没有涉及的内容是( )A 交友 B 考察 C 读书4. 阅读上

8、文,请分别用两个字概括出顾炎武的三个特点。 答案:1.放下;到。 2.如果发现与自己以往了解的情况不相符合,他就翻书详细订正,一定毫无疑问了才停止。 3.A 4.勤奋;严谨;专注专心。六、南开一模杨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说:“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注:累迁:多次升官。昌邑:地名。茂才:秀才。1. 解释加点词语。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2. 翻译划线句子。 3.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杨震怎样的品质?

9、 答案:1.原来;送给,赠给。 2.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3.正直,能够自己约束自己,坚持原则,不受贿赂。七、南开二模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注:候:拜访,问候。履行:实践,做。绥:安,安抚。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1. “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法令,制度;方法,做法;效法,仿效;标准,法

10、则。你认为“不知聊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2. 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的句子。 3. 根据你的理解,回答下面的问题。“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 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1. 2.用仁义安抚贫弱之人。 3.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有效法家君。八、和平一模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

11、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注:吴人有烧桐以爨(cu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 邕: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 裁:制作。 陈留:古地地名,今河南境内。 将命者:侍从。 宗:景仰。 怃然:惘然的样子。 足以当之:足以称为杀心了。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比往而酒已酣焉:( ) 遂反:( )2. 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

12、.这段短文主要表现了蔡邕其人什么样的特点? 答案:1.等到;通“返”,返回。 2.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把情况详细告知了他。 3.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善于把握音乐形象。九、和平二模梗阳人有狱,将不胜,请纳赂于魏献子,献子将许之。阎没谓叔宽曰:“与子谏乎!吾主以不贿闻于诸侯,今以梗阳之贿殃之,不可。”二人朝而不退。献子将食,问谁于庭,曰:“阎明、叔褒在。”召之,使佐食。比已食,三叹。既饱,献子问焉,曰:“人有言曰:唯食可以忘忧。吾子一食之闲而三叹,何也?”同辞对曰:“吾小人也,贪。馈之始至,惧其不足,故叹。中食而自咎也。曰:岂主之食而有不足?是以再叹。主之既已食,愿以小人之腹为君

13、子之心,属餍而已,是以三叹。”献子曰:“善。”乃辞梗阳人。注:梗阳:地名。 魏献子:名舒,晋国正卿,晋倾公时执政。 阎没:名明,晋国大夫。 叔宽:名褒,晋国大夫。 闲:同“间”。 属餍:刚吃饱。餍,吃饱,满足。1. 解释加点词语。献子将许之:( ) 同辞对曰:( )2. 翻译划线句子。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启示? 答案:1.答应;回答。 2.有人说:“只有吃可以让人忘记忧愁。”你们一顿饭之间叹了三叹,为什么呢? 3.A人要保有道德底线,不要让贪婪危害到自己,跨出危险的一步。B用见机行事的方法来劝阻别人,使对方容易理解和接受。十 河西一模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

14、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聊,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注:采访使:官职名。1. 解释加点词语。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 )会故人至:( )2. 翻译划线句子。 3.孟浩然是唐

15、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但一生仕途坎坷。从全文看,他仕途坎坷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一起,一齐。适逢。 2.是你不要求做官,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蔑我呢? 3.隐居山林,40岁才到京城,诗中语句不为帝王所喜;率性而为,不喜约束,不慕富贵名利。十一、河西二模鲁肃简公宗道,为人忠实。仁宗在东宫,宗道为谕德,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

16、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鲁肃简贬濮州团练副使,汀州安置。在汀二年,杜门不与人接,日阅书数卷而已。室仅容一榻,坐卧其中,欲将终身焉。人不堪其忧,而公处之裕如也。注:中使:即前面的宫廷“使者”。 裕如:宽绰。1. 解释加点词语。移时饮归:( ) 中使具如公对:( )2. 翻译划线句子。 3.这篇短文主要表现了鲁肃简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案:1.回家;详细。 2.但是我已经换了衣服,街上也没有认识我的人。 3.诚实正派(忠实),安贫乐道。十二、红桥一模鲍君昔有人设局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

17、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注:罝(j):网,用以捕鸟兽。1. 解释加点词语。怪之以为神:( ) 何神之有:( )2. 翻译划线句子。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答案:1.把当作。倒装的标志。 2.鲍鱼主询问鲍君庙神灵的原因,人们详细地给他讲述鲍君庙有神灵的事。 3.遇事不盲从,要主动探究事理,敢于质疑。十三、09年中考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

18、。”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注:陈:国名。 洫(x):护城河。 宁国:楚国大臣。 罢:通“疲”。1. 解释加点词语。楚庄王欲伐陈:( ) 民怨上矣:( )2. 翻译划线句子。 3.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联系所学过的文章试作分析。 答案:1伐:攻打,进攻。 上:国君,君主。 2.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物资)很多。 3.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或使者从“地利”的角度看问题,宁国从“人和”的角度看问

19、题),所以二人意见截然相反。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自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床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得说:“我听话所这个人却没见过,有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下令孟浩然出来。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又施礼,背诵自己的诗作,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求做官,而我也未尝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因此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到京城,打算在朝堂上推荐他。正巧孟浩然家里有老朋友来,喝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时间管他!”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依然不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