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考试资料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10505466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1.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考试资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名词解释一、 “三网一库” :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电子政务系统网络架构。 三网: 内部办公业务网 (内网) 、政府公众信息网(外网) 、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一库:政府资源数据库二、信息化:是在现代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由工业化社会或其他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向以信息产业为主导和信息媒介高度普及的社会演进的过程。 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信息网络体系、信息产业基础、社会支持环境等。三、虚拟组织: 指一个虚拟的工作环境, 不被时间及空间约束,所有的员工都是独立的知识工作者,工作是透过操作计算机,使用电话、传真、视讯科技联系,工作的地点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而产品及劳务皆透过信息科技来完成运作。四、政府信息应

2、该公开: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信息社会就是信息和知识将扮演主角的社会, 作为最重要的信息资源的政府信息涵盖全社会信息的 80% ,它既是公众了解政府行为的直接途径,也是公众监督政府行为的重要依据。因而,政府信息应该公开。五、数字鸿沟 :又称为信息鸿沟,是指当代信息技术领域中存在的差距现象,它既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领域,也存在于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特别是由网络技术产生的差距。六、G2B电子政务:指政府(Government )与企业(Business)之间的电子政务,也是 G2G、G2B和 G2C 电子政务模式的基础。 G2B 电子政务主要是

3、利用 Intranet 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企业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七、1993年底,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一一“三金工程”。所谓“三金工程” : 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 “三金工程”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国道” 。 金桥工程 :属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 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金关工程 :即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 可延伸到用计算机对整个国家的物资市场流动实施高效管理。 金卡工程:即从电子货币工程起步,计划用10 多年的时间,在城市3亿人口中推广普及金融交易卡, 实现支付手段的革命性变化, 从而跨入电子货币时代, 并逐步将信用卡发展成为个

4、人与社会的全面全面信息凭证, 如个人身份、 经历、 储蓄记录、 刑事记录等。八、电子政务: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新的政府运作过程。电子政务的建设必须与政府改革互动配合电子政务不是传统政务与信息技术的简单叠加, 也不是传统政务模式的电子化复制, 而是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对传统政务的全面改造.九、政府门户网站 :是指在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基础之上,建立起跨部门的、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 使公民、 企业与政府工作人员都能快速便捷地接入所有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应用、 组织内容与信息, 并获得个性化的服务, 使合适的人能够在恰当的时间获得恰当的服务。简答题1 传递速度-传:慢;电:快2 储存(归档立卷)-传:

5、困难;电:容易 3 信息查询-传:不便;电:方便4 传播范围 -传:有限,透明度低;电:无限,透明度高 5 成本 -传:高;电:低(二)行政业务流程不同 1 集约化 2 标准化 3 高效化(三)与公众沟通的方式不同(四)行政运作成本不同。传统管理模式下,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 行政运作成本越高,会出现政务边际成本递增现象。电子政务管理模式下, 行政运作成本遵循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法则1 有利于提高政府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品质。 2 有利于促进信息流通利用和平等共享3 有利于政府人力资源充分利用及合理配置。 4 有利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反腐败能力。 5 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6

6、有利于促进信息产业发展,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1 信息处理技术的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数字化可以将人类的一切信息以二进制数来表达。网络化是指人类运用信息网络技术, 通过信息网络来传递与交流生产活动及其他社会活动中的各种信息的趋势.所谓智能化,就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的工作,其目标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机交互, 通过一逻辑为基础的符号推理来实现智能化的设计、 智能化的管理、 智能化的调度以及智能化的决策等过程。2 信息化具有高渗透性和发展的普遍性。信息化发展的渗透性表现为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 日常生活等各个层面的深刻影响或改变。 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 信息化可以分为社会信息化、经济信息化、政

7、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国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等。信息化发展的渗透性决定了信息化发展的普遍性, 即信息化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要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利并有能力享用信息化发展的成果,从而彻底改变社会诸方面的生存状态。3 信息化过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4 信息化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创新能力的较量5 对信息化的社会效应总体上持乐观态度 四、(一) 、电子政务使公务员行政能力得到提高 1. 公务员的管理能力得到加强 2. 公务员的沟通方式得到改善3. 公务员的决策能力得到提高 4. 公务员的监督能力得到保障(二) 、 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 要求公务员从事务操作型向知识智能型转变 2. 要求公务员

8、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能力 3. 要求公务员提高信息能力 信息的识别能力、 信息采集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应用能力、 信息发布能力 4.要求公务员增强学习能力(三) 、 电子政务为政府人才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1. 电子政务促进了公务员从管理型向知识智能型的转变2. 业务流程的重组促进了公务员从单一型向复合型的转变3. 电子政务加大了政府部门对信息人才的需求, 信息部门、 信息岗位的增加, 使得信息人才逐渐成为政府人才队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五、“三网一库” 是国务院办公厅提出的电子政务系统网络架构。 三网: 内部办公业务网 (内网)内网: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关键业务管理系统及核心数

9、据应用系统。、 政府公众信息网 (外网) 外网: 与互联网连通, 面向社会提供一般的应用服务及信息发布,包括各类信息和一般的、非敏感的社会服务。、办公业务资源网(专网)专网:政府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各类非公开应用系统、其中所涉及的信息应在正午专网上传输。一库: 政府资源数据库。 政府各部门共建共享的包括党务、 政务和行业部门业务数据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 如国家的政策法规、 工商、 税务和海关等部门的业务管理信息或数据等等。六、就具体功能来说,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主要是向全社会甚至是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政府形象,让人们能够对中央政府的基本情况有个切实的理解和认识;向公众提供全面、系统、权威、详实的

10、法律、 法规、 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政府文件及其准确的解读和分析等, 让社会有法可依; 而地方政府门户网站的主要功能是直接面向本地社会公众处理与人们密切相关的那些事务,为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改善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搭建虚拟平台。七、业务流程再造: 是指组织为满足客户要求,对组织内部及组织之间的物流、 信息流、资金流进行重新设计和组织,并优化人力和设备等资源的过程。原则: 1. 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合理选择流程再造项目2. 以提高绩效为目标,系统整合业务流程3. 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促进政务流程的优化八、1 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论证2 信息管理缺乏专门化、制度化 3 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4传统政府运作

11、机制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 九、首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顺应全球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发展大趋势, 开辟了中国规模最大、信息最权威、发布最及时、 功能最先进的电子政务窗口。 对内有力地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和国内的发展大局, 对外更好的宣传展示中国和中国政府的新风貌、 新形象、 新变化,广泛传播中国的声音。其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能成为发布政府信息、 反映政府工作的窗口, 有助于推进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行政管理水平,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要大力推进政务公开, 加强电子政务建设, 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 提高政府公信力。第三,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全面整合中央和地方各级

12、政府的政务信息资源和电子政务服务功能,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提供政务互联通道,为社会、公众、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府服务,解决中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老大难”问题,填补中国“政府上网”工程中最大的空白,直接提升中国电子政务的国际等级。第四,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既可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网站建设树立典范, 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 管理体系和安全体系, 又可从根本上解决日益严重的政府网站重复建设问题。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对地方和部门网站资源的整合, 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建设资金、 促进信息共享。 最后,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推出, 对我国整体的电子政务发展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信心支持, 可以通过建立

13、良好的政府之间、 政府与社会、 社区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赢得广泛的社会参与度, 更大程度的消除国内外人们和机构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观望和怀疑态度十、优势:1 促进信息交流,提高管理水平。招投标是一项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规范性、 制度性及专业性的活动, 如信息发布、 信息交流、信息管理、 信息服务等有关内容贯穿整个过程。 信息沟通是否及时和公开透明都直接影响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在招标阶段需要发标讯、 进行资格预审、 发投标邀请、 出售标书等,在评标、 决标阶段还要依据信息。 电子商务的关键是信息管理, 开展企业电子商务建设使企业信息化由内部向外部扩展。应用信息

14、技术由单一环节、 单一功能向集成化、网络化、 综合化方面发展。在招投标中采用电子商务技术能促进其规范化管理和专业水平的提高。 如目前广泛使用的交互性技术, 能用于招投标程序中的质疑和解答以及供应商和投标者的资格预审等, 数据库存和数据共享技术, 使招投标部门的内部管理和部门间的合作更便捷。 网络上的文件传输技术,能将各种形式的信息快速、 准确、 方便、 低成本地相互传输有利于提高采购和招投标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使专业操作水平得以提高。2增加招投标的透明度,避免管理中的暗箱操作。通过电子商务招投标, 能增加公开性和透明度有利于公平竞争。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 普遍性和交互性, 使之与其它媒介相比更

15、能体现公开、 公平和公正性。 公开招标方式存在文件数量多、 程序复杂、 耗时长如不能及时获得信息则可能失去良好机会采用电子商务则能较好的克服这些不足, 促进公开招标的健康发展。 电子招标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可以避免招投标中人为的暗箱操作,使不正当交易、虚假招标、私泄标底、投标人串通投标、贿赂投标等腐败现象得以遏制。3使企业提高管理能力与竞争力。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占有较大优势, 如增加贸易机会、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以及能够使企业向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产品信息和服务从而大大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网络系统可查询企业的相关信息如资质、 信誉、 业绩等资料并可直接进行网上资格预审, 这样可

16、以促使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信誉度,从而提高竞争力。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一方面为我国建筑业的招投标走向国际市场创造了条件。 同时也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更多参与国际竞争的机会。 另一方而可以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使国内企业更多的了解国际情况和技术水平、 参与方式, 提高其竞争能力, 促进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4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执行效率。通过电子商务招投标, 减轻了企业在招投标过程中的信息发布、 信息交换等方面的工作压力,节约了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 企业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手段, 加强投标与招标企业的沟通, 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招投标过程的管理成本。 通过电子网络技术, 可以实行标书审核的

17、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劣势:a、安全问题。网络招投标发展涉及过程要传输许多数据,这些数据涉及到私人或企业的机密,对安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日前的网络还不能完全给予保障。b、身份认定问题。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构建比较完善的网络身份识别确认系统, C 、 A 认证体系亦刚刚形成,数个部门都在构建类似的系统体系, 因而存在体系间协调、 融合的问题。 我国目前在尚无真正的信用制度的情况下, 企业的异地开户无法实现, 边远地区的企业要完成网上交易实属不易。 d、是具体操作问题。在推进INTERNET 招投标的过程中,企业面临很多操作上的问题,如银行信用问题、法律问题、知识产权等。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中虽然还存在

18、一系列的问题, 但随着以网络为媒体的 EDI,POS,MIS,DSS得以广泛应用, 同时基于电子处理和信息技术, 如文本、 声音和图像等数据传输, 以及 TCP/IP协议,通讯传输标准, WEB 信息交换标准、保密技术可为招投标提供必要的运行空间和保论述题1 注重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2 提高应用效果,促进电子政务良性发展。 (一)要提高应用质量,因为只有方便、可靠的应用,才能有效吸引公众的积极使用,才能使电子政务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要在政府部门内部加大电子政务应用的推广力度,必要时刻采取一些措施强制推行3 加强与非政府部门的合作,拓宽电子政务建设融资渠道。 (一)以外包弥补政府自身

19、技术力量不足,拉动信息产业发展(二)适当吸纳私人资本,加强政府监管力度(三)在规范和标准制定中适当放权4 同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一)统一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整合政务系统信息资源 (二)发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的枢纽及示范作用(三) 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应有明确定位5 重视和加强信息安全,防范安全隐患。建立安全认证中心,保证信息传输安全。应加强信息安全保密制度建设。 完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加强安全保密技术的自主开发。 建立网络安全紧急反应以及处理机制,协调政府机关处理信息安全管理事件。6 要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一个成功的电子政务体系中,

20、 除了要求政府不断完善业务系统外, 还必须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电子化服务手段和服务环境。电子政务要达到高效、廉洁、科学、亲民的目标,就必须跳出传统行政模式,对政府的组织体系、管理体制、运作模式进行变革,重点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无纸化办公,行政审批方式的改革, 行政执法和行政征收方式的改革, 行政决策机制的变革, 行政组织形式的革新。二、存在问题:1 对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动力不足(二)政府公务员的观念有待提高。 电子政务的发展, 必然对传统行政权力的行使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透明度要高、 要更加规范等, 这势必对公共权力的行使和运用起到一定的限制和监督作用。 正

21、是这一点,也容易引起少数公务员的抵触情绪。 (三)对信息化的片面认识或误解。许多人把政府管理信息化当作一项纯技术性工作来对待, 事实上, 政府管理信息化是一场改革, 在某些方面甚至是一场革命。 (四)各群体的利益差异导致的不同的态度。 IT 行业的企业家:为电子政务大造声势, 积极进行相关的研讨、 学术交流, 提出各种方案。 政府部门: 不热心,千方百计寻找借口延缓或抵制系统的使用。 (五) “重建设、轻应用” , “重信息、轻服务”现象普遍存在2 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严重。 (一)缺少统一规划和科学论证。政府尚未对电子政务进行全面规划,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标准和规范。 各地信息系统之间缺乏统

22、一标准、规范和兼容性, 形成众多信息孤岛。 政府间网站几乎是互不连接, 大量基础的信息资源库建设尚处于空白阶段,许多功能无法实现,造成了高投入、抵效用的现象。 (二)信息管理缺乏专门化、制度化。 (三)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四)传统政府运作机制阻碍电子政务的发展。大量中间管理层的存在, 减缓了信息传递的速度, 造成信息严重失真。 条块分割的二维模式,极易形成信息的部门垄断,严重影响部门间的信息共享。3 资金分配存在明显缺陷。 (一)资金不足(二)资金浪费4 实际应用障碍重重。 (一)应用目标定位不明确,应用效果差。信息更新慢、信息互动差、服务内容少 (二) 与政府业务流程分离, 降低了

23、应用程度 (三) 数字鸿沟影响应用范围 (四)人员素质问题影响应用质量5 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安全问题包括很多方面,最主要的还是网络信息安全,包括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问题。6 人才结构亟待调整。信息产业专业人才匮乏、政府部门信息管理人才奇缺、公务员的信息知识和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不足。解决措施: a 明确发展战略,制定统一规划 b 加强理论研究,提供思想指导c 改革政府管理模式, 优化业务工作流程d 推进网上办公, 加大政务公开力度e 建立规范的信息制度, 加快机关内部信息系统建设7 整合信息资源,连通“信息孤岛”8 加大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力度,培育信息管理人才队伍9 采取有效措施,缩小数字

24、鸿沟1 改变社会经济政治结构,创造全新政府治理环境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二)传统政治结构受到冲击(三)文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四)人类生活方式的跃迁(五)虚拟空间冲击传统观念2 提高政府管理的技术含量,为政府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信息化为行政改革的效率追求提供了保障 (二) 信息化为政务公开提供了载体信息化为政务公开奠定了技术基础, 法律规章及政务信息可以传达给公众, 政府部门之间以及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互动成为现实。 (三)借助网络,政府能够及时全面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使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得到改善。 (四)信息处理能力的提高,将使政府所掌握的巨大信息资源得到开发和利用

25、,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3 信息化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政府形态四、1 电子政务下行政决策优势电子政务的应用, 提供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规范了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政府可以通过加密的信息网络获得与决策相关的有效信息; 公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 电子论坛和电子投诉系统等方式轻松地向政府反映问题, 使政府决策更充分反映民意。 电子通信将加快信息交换的速度,使得时间紧迫,不允许有任何耽搁。2 电子政务下行政决策面临的挑战( 1 )对信息安全的挑战(2)信息过量将影响决策质量(3 )电子政务可能强化政府对决策信息的控制( 4 )可能使有缺陷的技术官僚统治得到强化,一定程度上将影响决策的民主化。五、 1 本课程追求全而务实, 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了解了政府内部办公和为公众服务方面等的学习。2 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可以通过把政府搬进课堂, 让学生模拟政府的内部办公流程和实际业务,从而真正地了解和领悟电子政务应用的重要性。3 丰富电子政务的实践教学案例的内容, 电子政务实践教学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和多媒体教学课件,使我们学习电子政务时更加直观和易懂。4 你认为实验所用的系统存在哪些不足我认为本系统总体来说是比较适合我们的, 难易适中, 各个模块分工明确。 美中不足的是各个模块之间独立没有联系,角色过于单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