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资料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苏教版初二八年级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4997942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07.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资料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苏教版初二八年级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资料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苏教版初二八年级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资料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苏教版初二八年级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资料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苏教版初二八年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资料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苏教版初二八年级(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小说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的基本特征。2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多种方法,能根据小说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形象。3体会不同风格小说的特点。4学会围绕中心写人记事。重点难点知识:1孔乙己(1)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2)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社会环境的描写。(3)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2范进中举(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尖锐的讽刺;范进与胡屠户形象的前后对比。(3)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3口技(1)我国民间艺人的智慧和才能。(2)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3)简练、准确、生动的语言。4变色龙(1)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2)人物的语言描写、细节描写。(3)对比的作用

2、。5窗(1)人性的美与丑。(2)精巧的构思;对比的描写。(3)精练、含蓄的语言。孔乙己知识与能力(1)孔乙己形象的社会意义。(2)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社会环境的描写。(3)精练、深刻、含蓄的语言。过程与方法通过人物活动的典型社会环境,了解孔乙己悲剧命运的根源。把握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及意义。一、字音字形(1)读准字音唠叨(lodao) 砚(yn)台 打折(sh) 阔绰(chu) 羼(chn) 绽(zhn)出 间(jin)或 蘸(zhn) 附和(h) 颓(tu)唐(2)辨别字形亨(咸亨) 享(享受)涨(涨红了脸) 胀(肚子发胀)辩(不屑置辩) 辨(分辨是非)二、理解词义阔绰:阔气。绰:宽绰,如绰绰有余

3、。羼:混合,掺杂。附和:(语言动作)追随别人(多含贬义)。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争辩。颓唐:精神萎靡,不振作。君子固穷:君子能够安于贫困。固,安守。理会:理睬(多用于否定)。三、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生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地主官僚家庭,幼年丧父,家道衰落。为探索救国道路,鲁迅曾学习洋务实业,后又留日学医,但最终走上了“文学救国”之路。他著有大量的杂文和小说等,以笔为武器,抨击时弊,唤醒世人。其作品文字犀利,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全部作品结成鲁迅全集。(2)写作背景孔乙己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4、最初发表在1919年4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月刊第六卷第四号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不少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醉心功名,好喝懒做,不会营生。鲁迅先生对此深恶痛绝。他说:“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先生以清朝末年的鲁镇咸亨酒店作为黑暗社会的缩影,作为人物的活动场景,不仅像儒林外史那样写出了热衷科举的圣人之徒的穷酸之相、虚伪之心,并且进而写出了在科举下世态炎凉的社会现实,抨击了封建教育的罪恶。四、课文内容分析(一)题目解说孔乙己,是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的绰号。鲁迅为什么要用绰号做人名呢?用这个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

5、作为“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人物的名字,正是对这个人物迂腐可笑的性格的嘲弄,同时也是对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文化的讽刺。(二)结构分析小说的总体思路是:由典型的环境(咸亨酒店)起笔,写到典型人物(孔乙己)。故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首先简介了酒店的格局,其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接下来是对酒店里各种人物及其相互关系的描述。第二部分(第413段)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第49段)写孔乙己的肖像、言行、性格和社会地位(情节的开端、发展)。其中选取了孔乙己在酒店的四个生活片段展开情节。第一个片段,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第二个片段,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第三个片段,孔乙

6、己教小伙计识字。第四个片段,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小孩吃。第二层(第1011段)描写孔乙己的不幸遭遇(情节的高潮)。第三层(第1213大)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情节的结局)。(三)整体感知1重点段落分析 第4段,“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承接上文,也揭示了孔乙己的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的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含蓄的说明他还要硬摆“读书人”的架子,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成了他特殊社会地位的最鲜明的标志。“唯一的”,说明他和酒店的上层和下层人都哟距离,身份很特殊。

7、在具体的肖像描写中,小说指出孔乙己“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长衫“又脏又破”,可见他年岁已老,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第5段写人们背地里议论孔乙己,是插叙,是对上述情节的补充,交代了孔乙己的身世和经历,从中可以了解到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使他成了一个好喝懒做不会营生的废物。他“免不了偶然做些偷窃的事”,但又从不拖欠酒店的钱,这说明他有善良而诚实的一面。此段中的最后一句,又一次揭示孔乙己性格中的矛盾,为下文一再写的拖欠十九个钱作了伏笔。第9段,从内容上看,概括了孔乙己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说明孔乙己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

8、从结构上看,承上启下。“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承接上文,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相呼应。“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暗示了孔乙己无人关心,把情节推向高潮。2重点语句点拨(1)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只有才”的句式突出“笑”字,既造成悬念,又笼罩全文。在冷酷的氛围中突出“笑”声。显示这种“笑”声带有冷酷的意味。这里说明“至今还记得”的原因,使回忆显得十分自然。(2)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表示是我的猜测,孔乙己当时已无力维持生活,加上二十多年也没有见到,在那样冷酷无情的社会里,孔乙己肯定是活不下去的,所以用“

9、的确”表示“我”猜测的结论。这个结尾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悲剧意味。3主题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冷漠麻木,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4写作特点(1)小说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鲜明的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写肖像,断腿前后对比,表现其遭遇的悲惨。抓住一个又脏又破的长衫这个细节,揭示其懒惰而又死要面子,不肯放下读书人架子的性格特点。写动作结合具体的片段如酒客揭短,教小伙计识字,分茴香豆等,表现孔乙己的迂腐穷酸而又诚恳善良的性格。写神态,注意描写表

10、情的先后变化,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写语言,多次描写他满口“之乎者也”,加上“多乎哉,不多也”“窃书不能算偷”这样一些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表现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等性格特征。细致的描写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绘形传神,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个活生生的清末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末路读书人形象。作者对他既同情,又批判,即“哀其不幸,怒其不争”。(2)小说巧妙运用对比手法。小说中多处运用对比来买哦写社会环境,刻画人物,艺术地表现中心思想。比如:把短衣帮和长衫主顾进行对比,揭示了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把孔乙己前后两次出场的肖像描写进行对比,表现了孔乙己每况愈下的悲惨境地;把丁举人毒打孔乙己和孔乙己被打

11、致残进行对比,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沿着科举制度爬上去的丁举人成了胡作非为的“吃人”的人,而孔乙己之类未爬上去的读书人成了被“吃”的对象,极具讽刺的效果;把众人的“笑”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构成对比,批判了群众的麻木与愚昧,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的关注。总之,正是通过一组组对比,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拓展了小说的思想深度。(3)小说的语言精练、深刻、含蓄。这篇小说篇幅不到3000字,却极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悲剧和整个世态。孔乙己的形象如此鲜明,让我们分明看到这个科举锥度的牺牲品在悲苦的人生路上留下的一串足迹。5问题探究(1)作者没有采用小说常用

12、的第三人称的写法,而是以“小伙计”的口吻来叙述,这样安排角色的作用是什么?小说以一个十二岁的小伙计的口吻来写,可以使故事显得真切,使情节集中,内容简要,更增加了悲凉的意味。“我”是孔乙己悲惨遭遇的见证人。(2)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个人原因是什么?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总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前者是他个人的好逸恶劳,死读诗书,迂腐不化,好喝懒做等等。后者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3)作者对作品主人公的态度是什么?既同情又批判,批判多于同情。同情他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可悲命运;批判他死抱住封建腐朽的思想不放的错误态度,以及他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迂腐麻木等思想行为。五、体验拓展有人说,孔乙己的悲剧是封建教育毒害

13、的结果;也有人说,孔乙己的悲剧更主要是他自身的原因,不能全怪封建教育。我说:新课标第一网六、课后习题解答第一题:孔乙己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谈“茴字有四样写法”时刻不忘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是读书人,买弄自己的所谓学问和本领,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还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这些都表现了他在长期的封建教育毒害下形成的迂腐的性格。对此作者用了嘲讽的笔调。作者在批判孔乙己的封建意识时,也表现出一定的同情心,特别是写到孔乙己教“我”识字、给茴香豆、品行比别人都好、从不拖欠等,一再反映了他心地善良的一面。鲁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既有嘲讽、批判,又有同情

14、、惋惜,怀有的感情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第二题:这段文字可以说是对孔乙己的总介绍,含蓄地表达了他的社会地位,传神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生活遭遇,并交代了“孔乙己”这一姓名的由来。“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是孔乙己特殊社会地位最鲜明的标志。“站着喝酒”表明他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则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下层劳动者,不愿与“短衣帮”为伍。“身材高大”,表明他体质好,有力气,原本有谋生的条件。“青白脸色”,说明他过着半饥半饱的生活,这也是他不肯劳动的结果。“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表明饱受生活折磨,常遭欺凌侮辱。“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同前面的

15、“皱纹”一起,点明孔乙己的年岁已老,精神萎靡,已是风烛残年。孔乙己总是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脏”,表明他好逸恶劳;“破”表明他穷困不堪。“总是满口之乎者也”,表现了他的迂腐。这段文字传达出的信息量大,蕴涵的意思丰富。第三题:1“踱”“慢慢”,写出阔绰的穿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2一个“排”字,表示他对酒店分文不少,自己是规矩人,同时在“短衣帮”面前炫耀一下,以遮掩自己被嘲笑的窘态。这就写出此时次地孔乙己内心的几分炫耀,也显示出他的诚实而又迂腐的性格。3一个“罩”字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还要吃他的豆时的慌张,反映他善良,诚恳以及迂腐性格。4一个“摸”字写出了孔乙己动作的迟钝、“四文大

16、钱”藏放的严实,从侧面介绍这钱来之不易,孔乙己的进一步穷困,精神、肉体受摧残之深。一个“走”字,照应了上文“打折了腿”,说明孔乙己的所有支撑力都集中到手上了,腿已经不起作用了,反映了孔乙己的遭遇的悲惨,也说明孔乙己好喝成性,即使腿折了,还要用手“走”来买酒喝。封建教育就是这样毒害了读书人。第四题:第711段出现的人物主要有孔乙己、“我”、孩子、掌柜、“一个喝酒的人”。朗读中要能揣摩出“不同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和神情变化”,这就必须深入角色,把握人物的身份、性格特点和心理状态。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10分)竹笋 阔绰 踱进 绽出 打折腿 哄笑 附和 颓唐 纸砚 咸亨2填空(6分

17、)本文选自 ,是鲁迅在“五四”前夕继 之后写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小说通过对孔乙己悲惨一生的描写,既反映 对下层知识分子的严重毒害,有力地控诉了 的罪恶;更着重地表现了当时一般群众的 ,从更深广的意义上暴露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项是:( )(3分)登上这气势恢宏的三峡大坝,触摸它伟岸的躯体,聆听它沉雷般的心跳,问苍茫大地,有哪一条江河 了如此深厚的文化?有哪一道大坝能 如此众多的智慧?有哪一座建筑能 如此壮美的崇高?有哪一项工程能 如此伟大的传奇? A凝聚 积淀 写满 见证 B积淀 凝聚 见证 写满 C写满 见证 凝聚 积淀 D见证 写满 积淀 凝聚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

18、项是( )(3分)A现代社会信息日新月异,人们越来越重视学习,不断充电,以适应时代需要。B广州市政府邀请专家为大广州的城市规划把脉,以确定未来城市建设的思路。C篮球赛场上个别运动员的急躁情绪,往往会导致全队一泻千里,不可收拾。D姚明的球技要比对方队员略胜一筹,他往往能够抓住机会突破重围再次进球。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高速发达的宽带网可以智能化、个性化为我们提供网上视频点播。B他们查地方志、访老居民,关于开发地域历史教育终于有新思路。C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D辞别老师,走出小红楼,他们仍余兴未尽,继续着刚才的讨论。6读下面一则寓言,概括其寓

19、意。(3分) 一个小男孩问上帝:一万年对你来说有多长?”上帝回答:“像一分钟。”小男孩又问上帝:“一百万元对你来说有多少?上帝回答说:“像一元。”小男孩再问上帝:“那你能给我一百万元吗?”上帝回答说:“当然可以,只要你给我一分钟。” 寓意: 二、课内语段阅读(11分)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

20、看着他笑,有的叫道, “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7“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 ,而“穿长衫”说明孔乙己 ,句中的“唯一”不能去掉,它突出孔乙己的 。(3分)8“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

21、不懂的。”这句话表现了孔乙己 的性格特征,说明他 。(2分)9作者介绍孔乙己姓名的来历,是为了说明 。(1分)10孔乙己政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表现孔乙己 。(2分)11做这些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用意在于 。(1分)12“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在原小说中反复出现,其表达效果是 。(1分)13从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孔乙己这个人物的态度是 。(1分)三、拓展阅读(20分)(2005年重庆市中考卷)2019-2020年初二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资料(基础知识、练习、拓展)-苏教版初二八年级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寒冷的清晨,艳红的梅花正以最美丽的姿容吐露,富

22、人颇为自己的花园里能开出这样美丽的梅花,而感到无比的快慰。 突然,门外传来敲门的声音,富人去开了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寒风里冻得直打抖,那乞丐已在这开满梅花的园外冻了一夜,他说:“先生,行行好,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 富人请乞丐在园门口稍稍等候,转身进入厨房,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他布施给乞丐的时侯,乞丐忽然说:“先生,您家里的梅花,真是非常芳香呀!”说完了,转身走出去。 富人呆立在那里,感到非常震惊,他震惊的是:穷人也会赏梅花吗?这是自己从来不知道的。另一个震惊的是,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为什么自己从来没有闻到过梅花的芳香呢?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以一种庄严的心情,深怕惊动梅香

23、似的悄悄走近梅花,他终于闻到了梅花那含蓄的、清澈的、澄明无比的芬芳,然后他濡湿的眼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 是的,乞丐也能赏梅花,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有的乞丐甚至在极饥饿的情况下,还能闻到梅花清明的气息。 可见得,好的物质条件不一定能使人成为有品位的人,而坏的物质条件也不会遮蔽人精神的清明,一个人没有钱是值得同情的,一个人一生都不知道梅花的香气一样值得悲悯。 一个人的品质其实是与梅香相似,是无形的,是一种气息,我们如果光是欣赏花的外形,就很难知道梅花有极淡的清香;我们如果不能细心地体会,也难以品味到一个人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 最可叹息的是,很少有人能回观自我,

24、品赏自己心灵的梅香,大部分人空过了一生,也没有体会到隐藏在心灵内部极幽微,但极清澈的自性的芳香。 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 现在,让我们一起以一种庄严的心情,走到心灵的花园,放下切的缠缚,狂心都歇,观闻从我们自性中流露的梅香吧!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4、用简明的文字概括本文叙述的故事。(3分) 15、富人听了乞丐的话感到震惊,他震惊的是什么?请用文中相关的语句回答。(4分) 16、第段中加点的词语“可见得”在文章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3分) 17、品读文章第段,联系前文,谈谈为什么“能闻到梅香的乞丐也是富有的人”?(3分) 18、文章题为“梅香”,请结合第、段谈谈“梅香”指的是什么

25、?(3分) 19、在生活中,我们也许并不富有,也许常被人漠视,但我们也有“自己心灵的梅香”。读了本文,请谈谈你的感受。(4分)四、中考题20默写。(7分)(常州市2006年中考)(1)按要求默写初中阶段学过的古诗文名句。(说明:6句中任选5句,5个句子不能重复。同一主题的2个句子,可出自同一诗文,也可以不同,但2个句子的内容必须符合主题要求。)你最喜欢的2个写景的句子: 给你印象最深的2个送别诗句: 对你人生启迪最大的2个句子: (2)陋室铭一文描写陋室幽雅环境的2个句子是“ , ”。21小雨负责作南京简介:(2006年南京市中考)(4分)钟山龙蟠,石城虎踞。屹立在长江之畔的南京,是一座有着近

26、2500年历史的名城。她具备山川形胜之妖绕,饱含兴衰荣辱之沦桑,是自然和历史恩锡给人类的礼物。她的一草一木都是风景,一诗一赋都是绝唱,她丰富而厚重的文化哺育了世世代代淳朴、博爱、智慧的南京人民。(1)文中两个加点的字容易读错,请你注音。(2分)龙蟠( ) 哺( )育(2)文中画线的两处各有一个错别字,请你改正。(2分)“妖绕”改成 “恩锡”改成 五、作文(30分)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以后,究竟会有怎样的结局,请你发挥想象,进行叙写。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略2呐喊狂人日记 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 科举制度 冷漠麻木 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3B 4C 5D6金钱是买不到时间的(或“金钱是要付出代价的”)7

27、社会地位低下 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 特殊身份 8迂腐,好买弄学问 受封建教育的毒害很深9他社会地位低下,身份卑微10事实上并不清白却想要清白的名声,死要面子11表明当时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12增加悲剧气氛,以乐衬哀13既同情又批判三、拓展阅读14、乞丐闻到梅花的芳香,富人为此感到震惊,也第一次闻到梅花的芳香。15、穷人也会赏梅花(答成“乞丐也能闻到梅花的香气”也可);富人自己种了几十年的梅花,却从来没闻到过梅花的芳香。16、过渡或由叙述引入议论。17、因为坏的物质条件也没有遮敝他精神的清明,在精神上他是富有的。(答成“他能品味到隐在外表内部的人格香气”也可)18、精神的清明或内部的人格香气

28、。19、要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要揭示自己心灵的美好。四、中考题20(1)不设统一答案。示例,写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杨花落尽子规啼;风掣红旗冻不翻。送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启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共5分。有错该句不得分。如不是初中教材中的,写对两句得1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分。1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21(1)pn b (2)绕改为娆 锡改为赐(每小题2分)范进中举知识与能力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2尖锐的讽刺;范进与胡屠户形象的前后对比。3准确、生动、洗练的白话语言。过程与方法1理清本文的结构,归纳出文章的主题。2认识范进喜极而疯的原

29、因。一、字音字形1读准字音作揖(y) 相(xing)公 腆(tin)着 簇(c)拥 星宿(xi) 侥(jio)幸 解(ji)元 兀(w)自 锭(dng)子 长(zhng)亲 拙(zhu)病 名讳(hu) 带挈(qi) 行(hng)事 醺(xn) 懊(o)恼 不省(xng)人事 绾(wn)2辨别字形挈 带挈 踹 踹开 候 火候擎 擎起 揣 怀揣 侯 公侯二、理解词义懊恼:心理别扭,烦恼。簇拥:许多人紧紧围着。不省人事:昏迷,失去知觉。不由分说:不容分辩。万贯家私:大量的家财。贯,一千钱为一贯。火候:指写文章的功夫。小心:文中指顾虑。狗血喷头:形容骂得很凶。不三不四:不正派,不像样子。三、文学常识

30、1作者简介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安徽省全椒县人,清朝小说家。他生于世代书香大官僚地主家庭,曾祖、祖父、叔祖均凭科举显达。时人曾云:“国初以来重科举,鼎盛最数全椒吴。”然而对他影响较大的还是只做到江苏赣榆县教谕(八品学官)的父亲吴霖起和他本人后来所经历的困顿生活。吴霖起为人方正,安平乐道,不慕容利。吴敬梓13岁丧母,后即随父到任所,20岁中秀才(此后屡举不中)。23岁丧父后,他的生活急转直下,由于不善经营却又请财好施,短短十年,家产当尽无存,乡里传为第子之戒。他保守事态之炎凉,看透了社会黑暗与人心龌龊的一面。他33岁移居南京,生活愈加贫困。54岁时(1754)做客扬州,当

31、年即在穷困潦倒中去世。2关于儒林外史范进中举节选自章回体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题目为编者所加。儒林外史共55回,刻画了100多个人舞,但并无一个中心人物为主干,是连缀多个故事而成的长篇小说。但全书有明确的中心思想,就是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弊害和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腐朽堕落的描绘,深刻揭露和强烈抨击了封建社会道德风俗的败坏和政治的黑暗。它是一幅刻画入微、形象逼真的封建社会儒林百丑图。3文化常识(1)明清两代科举制度规定: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必须参加童试,经过童试被录取入县学的称为秀才,也叫生员、相公,或叫进学。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城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

32、考中者称为举人。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在京城举行。参加者是举人,考中的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的称进士。殿士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生,第三甲赐同进士出生。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2)写作背景吴敬梓生活的时代,是封建社会大厦将倾、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年代。文士们醉心举业,八股文之外,百不经意。社会黑暗,人情凉薄。吴敬梓一生中大半时间生活在南京、扬州等地,所交往的多数是“上层人士”,如官僚子弟、纨绔子弟、举业中人、名士、清客等,对他们卑污的灵魂、腐朽的生活、种种卑行劣迹了解深刻;加上他个人生活的急剧变化使他与下层人民有较多

33、的接触,这些都为他创作儒林外史提供了丰富素材。四、课文内容分析(一)题目解说范进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20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竟然欢喜得疯了。作者通过刻画范进这个艺术典型和周围各色人物趋炎附势的嘴脸,不仅尖锐地讽刺了用功名利禄扭曲了读书人心灵的科举制度,而且把批判的锋芒指向整个封建社会。(二)结构分析课文围绕主要人物,口住中心事件,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全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范进进学,胡屠户“贺喜”;商借盘缠,胡屠户怒骂。侧重写胡屠户的倨傲,精彩的语言描写和简练的动作描写,把胡屠户粗俗势利的嘴脸勾画得活灵活

34、现。写范进,几处都只有简笔,反显出他在胡屠户面前卑怯畏缩、忍气吞声的可怜相。屠户断言范进考举人是“癞蛤蟆想吃起天鹅肉”,使第二部分写范进中举就有出人意料的效果。第二部分(第312段)写范进中举发疯,胡屠户治疯,张乡绅拜,运用对比手法白哦县了中举前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显著变化,抨击了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心灵的扭曲,也讽刺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一层(第35段)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第二层(第610段)主要写胡屠户治疯。第三层(第1112段)张乡绅拜会范进。(三)整体感知1重点语段分析(1)第5段写范进“中举发疯”这个片段非常精彩,人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跃然纸上。作者高超的笔法有两种

35、:一种是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一种是侧面烘托。范进欢喜疯了的过程,分作四层,写得很有波澜。第一层写昏厥,第二层写疯跑,第三层写踹进泥塘,第四层写疯走集上。范进的疯,是因喜而疯,范进的喜,是喜至于疯。作者紧紧把握这一特点,逐步展开。“噫!好了!我中了!”人物的语言与狂喜的心情合拍,语句短小,语气强烈。四层中,拍手的动作是很突出的。用老太太的慌,烘托范进昏厥的怕人;用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的表情,烘托范进飞跑的疯狂;用众人拉他不住的动作,烘托范进的那股疯劲,一处处衬笔都突出了中心人物。(2)第710段,具体写胡屠户治疯。在治疯过程中一反常态,对范进极力恭维奉承,妙趣横生,讽刺十分辛辣。下面选几段文字:

36、“屠户被众人局不过,只得连斟两碗酒喝了,壮一壮胆,把方才这些小心收起,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卷一卷那油晃晃的衣袖,走上集去。”“连斟两碗酒喝了”,才能“壮胆”,才“将平日的凶恶样子拿出来”,表现胡屠户对中举后的范进的敬畏心理,与对中举前的范进的凶恶态度一对照,显得异常滑稽可笑。“油晃晃的衣袖”,将胡屠户的职业特征表现得非常鲜明。“胡屠户道:我那里还杀猪!有我这贤婿,还怕后半世靠不着也怎的?今日果然不错!”这里把胡屠户一番无耻的恭维描写得极其精彩。一个“靠”字,道破心机。有前面臭骂范进尖嘴猴腮、赞赏张府山个老爷方面大耳的话,胡屠户的话越发显得厚颜无耻;把“小女在家里长到三十多岁”一提,胡屠户的

37、话越发显得不知羞耻。2重点语句点拨(1)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体统”的实质是封建等级观念,即欺贫爱富,媚上压下。胡屠户虽然只是个杀猪的,却也教训范进要立个“体统”,说明封建观念深入人的思想深处,其实就是要范进摆出读书人的架子,轻视劳动人民,不与普通百姓来往。(2)噫!好了!我中了!“好了”一句的含义是:从此我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了。在封建社会,一旦“中举”,显赫的社会地位、富足的经济生活等都到手了,从此可以改变命运,高居人士,享受荣华富贵。(3)头发都跌散了,两手泥,淋淋漓漓的一身水。范进正在一个庙门口站着,散着头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了一只,兀自拍着掌,口里叫道:“中了!中了

38、!”世俗眼光中的文曲星,作者却写成了如此形象,一方面说明人物受封建科举毒害之深,心灵完全扭曲,形象丑恶搞笑;另一方面也说明作者对于封建科举、对于范进是完全取辛辣讽刺的态度的。(4)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攥”、“舒”、“缩”、“揣”几个动词,如电影特写镜头,刻画细致入微,人物本来见钱心喜,意欲收下,却又装腔作势,假意推辞,贪婪而又虚伪。“千恩万谢,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读到此,读者脑海中必然会浮现出他“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的形象,简洁的勾勒,人物形象鲜明,前后对照,活画出一个势利的市侩。3主题小说

39、运用对比手法描绘范进中举前后社会、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范进态度的迅速改变,着重刻画了范进中举喜极而疯的丑态和他周围各种人趋炎附势的嘴脸,有利抨击了封建制度对读书人心灵的扭曲,辛辣地讽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4写作特点(1)精湛绝伦的讽刺艺术鲁迅先生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儒林外史也用夸张、变形,却保持着生活本身固有的自然形态,具有高度的写实性。作者写范进这个人物,夸张、讽刺主要是在中举发疯这个情节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情等作多层次的穷形尽相的描写,夸大其疯劲,使人物丑态毕现,从而表现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运用对比

40、手法,也是本文讽刺艺术的一个重要手段。小说中的对比是多视角,多维度的。既有人物与人物间的对比,也有人物自身前后的对比。主要有这样几组:第一组对比是范进与胡屠户的对比。第二组对比是范进中举前后胡屠户对范进不同的态度,表现了胡屠户前倨后恭、欺贫爱富、趋炎附势、庸俗自私的典型市侩形象。第三组对比是范进中举前后迥异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第四组对比是众多乡邻对范进的态度前后对比,辛辣讽刺了封建社会人与人间的关系,表现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2)通俗、生动、精练的语言艺术小说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有很多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读来亲切。如“现世宝”、“烂忠厚没用”、“不要失了你的时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41、、“尖嘴猴腮”、“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嗑西北风”、“骂死这砍头短命的奴才”等等,不仅符合任务身份性格,而且活泼生动,表现力特强。小说语言的准确、洗练,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动作描写上。以胡屠户为例:“横披”、“腆着”、“啐”等动词写出了他的傲慢、粗俗以及对范进的轻侮态度。“低着头”、“扯了几十回”写出人物的媚态十足。“攥”、“舒”、“缩”、“揣”几个动词写出了人物贪婪而虚伪的性格。再看对范进的描写:“拍”、“笑”、“一交跌倒”、“牙关紧咬”、“踹”、“挣”等词语细微而准确地写出了人物的疯态。(3)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课文中范进这个人物的语言是随着他的身份、地位的变

42、化而变化的。中举前,对胡屠户的训斥是“唯唯连声”,低头哈腰地说:“岳父见教的是。”表现出迂腐、无能、逆来顺受的性格特征。中举以后,他不再称胡屠户为“岳父”,而改称“老爹”了。在语言变化中,范进中举前后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变化也主要通过语言来表现。中举前,他骂范进“现世宝”、“穷鬼”、“癞蛤蟆”、“尖嘴猴腮”,中举后则极力恭维,称范进为“贤婿老爷”、“天上的星宿”、“文曲星”、“姑老爷”,“才学又高,品貌又好”。通过语言描写,作者把这个典型的市侩形象栩栩如生地勾画出来,表现了胡屠户欺贫爱富、趋炎附势的性格特征。张乡绅拜会范进时,用了最亲切友好的词句来拉拢关系,如“亲切的世兄

43、弟”、“世先生”、“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充分表现了这个老奸巨猾的乡绅的拉拢的手段,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5问题探究(1)上文的孔乙己沦为乞丐,可此文中的范进中举成了“老爷”。两个人的命运相反,为什么说范进中举一文也揭露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毒害?答:两个人的思想本质是一样的。在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凭科举道路而改变社会地位的只是极少数,若范进考不中,命运也将是凄惨的。所以写范进中举后而发疯正是从另一个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2)请你思考一下,范进与孔乙己有什么共同特点?答:范进与孔乙己同是读书人,一个五十多岁终于中举而发疯,一个始终没有进学,潦倒而死。从思想性

44、格方面来说,他们都热衷于功名,迂腐可笑,疯的不知为何而疯,死的因谁而死,麻木不仁,可悲可怜。因此,这两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摧残他们的精神,摧残他们的肉体。五、体验拓展现在的高考和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本质上相同吗?现在的高考和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本质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为社会主义建设选拔人才的考试,考的是科学知识;后者是为加强封建统治而选拔官吏的考试,考的是封建文化。六、课后习题解答第一题:范进中举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联系课文谈三点:(1)胡屠户对中举前后的女婿态度截然不同。中举前,胡屠户可以大骂范进,训斥得范进“唯唯连声”;中举后,胡屠户称范进为“

45、老爷”,是“天上的星宿”,奉承他是“才学又高,品貌又好”的“贤婿”。(2)中举前,范进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中举当天他还抱了鸡到集市叫卖好换米回家,左邻右舍没人关心他。中举后,众邻居都来恭维,有拿鸡蛋来的,有拿白酒来的,有背了米来的,也有提两只鸡来的。(3)范进中举后,连举人出身做过知县的张乡绅也赶来拜会,不但口头上拉关系,套近乎,而且送来了“贺仪五十两”银子,送给范进“三净三间”的房子。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反映了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对读书人命运的主宰,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关系和世态的炎凉。第二题:在这段文字中,为了刻画因中举而疯的范进,作者运用了正面描写(写范进的动作、语言、表情)和侧面

46、烘托(用老太太、报录人、邻居和众人的表情、动作来烘托范进中举后的疯狂)的方法。范进中举惊喜得发了疯这一情节,用的是夸张的写法,但不失真。“中举发疯”在当是的读书人中岁不是普遍现象,但正如鲁迅说的是“会有的实情”。因而是可信的。就范进这个具体人物来说,他20岁开始应试,前后考过二十多次,直到54岁才中了举人。几十年痴情的追求,一旦功名到手惊喜得发了疯,这是有其必然性的。作者对这个人物岁有一定的同情(主要表现在对中举前的描写),但更多的是讽刺;作者把范进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来写,因而讽刺的矛头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第三题:(1)一个“啐”字,把胡屠户的凶相刻画得入木三分,从这个动

47、作可以看出胡屠户对范进蔑视程度已达到极点。(2) 从一个“扯”字可以看出胡屠户对中举之后的女婿极尽巴结奉承之能事。(3)“攥”、“舒”、“缩”、“踹”,用词精当,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胡屠户见财心喜却又假意推让的心理状态。第四题:(略)同步训练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7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分)作揖 相公 腆着 星宿 侥幸 解元 兀自 锭子 长亲 拙病 名讳2选词填空(分)(1)屠户横披了衣服, (挺、鼓、腆)着肚子去了。(2)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 (跌、歇、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3)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 (漂亮、华贵、轩敞),也还干净,就 (给、送

48、、借)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 (看望、请教、教导)些。(4)屠户把银子 (拿、捏、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伸、舒、张)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 (收、缩、放)了回去,往腰里 (揣、塞、放)。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分)A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B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内二战题材图书的出版和销售络绎不绝。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D随着医

49、疗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民营医疗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4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分)A在信息时代,一个人是否具有快速阅读、捕捉有效信息决定着一个人成就的大小。B中央电视台将焦点对准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呼唤社会对未成年人给予更多的关注。C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使人们学会欣赏,学会创造。D在转基因技术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消费者应谨慎食用转基因食品。 5认真阅读下面这段话,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3分)每个人年轻时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渴望成功。成功需要积累,这是最原始也是最简单的真理。如果我们不能只看到成功人士功成名就时的辉煌,而忽略了他们在此之前所进行的艰

50、苦卓决的努力。错别字: 病句: 6下图反映的是某地2001年以来接受中央财政为农村贫困中小学免费提供教科书的拨款情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特点。(3分)二、课文精彩语段阅读(8分)范进进学回家,母亲、妻子俱各欢喜。正待烧锅做饭,只见他丈人胡屠户,手里拿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走了进来。范进向他作揖,坐下。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爬将起来,又拍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跑,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踹在塘里,

51、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一个人飞奔去迎,走到半路,遇着胡屠户来,后面跟着一个烧汤的二汉,提着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正来贺喜。7选文中的“进学”与“中举”有什么不同?胡屠户对范进“进学”与“中举”的不同态度反映

52、了什么?(4分)8选文对范进因中举而发疯的描写反映了人物什么性格特点?作者这样写用意是什么?(4分)三、拓展阅读 (15分)回忆我的文学父亲 我的童年时代只知道两位作家,一位是鲁迅,另一位就是高尔基。我知道鲁迅是中国人,而高尔基是外国人。在我幼稚的想象中,他们更像是兄弟一般,甚至相貌都不无神似之处:瘦削的四方脸,平头短发,浓眉,犀利的眼神,尤其都有一撇一浓密的八字胡但仅仅他们两人,已经使我内心的殿堂足够拥挤了。必须承认:他们那双峰并秀的形象给了我的童年以极大的影响。 鲁迅的杂文与小说虽然深刻,但对于一个孩子的理解力而言,还是显得壁垒森严。比较而言,高尔基的灵魂纵然远在异国,但因为有其自传体三部

53、曲的娓娓述说,似乎更为亲切。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有多少中国孩子因之而了解到一位外国男孩成长的经历。说起来不好意思,我最初读的并非原书,而是一套黑白的同名连环画但这已足够了,足够使我把书中的主人公当作自己异国的伙伴来看待。高尔基的童年苦难而又传奇:进鞋店当小伙计、给绘图师做学徒、逃课、在伏尔加河轮船上做厨师的小工、借着烛光偷偷读书这是一些离我很遥远的事情,但更容易使一位循规蹈矩的学童想入非非。通过那一系列朴素而又新鲜的画面,我进入了别人的童年,而别人的童年又开始影响我。在我的心目中,高尔基既是一位巨人,又是平凡的孩子,跟我的同龄人一样,伴随我成长并且不断把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告诉我。他是一位能让剐

54、人分享其喜怒哀乐的伟大的孩子,他因之而成为我在这个世界上既不相识、而又最了解的一个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应该说我的童年,至少有那么一小部分生活在别人的童年里,生活在遥远而陈旧的伏尔加河流域,跟一位流浪的俄罗斯小男孩共呼吸这多多少少给我胆怯而平淡的童年增加了一点点冒险的乐趣 我永远记得那个黄昏,工人们都下班了,只有一排排水泥桩静静地陪伴着我。我为生活的无情而感到无力,我为世界的空旷而感到空虚。鬼使神差,眼前仿佛又出现了高尔基的影子:年轻的流浪汉在伏尔加河畔一艘翻晒的舢舨底下过夜。我想,那至少是一种值得仿效的精神。于是,内心的悲哀演变成某种悲壮,自身面临的困境也散发出淡淡的诗意。我要求自己相信,未

55、来的某一天,我也会像高尔基描绘年轻时的落魄经历一样,回忆自己失败的青春和这个失败的黄昏伤口总会结疤会像勋章一样值得胜利者炫耀。就这样假设着、假设着,血液里仿佛又灌输了新的力量。 我永远不会否认:高尔基是我童年的偶像,而且在我成年之后,他也从精神上拯救过我,我为自己是他的忠实读者而庆幸。我回忆着他,就像回忆自己精神上的父亲 哪怕他在世人的眼里只是个凡人,但在儿子的心目中却是永远的英雄。9说说段画线句子中“拥挤”一词在文中的含义。(2分)10从段画横线的句子看,“我”小时候的阅读条件是极为有限的,尽管如此,我仍然感到“足够”了,这是为什么?请说明理由。(2分)11段画波浪线的“我进入了别人的童年,

56、而别人的童年又开始影响我”这句话说的是什么意思?说说你的理解。(2分) 12作者在段中说“伤疤”像“勋章”,并说值得“炫耀”,这是为什么?说说看。(2分)13结合文章标题和内容,说说作者借“我”的经历来“回忆”高尔基的好处是什么。(2分)14段结尾处作者说“那双峰并秀的形象给了我的童年极大的影响。”根据你所知道的鲁迅作品推测一下,说鲁迅作品“深刻”并给“我”以“极大的影响”是指哪一方面?(2分)15文中哪些阅读经验值得你借鉴?请用你的话概括成三条阅读建议,要求能说明,阅读的好处或怎样阅读。(3分) 四、中考题16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2005年扬州中考)() A学校开展的

57、“当一日校工”体验活动,包括巡查校园、分报递信、清除杂草等内容。 B今天下午,同学们都要去看天下无贼的电影,你去呢?还是不去呢? C“我们只要心灵相通,就会精诚合作。”宋楚瑜充满深情地说,“让我们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从小事做起,力求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7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2005年徐州中考)(8分) 我和海的爱情刚刚开始。听人说,如果能找到五瓣丁香,就能够得到永久的幸福。丁香一开,我们就相约去寻找。从下午到黄昏,从一棵树到另一棵树,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朵五瓣丁香。 就在欢呼雀跃的时候,我们猛然看到了不远处丁香丛中有一位老人正在四处寻

58、找什么,便走上前去(xn)问起来。老人神情地说:“我的老伴生病住院了。她一生中最喜欢的花就是紫丁香。我早就想找一朵五瓣丁香送给她,可一直没有找到。” 我们深深地被老人深情的话感动了,便把五瓣丁香恭敬地放在他手上。“不,这是你们的幸福,我不能拿。”老人推辞道。 “谢谢了,年轻人!”老人捧看丁香深深地(j)了一躬。我们赶忙扶住老人,只见他眼里着泪花 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xn问 j躬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给文章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修改文中画线的句子,注意保持上下文意连贯。(2分) 答:文中第5节的空白处是“年轻人”的回话。请根据语境和人物的身份及关系,把“年轻人”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