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安全管理规定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04997674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安全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安全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安全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安全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安全管理规定(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受控受控号:文件编号:BSG-HSE/MI08版 本 号:B/0生效日期:2011.06.30海南八所港务有限责任公司质量环境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液体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安全管理规定目 录0修改批准页4职责和权限1目的5管理规定2适用范围6相关/支持性文件3术语和缩写7附录0.修改批准页版本号生效日期修改页次修 改 理 由B/0刘文庆邢福楠邢毅华黄兆周2011-06-30A/0刘文庆胡冠军周仁林2008-08-28版本号编 写审 核审 定批 准批准日期1.目的本文件通过对液体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全过程的泄漏风险实施预防和控制,使泄漏风险处于受控状态,防止液体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发生。2.适用范围

2、本文件适用于公司第二装卸区、各外包项目部液体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的防泄漏管理。3.术语和缩写本文件采用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01、ISMcode管理标准和管理手册的术语和缩写。除上述术语和缩写之外,还有:3.1 危险化学品: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3.2 液体危险化学品:本文件指易燃液体、液化气体,其闭杯实验闪点等于或低于61。3.3 泄漏:液体危险化学品外漏或大量释放,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等事故,

3、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后果。4.职责与权限部门/岗位职责和权限生产管理部推动本文件的实施,组织季度危险化学品防泄漏专项检查。第二装卸区经理项目部经理组织编制防泄漏控制措施,落实人员和责任;组织月度液体危险化学品装卸防泄漏专项检查。HSE主管实施液体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日常安全检查与监督。工艺装备主管对操作员工进行培训、指导;对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巡检进行监控;提出设备、管线检测、检修和保养计划建议。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组织实施本班日常防泄漏控制措施。流体装卸操作工按岗位职责要求,落实液体危险品装卸作业防泄漏措施。5管理规定5.1 船岸接头垫片老化、破损预防控制措施5.1.1 流体装卸

4、操作工5.1.1.1 第一责任人连接前应检查垫片是否老化、破损;5.1.1.2 第二责任人在连接前应进一步确认垫片是否老化破损;5.1.1.3 发现老化破损应报告班长并更换垫片;5.1.1.4 启泵后30分钟内,应对连接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泄漏现象。5.1.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1.2.1 在作业前应确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1.2.2 作为第三责任人对第一、第二责任人的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并确认责任人在连接前是否检查垫片老化、破损;5.1.2.3 启泵后30分钟内,应对连接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泄漏现象;5.1.2.4 作业过程中,每班不少于1次对连接部位是否泄漏进行检查。5.1.3

5、 工艺装备主管5.1.3.1 抽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在连接前是否对垫片老化、破损情况进行检查或确认;5.1.3.2 启泵后30分钟内,应对连接部位进行检查,确认是否有泄漏现象(晚班由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负责检查);5.1.3.3 每周,管线对连接部位是否泄漏进行检查;5.1.3.4 每周,对库存的接头垫片是否老化、破损进行检查,保证接头垫片的完好,并将检查情况报告经理。5.1.4 HSE主管5.1.4.1 监督检查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在作业前是否确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1.4.2 检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在连接前是否对垫片老化、破损情况进行检查或确认;5.1.4.3 启泵后30分钟内,应对连接部位进行

6、检查,确认是否有泄漏现象(晚班由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负责);5.1.4.4 每周,管线对连接部位是否泄漏进行检查。5.2 船岸接头垫片规格型号选用不当预防控制措施5.2.1 流体装卸操作工5.2.1.1 第一责任人领用时应核对规格型号及适用的介质;5.2.1.2 第二责任人应核对确认垫片的规格型号和适用性符合要求。5.2.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2.2.1 作业前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2.2.2 明确领用人为第一责任人,领用时应核对规格型号、适用介质;5.2.2.3 要求第二责任人确认垫片的规格型号、适用介质。5.2.3 工艺装备主管5.2.3.1 根据垫片的规格型号,建立台帐,并做好分类

7、管理;5.2.3.2 做好采办计划,督促采办,参与验收,保证各类垫片的质量和保有量,满足生产需要;5.2.3.3 就接头垫片规格型号的选用要求对操作员工进行培训、指导。5.2.4 HSE主管5.2.4.1 监督检查班长在作业前是否确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2.4.2 检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在领取垫片时是否对垫片的规格型号进行确认。5.2.5 经理/副经理5.2.5.1 每季度,对工艺装备主管建立的垫片台帐进行检查;5.2.5.2 第二装卸区经理,审核工艺装备主管所报的垫片年度采办需求计划。5.3 船岸接头连接受力不均预防控制措施5.3.1 流体装卸操作工5.3.1.1 掌握正确的船岸接头连接方法

8、:对角上螺帽,先不拧紧;确认密封件正确放入合适位置;确认连接处无残留物;确认端面受力均匀;分步均匀紧固螺栓;5.3.1.2 连接必须由两人配合并严格按连接方法连接紧固。5.3.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3.2.1 作业前应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3.2.2 检查督促第一、第二责任人按正确方法连接。5.3.3 工艺装备主管5.3.3.1 每周,对流体装卸操作人员船岸接头连接进行抽查,确保按正确方法连接;5.3.3.2 就船岸接头连接操作正确方法对操作员工进行培训、指导。5.3.4 HSE主管5.3.4.1 监督检查班长在作业前是否确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3.4.2 连接时,检查督促流体装卸操

9、作人员按连接方法连接紧固。5.4 不进行试密或试密不按要求预防控制措施5.4.1 流体装卸操作工5.4.1.1 船岸法兰连接结束,必须进行试密;5.4.1.2 试密压力应达到管线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或以上;5.4.1.3 试密时,在连结法兰处涂抹肥皂水,第一责任人负责观察,试密压力必须保持3-5分钟;5.4.1.4 第二责任人确认无气泡,向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报告,试密结束。5.4.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4.2.1 作业前应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4.2.2 检查督促第一、第二责任人在船岸法兰连接结束后,必须进行试密;5.4.2.3 试密时,明确要求压力必须达到管线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

10、或以上,试密压力必须保持3-5分钟;5.4.2.4 核实第二责任人确认无气泡后,向调度报告,试密结束。5.4.3 工艺装备主管5.4.3.1 每周,检查以下内容:1) 试密压力是否满足达到管线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或以上的要求;2) 试密时压力是否保持3-5分钟;3) 试密过程中是否及时向班长报告。5.4.3.2 就试密操作对操作员工进行培训、指导。5.4.4 HSE主管5.4.4.1 船岸法兰连接结束后,督促流体装卸操作人员进行试密;5.4.4.2 检查试密压力是否达到管线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或以上的要求,试密压力是否保持3-5分钟;5.4.4.3 对试密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夜班由流体装卸操

11、作工班长负责)。5.4.5 调度业务主管5.4.5.1 下达试密操作指令;5.4.5.2 确认试密结果。5.5 阀门故障预防控制措施5.5.1 流体装卸操作工5.5.1.1 第一责任人在巡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阀门是否有滴漏现象,第二责任人应对第一责任人的巡检工作进行监督并给予确认;5.5.1.2 检查发现阀门故障,必须报告班长;5.5.1.3 按日常维护保养要求,做好清洁、润滑、上油、上漆工作;5.5.1.4 开/关阀门时,应均匀用力,匀速旋转,不得野蛮操作、用力过猛;开关到上/下死点时,回转半扣。5.5.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5.2.1 作业前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5.2.2 检查督促

12、第一责任人在巡检过程中是否注意观察阀门的滴漏现象;第二责任人是否对第一责任人的巡检工作进行监督并给予确认;5.5.2.3 检查督促流体装卸操作工对检查中发现的阀门故障,有否报告;5.5.2.4 现场检查过程发现阀门泄漏时,应及时向调度业务主管报告;5.5.2.5 安排流体装卸操作工按日常维护保养要求,做好清洁、润滑、上油、上漆工作;5.5.2.6 检查督促流体装卸操作工开/关阀门时,应均匀用力,匀速旋转,不得野蛮操作、用力过猛;开关到上下死点时,应回转半扣。5.5.3 工艺装备主管5.5.3.1 每周,对阀门状况进行检查;5.5.3.2 每周,抽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是否注意观察阀门有

13、滴漏现象;5.5.3.3 每周,抽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开/关阀门时,用力是否均匀,旋转是否匀速;开/关到上/下死点时,是否回转半扣;5.5.3.4 督促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对检查发现的阀门故障,是否报告班长,班长是否及时向调度业务主管报告;5.5.3.5 现场检查过程发现阀门泄漏时,应及时向经理报告;5.5.3.6 编制阀门维护保养计划,检查监督各班组是否按维护保养计划,做好清洁、润滑、上油、上漆工作;5.5.3.7 对阀门的清洁、润滑、上油、上漆工作进行培训、指导。5.5.4 HSE主管5.5.4.1 检查监督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是否注意观察阀门有滴漏现象;5.5.4.2 检查监督工艺装备

14、主管是否按每周对阀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5.5.4.3 检查督促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对检查发现阀门故障,是否报告班长,班长是否及时向调度报告,调度是否通知工艺装备主管;5.5.4.4 现场检查过程发现阀门泄漏时,应及时向值班调度和经理报告;5.5.4.5 检查班长是否安排流体装卸操作工按日常维护保养要求,做好清洁、润滑、上油、上漆工作;5.5.4.6 检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开/关阀门时,用力是否均匀,旋转是否匀速;开关到死点时,是否回转半扣。5.5.5 调度业务主管5.5.5.1 装船作业前,应确认阀门是否完好;5.5.5.2 作业过程中,接到阀门故障报告时,应立即通知工艺装备主管及时处理,并向经理报

15、告;5.5.5.3 阀门发生线漏、喷溅时,应通知库区停泵,并下达停止作业指令,通知工艺装备主管及时处理,并向经理报告。5.6 管线变形、老化、锈蚀预防控制措施5.6.1 流体装卸操作工5.6.1.1 第一责任人在巡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线是否有变形、老化、锈蚀现象;5.6.1.2 检查发现管线有变形、老化、锈蚀现象,必须报告班长;5.6.1.3 按日常维护保养要求,做好清洁、上油、上漆工作;5.6.1.4 第二责任人对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并给予确认。5.6.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6.2.1 作业前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6.2.2 检查督促第一责任人在巡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管线是否有变

16、形、老化、锈蚀现象;5.6.2.3 检查发现管线有变形、老化、锈蚀现象,必须报告调度;5.6.2.4 安排第一、第二责任人按日常维护保养要求,做好清洁、上油、上漆工作。5.6.3 工艺装备主管5.6.3.1 按规范要求,每年9月提出下一年度工艺管线检测需求计划,上报经理;5.6.3.2 每周,对管线进行巡查,发现异常及时向经理报告;5.6.3.3 对管线的清洁、上油、上漆工作进行培训、指导。5.6.4 HSE主管5.6.4.1 检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是否按巡检要求进行巡检;5.6.4.2 检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发现管线有变形、老化、锈蚀现象后,是否报告班长;5.6.4.3 检查班长是否安排流体装卸

17、操作人员按日常维护保养要求,做好清洁、上油、上漆工作。5.6.5 第二装卸区经理每年9月,审核下一年度管线的法定检验检测计划,并纳入年度预算。5.7 未接好管线先开阀门预防控制措施5.7.1 流体装卸操作工5.7.1.1 第一、第二责任人连接好管线后,由第二责任人向班长报告;5.7.1.2 第二责任人对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并给予确认。5.7.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7.2.1 作业前应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7.2.2 检查督促第一、第二责任人连接好管线后,向调度报告,然后按调度指令进行下一步操作。5.7.3 HSE主管5.7.3.1 检查流体装卸操作工联接好管线后,是否向班长报告;

18、5.7.3.2 检查班长作业前是否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8 未连接好先启泵预防控制措施5.8.1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对操作工的连接作业、试密、阀门开启及船方流程导通操作过程中的每一步进行确认,并报调度。5.8.2 HSE主管检查班长是否对连接作业、试密、阀门开启及船方流程导通进行确认,并报调度。5.8.3 调度业务主管下达启泵指令前,须与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船方、库区确认是否连接好,是否试密,流程是否导通。5.9 管线作业压力过大预防控制措施5.9.1 流体装卸操作工5.9.1.1 第一责任人按照调度指令(或者工艺作业票)执行阀门操作,正确导通流程;5.9.1.2 第二责任人,进行确认后向

19、班长和调度报告;5.9.1.3 在正常作业开始后,第一责任人按规定每半小时观察管线压力的计数变化,并做好记录,第二责任人要对第一责任人的压力读数进行确认。5.9.1.4 如出现管线作业压力过大(达到或超过管线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时,操作工立即向班长和调度报告。5.9.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9.2.1 对第一、第二责任人流程导通操作进行监督检查和确认;5.9.2.2 作业过程中,每班不少于1次对各泊位第一、第二责任人对管线作业压力的观察和记录情况进行检查;5.9.2.3 接到泊位操作人员的作业压力过大报告时立即到现场进行确认并处置。5.9.3 调度业务主管5.9.3.1 通过中控系统或与

20、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对泊位流程导通的准确性进行确认;5.9.3.2 下达启泵指令前必须再次与罐区/泊位/船方确认作业流程完全导通;5.9.3.3 下达启泵指令后应通过中控系统监控作业管线流量和压力变化情况,注意与流体装卸操作人员保持联系,接到现场作业压力过大的报告时,及时与中控系统进行核对,同时与船方/库区联系采取措施,必要时指令库区或船方停泵,暂停作业,待查出故障并排除后方可继续作业。5.9.4 HSE主管每周1次,检查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和调度员对管线作业压力过大控制的执行情况。5.10 输油臂摆幅超极限导致拉裂预防控制措施5.10.1 流体装卸操作工5.10.1.1 船舶靠泊时,由第一责任人指挥

21、船舶对位,确保船舶汇管歧口与装卸臂对齐;5.10.1.2 随时检查船舶的系泊缆绳松紧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船方调整;5.10.1.3 随时检查船舶漂移情况,发生漂移超过0.5M时,及时通知船方调整缆绳;5.10.1.4 随时检查装卸臂的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调度;5.10.1.5 第二责任人对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进行监督,并给予确认。5.10.2 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5.10.2.1 作业前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10.2.2 检查督促流体装卸操作工:1) 船舶靠泊时,确保船舶汇管歧口与装卸臂对齐;2) 定时对船舶的系泊缆绳松紧情况进行检查,如有异常,及时通知船方调整;3) 随时关注船

22、舶漂移情况,发生严重漂移时,及时通知船方调整缆绳;4) 随时关注装卸臂的工作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报告调度,并停止作业。5.10.3 工艺装备主管5.10.3.1 每周,对限位报警器进行检查,确保限位报警器处于良好状态;5.10.3.2 发现故障或接到故障报告,及时处理。5.10.4 HSE主管检查监督流体装卸操作人员是否做到:5.10.4.1 班长作业前,指定第一、第二责任人。5.10.4.2 船舶靠泊时,指挥船舶对位;5.10.4.3 对船舶的系泊缆绳松紧和船舶漂移情况进行检查;5.10.4.4 对装卸臂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异常情况,是否立即报告。5.10.5 调度业务主管5.10.

23、5.1 作业过程中对输油臂摆幅进行监控;5.10.5.2 天气、海况突发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告知船方,并通知泊位人员加强巡检;5.10.5.3 输油臂摆幅超极限时,应通知库区/船方停泵,下达停止作业指令,告知船方调整;5.10.5.4 输油臂拉裂时,立即指令中控切断根部紧急切断阀、流体装卸操作人员关闭闸阀,通知库区/船方停泵,并向经理报告。5.11 检查监督5.11.1 HSE主管、调度业务主管、工艺装备主管、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对以上控制措施执行情况的检查,应保存检查记录。5.11.2 每月,第二装卸区经理、项目部经理应组织HSE主管、调度业务主管、工艺装备主管、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根据本文件要

24、求,依据综合检查表(RBSG-HSE/MI46-01)设置检查内容,对以上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保存检查记录。5.11.3 每季度,生产管理部经理组织管理人员根据本文件要求,依据综合检查表(RBSG-HSE/MI46-01)设置检查内容,对以上预防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并保存检查记录。5.11.4 检查发现不合格时,按照事故、事件、不合格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BSG/MP10)执行。5.11.5 安全技术部通过检查监督和指导,保持液体危险化学品装卸作业防泄漏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6.相关/支持性文件6.1 事故、事件、不合格及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BS

25、G/MP10)6.2 液体危险化学品装船作业防溢舱安全管理规定(BSG-HSE/MI09)6.3 危险化工品码头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BSG-HSE/MI10)6.4 HSE检查监督工作须知(BSG-HSE/MI46)7.附录液体危险化学品泄漏危险源及预防/控制措施附录:液体危险化学品泄漏危险源及预防/控制措施序号危险源预防/控制措施1.船岸接头垫片老化、破损1.连接前应检查垫片是否老化、破损,并进一步确认;2.明确连接操作第一第二责任人,并对责任人进行检查监督;3.检查发现老化破损应立即报告班长并更换垫片;4.班长/安全业务/工艺装备主管应在作业现场对本风险监控。2.船岸接头垫片规格型号选用

26、不当1.领用人应核对规格型号,领用人由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指派;2.第二责任人应核对确认垫片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要求;3.班长/安全业务/工艺装备主管应在作业现场对本风险监控。3.船岸接头连接受力不均1.工艺装备主管应将正确连接方法对操作工进行培训、指导;2.连接必须由两人配合并严格按连接方法连接紧固;3.班长/安全业务/工艺装备主管应在作业现场对本风险监控。4.不进行试密或试密不按要求1.船岸法兰联接结束,连接人须进行试密;2.试密压力须大于正常工作压力1.5倍或以上;3.试密时,静置约3-5分钟,在联结法兰处涂抹肥皂水,观察有无气泡;4.确认无气泡,向调度报告,试密结束;5.班长/安全业务/工艺

27、装备主管应在作业现场对本风险监控。5.阀门故障1.加强现场监护,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调度;2.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上油、上漆),防止锈蚀、穿孔;3.操作时(开/关)按操作要求进行,不得野蛮操作,用力过猛;4.调度接到阀门故障报告,通知工艺装备主管及时维修或更换;5.经理/副经理按国家定期检测要求编制定期检测年度计划及预算;6.班长/安全业务/工艺装备主管应在作业现场对本风险监控。6.管线变形、老化、锈蚀1.工艺装备主管按规范要求提出年度管线检测计划建议;2.经理/副经理编制上报年度管线检测计划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3.安技部按规范要求审核年度管线检测计划并委托有资质单位检测;4.班组操作人员做好维护保

28、养及巡检工作;5.班长/安全业务/工艺装备主管应对维护保养及巡检工作进行监控。7.未接好管线先开阀门1.工艺管线上阀门的开启均须有调度的指令;2.在接管线时,班长须指定一人监控阀门处于关闭状态,不许在无调度指令时触动阀门;3.管线联接好后,须向工班长报告,班长向调度报告,按调度指令操作;4.班长/安全业务/工艺装备主管应对本风险进行监控。8.未连接好先启泵1.确定启泵装船作业操作流程;2.调度在没有接到管线联接好并试密报告前,不得向罐区下启泵指令;3 调度在向罐区下达启泵指令前,须向操作人员重复确认管线联接情况及阀门开启情况;4.流体装卸操作工班长/安全业务应对本风险进行监控。9.管线作业压力过大1.按调度指令执行阀门操作,正确导通流程,并进行确认。2.作业开始后,观察管线压力,作业压力不大于正常工作压力的1.5倍。3.压力过大时,须立即向班长和调度员报告,并接受调度处置指令。4.调度接到压力过大报告后,须与现场操作人员/船方/罐区进行核对确认,如属实,立即下指令停泵,暂停作业。10.输油臂摆幅超出极限导致拉裂1.船舶靠泊时,指挥船舶对位,确保船舶汇管歧口减小与装卸臂的偏差;2.随时检查船舶的系泊缆绳松紧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船方调整;3.随时检查船舶漂移情况,发生严重漂移时,及时通知船方调整缆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