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4971739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1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集(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窃 读 记学习目标a.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c.重点感悟描写我”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名人读书的故事或读书名言.2.自学生字新词.3.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第一课时直奔窃读”.整体感知1.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知道窃读”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偷读),你知道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整体感知课文. a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b认读生字词.c指名分段读课文,看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

2、否读通顺. d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我”因无钱买书而偷偷躲在书店看书.)品味窃读”,感受渴望1.边默读课文边用_”划出描写我”是怎样窃读”的语句.读一读句子,说一说体会.(小组交流、汇报.)2.重点品读文中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 a我跨进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1)画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2)感悟形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b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1)这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2)饿狼”给我们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却把自己比作饿狼”,那样贪婪地读着”,这样写有

3、什么好处(表现出作者如饥似渴地读书.)(3)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吗说一说.(4)结合生活体验,相机指导朗读.c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1)读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态和内心是一致的,从神态描写可以看出心理活动,可这句话中,神态和内心是不一致的.)(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突出了作者酷爱读书已经达到了入魔的程度.)d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窃读”的理解与感悟读出来吗生读,师评:同学们的朗读,把一个渴望读书、热爱读书的孩子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窃读”时,我”的心理有一种怎样的感受吗3.自主品

4、读窃读”的滋味. a课件出示句子: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b从课文中找到有关语句,自主交流:我”为何快乐,又惧怕什么c相机指导朗读.深悟窃读”,回归整体观察课文插图,刚才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书店窃读”,在你的眼里,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生答.)确实是这样,她为了读书可以忍受饥肠辘辘、腿酸脚木,为了读书可以连跑几家书店才看完一本书,为了读书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难!让我们再次读好课文,共同品味窃读”的快乐”与惧怕”.第二课时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人: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是怎样窃读”的,请同学们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读一读.2.学生自由读文.3.这节课我们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励我”窃读.合作探究

5、,深入研读1.合作小组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要求(课件显示): a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b交流课前搜集的读书名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2.汇报交流.3.总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读书,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让我们时刻铭记这句至理名言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4.诵读句子.回归整体,理清层次1.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记叙这件事的吗2.尝试分段,说说每段的主要意思.积累内化,课外拓展1.自选感兴趣的、最欣赏的描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进行美读积累,并摘抄在作业本上.2.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自选活动,感受阅读的快

6、乐.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过程学习目标认识本课生字.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感受读书的乐趣.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2.布置学生列出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清单.揭示课题.质疑问难1.齐读课题:小苗与大树的对话.2.质疑问难: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小苗是谁大树又是谁3.互相交流:把收集到的有关季羡林先生的资料与大家分享.4.这篇课文的形式与我们以前读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做好批注.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互相评议.3.指名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

7、联系上下文理解.4.交流汇报:苗苗和季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你是从哪些词句了解到的深入感悟,明白道理.1.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完成表格.2.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他组员可以补充.3.重点围绕以下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a文学家鲁迅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要多看书. b21世纪的青年,要能文能理.c三贯通,这才是21世纪的青年.d古文也很重要.我觉得,一个小孩起码要背两百首诗,五十篇古文,这是最起码的要求.积累运用.培养能力1.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2.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多读书、读好书的体会.拓展活动向大家介绍自己喜欢的书.3、走遍天下书为侣学习目标认识侣、娱

8、”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第一课时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2.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3.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

9、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2.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3.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则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

10、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4.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第二课时激趣读文,深入感悟1.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2.自由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我”读那本书的方法到底是怎样的从哪些词句看出我”是在一遍又一遍”地读.(抓住首先、然后、最后”这三个表示顺序的词语感悟.)从这一遍又一遍地读”,你们感受到什么3.联系实际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用上首先然后最后”说一说.4.默读最后一段,想一想:作者除了把书比作一位朋友,还比作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比这样比的好处是什么5.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积累运用

11、,升华认识1.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第7自然段,再与伙伴比赛,看谁记得又快又牢,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思考交流:作者读一本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说说如果有一本书陪伴你去旅游,你会怎样去读(用上首先然后最后)3.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拓展活动1.读一读阅读”神奇的书,把自己的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2.向大家介绍你怎样读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并说说你喜爱它的原因.布置作业1.背诵第7自然段.2.抄写生字词.3.完成课后小练笔”.4、我的长生果学习目标认识扉、瘾”等12个生字.学生互相提醒认清字型,读准字音.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12、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教学过程谈话导入1.同学们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2.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同学们要运用平时学到的方法自己读懂课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2.提醒需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部分画下来.细读课文.感悟体会1.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2.作者写了童年读

13、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1)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 (2)指导朗读相关的句段.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ll、14自然段.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等词语.3.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4.作者为什么说书是我”的长生果”(书像长生果一样,对我有好处.)为什么又把书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呢(书是-j-流传下来的,我们通过读书可以知道过去发生的事情,书就像长生果”一样不老.)积累语言.交流感受1.认真读自己感受较深的句子或段落,与同学交流体会.2.课外积累有关读书的格言警句.

14、口语交际习作一学习目标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自由组成小组开展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阅读的快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激发兴趣,明确目标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组内讨论,人人参与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

15、,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发言.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全班互动,交流评价1.先集中分享各自的读书故事,再引导学生交流别人的读书经历.2.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开展辩论.启迪思维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展开一次辩论.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

16、,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第二、三课时 习作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投影出示习作内容: 读书故事;采访记录; 记一次辩论活动.试写初稿,反复修改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2.学生完成初

17、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朗读佳作,共同赏评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誊写作文,制作小报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2.整理习作和收集到的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以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回顾拓展一学习目标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2.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课前准备查找有关介绍读书方法的资料.教学过程回顾词语盘点”1.学生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2.组织记忆竞

18、赛、抄写竞赛,引导学生积累本组所学词语.交流平台1.围绕教材中提示的不同角度,小组内交流本组语文学习的收获和体会.2.全班交流、展示.引导学生口头交流这段时间课外阅读的收获、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所了解的新的读书方法等,再把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加以展示.日积月累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a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3.背诵名言.4.交流其他有关读书的名言学生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19、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至乐无如读书.*成功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潮5.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5、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识记本课四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2.体会诗人借不同景物抒发情怀的写法.3.感受诗人暗藏于诗中无限的思乡之情.课前准备1.了解王安石的生平.2.了解宋朝诗人*籍、清朝纳兰性德.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游介绍,激趣导入 (出示地图,标明瓜洲”京口”的大略位置.)1.谈话:今天老师给

20、你们当导游,好不好 a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镇头.”这首传唱了千年的歌谣向我们介绍的是瓜洲.瓜洲位于*省*南面,长江北岸.川流不息的长江水见证了瓜洲的兴衰,瓜洲曾经是江北重镇、千年古渡”. b而京口”不仅是东汉*国第一古都,更是文气洋溢的灵秀之地.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王昌龄的*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if-件展示诗句.)还有一首广为传诵的就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2.板书诗题,读题.3.过渡:为什么人们喜欢这首诗呢先去读一读吧.整体感知.直奔重点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2.指名读,正字音.尤其注意一水间、数重山、照我还”.3.反复

21、多读几遍这首诗,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诗句的意思.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指名交流.(我觉得诗写得很关,写出了诗人想念家乡的感情.)5.你最欣赏诗中的哪一句呢赏析诗句.感悟诗境1.刚刚同学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诗,(课件出示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齐读.)2.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诗吗(指名答.)3.有同学说,这句诗写出了江南美丽的景色.那就和你的同桌再互相读一读,说一说:在你的头脑中出现了怎样的一派景色呢想到什么说什么.4.同桌之间互读、练说.5.指数名学生说.6.小结:你们的回答很精彩!原来短短一句诗可以在人的头脑中出现这么多不同的画面,文字的魅力真是无法想象.7.

22、那就用朗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吧.小组内练读,指名读.8.听了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看见了一派色彩斑斓的绮丽风光.种绿”色呢仔细观察书上的插图,对你会有所帮助的.9.指名答.(在江岸两边大面积出现的是草地、树木、青山)10.是呀,作者放眼望去,看见了 练习题:你能填入表示不同绿色的词吗近处( )的小草( )的柳树,远处( )的树林( )高山.(学生口述)11.诗人此时正遇早春时节,站在小船上举目四眺,满眼皆是绿色,让作者明显地感受到春天到了.12.可别小看了这个绿”字,它仅仅是告诉你春天来了吗它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呢13.指名答.(感受到春天里的绿”有着层次关,远近各不相同;绿”还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变化)

23、14同学们理解得多丰富呀!把你感受到的绿”读出来吧.男女生赛读.15.小小的绿”字却有大大的文章!引导阅读资料袋”,介绍王安石推敲用绿”字的故事.16.听完绿”字的故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指名答.)17.小结:是呀,一位如此优秀的诗人能为了一个字修改十多次,难道我们在平时的习作中不能做到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8.这首诗正是因为这个故事,让人们更加赞赏.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你的赞叹吧.品评诗句.升华情感1.过渡:这么美的绿,这么迷人的风光,谁不想多看两眼谁不想留恋其中诗人和我们一样陶醉在景色中忘乎所以了吗(指名答.)2.诗人想回哪里去诗中的家乡是指哪儿引导从课题泊船瓜洲”和诗句钟山只隔

24、数重山”等处理解.3.你能在地图上找到它大概的位置吗先好好读读古诗.4.学生上台指明.(老师点击课件,显示钟山”的位置.) 简介:王安石的父亲曾在*为官,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即现在的*有着深厚的感情,可以说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5.你从哪里能读出诗人急切地想回到家乡呢6.引导学生从一水间”只隔数重山”又”何时照我还”这些词句理解.(指名答.)7.练习读出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和急切盼望回家的感情.回归整体.深化体验1.这真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是多么的牵肠挂肚呀!让我们一起再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2.练习背诵.3.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政治家,立志于国

25、家改革.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任宰相途经瓜洲时所写.短短28个字,展现了早春江南的一片嫩绿,抒发了久思故乡的一寸衷肠,更暗示了他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此去京城,真能大展宏图吗千头万绪涌上心头更让我们惊叹的还是他对文字的讲究,一个绿”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风*!第二课时乐调情1.播放歌曲故乡的云.2.听!来自远离家乡游子们的声声呐喊.故乡的云总是那样的白,故乡的人总是无比的亲!王安石借春风问明月,何时才能荣归故里则,宋朝诗人*籍、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表达胸中满溢的情怀呢读入情1.读一读秋思和长相思,要求读准、读通,看看注释或借助字典查不懂的词.2.指数名学生读,正音.(注意读准意万重”聒”.)3.看看诗

26、词的题目,你能发现什么(指名答.)4.这相同的两个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和你的伙伴一起反复读上三遍之后,再好好想想.5.读了这么多遍,让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任选一首说.(指数名答.)品悟情1.诗人那浓厚的化不开的思乡之情,都藏在哪个句子中呢默读,画出来.2.指名答.3.*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4.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5.指导朗读,读出诗人满腹惆怅、心事重重的感觉.6.这句诗中诗人是借什么景物来抒发情感的呢(指名答.)7.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那句诗的意思吗小组内交流.8.引读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9.这一次又一次的封信、拆信、封信的过程,让我们

27、深深感受到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挂念.10.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作者的情感中,去感同身受一番吧.(齐读.)11.王安石见明月而惆怅,*籍见秋风而感慨.则,清朝的纳兰性德又是如何将情巧妙的藏与诗中的呢你能感受到吗12.小组内讨论交流,各抒己见.13.全班交流,师引导注重体会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议深情1.学生任选一首配乐背诵.2.在你背诵时,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呢(指名答.)3.总结:读诗的人不同,想象到的画面就不同.我们不可能到诗人生活当中去,不可能看到那个朝代诗人面前真实的景色,但是,诗人们那份浓浓的思乡情,我想无论是谁都能感悟得到!因为诗中的字字句句无不包含着对故乡的想念、

28、对家乡的思念.让我们一起再来背一背这首感人的诗词吧.记生字1.找到本课四个生字,读读相关句子.2.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指名答.)3.指导书写: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写得左窄右宽.4.学生练写.6、梅花魂学习目标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幽芳、漂泊”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3.领悟梅花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课前准备1.查找有关梅花的资料.了解梅花的特点.2.自学生字词.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揭题1.(教师板书梅花”二字.)你见过梅花吗你知道梅花的品格吗 学生相互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2.(教师板书魂”字.)查字

29、典说说魂”字的意思.3.揭题释题. a读课题,你的心中有疑问吗 b学生针对课题进行质疑.教师过渡语:是啊,梅花只不过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文,解答心中的困惑.初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新词.2.小组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交流自读生字新词的效果.3.全班交流,指名分段读.4.用较快的速度再次阅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五件事:a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眼泪.b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弄脏,他竞大发脾气.c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d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e分别那天,外祖父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我”.)合

30、作交流1.讨论交流:比较课文中首尾两段,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自然段作者由梅花想到了外祖父,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又由梅花图想到了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在写法上这是首尾呼应.)2.过渡:是啊,看到梅花,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会让作者忆起已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外祖父留下的一方梅花图与手绢,让作者永远感受到外祖父那颗眷恋祖国的心.让我们和作者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外祖父,去感受一下吧!3.分小组学习课文,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句子,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4.全班交流.第二课时听写词语 (词语盘点”中读读写写”里的词语.)读三哭”.感悟真情1.读课文,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了的语句,读一读,共有几处(共

31、有三处:教我读诗词时;得知不能回国时;送我们”上船时.)2.学生听录音跟读第2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第一次哭时的情感. a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b体会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教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c说说外祖父哭了”的原因.(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3.探究外祖父的第二次落泪,体会他无法回到家乡的伤感. a教师朗读这部分内容,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看见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b你能理解这位老人此刻的心情

32、吗 久居异乡的外祖父日夜思念着自己的家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无法回到故里,于是他将这种思乡之情寄托在*种事物之上,请大家再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 (1)从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找到有关的句子读一读,读出体会和感受. 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出示一个句子进行比较: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品读外祖父

33、送画时的话,体会老人对梅花别样的情感.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最多再读一读这句话,说说有怎样的感受此刻,在你的心目中,梅花具有怎样品格呢用外祖父的话来回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他们”是指谁为什么把他们比喻成梅花”你知道中华民族有哪些有气节的人物学生交流之后指导朗读.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怎样理解外祖父的这句话 在外祖父的眼里,梅花代表着什么(外祖父把梅花看做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千千万万华夏子孙的魂”.他珍爱梅花,

34、赞美梅花,实则是在表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美读升华:你能似外祖父般把他的这番话读出来吗4.在何情况下,外祖父第三次掉泪读一读,深人体会外祖父的思想感情. a哪个词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人的哭”(泪眼朦胧.)b外祖父把珍爱的梅花图及手绢送给我”,是不是不再思念家乡了你如何理解外祖父的这一举动品语句,升华情感1.从外祖父的一言一行中,我们不仅深深体会到了他对梅花的爱,对具有梅花秉性的中华儿女的爱,更体会到了他的爱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爱,是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外祖父说的话和外祖父为作者送行的有关语句.2.面对这样一位身居异乡的老人,我们的心中能不对他产生敬意吗让我们饱含敬意朗读课文中首尾两

35、段.归整体,理清层次1.读到这里,你发现课文首尾两个自然段有什么联系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2.尝试分段,说说每部分的意思.重积累,延伸拓展1.把文中使自己感动的语句或段落抄写下来.2.故乡,祖国,让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产生了无尽的思念与眷恋;几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吗3.学生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7、桂花雨学习目标1.学会箩、杭”2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学会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边读边体会作者通过景物表达的思想感情.4.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课前准备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找有关桂花的资料.3.准备摇

36、花乐”的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自读提示明要求师生谈话:说说在儿时曾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教师导语:童年曾发生过的趣事令我们难忘,只要一想起它,我们仍会感受到一种快乐.今天我们要读的课文的作者就用手中的笔把童年趣事记录了下来,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板书课题:桂花雨)交流课前查找的有关桂花的资料后,针对课题说说想了解哪些内容.初读课文知大意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伙伴之间互相读课文,纠正字音,再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全班交流: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N品读语句悟情感读课文,看摇花乐”的挂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画下

37、来. a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b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c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分小组读所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语句所描绘的情景,再说一说此刻在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画面中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朗读摇花乐”这一段.)教师导语:多么令人难忘的摇花乐,它同样也把童年的快乐带给了我们.然而,作者仅仅为了写摇落的阵阵桂花雨吗联系上下文,读读有关语句,再说说你的感受. a我喜欢的是桂花.” b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c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d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38、学生边读有关语句,边谈自己的体会.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这几句话,联系上下文,如与梅花、梅树”的对比,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体会母亲对故乡的怀念. a找出有关描写母亲的语句. b读母亲的话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说说自己的感受. 试着用这里的再,也比不上”这样的句式说说母亲还可能会说些什么.c与同学交流:母亲的话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听着母亲的话,我”不禁又想起了摇花乐”,你能通过朗读向同学们表达出我”的思乡之情吗(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难忘童年的画面,难忘母亲的话语,更难忘故乡的桂花,读读课文中的语句,想一想,课文中是否还有让你回味无穷的句子找出来并有感情地

39、读一读,再交流为什么要这样读.积累语言求发展读了这篇课文,你的内心产生了怎样的感受呢在课外阅读中,在你的生活实际中,你有没有感受到人们对家乡的怀念呢说一说.把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8、小桥流水人家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4.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查字典理解.2.学生搜集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3.老师准备古诗文天净沙.教学过程读诗,了解课题出处谈话:(板书课题:小桥流水人家)读一读课题,说一说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说点什么)出示古诗文天净沙,全班齐读. 枯藤老

40、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读过这首诗的同学试着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导题:这篇以古诗句为题的文章写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翻开书读一读.初读,把握课文主旨自主学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同伴互助:同桌轮读课文,相互正音,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b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说说课文表达的情感.交流.探究表达方式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句段旁作批注.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学习的成果.以小组为单位派出中心发言

41、人汇报探究学习中的发现和体会.根据学生发言,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思乡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则美,则自然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溪边飘动的柳枝、小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b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一种诗情画意的享受,令人神往.)c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那是一座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有东南两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农

42、家卧室与书房的不同特点,让人感到家的亲切,引发美好回忆.) d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赏读,积累优美句段配乐朗读: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优美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读几遍,熟读成诵.摘抄课文中生动优美的语句.拓展:你知道哪些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句读一读,说一说.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过程学习目标1.能围绕浓浓的乡情”这个主题讲清楚自己的活动安排.2.能与同学进行商讨,培养自主合作的参与意识.3.通过活动,培养对家

43、乡的热爱之情.4.能就口语交际的内容,大胆发挥想象,写出家乡的变化,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收集与浓浓的乡情”相关的诗词、歌曲、故事等.了解班级同学的特长,以便策划活动.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媒介,了解怎样策划才能搞好一次活动,可以事先参阅一些好的经验.第一课时口语交际黧谈话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大诗人李白用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而这诗句也成了表达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今天也让我们来畅谈一下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畅所欲言.抒发情感1.同学们,请你们来说说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吧.2.现然大家都这么热爱家乡,则我

44、们就以浓浓的乡情”为主题来策划一次活动.既然是活动,形式就要丰富多彩,要通过丰富的内容、精彩的节目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小组交流讨论明确小组讨论的内容:表演哪些节目;由哪些同学表演;怎样表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重点讨论怎样演才能使节目更精彩,根据讨论情况列出节目表.老师参与部分小组的交流,给予指导.小结过渡:刚才老师参与了部分小组的讨论,看得出来同学们事先都做了精心的准备,而且在讨论的过程中非常热烈,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考虑到.每个小组都希望通过策划这次活动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策划的活动方案吧.展示活动方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活动方案.其他同学可以质疑,也可以和同学

45、进行深入的交流.师生共同评议.综合大家的意见,全班制定一个活动方案.总结同学们,这节课,通过策划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组织策划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大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相信浓浓的乡情”这个活动一定能够获得成功.第二、三课时 习作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在策划浓浓的乡情”活动中,同学们尽情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是呀,谁不爱自己的家乡呢今天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通过我们的努力,二十年以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大胆想象想象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想象儿时的小伙伴会是怎样的.想象久别重逢的亲人会有怎样的感慨.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默读提示,明确习作要求及内容.小组互说.打开思路 全班交流,教

46、师适时点拨.试写初稿.自行修改回忆这组课文中作者运用的表达感情的方法,试着在自己的习作中加以运用.要求书写工整,语句通顺.小组评议,互改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根据同学的建议再次进行修改.佳作赏评 每个小组推选好的作品进行全班赏评,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断.赏评.回顾拓展二学习目标回顾本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用心体会课文作者是怎样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达思乡之情的.拓展学生视野,引领学生积累有关抒发思乡之情的诗文、佳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之情.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明确内容望着云彩,思念故乡.思念故乡,望着云彩”这诗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这思乡情是人世间一种美好的情感,本组课文表达的都是思乡之情.通过

47、课文的学习,我们收获了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板书课题:回顾拓展),赏读片段.感悟乡情读着一篇篇思乡的课文,一些感人的描写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下面这些内容还记得吗出示相关语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这些语句出自哪些课文从这些描写中我们感受

48、到了什么(诗人触景生情;通过写具体的事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通过写景物抒发怀念故乡之情.)过渡:课文中这样的描写还有哪些呢本组的几篇课文是通过哪些人、事、景、物来表达思乡之情的互相交流,各抒己见回顾课文内容,找出作者或写事或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内容读一读,边读边批注.你找到了哪些这样的描写小组里互相交流,畅所欲言.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发言. a课文中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 b课文中通过写景表达思乡之情的语句.小结:表达思乡之情不是空泛地抒情,应通过描写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体现.作家的作品是这样,我们的习作也要这样.平时我们的习作是怎样表达感情的(结合本次习作中的典型例子进行交流.)

49、诗文,内化积累回顾课文的学习,通过充分交流,我们收获了很多,不仅明白了抒情要用具体的事物或景物来表达,还积累了不少感人的片段.谁能背诵一两段表达思乡情的诗文还有很多很多,读一读下面的诗句(日积月累中的),你能把它们印在脑海里吗练习背诵.(个人背,同桌背.)你还读到过这样的诗文吗能向同学们介绍介绍吗(指名读背.)趣味语文.激发兴趣学生自读推敲的来历”一文,不认识的字查字典.同桌互读,纠正字音;小组互问,解决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对推敲”的理解,以及在生活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推敲的实例.9、鲸学习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3.培养学生

50、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课前准备1.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2.有生字、新词和重点语句内容的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鲸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动物吗你们对它有什么了解吗请和同桌谈一谈,自由发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鲸这篇课文,看看通过学习,你对鲸有了什么更深的了解.学习生字,读顺课文自由读课文,认准本课生字,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有些字的音容易读错,需要注意. 出示要求写的字1个,注意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字.如:肺”字右边不是市”,而是市”,右半边的笔顺是一、广、斤、市.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就把它画出来,一会儿提出来大家讨论

51、.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自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了什么指名朗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教学设计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对鲸有了哪些了解精读课文.体会写法自由读第l自然段,你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指名汇报,大家补充,读出体会.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 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

52、则重.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小结写作方法: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第二课时围绕重点,全班研讨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一说鲸是怎样进化的把你自己当作鲸,给同组同学说一说你”的进化过程. 学生汇报:我们鲸在很远古的时代,和牛、羊一样生活在陆地上.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就生活在了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

53、全退化,就成了现在的样子,适应了海里的生活.所以,我们并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快速读第3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把这些读给大家听一听.鲸生活在海洋里,可它又不是鱼,这真是太神奇了,它在生活习性方面又有什么特点呢默读47自然段,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课文从吃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4、5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填好表后在小组内交流.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共同点都吃鱼虾用肺呼吸浮*面从鼻孔喷气须鲸小鱼小虾吞进吃的多喷出

54、的水柱垂直细高齿鲸大鱼海兽咬住凶猛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学习第6自然段,想像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回顾内容,朗读记忆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哪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出示资料,延伸扩展出示资料袋”的内容,自由朗读,谈谈感受.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鲸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我们人类对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了解,这些都等待着同学们去探索.布置同学搜集课外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围绕*一方面的内容写一篇短文.10、松鼠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2.

55、朗读使学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3.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方法.4.增长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仔细观察小动物的兴趣.课前准备1.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2.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3.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教学过程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56、,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默读思考,合作交流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等,是从活动的*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

57、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阅读感悟.体会写法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思维拓展.练习表达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11、新型玻璃学习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生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作用及介绍各种玻璃时运用的说明方法.想象自己将要创造设计的新型玻璃

58、,说清楚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同学们,你能说说日常生活中玻璃有什么作用吗教师板书课题点明新型”.新型”是什么意思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进一步启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自学生字.读顺课文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词.不认识的字可在小组解决,也可查字典解决,注意要读准字音.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难写的生字.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检查学生生字掌握的情况. 认识生字后再读一遍课文.看看哪些词语的意思不理解,把它画出来,提出来和同学们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再根据讲读课

59、文的需要,提出一些重点词语,请同学们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读书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用笔画下来.(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布置作业,练读课文书写本课的生字、生词.自己练习朗读课文.第二课时重点讲读,体会写法老师导语引入: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第l自然段,从中找答案.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自由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用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学生汇报,在讨论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