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市场竞争力的七种效应

上传人:唐****1 文档编号:104925781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子市场竞争力的七种效应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电子市场竞争力的七种效应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电子市场竞争力的七种效应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电子市场竞争力的七种效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市场竞争力的七种效应(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电子市场竞争力之七种效应:以Porter理论为基础 卢希鹏1,游慧茹2,邓为丞2,林娟娟1,许晋龙1,许峻伟11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2中国文化大学推广教育中心摘要网际网路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全新的企业商机,但也由于网际网路的独特性产生了其专属的游戏规则。传统实体市场上所信赖的商业典范已不再适用于网际网路上的电子商场,企业如何在这千变万化的环境中理出条理,进而发展核心竞争力,乃是当今企业的一大挑战。本研究先回顾Michael Porter的价值炼与五力模式,探讨虚拟世界中应注意的价值炼与竞争力的特色,继而发展出七项数位网路竞争者所应注意的效应,分别为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s)、网路

2、效应(network effects)、独特效应(uniqueness effects)、定价效应(pricing effects)、效率效应(efficiency effects)、搜寻效应(searching effects)、协力效应(cooperation effects),并举实例说明各效应的重要性。电子商务的经营者应该将主要资源放在启动此七项效应,造成正向循环,以取得持久的竞争力。关键字:网际网路、核心竞争力、虚拟市场、价值炼、五力模式一、绪论 自从1991年3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宣布开放网际网路(Interne

3、t)供商业用途以来,网际网路使用人口便以惊人速度攀升,同时带动Internet在商业应用的发展。根据国内资策会统计,截至1998年十月,全世界使用网际网路的人数已超过一亿五千七百万,而台湾地区网际网路的使用人口在1999年1月,也突破300万人。有人潮地方将会带动商机,根据美国Forrester研究,估计至西元2000年,全球网路上的金流、资讯流交易将高达196亿美金。虽然许多的企业嗅到网际网路所带来的商机,并且迫不及待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打算先他人一步在这个虚拟市场(marketspace)Rayport and Sviokla, 1994 中攻占一席之地而获得竞争优势,但真正能够成功的

4、案例却不多。一些企业主以为投入虚拟市场就是设立网站,却忽略了一个网际网路的游戏规则,就是建立新的核心竞争力。网站的经营,代表着许多典范的转移,而不只是将传统市场上的模式搬到虚拟市场上。因此,企业必须针对虚拟市场,培养新的核心竞争力,以取得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企业之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y)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领域上之技术、资源、人员及知识具有领先的能力Valentino, 1992; Planning Review, 1994。此种核心能力通常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具有不易被竞争者模仿的特性,拥有此种能力就能让企业有效率地取得市场上的竞争优势Willens, 1993; Pra

5、halad and Hamel, 1990。目前电子商务正处启蒙阶段,培养核心竞争力是当务之急,然而过去竞争力的讨论多半建构在实体世界中,而网际网路虚拟世界中的相关讨论并不多见。故本研究以Porter的竞争力模式为基础,首先讨论实体与虚拟世界中的价值炼与竞争力模式,并藉此发展出企业发展虚拟市场竞争力所须面对的七种效应。二、实体与虚拟价值炼(一)Porter的实体价值炼(physical value chain)依照Porter的定义,价值炼是企业一连串能增加产品或服务价值的活动。这种传统以资源为主的实体价值炼经过一连串的主要活动( 如内运、操作、外送、行销与贩售以及服务),配合企业内部支援活动

6、(例如: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等),达成并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资讯科技可以渗透到价值链中的每一个活动与活动间的连结,藉由改变价值活动的执行方式以达到降低成本或增加产品价值(差异化)的策略目的。举例来说,在内运(inbound)价值活动中可以引进自动仓储系统以降低成本;电脑整合制造也能增加操作(operation)的弹性以达到少量多样的差异化目标;在外送(outbound)部份则可引进自动排程系统以减少成本;销售(sales and marketing)活动更可利用自动贩卖机或POS以增加购买者的便利;服务(service)活动则可加入多媒体或专家系统加强服务的品质;此外,许多资讯系统则可增进支援活

7、动的价值。(二)Rayport的虚拟价值炼(virtual value chain)Rayport 1994 认为企业目前面对两个不同的价值炼:除了由可看见、可接触的实体资源所组成实体价值炼(physical value chain),还要加上由资讯所组成的虚拟价值炼(virtual value chain)。实体价值炼中,资讯科技仅用来辅助创造价值,而其本身并不能产生价值。在虚拟价值炼里,资讯本身就具有相当价值,经过取得(Gather)、组织(Organize)、选择(Select)、综合(Synthesize)、分送(Distribute)、切割、重组等再制过程后,又会再创造新的价值。换句

8、话说,对企业而言,可以分成以产品本身为主的实体架构,与以产品资讯为主的虚拟架构。实体架构与虚拟架构能够互相取代,也能相辅相成。举例来说,著名的亚马逊网路书店()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书店,拥有最多的藏书,然而事实上它的库存相当的少,它也没有门市,因为网路书局卖的是书的资讯,而非书的库存。数位资讯这种不被消耗的特性使得日后可以重新组合,成为不同的形式再贩卖。这就是为什么中时电子报免费给你看(因为给你看之后,中时电子报并没有损失,也没有损失额外成本),但是你如果要看过去几年的新闻检索,那就要收费了(这便是虚拟价值炼资讯组合所产生的新价值) 。此外,由于数位产品不会被消耗,因此可以分版本来卖,像是铁达尼

9、号电影可以先在首轮电影院中贩卖,再到二轮电影院中卖,最后再以录影带的方式来贩卖。作者的著作网路优势三十六计,也是先由商周出版,卖了一阵子后,再交由网路书局decobook中贩卖电子版(当然价格较便宜)。而且既然是电子版,未来当然也可以分章节来卖,或是合并不同书目中相关主题的章节来卖,以产生新的价值。由于数位产品不会被消耗,不但可以重复组合成新的产品,而且可以一卖再卖。这种现象,造成了在网际网路中的礼物经济(到处都是免费的资讯)、分版贩卖、与差别定价的特殊定价方式。三、Porter的竞争力分析 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是显然两类不同的经营典范。前者以实体资源为主,后者以资讯资源为主。因此,在电子商场的

10、经营与竞争力的培养,也有所差异。首先,我们以Michael Porter的五种竞争动力模式(five competitive force model)来看看这两种典范间的差异。 Porter提出了企业的五种竞争动力模型指出,藉由分析这五种竞争力,企业可以在传统市场(marketplace)中建立获得竞争优势。而当虚拟市场(marketspace)形成企业的另一个重要战场之后,这个竞争动力模型的各部分将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企业在面临新的竞争环境时,就必须重新思考这种新的竞争动力模式。以下探讨因虚拟市场形成而改变的五力模式:(1) 新进入者(new entrant):在传统的企业中,企业会担心新竞

11、争者的加入,因为预期获利丰富或远景看好,导致其他非既有竞争者的竞相加入,因此造成组织获利的减低。要减少此竞争力的威胁,企业常以提高进入障碍(entry barriers)与增加进入延迟(entry deterrents)两方面的策略,来降低新进入者的竞争力。传统企业主要的进入障碍之一为经济规模,新进入者如果无法达到经济规模,成本便无法有效的降低,便不会贸然投入市场。但是在虚拟电子市场中的经济规模观念却不是这样。由于网站的架设成本低廉,网页技术的大众化,初期的投入成本不高,投资失败所付的代价也低,也因此新进入者很容易就投入这个进入障碍低的市场。但是新进入者将会面临另一个新的进入障碍,就是使用者认

12、知的障碍,因为在网路世界中的竞争规则是:先占先赢的强者恒强定律。为了对抗此一竞争力,企业必须培养累积网路资源与经验的能力(学习效应),因为根据Moore定律,科技每十八个月都会面临革命性的发展,网路经营者必须随时掌握知识脉动,取得先机,方能保有竞争优势。(2) 替代品(substitute):在传统的企业中,为了满足类似的需求,常存在着不同的商品。符合效益的替代商品可能会限制该商品的潜在获利能力,例如玛格琳(一种人工奶油:margarine)出现后天然奶油(butter)便失去部份市场,又如电晶体的出现,使得真空管遭到淘汰。Porter提出企业必须强调产品的特殊价值(surprised val

13、ue),来降低替代品所带来的竞争威胁。传统企业市场由于资讯流通不易,在搜寻替代品的过程中所花的时间人力成本(search cost)都较高。但是在虚拟电子市场中却不是这样,由于搜寻引擎的发展,消费者很容易就能找到满足相似需求的替代品。为了要增加产品的特殊价值,必须要满足客户的独特需求,企业应当培养收集和分析顾客的喜好和消费者习惯的能力,提供量身订制的小众化与分众化的服务(独特效应)。(3) 购买者议价能力(buyers bargaining power):在网际网路的虚拟世界中,消费者的联合与店家的寻找都更为容易,使得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提高许多,因此有人称网际网路市场是买方的天下。举例来说,前一

14、些日子在台湾,有一位网友想要买车,于是在BBS上开始招兵买马,召集许多想要买同类型汽车的网友。在汇集了一百多位欲购车的网友之后,便开始向不同汽车代理商讨价还价。在虚拟电子市场中,购买者可以靠网路彼此联络,组成虚拟购买团体,和企业进行议价。此时购买者拥有强大的议价能力,产业的获利能力便会减低。尤其是当客人有许多消费选择时,通常会以价格来要胁,不然就选择别家厂商的产品。此时若要锁住顾客的忠诚度,便可提高顾客的移转成本(switching cost),也就是如果客人转向别家产品时,就会有损失(如使用习惯,或是特殊软体的使用相容性)。因此企业了解与影响虚拟网路社区的活动,提高升消费者的移转成本,进而培

15、养经营网路社区的能力(网路效应),以及针对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差别定价能力(定价效应)。(4) 店家的议价能力(suppliers bargaining power):当产业中供应商非常集中,或购买者必须付出较高的成本,才能获得资讯购买或与供应商谈判时,供应商的议价力量可以说是相当得大,此时产业的获利率便会因受制于供应商而降低。如果货源被少数供应商垄断时,原料成本将会提高,因此企业一定要与多家供应商保持联系,避免供应商的威胁。但是在虚拟商场中,一般消费者在寻找、比价相关商品变得更为容易,使得店家的议价能力降低,很容易的便进入价格之争。因此,厂商应该更加重视自己的成本管理与产品设计的差异性,才可以取

16、得较佳的竞争优势。此时,企业应该重视并培养高度作业与跨组织的方便性(效率效应)。(5) 现有竞争:指在既有的产业竞争中,以相同或类似之产品彼此竞争之各厂商。传统上,因为资讯流通不易及地域性的限制,企业的竞争对象大多是特定区域内的其他厂商,因此较容易占有市场,成为该产业领域的佼佼者。网际网路使得传统企业的竞争更加白热化,在网路的开放环境中,全世界从事相同或类似服务的企业,都可能因此而成为竞争者。原本在各区域内小额的交易量将因为网路的使用而大幅提升,虚拟市场也将成为主要的战场。企业面对虚拟市场时,可以利用策略联盟的方式,建立一个使用者要上网时会最先想到的站,里面包括了各种资讯以及个人服务。只要进入

17、此站,便可以满足上网的所有需求,而不必花费时间各别去上不同的网站。企业可借着成为顾客以及其他业者的交流介面,丰富了网站的资讯量,自然使用者就会多,因为企业减低甚至去除了使用者的搜寻成本,也让业者有个地方可以使力,而不用耗费成本再去创造消费群。企业除了提供本身的商品或服务之外,还能够利用其他业者互补不足并吸引人潮,造成关键多数(critical mass)的效应,成为虚拟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角色,创造无与伦比的获利空间,并占有竞争优势。此时,企业应该建立虚拟仲介(cyber-mediary)(搜寻效应),与建立策略联盟的能力(协力效应)。 在面临新的竞争力的同时,企业需要培养新核心竞争力来应对上述七

18、项新的效应,接下来我们就来讨论此七项效应。四、培养虚拟竞争力的七种效应 在网际网路的数位经济中,存在许多锦上添花的正面循环效应,像是你越学习,就会学习越多(学习效应);网路中人口越多,未来就会越多(网路效应);你越了解网友的独特性,便能量身定制,然后就会了解更多(独特效应);当高品质的产品的售价趋于零时,并能启动网路效应(定价效应);你越合作,合作的对象就越多(协力效应);你能降低网友的搜寻成本,便能成为网际中间商,就愈能降低网友的搜寻成本(搜寻效应);效率效应(网际网路能够增加营运效率,此效率会产生更多的效率)。电子商务的经营者应该将主要资源放在启动此七项效应,造成正向循环,以取得持久的竞争

19、力。(一)学习效应(Learning effects):培养累积网路资源及经验累积的能力企业越创新学习,便会创造出更多的学习与创新,这种由新的创新引发更多发明空间的现象,便称做累进学习的学习效应(也就是你越学习,你就会学习越多,同时也会越学习越快)。不管对消费者或企业来说,虚拟市场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没有人可以预知其发展情况,企业必须在投入电子商务一段时间后,才能从经验中学习、得到经营的概念,并随时间逐步修正经营策略,以求取更佳表现。交大朱博涌教授更称网际网路经济是一项不连续的竞争优势,因为科技随时会革新,或是竞争规则常常在改变,如果经营者不能随时观察环境的变化,制订新的策略,许多网路公司的领

20、导地位在一夕之间,就会改变。因此,良好的知识管理,以及快速的学习应变能力,常是取得优势的来源。即使像微软这种的大型公司,当初也因为忽略网际网路的力量与变化,差一点就栽在网景公司的手中。趋势科技董事长张明正(天下杂志,1999,7)认为,在网路经济时代里,品牌与快速移动是网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建立,在于服务与行销,而快速移动,则决定于企业变革管理与技术创新的能力。因为网路经济变化快速,无论是服务、行销、变革管理、技术创新,皆仰赖于企业拥有良好的知识管理系统。张董事长甚至认为,软体公司的成功,一成靠软体设计、三成靠产品定义、六成靠市场行销,这是他的成功经验。不同的公司会有不同的经验,然而些经

21、验是否能够有效率的学习(传承、分类、储存、应用与创新),是网路公司永续经营的基本条件。 (二)网路效应(Network effects):培养经营网路社区的能力 网路效应是网路上滚雪球效应的新规则,也就是如果网上的人够多,未来上网的人会更多(也就是个别使用者的价值,取决于使用网路的总人数,因此上网总人数是未来上网人数的驱动力)。当一个网站吸引了足够多的网友(critical mass, 关键多数),其他的网友便会不请自来。换句话说,网站优势的取得,在于如何用技术、行销、价格策略来吸引足够多的网友,来启动网路效应。 人际间的互动是留住顾客的一大趋动力,先占者借着建立各种型态的虚拟社区来促进企业与

22、顾客、顾客与顾客之间的关系。让使用者感觉到互动,可以培养其向心力及忠诚度Lu, 1997。像是蕃薯藤的番邦社区、或是奇摩站的大摩域,都是业界重视网路效应的实例。 一旦顾客自认属于社区中的一员,企业将可以有效地了解社区意识,针对社区特性从事电子商务,此举将使竞争者难以动摇社区成员,造就原占者的竞争优势。而网站在拥有固定顾客群后,经由社区成员的口耳相传,将使网站的特色更为人所知,并吸引更多的顾客,促成良性循环。举例来说,资迅人的Coolbit!(酷必得)网站最近便成立了集体议价的服务,也就是上网订购相同产品的人越多,所得的价格也越低(只可惜目前并未找多家厂商来竞价),然后上网订购的人就越多。这是一

23、项新的网路经营模式 卢希鹏,民87,一旦酷必得掌握网路优势,将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其成功与否,将取决于企业网站是否有能力取得虚拟社群的信任,并能持续激励与维护使用者之间的互动。 (三)独特效应(Uniqueness effects):培养收集顾客喜好的能力 独特效应指的是,当你越了解个别使用者的独特特性,便能卖给他更多的产品,而你就会更了解他的独特喜好。传统大量行销的目的,是要将一项产品,卖给众多的人,讲求的是产品市场占有率。然而,网际网路是一个小众媒体,讲求的是针对个人的一对一行销,其目的在于要将众多的产品,卖给同一个人,讲的是个人占有率。举例来说,采用大量行销的家电商店,追求的目标是

24、要将某一形式的电视机卖得最好,市场占有率最高。讲求一对一行销的企业,则是一旦某位顾客买了我的电视机,我还要研究其特殊的喜好与习性,卖给他相关的录放影机、音响设备等等,讲求的是个人占有率。网路媒体有一个特色是互动,同时能够记忆这些互动。互动的结果让网路媒体能够很容易的收集使用者的需要,做出量身订制的服务。可惜目前许多企业只是将网站当作一般的企业简介与布告栏来使用(这样就是一个大众媒体),当某一企业网站号称有多人上网,而不能与上网的人进一步建立关系,将会失去许多商机。因此,在业务经营、策略修正的过程当中,企业应该有系统地收集、保存每位顾客的活动记录于资料库里。透过适当的技术及软体分析,可以从分析当

25、中得到顾客的习性、喜好、动线等资讯,成为永续经营的策略规划依据,这是新进入者所无法模仿、复制的。目前,在收集网友使用习性上可用的技术并未普遍,取而代之的,顾客可以自行规划自已喜欢的内容,或者由程式自动协助过滤分类,举例来说,Yahoo!的搜寻功能可以被取代,但是它提供个人化的my Yahoo!功能,能够达到顾客独特的个人需求,是较不易被替代的。当顾客能够立即将焦点切换到其他自己喜欢的资讯上,而不必再花费时间去搜寻替代品,可以节省搜寻成本。资讯的独特性与量身订制的服务,也将使购买者的转置成本增加,减低其议价能力。(四)定价效应(Pricing effects):培养差别定价的能力 在网路经济中,

26、产品品质越来越好,但是价格却是越来越低(inverse economics, 逆向经济学)。当你把高品质的数位产品定价订为零之后,你就会取得网路效应的优势,这就是定价效应。在网际网路中的数位产品与服务,生产一件,与生产一百万件的成本是相似的。在真实世界中,印刷一份报纸,与印刷一百万份报纸,不可能有一样的成本,因为在真实世界中,每一件产品的再制成本,不可能趋近零。但是在网际网路的虚拟世界中,制造成本可能很高,但是再制成本却是趋近于零。发行一份网际网路报纸,一个人看,与一百万人看,它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 网际网路数位产品的再制成本、或是边际成本,几乎是零,基本上依照成本来定价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网

27、际网路上的虚拟世界中,便产生两种定价的观念,要嘛就是用送的以换得市场占有率(这就是为什么当初网景浏览器可以用送的,因为它的再制成本是零,但却在短时间内取得高的市场占有率),不然就是要以消费者所认知的价值来定价。由于每一个人所认定的价值不一样,因此也产生了差别定价的观念,像是一套软体,卖给学生与专业人士的价格便不同,卖给公司的软体,价格也会因使用机种与使用人数而有所差异。此外,由于数位产品的不被消耗性,也使得数位产品能够分版本来卖。如果数位产品免费,购买者也不需要议价,如果消费者需要此项服务,当然也可以给他稍贵的定价,企业应该培养在网路经济中的定价能力。(五)效率效应(Efficiency ef

28、fects):高度作业及跨组织的方便性 效率提升的结果,不仅能够降低成本,也能提升服务水准与方便性,进而锁住消费者。成本管理的能力常常是网路商机持久战决胜的关键。企业网站要能够运用虚拟市场资讯收集及组织容易的特性,达到不同组织的资讯整合以及方便作业的整合界面,使其网路经营更加顺畅,提升企业整体、企业伙伴、企业与顾客之间的效率,继而提升他们的忠诚度。举例来说,为了让顾客查询资料更有效率,许多企业干脆开放企业内部某些特定的资料库,直接给客户查询,一则增加客户服务的效率,一则减少企业营运的成本,可谓是一举两得。像是FedEx为了追踪包裹的运送,在每一个运送环节都由专人或机器(scanner)将包裹资

29、料输入企业内的资料库中,让企业随时能掌握包裹的动向,同时也提供顾客1-800的电话查询。后来,查询的电话越来越多,FedEx干脆提供企业内的包裹追踪(package tracking)资料库(),让使用者能藉由网际网路来查询,这样的系统不仅增加了顾客的服务品质,同时也为FedEx一年节省了两千万美元的电话服务成本(据FedEx表示,回答每一通服务电话的成本约八块美金,而网站每一人的查询,才花0.1块美金)。此外,电子商务的成功,必须配合良好的物流与付款方式,商品物流配送方面的效率化,如自动补货(Continuous Replenishment)与接驳式运送方式(Cross Docking)皆相

30、当重要。电子转帐(EFT) ,电子资料交换(EDI),安全与有效率的付款机制,与小额付款的方便性,亦是电子商务成功的关键因素。(六)搜寻效应(Searching effects):建立虚拟仲介(cyber-mediary)的能力人们在网际网路上所面对的问题,不是资讯太少,而是资讯超载。常常找不足自己需要的资讯(在蕃薯藤上寻找李登辉的资讯,只找到一笔),或者是找到的资讯太多,无法整理(在openfind上找李登辉的资料,有两千多笔)。而搜寻效应所指的是,当你提供网友轻易地搜寻到需要的资讯,网友们将会对你的网站更加忠诚,而吸引更多的人潮。随着网路上网站的发展,个别应用的网站实在太多了,在茫茫网海中

31、,人类需要被导引,不然人们根本不晓得您网站的存在,如何与您交易?也因此,渐渐有许多网际中间商(cyber-mediary)的新兴网站产生,此类网站,除了提供自己的商品(content)之外,主要提供一个环境(context),供网友们上网找寻相关的网站。早期只是一些hyper-links的网站名称或是搜寻引擎,后来这种观念渐渐成熟,便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同网站加入组成策略联盟,期待网友们在一个网站中便能满足所有的上网需求。Strader(1997)指出,网际中间商能够在销售者与顾客之间创造出较有效率的市场经济,一般而言,可以分成下列三种形式:资讯代理人(Agent-based) 、超连结列表(Hy

32、per-links lists based)、与虚拟社区(Community-based)资讯的交换。此类网站的内容,又可以分做同质(homogeneous)与异质(heterogeneous)网站两种,前者主张将相类似的网路资源整合起来,像是由华人在美国投资的电子商务门户网站,在网际网路上提供各式商品与商业服务;网路书局则是将所有书籍有关的资源相整合,若要买书,不用到书局的网站,上就对了。而异质网际中间商则是提供全方位的网路资源,像是Yahoo或是AOL等,若上网不晓得要干嘛?或是想上一个网站满足大部份的需求,选Yahoo或是AOL就对了。利用虚拟市场上资讯公开流通的特性,可以收集所有供应商

33、的基本资料予以建档、归类,并建立中介式的界面,以方便各种材料供应商的搜寻,协助取得资料,只要连接上这个界面,随时都能够由此找到需要的供应商。企业网站要具备能力替其使用者们降低搜寻资料的成本。(七)协力效应(Cooperation effects):建立策略联盟的能力协力效应指的是,网站经营者要懂得使用杠杆,藉由别人的力量,快速扩张网路市场。由于网路经济中,有强者恒强(导致一家独大)的现象,因此及早确认敌人与朋友,是相当重要的,网站经营者必须认清楚合作的对象,以及合作的目的、方式与条件。一般而言,合作的对象可以是顾客、竞争对手、互补业者、供应商、或是异业结盟。合作的内容可以是业界标准的订定。像是

34、目前许多成功的技术与产品都是采取开放的态度,像是Adobe PostScript, Active X, Java, 因为开放,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参与,使之成为业界的标准。如果能将主要的敌人排斥在标准订定联盟之外(故意让竞争对手的产品不相容),便能克敌致胜。合作的方式也可以是核心能力的整合。Michael Dell认为企业没有必要创造价值炼中每个环节,假如目前有二十家绘图晶片的制造商,自己没有必要成为第二十一家,只要在现有的二十家中,挑选最好的一家来合作。于是Dell电脑结合全球顶尖的电脑各式零组件的厂商,藉由供应炼的结合,成立一高效率、高品质的虚拟整合机制或是虚拟企业。趋势科技的张明正也认为,藉

35、由与国内外的网路服务公司与电信公司的合作,便能一下多了数百万个消费者,迅速扩张势力,何乐不为。而内容网站也可以和传统媒体或是其他互补的内容网站结盟,建立一个使用者要上网时会最先想到的站,里面包括了各种新闻、购物、搜寻等等的资讯服务,使用者只要进入此站,便可以满足上网的所有需求,而不必要花费时间个别去上不同的网站。在数位网路经济中,企业真的要学习如何与人结盟,借力使力。五、结论 本研究主要以Porter的竞争模型为基础,探讨在数位经济时代中,企业所应注意的七种效应。由于Porter理论主要是建构在实体价值炼上,一旦引用在虚拟价值炼的市场中,应有不足之处。然而,虚拟市场或是电子商务目前正在全球持续

36、发展中,已经有许多经济模型被提出,希望由本篇论文,能够刺激更多的想法,进而修正Porter之模型,使之更适用于解释网际网路市场的经营模式。 参考文献1. 卢希鹏,网路优势三十六计:电子商场完全攻略本,商周出版,民国八十七年。2. Andire, B. et al., Economics of Electronic Commerce, Macmillan Technical , 1997.3. Angehrn, A. Designing Mature Internet Business Strategies: the ICDT Model,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37、 Vol. 15, No. 4, Aug., 1997.4. Armstrong, A. and J. Hagel III, 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 1996.5.Bhimani, S. Securing the Commercial Internet,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Vol. 39, June, 1996.6.Ghosh, S., Making Business Sense of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

38、ness Review, Mar.-Apr., 1998.7.Howard, R., Virtual Community :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19938. Kannan, P.K., A-M Chang, A. B. Whinston;,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1998.9. Lasica, J.D. “When Push Comes to News, 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and NewsLink A

39、ssociates, May 1997. 10.Lu, Hsi-Peng and Jyun-Yu Wa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agement Styles, User Participation, and System Success over MIS Growth Stages,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199711.Lu, H.P. “Managerial Behaviors over MIS Growth Stages, Management Decision, 33, 7, 1995.12. Planning Rev

40、iew, How to identify and enhance core competencie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2(6), November-December, 1994, 24-26.13.Prahalad, C. and G. Hamel,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4, 79-91.14.Rayport, J. F. and J., J. Sviokla, “Managing in the Marketspace,

41、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Dec. 1994.15.Strader, T.J. and M. J. Shaw,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market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1, 1997.16. Valentino, D., Do more of what you do best, Across the Board 29, November, 1992, 53-54.17. Willens, R., Amortization of intangibles: Is a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boom imminent ? The CPA Journal 63(11), November, 1993,46-5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