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三11月联考物理质量分析武汉市实验学校唐菊潮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4767669 上传时间:2022-06-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4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武汉市高三11月联考物理质量分析武汉市实验学校唐菊潮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武汉市高三11月联考物理质量分析武汉市实验学校唐菊潮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武汉市高三11月联考物理质量分析武汉市实验学校唐菊潮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武汉市高三11月联考物理质量分析武汉市实验学校唐菊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高三11月联考物理质量分析武汉市实验学校唐菊潮(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高三年级11月联考物理学科质量分析武汉市实验学校 唐菊潮2011年11月16日作为我市面向高三11月的传统联考,今年的11月联考延续了往年的特点,又针对我省首届课程卷高考的实际情况对全市物理教学和备考进行了指引。鉴于各校高三总复习已进入第一轮复习的中期阶段,即已完成力学内容的复习,进入电磁学的复习过程,根据这个教学实际,考查的重点放在力学,而且结合全国高考理科综合课程卷中物理学科的考查内容,对选考内容的考查具有指引作用。全卷主要考查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对基本规律的掌握、对基本方法的运用情况,没有出现对能力要求很高的试题,符合我市教学实际情况。一、试卷结构和考点

2、分布全卷分第卷(选择题,共34分)和第卷(非选择题,共66分),其中第卷选择题又分单项选择题(6小题,18分)和多项选择题(4小题16分),第卷非选择题又分实验题(2小题16分)、计算题(4小题,38分)和选考题(在模块3-3试题、模块3-4试题、模块3-5试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总分100分。其中力学占51,电磁学占37,选考模块占12,各题考点如下表:题号测试主题及内容要求测试能力一、单项选择题1电磁感应(楞次定律)理解能力2电场理解和推理能力3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理解能力4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及共应用)理解和推理能力5质点的直线运

3、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能力6电路(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理解和推理能力7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8质点的直线运动、机械能(图象)综合分析能力二、多项选择题7 电场、磁场(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匀强磁场中的运动)8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共点力的平衡)9交变电流(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峰值和有效值)10机械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三、实验题9实验与探究(仪器的正确使用)实验能力10实验与探究(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和分析综合能力三、计算题11质点的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理解能力12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抛体运动)理解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

4、能力13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14机械能(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综合分析和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能力四、选修3-4模块、3-5模块15(1)光(全反射、光的干涉和偏振现象)理解能力15(2)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波速、波长和频率(周期)的关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16(1)原子核(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理解能力16(2)碰撞与守恒动量(动量)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二、考试结果分析 1、试卷得分情况(江岸)题号平均分难度题号平均分难度题号平均分难度11.920.4892.780.46155.740.5222.720.68103

5、.870.48165.100.4632.100.5242.680.67114.840.81江岸区55.650.5652.710.68125.450.68最高分10062.010.50133.170.40最低分672.750. 69143.540.3582.800.702、每道题的难度分析曲线图3、江岸区总体分数曲线图附:其它失分原因(1) 因写错字或用语不规范而失分。(2) 答卷马虎而失分。一是字迹潦草;二是卷面脏乱;三是因没有用标准的符号表述而失分。(3) 因心理不稳(焦躁和不适应)而失分。(4) 审题不清而失分。看到题目和平时训练相似,就匆忙下笔做题,不管不顾地将平时练习的思路或答案搬上去

6、,结果出错。(5) 因计算技能太差而失分。(6) 因时间失控而失分。 有的学生平常做题时因没有时间限制,所以都能很好地完成。但一旦到了考试,问题就出来了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来不及做完。最可惜的是,明明是些懂得做能拿分的题,却因没时间做失了分。 试卷易、中、难分数分配约为3 :5 : 2,平时学生做一份完整的试卷应先易后难,要敢于放弃,拿到该拿的分数,注意合理分配答题时间,要留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复查。(7) 因书写不清楚而失分。(8) 在规定区域外答题,因答题错位而失分。四、复习备考建议1、对学生一、全面落实基础,突出必考内容二、注重过程方法,提升学科能力三、掌握基本实验,注重实验探究四、理论联系实

7、际,适当关注热点五、强化应试技巧,养成规范答题2、对老师一、研习考纲考题,把握备考方向二、加强集体备课,提高复习效率三、落实复习计划,优化备考策略四、关爱全体学生,争取全面丰收建议一:掌握物理知识结构,深化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熟练掌握基本规律并能灵活运用,为高考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深化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基本物理量的计算方法、测量方法,掌握重要实验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和方法,要注意揭示物理规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物理规律的使用条件,可通过列表等形式从研究对象、研究角度、适用范围、成立条件、矢量性、解题思路等方面加以比较,以加深对相近知识的理解,归纳出解题的思路和策略。

8、在解题时,要训练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考虑问题,防止思维定式,从而有效地培养灵活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建议二:要把握知识的深广度。复习备考要切实遵循考纲和教材,强化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和物理思想,以纲带目是高考取胜的法宝。复习备考要切实遵循考纲和教材,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要把握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注意摆脱题海。对经典题要适当变换结论与条件,求新求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例如试卷难度最大的第14题的备考和复习及应考思路如下:常见题:1、如图所示,有一根轻杆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AB端各固定一质量为m的小球,OA和OB的长度分别为2a和a,开始时,AB静止在水平位置,释放后,AB杆

9、转到竖直位置,A、B两端小球的速度各是多少? ABO常见题:2、如图所示,一根轻杆长为2L,中点A和右端点B各固定一个小球,mB2mA,左端O为光滑水平转轴.开始时杆静止在水平位置,释放后将向下摆动至竖直,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球的机械能都守恒BA、B两球的机械能不守恒,但它们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C这一过程O、A间轻杆对A球做正功D这一过程A、B间轻杆对A球 常见题:3、一质量不计的直角形支架两端分别连接质量为m和2m的小球A和B。支架的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l和l,支架可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如图所示。开始时OA边处于水平位置,由静止释放,则( )AA球的最大

10、速度为2BA球速度最大时,两小球的总重力势能最小 CA球速度最大时,两直角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 DA、B两球的最大速度之比变式题4、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并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不计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运 动时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动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 变式题5、如图所示,ABCD是一光滑轨

11、道,质量为2m和m的两小球P、Q用一长为L的轻质杆连接,将P、Q从高H处静止释放,不计两小球在轨道转折处的能量损失,求小球P滑上轨道CD的最大高度。 变式题6、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所示,底部为半圆形,其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两质量相同的小球用长为R的轻杆连接在一起。将A、B两球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释放时A球距离底端为2R。不考虑轻杆和轨道的接触,即忽略系统机械能的损失,求:(1) A、B两球都未进入半圆形底部前,杆上的作用力;(2) 当A球下滑至轨道最低点时,A、B的速度大小; (3) 若杆长为R,A球仍从距离底端2R处静止释放,求A球经过半圆形底部再次上升后距离底部的最大高度。建

12、议三:关注现代科技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重视物理建模能力,是高考取胜的重要一环。最新科技进展、社会热点、身边的物理问题等热点往往成为考查以能力立意的新颖试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编制物理试题,是高考的一个新亮点。解决实际问题首先需要从实际问题的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的过程特点中找到该过程所遵循的物理规律,最后将物理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使之得到解决。建议四: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注意解题的规范化,是高考取胜的关键。对物理问题的审题要点可归结为三句话:理解关键词语,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解答物理习题,要思维程序规范、书面表达规范。物理解

13、题表述的总原则是:说理要充分,层次要清楚,逻辑要严谨,语言要规范,文字要简洁。解答计算题表述详略的原则是:物理列方程方面要详,数学运算方面要略。解答计算题的“必要的文字说明”主要指:对非题设的字母、符号的说明;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研究对象的说明和推理过程的描述:列方程的物理根据;计算结果正负意义的说明和矢量方向的说明;结论和运算结果的具体说明。建议五:关于选考模块 选考模块的复习要突出对五个二级知识点的加强(选修3-4中四个,选修3-5中一个)。由于分数的限制,该部分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扩大知识面上。 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弄透,一次不够就两次,两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是从这里取材的。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