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1.1《认识运动》课件 粤教版必修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04625012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物理 1.1《认识运动》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物理 1.1《认识运动》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物理 1.1《认识运动》课件 粤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 1.1《认识运动》课件 粤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 1.1《认识运动》课件 粤教版必修1(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物理:认识运动课件ppt)(粤教版必修1)认识运动 课前复习v如何理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v物质的涵义v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分v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知识目标:v运动的概念v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重难点)v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重难点)v规律的概念、特点及其方法论要求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v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还承认相对静止的重要作用,进而认识世界是可知的,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勇气和信心,反对离开相对静止谈运动避免犯形而上学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列举身边有哪些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运动的物体:静止的有思考:表面看似静止的物体是真的

2、不动吗?引导学生归纳:1.物质的运动包括: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 。2.物质除了自身运动还随着地球在转动,看似静止的物质实际上也在做这样的运动。结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材料: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署来,署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句话告诉我们:岁岁年年,寒暑相推的大自然是生生不息,变化无穷的。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答: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物质和运动不能分离,任何具体形态的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

3、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一.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1.运动的概念: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两者的含义 (2)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3)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材料:观点一: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观点二: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观点三:黑格尔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观点四: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

4、的一种观点。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请学生讨论分析,并请代表发言,然后老师总结)防止犯以下两种错误:1.离开运动谈物质2.离开物质谈运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总结注意 阅读材料,讨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材料一: 刻舟求剑的故事: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地点发生了变化,解决

5、问题的途径应灵活有变。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材料二: 一战期间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件:根据报载,在帝国主义之间的第一次大战的时候,一个法国飞行员碰到了一件极不寻常的事件。这个飞行员在2000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什么小玩意儿在游动着。飞行员以为这是一只什么小昆虫,敏捷地把它一把抓了过来。现在请你想一想这位飞行员的惊诧吧,他发现他抓到的是一颗德国子弹! 原因在于:一颗子弹并不是始终用800900米每秒的初速度飞行的。由于空气的阻力,这个速度逐渐减低下来,而在它的路程终点(跌落前)的速度却只有40米每秒。这个速度是普通飞机也可以达到的。因此

6、,很可能碰到这种情形:飞机跟子弹的方向和速度相同。那么,这颗子弹对于飞行员来说,它就相当于静止不动的,或者只是略略有些移动。那么,把它抓住自然没有丝毫困难了材料三:找出诗句“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中运动和静止的参照物 诡辩家的故事例一: 面条我没有吃 某公擅长诡辩,又喜欢占小便宜。有一次他去饭馆吃饭,先要的是面条,服务员端来的是辣面,他不想吃,就让服务员换了一盘包子,吃过之后不付款就走。服务员对他说:“您吃的包子还没有交钱呢!”此人说:“我吃的包子是用面条换的。”服务员说:“面条你也没有交钱。”此人又说:“面条我没有吃呀!”气得服务员一时说不出话来。这位“白吃”先生玩弄的诡辩把戏有

7、两处颇迷惑人:一是“包子是用面条换的”,按照通常的理解,“以物易物”的交易是用不着付钱的;二是“面条我没有吃”,既然没吃,也就无须交钱。问题出在哪里呢,就出在虽然你没有吃面条,但由于没有付款,面条的所有权仍然属于店主,因而你用面条换来的包子也还是店主的,所以吃了包子必须交钱。在这里,“白吃”先生用“包子是用面条换的”这句话作掩护,偷换了包子“所有权”的概念。 例二: 你是头上有角的人 古希腊著名诡辩家欧布利德斯有一次对一个人说:“你没有失掉的东西,就是你有的东西,对不对?”那人回答:“当然对呀!” 接着欧布利德斯又说:“你没有失掉头上的角,那你就是头上有角的人了。”那个人被弄得莫名其妙,知道受

8、了愚弄,又说不出所以然,不知怎样反驳欧布利德斯。欧布利德斯的诡辩就在于,前一个“没有失掉”指的是你原来就有的东西仍然存在,后一个“没有失掉”指的是你根本没有的东西也仍然存在。这是强加于人,因为从来没有的东西,不存在“失掉”或“没有失掉”的问题。可以看出,在欧布利德斯的议论中,“没有失掉”这个词,前后表达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他们都只承认绝对的运动,否认相对的静止,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本质是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和普遍的;(2)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括两方面

9、的内涵: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因此,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的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即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知识归纳因此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即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只承认静止而否定运动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知识运用(请同学们分析):v克拉底鲁:“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v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v惠施:“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v芝诺:“飞矢

10、不动!”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概念: 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规律的特点:3.规律的方法论要求:(1)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就 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人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客观性普遍性1.思考:古诗所表现的哲学意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诗的首句“离离原上草”,紧紧扣住题目“古原草”三字,并用叠字“离离”描写春草的茂盛。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进而写出原上野草秋枯春荣,岁岁循环,生生不已的规律。第三、四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写“枯”,一句写“荣”,是“枯荣”二字意思的

11、发挥。不管烈火怎样无情地焚烧,只要春风一吹,又是遍地青青的野草,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 能力目标:v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并且能够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能力v注重主动思考习惯的养成2.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元素的出现和排列遵循着一定的规律,遵循这一规律能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也可以根据这个规律推算出其他的新元素,还表明,人类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它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发现并创造出新的东西。3.焦耳最后提出“要科学,不要永动机”的结论及其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焦耳的成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尊重科学,承认规律

12、,遵循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获得成功。“永动机”是无法制造出的,因为没有遵循科学的规律,永远转动的“永动机”只能是人们头脑中的幻想而已。4.古代有草船借箭,庖丁解牛的故事,现代有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尊重规律取得成功的科学举措都说明了什么道理?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把握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为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是客观的、普遍的。因此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知识归纳:1.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2.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

13、存规律是普遍的,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在的。3.在规律面前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循规律,按在规律面前不能随心所欲,要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客观规律办事。4.在客观规律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可以认识、在客观规律面前也不是无能为力,可以认识、把握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把握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巩固练习: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这一观点()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C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

14、知论观点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形而上学观点否认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形而上学观点 2下列关于物质、运动、静止三者关系下列关于物质、运动、静止三者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本属性和存在方式B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体C物质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物质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统一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3神舟七号于神舟

15、七号于2008年年9月月25日日21点点10分分04秒秒988毫秒发射升空。飞船于毫秒发射升空。飞船于2008年年9月月28日日17点点37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分成功着陆于中国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旗主着陆场。神舟七号飞船共计飞行2天天20小时小时28分钟。我国神舟七号航天载人飞行分钟。我国神舟七号航天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说明:()获得圆满成功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规律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为转移的 D我

16、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4.(多)下列属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多)下列属于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的观点有(原理的观点有( )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B.静就是动,动就是静静就是动,动就是静C.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生方死,方死方生D.坐地日行八万里坐地日行八万里5.有人说:有人说:“自然界本身是无规律的,杂自然界本身是无规律的,杂乱无章的,只是由于人们有意识地进行乱无章的,只是由于人们有意识地进行整理,才有了规律。整理,才有了规律。”这是(这是( )A.把自然规律看成是精神的产物把自然规律看成是精神的产物B.说明人可以制定规则的唯物主义观点说明人可以制定规则的唯物主义观点C.说明人们可以发现自然规律的观点说明人们可以发现自然规律的观点D.否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观点否认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的观点作业:作业:辨析题:规律有好也有坏。辨析题:规律有好也有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