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37

上传人:住在山****ck 文档编号:104528759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37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37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37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3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37(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国华中师范大学22春古代文论补考试题库答案参考1. “毛雷尔法案“毛雷尔法案正确答案:“毛雷尔法案”是1862年由美国国会批准的美国职业教育第一法。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这类土地的出售或投资所得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的知识”的学院。rn从此在美国开始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历史。而当时这个法案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通过加强农业和技术教育来促进美国农业和技术的发展。因为同当时的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在这方面明显处于落后的地位美国要提高其国际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技术

2、培养这方面的大批人才。毛雷尔法案颁布后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推动了美国科技和科技教育的发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毛雷尔法案”是1862年由美国国会批准的美国职业教育第一法。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按各州在国会的议员人数,以每位议员拨三万英亩土地的标准,向各州拨赠土地。各州应将这类土地的出售或投资所得的收入用于开办或资助农业和机械工艺学院,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与农业和机械工艺有关的知识”的学院。从此,在美国开始了联邦政府资助高等学校的历史。而当时这个法案所要解决的根本

3、问题是通过加强农业和技术教育来促进美国农业和技术的发展。因为同当时的欧洲国家相比,美国在这方面明显处于落后的地位,美国要提高其国际地位,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和技术,培养这方面的大批人才。毛雷尔法案颁布后,美国大多数州创办了农工学院或在原有的大学内附设农工学院。农工学院的发展开创了高等教育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方向,推动了美国科技和科技教育的发展,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结构,也改变了美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际的传统。2. 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郡县制,实行分封制。(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3.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渲染了一种淡淡的相思与淡淡的哀愁,这句诗出自下面的哪部作品?( )A.春

4、江花月夜B.在狱咏蝉C.长安古意D.闺怨参考答案:A4. 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英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教育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的教育法案是A巴尔福法B费舍教育法C哈多报告D斯宾斯报告正确答案:C1926年,以哈多为主席的英国调查委员会提交了一份关于英国中等教育的报告,该报告称为哈多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为:(1)儿童在11岁以前所受到的教育称为初等教育;(2)儿童在11岁以后所受到的各种形式的教育均称为中等教育,中等教育阶段设

5、立四种类型的学校:文法学校、选择性现代中学、非选择现代中学、公立小学高级班或高级小学;(3)为了使每个儿童进入最合适的学校,应当在11岁时进行选择性考试。哈多报告第一次从国家的角度阐明了中等教育应当面向全体儿童的思想,并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明确提出了初等教育后分流的主张,以满足不同阶层人们的需要。因此,答案为C。5. 朱熹根据儒家经典,编撰了一本书籍是( )。A五经正义B三经新义C论语释注D四书集注朱熹根据儒家经典,编撰了一本书籍是( )。A五经正义B三经新义C论语释注D四书集注正确答案:D6.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7. 谚语就是用一句

6、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或哲理。( )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或哲理。( )参考答案:8. 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运用的是接受美学的理论。(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B9.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出自哪部作品?( )A.离骚B.山鬼C.湘夫人D.国殇参考答案:C10. 评点式解读常常可以诠释文本的疑难,勾勒行文的脉络对文本的主旨进行开掘,探幽发微勾勒文眼,画龙点睛,凸现精华,对后来的读者进行阅读的导向。(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11. 韩愈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T.对F.错参考答案:

7、T12. 经过甲骨四堂的著录、断代和考释、证史及综合论史的努力,甲骨文终于凿破鸿蒙,成为商史研究的资料大宗。(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13. 东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14. 西门家的晚宴的作者是( )A.乔尔桥内B.提香C.委罗内塞D.卡拉瓦乔正确答案:C15. 李白的著名诗句“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 )。李白的著名诗句“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 )。A、梦游天姥吟留别B、蜀道难C、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D、将进酒参考答案:A16. 柳永,原名三变,著有( ),传词近200首。柳永,原名

8、三变,著有( ),传词近200首。A、珠玉词B、乐章集C、小山词D、漱玉词参考答案:B17. 曹丕提出的“文以气为主”中的“气”是指( )A.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B.作家为了写出优秀的作品,而加强自己的修养所培养形成的高尚的精神品格之美C.一个作家在文章中所特有的阳刚之气D.一个作家的作品所特有的气象参考答案:A18. 孟子出了什么文章解读学说( )A.“不求甚解”B.“知音”C.“以意逆志”D.“知人论世”E.“滋味”参考答案:CD19. 从史记对汉高祖和汉武帝的记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迁的( )A.“究天人之际”的精神B.“发愤著书”

9、的精神C.“实录”精神D.“主文而谲谏”的精神参考答案:C20. 司马迁对离骚“离”的含义的解释是普遍认可的,指( )。A.离开B.分崩离析C.通“罹”,遭遇D.离别参考答案:C21. 五蠹是先秦诸子中( )的优秀代表作,表达对因循守旧的反对,强调因时制宜。A.荀子B.韩非子C.孟子D.庄子参考答案:B22. 戏曲桃花扇讲述了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而将当时的政治斗争全部予以忽略和隐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答案:错误23.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尊庄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A24. 文章的深层总是潜藏着一颗涌动的心灵。( )A

10、.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25. 从北宋开国到宋真宗赵恒朝七八十年的时间里,宋诗基本上沿袭唐风。流派众多,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为( )的代表人物。从北宋开国到宋真宗赵恒朝七八十年的时间里,宋诗基本上沿袭唐风。流派众多,其中杨亿、刘筠、钱惟演为( )的代表人物。A.白居易体B.新宋体C.西昆体D.晚唐体参考答案:C26. 在选择会议日期和时间时,应考虑到与会者的日程安排,尽量选择能统一的时间,开非正式会议时更要注重此事。下面在选择会议日期和时间时,应考虑到与会者的日程安排,尽量选择能统一的时间,开非正式会议时更要注重此事。下面有关非正式会议的相关布置不合规范的是()。A要限制非正式会议的规模以

11、确保不浪费那些与会者的时间B对于非正式会议不需要事先通知,因为这些并不是首要问题和事宜C如果想把会议开得简短,站着开会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B27. 古文观止最常见的解读方式是( )A.评点式B.语义学C.文化学D.社会学参考答案:A28. 礼品的选择是一门艺术,无论是为个人送礼还是为公司送礼,都要选择合适的礼品。下面关于礼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礼品的选择是一门艺术,无论是为个人送礼还是为公司送礼,都要选择合适的礼品。下面关于礼品的选择不合理的是()。A无论什么场合给日本客人送花,他们都会高兴B给女主人送花可以事先或事后第二天给她家送去插花C给葬礼送的鲜花可以送到死者家里A29. 关山月是以( )

12、为线索来抒情的。关山月是以( )为线索来抒情的。A.月夜B.笛声C.歌舞D.泪痕参考答案:A30. 判断:大学、中庸、学记、乐经均为我国战国后期重要的教育论著。判断:大学、中庸、学记、乐经均为我国战国后期重要的教育论著。正确答案:不正确。rn 大学中庸和学记是我国战国后期重要的教育论著乐经则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被孔子修订过。而乐记才是礼记中的一篇为战国后期的重要教育论著。正确的判断应为: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均为我国战国后期重要的教育论著。rn (1)大学中庸和学记都是礼记中与教育思想密切相关的篇章。礼记是战国末期至汉初儒家学者论述“礼”的著作汇编是儒家学派分化后又融合的产物。rn (2)大学提

13、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纲领和程序。中庸的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衷调和的思想即中庸之道主张教育是率性修道。学记是对先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概括。rn (3)孔子曾总结了三皇五帝、三王五伯等历代治政学说而综合出来以“六经”为代表的学说体系乐经就是其中之一。乐记则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较早论音乐和音乐教育的专著。不正确。大学中庸和学记是我国战国后期重要的教育论著,乐经则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被孔子修订过。而乐记才是礼记中的一篇,为战国后期的重要教育论著。正确的判断应为:大学中庸学记乐记均为我国战国后期重要的教育论著。(1)大学中庸和

14、学记都是礼记中与教育思想密切相关的篇章。礼记是战国末期至汉初儒家学者论述“礼”的著作汇编,是儒家学派分化后又融合的产物。(2)大学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纲领和程序。中庸的基本思想是发挥儒家折衷调和的思想即中庸之道,主张教育是率性修道。学记是对先秦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总结和概括。(3)孔子曾总结了三皇五帝、三王五伯等历代治政学说而综合出来以“六经”为代表的学说体系,乐经就是其中之一。乐记则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较早论音乐和音乐教育的专著。31.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出自苏轼的(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15、出自苏轼的( )。A、赤壁赋B、记承天寺夜游C、方山子传D、韩文公庙碑参考答案:D32. 试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试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分析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正确答案: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为“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n 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第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第二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

16、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rn 论语一书二十篇是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记载着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 是人们研究孔子教育思想所依据的主要资料。rn (1)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思想的主要内容rn 孔子主要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对教育作用进行了论述。rn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孔子通过对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关系的分析论述rn 了教育的社会发展作用。在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上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因为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孔

17、子认为通过文化教育可以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等社会道德风尚传播开来达到传播主流文化、影响政治、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但孔子同时指出教育工作又不是与政治等同而是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风尚等特殊职能对政治施加影响的。rn 在教育和经济、军事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他认为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和发达的教育三者兼备国家就会大有希望。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食、兵都可去但民信不可失。这里他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信任使民众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认为这是立国之本。rn 在教育和法律的关系上

18、他认为国家只依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使民众真正把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标准内化在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之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宁。单纯依靠外在的强制性的政令和法律民众意识不到自己的不当之处是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思想遵从政令和法律的。他认为教育比政令和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rn 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不仅考虑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在人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在这方面他提出了非常著名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断。rn 这一论断是指: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

19、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成为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句话表明孔子承认了在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但同时孔子却依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使他关于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的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rn (2)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思想的评析rn 孔子在自己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思考的基础上论述了自己对教育作用的看法对后世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rn 孔子既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在他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中兼顾了这两方面的内容而没有片面地单方面地强调其中的一方这是非常全

20、面和十分可贵的。rn 孔子认为个体只有在接受教育懂得事理提高修养完善人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而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同时只有通过教育通过接受了教育的贤能之士才能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他把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统一了起来认为二者都是教育的重要作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孔子在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意义给人们以重要启迪。rn 春秋末期统治者热衷于横征暴敛、苛政酷刑和武力征讨而造成学校不修、文教不振的社会现实孔子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抬高教育的地位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历史进步作用的。同时在长期以来奴隶主贵族迷信天命坚持先天决定论或血统论的情况下孔子

21、能够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顺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为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rn 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论述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确实有着巨大的作用和重大的影响。但孔子认为在治国治民之中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教育相比最根本的还是教育。这显然是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是他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因为在缺乏经济和政治基础的情况下教育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rn 在孔子关于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的论述中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这说明他的思想中

22、确实还为旧的传统观念保留着一块地盘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老调。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孔子自述其成长过程为“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他的弟子多达三千人,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他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孔子在文化教育方面主要有两大贡献:第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典籍;第二,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论语一书二十篇是孔子弟子辑录的孔子言行录,也记载着一部分孔子门徒的言行,是人们研究孔子教育思

23、想所依据的主要资料。(1)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主要从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两个方面对教育作用进行了论述。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孔子通过对教育和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关系的分析论述了教育的社会发展作用。在教育和政治的关系上,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不一定直接去做官才算参与政治活动。因为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孔子认为通过文化教育可以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等社会道德风尚传播开来,达到传播主流文化、影响政治、为社会政治服务的目的。但孔子同时指出教育工作又不是与政治等同,而是

24、通过传播文化、培养人们的道德风尚等特殊职能,对政治施加影响的。在教育和经济、军事的关系上,孔子认为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还要加强教育,提高文化。他认为众多的人口、富足的财富和发达的教育三者兼备,国家就会大有希望。他还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基本要素,甚至认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食、兵都可去,但民信不可失。这里,他强调通过教育工作取得民众的信任,使民众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认为这是立国之本。在教育和法律的关系上,他认为国家只依靠政令、刑律,不如德治和礼教。孔子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使民众真正把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标准内化在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之中,才能真正实

25、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宁。单纯依靠外在的强制性的政令和法律,民众意识不到自己的不当之处,是无法从根本上转变思想,遵从政令和法律的。他认为教育比政令和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不仅考虑到了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证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在人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在这方面,他提出了非常著名的“性相近,习相远”的论断。这一论断是指: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人的聪明才智不是先天的,主要靠后天习得;无论何人,只要肯努力求学,就一定能获得成功,成为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这句话表明

26、孔子承认了在人的成长中教育起着决定作用。但同时孔子却依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甚至武断地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使他关于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的思想陷于混乱和自相矛盾之中。(2)孔子关于教育作用思想的评析孔子在自己教育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思考的基础上论述了自己对教育作用的看法,对后世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孔子既看到了教育的社会作用,也非常重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意义。在他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中,兼顾了这两方面的内容,而没有片面地单方面地强调其中的一方,这是非常全面和十分可贵的。孔子认为个体只有在接受教育,懂得事理,提高修养,完善人格的基础上,才能进而为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做出贡献

27、。同时只有通过教育,通过接受了教育的贤能之士才能实现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和谐发展。他把教育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统一了起来,认为二者都是教育的重要作用,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孔子在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的基础上,论证了教育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意义,给人们以重要启迪。春秋末期,统治者热衷于横征暴敛、苛政酷刑和武力征讨,而造成学校不修、文教不振的社会现实,孔子特别强调教育的作用,抬高教育的地位,是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历史进步作用的。同时在长期以来,奴隶主贵族迷信天命,坚持先天决定论或血统论的情况下,孔子能够肯定教育在人的成长中起决定作用,顺应并且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的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进步性,尤其为教

28、育的大发展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思想理论依据。但是同时也要看到孔子对教育作用的论述是有其历史局限性的。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确实有着巨大的作用和重大的影响。但孔子认为在治国治民之中,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和教育相比,最根本的还是教育。这显然是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是他历史唯心主义的表现。因为在缺乏经济和政治基础的情况下,教育是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在孔子关于教育对个体发展作用的论述中,也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这说明他的思想中确实还为旧的传统观念保留着一块地盘,没有抛弃上智下愚的老调。33. 在商务谈判中,对所有的问题

29、都要正面回答。在商务谈判中,对所有的问题都要正面回答。错误34. 解读文章时,直觉判断是文体定位的一种重要方法。(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5.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是(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庄子参考答案:D36. 清代的李渔在闲庭偶寄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T.对F.错参考答案:T37. 语义学对文本的解读,受到了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影响。(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38. 下列各句中的黑体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 )A笑从双脸生。B祈父,予王之爪牙。C

30、同心之言,其臭如兰。D交通王侯。参考答案:A39. 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说明括号里的字在句中的意义)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说明括号里的字在句中的意义)参考答案:素:一贯。慢:傲慢。拜:授,任命。40. 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是一种多层次的宗族贵族占有制。周王室是西周王朝最高一级的土地占有者,依次类推。( )A.错误B.正确参考答案:B41. 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的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的诗学主张。( )T.对F.错参考答案:T42. 中国文论在儒道互补中发展,一般来说,儒家文论较多讨论( )问题。A.

31、文学的社会作用B.自然平淡的风格C.艺术思维的规律D.文与质的关系E.作家的道德修养参考答案:AE43. 苏轼的著名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 )。苏轼的著名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出自( )。A、和子由渑池怀旧B、游金山寺C、饮湖上初晴雨后D、题西林壁参考答案:A44. 李煜的著名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 )。李煜的著名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出自( )。A、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B、浪淘沙(往事只堪哀)C、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D、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参考答案:D45. 教育预备说(华东师大2002研)教育预备

32、说(华东师大2002研)正确答案:教育预备说是主张教育应当为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学说代表人物是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批判旧教育注重身份、点缀生活的空疏性质提出真正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应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础上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他的完满生活包括五项: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活动。他指出为实现这些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向青年传授科学知识。教育预备说是主张教育应当为人的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学说,代表人物是19世纪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批判旧教育注重身份、点缀生活的空疏性质,提出真正的教育目的与任务应建立在实际需要的基

33、础上,为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他的完满生活包括五项: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活动。他指出为实现这些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向青年传授科学知识。46. 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学生在教育者为其创造的学习和_环境中,经过自身的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教育活动的本质是学生在教育者为其创造的学习和_环境中,经过自身的知、情、意、行等身心活动过程,对各种内外影响加以消化吸收、_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参考答案:生活;自我发展47. “韵”和“律”实可视为同义,也叫做对比调和或变化统一。( )“韵”和“律”实可视为同义,也叫做对比调和或变化统一。( )参考答案48. 设使国家元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句出自( )。A. 世说新语B. 闲情赋c设使国家元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一句出自( )。A. 世说新语B. 闲情赋c.与山巨源绝交书D. 让县自明本志令参考答案:D49. 收放自如、不扣篇幅是评点式解读的特点之一。(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0. 文章的结构类型因文体而异。(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