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备课

上传人:jin****ng 文档编号:104497748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长江之歌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江之歌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江之歌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长江之歌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之歌备课(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1长江之歌第1课时总课时数:1授课人:教学目标:1学会2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3了解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情怀。教学重点:体会诗歌节奏美。教学难点:了解长江相关知识。个人初案书写(黑色笔书写)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1.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长江之歌简介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3出示挂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请生说说:你对长江了解多少呢?4师总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注入东海。与黄河一起,被称为“母亲河”。(设计意图:

2、让学生在感知长江的直观视屏时,获得与长江相关的信息。)二、初读指导师: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再来来欣赏一下,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课文。1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生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生边读边思考,师巡回指导学生写好旁注,纠正学生读书姿势。)个人初案(黑色笔书写)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词语:荡涤尘埃奔去丰采尘埃气概哺育乳汁磅礴挽起灌溉依恋赞美(2)指名逐词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并思考从这三行词语中有无新的发现。(借用薛法根老师的词语教学)出示“概”和“溉”字,让学生讲清他们的区别。(3)理解下列词语的

3、意思。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荡涤:洗涤。尘埃:尘土。磅礴:气势盛大。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请学生再读这些词语。理解后再读这些词,学生读的更加有语感。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己有感情朗读课文,请同学结合课文的插图对照观赏,吟诵诗篇,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看看谁有发现,有自己的见解,有不解的冋题。2、我们发现了两节相同之处,那就是(结构、修辞等)3、练读两节最后4行诗句。4、说说读了这诗句想了解什么?四、指导写字。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五课堂测验1听与生字2说诗歌主要内谷六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1长江之歌第2课时总课时数

4、:2授课人: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反复吟诵,领悟长江的磅礴气势,体会作者赞美之情,练习背诵。教学难点:体会全文中心句的含义。个人初案书写(黑色笔书写)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2长江之歌将把我们带到大江上,江水浩浩荡荡,奔腾不息,江上船只往来,一片繁忙,心中不禁涌动起无限的激qing与豪迈。二质疑1. 歌中哪句诗贯通全诗?2. 指导朗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3. 生提冋并将冋题写到黑板上。4.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问题先放声朗读然后展开讨论。二研读诗歌(一)细读

5、第一节,理解诗意1、思考:该以怎样的语气读第一节?自由朗读第一节。2、指名朗读第一节,同学评议。3、四人小组讨论各自读懂之处。个人初案(黑色笔书写)集体研讨(蓝色笔)及个性化修改(红色笔)4、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思考:(1)“你”指谁?为什么用第二人称?(2)“你从雪山走来”“你向东海奔去”说明了什么?长江的发源地、入海口分别是哪儿?(3)“春潮是你的风采”“惊涛是你的气概”让你懂得了什么?5、讨论、交流(1)第二人称显得亲切(2)发源于唐古拉山,入海口是东海。(3)长江充满生机,气势磅礴。6你从这节哪里感受到了长江“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6、?师: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流向祖国的最东部,说明她是无穷的源泉。长江像母亲一样“哺育各族儿女”,又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挽在胸前,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说明她有母亲的情怀。.7、练读第一节小结:第一节主要从地理特点的角度描写长江,歌颂长江一泻千里,滋润两岸的气概。人们生活在江边,一切都靠他。现在,开发、利用长江,他给了我们无穷的资源,所以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这首抒情诗,诗人髙度的艺术概括,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纵情讴歌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二)细读第二节,理解诗意1、各自有感情朗读第二节2、四人小组讨论各自读懂之处。4、讨论、交流“远古”

7、是指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个人初案(黑色笔书写)集体研讨(蓝色笔)及个性化修改(红色笔)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这尘埃指的是岁月的尘埃。能举例说明吗?(诸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君臣、父子之间的绝对服从礼制,,)师:正是淘汰了这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尘埃,才使得新的社会、新的时代不断产生。社会在更新,时代在发展,这一切,长江一一见证了。 长江充满力量,无所畏惧地勇往直前。大家联系第1节,长江的这种精神、这种力量也就是长江的风采、气概5、现在你明白“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的意思吗?长江气势宏伟,勇往直前,势不可挡。它能推动一个时代吗?

8、怎样推动?师:宽阔的长江波浪滔天,向东滚滚流去,经过我国一个省市流入东海。大江两岸矗立着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像武汉、重庆、上海、南京等都是我国特大型城市。是啊,在长江的孕育下有了华夏文明,在长江的滋润下,祖国面貌日新月异。长江的作用多大啊,真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我们这个社会更新、时代发展的中华儿女,正是受了长江母亲的哺育,受了长江奔流不息精神的鼓舞。所以说,(引读)长江啊,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了新的时代。6齐读第二节四、总结1、长江具有母亲一样的情怀。她不断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开创新的篇章。她同黄河一同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2有感情朗读全诗背诵全诗六、作业1背诵诗歌2学唱歌曲长江之歌板书设计:1长江

9、之歌赞美无穷的源泉依恋母亲的情怀教学反思:长江之歌,这首诗用第二人称的语气表达了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读起来充满激情和力量。在这首诗歌里,长江不再仅仅是长江本身了,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充分感知感悟文本,激发情感呢?我是这样做的:一、以长江为话题,激发学生对长江探究的欲望和要求。二、多角度审视长江。交流中,学生对长江有了深入的了解,学生知道了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我告诉学生长江给了多少诗人诗的灵感,不同的人看长江会有不同的感悟,如二国演义片头曲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让学生对长江有了更多的感慨,为感悟文本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三、感悟文本,升华情感。我用声情并茂的范读激起了学生的情感。二课时,我补充阅读了三国演义中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和苏轼的赤壁怀古,较好地拓展了课文的学习时空。学生再次感受到“长江是历史的象征,她是一条母亲河,更是一条历史之长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