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达标检测卷三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1210140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4481240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专题达标检测卷三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1210140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达标检测卷三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1210140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达标检测卷三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1210140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达标检测卷三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121014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达标检测卷三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1210140(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达标检测卷(三)(时间:45分钟,分数: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周恩来说:“我们新民主主义的制度是一个过渡的制度走完了这个过渡阶段,就到达了社会主义社会。”后来的实践表明,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在()A中共八大召开时B三大改造完成时C1954年宪法通过时 D改革开放开始时解析:这个过渡阶段的结束实际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共八大召开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故B项正确;1954年宪法通过时,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开始时,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 答案:B2“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

2、。”“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这些“大跃进”时期的宣传()A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的农业生产成就B表明那时候的农业科技取得了巨大进步C说明“大跃进”时期农民生活非常富裕D违背客观规律,是不切实际的浮夸表现解析:歌谣未反映“大跃进”时期的现实状况,故A项错误;歌谣与农业科技无关,故B项错误;“大跃进”时期农民生活并不富裕,1959年还遭遇了三年经济困难,故C项错误;歌谣是不切实际的浮夸风,违背客观规律,故D项正确。答案:D3票证是鲜活的历史。下图能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上崇尚勤俭节约日用物资比较匮乏生活必需品定量供给实行计划经济体制A BC D解析:图片与勤俭节约无关,故

3、错误;猪肉以0.02市斤计算,是非常少的,说明当时物资匮乏,故正确;计划经济之下,生活必需品定量供给,故正确;图片时间1961年,正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故正确,B项符合题意。答案:B4人民日报某篇社论指出:“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在亚洲东部的广阔的地平线上出现了,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它一出现,就以它的强大的生命力,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这里的“新的社会组织”是()A农业互助组 B农业合作社C人民公社 D村民委员会解析:从材料“这就是我国农村中的大规模的、工农商学兵结合的、政社合一的”来判断,人民公社体现“政社合一”,故C项正确;农业互助组、农业

4、合作社、村民委员会不能体现“政社合一”,故A、B、D三项错误。答案:C519561966年,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特点有()以工业化为目标,以牺牲了农业为代价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也有重大成就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建设道路开局和中期经济态势较好,后期有问题A BC D解析:19561966年,中国经济现代化建设照搬苏联经验,牺牲农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故正确;探索中曲折前进,有失误,如“大跃进”等,也有重大成就,如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故正确;期间中国仍然坚持计划经济体制,没有找到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故错误;开局和后期经济态势较好,中期有问题,故错误,D项符合题

5、意。答案:D6“这个东西禁是禁不了,要从地球上抹掉也不可能,因为农村有好几亿剩余劳动力要找出路”。在农业改革进程中,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这个东西”是()A国有全民企业 B民营企业C乡镇企业 D包产到户解析:国有全民企业并不能解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并且这个时期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也开始产生剩余劳动力,故A项错误;民营企业是一个与国有企业的对应的概念,其范围很大,且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故B项错误;乡镇企业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各类企业,在当时确实解决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故C项正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很大程度上

6、就是包产到户导致的,故D项错误。答案:C7“个体户”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在人们脑海里扎根的。下面两张图片是个体户经营情景。这反映了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丰富人们生活D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1992年,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78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行,全面展开应该是在1992年南方谈话后,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个体户”的出现打破了计划体制下的单

7、一公有制,体现中国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故D项正确。答案:D8下图反映的是1980年和1990年的中国经济成分统计,图中表格数据的变化说明()A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B社会主义制度建立C已完成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D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解析:根据图片可知,国有经济比例下降明显,个体经济和其他经济比例增长迅速,故A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之时,故B项错误;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解决温饱问题,时间虽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与题干时间相符,但是材料反映的不是温饱问题的解决,故C项错误;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21世纪初基本实现,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8、。答案:A9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海南建省并确定为经济特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事件应该发生在1992年南方谈话之后,1978年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88年海南建省并确定经济特区,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92年在南方谈话之后召开了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

9、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故D项正确。 答案:D10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区C沿海开放城市 D沿边开放城镇解析:长江三角洲不属于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长江三角洲属于沿海开放区,故B项正确;长江三角洲不属于沿海开放城市,故C项错误;长江三角洲不属于沿边开放城镇,故D项错误。答案:B11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在浦东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某些经济特区的政策。这一决定是()A拉开设立经济开放区的序幕B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

10、决策C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的标志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标志解析: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拉开设立经济开放区的序幕,故A项错误;为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共中央决定以浦东开发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开发开放,故B项正确;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2英国金融时报:“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A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谈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

11、立、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D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解析:建立4个经济特区是在1980年,与材料1984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三个代表理论的提出是在2000年,故B项错误;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是在1990年,故C项错误;扩大企业自主权是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是在199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2001年,故D项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段描写1946年华北农民没

12、收地主田契的精彩片断:那破鞋女人却从里间闯出来了向她丈夫怪声怪气的问道:“简直是一帮土匪,把地契全拿走了么?”“你这个死人呀!你就都给人拿走了,你的地不是买来的么?难道是抢的!”材料二寡妇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只好互助求生。她们说:“如果实行包产到户,不带我们的话,要求给一条牛,一张犁,8个寡妇互助”。1961年3月田家英致毛泽东信转引自农村人民公社史第260页材料三蔡玉其生产队责任制合同书(1981年)分三大部分,103个小项目,把当时生产队分给蔡玉其家的土地、林木、农具等按六大类填写,除土地外全部做了折价计算。(1)材料一中夫妇各自在下表中的“成分”一栏应填写什么?他们遭遇了哪一历史事件?

13、(4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60年代初我国“包产到户”试验出现的背景。(8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分田”主要不同。?材料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哪些伟大的历史作用?(8分)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成分”,根据材料一中“没收地主田契”可以推测出其成分一栏应该是地主;第二小问“事件”,根据所学知识,1946年左右涉及到没收地主土地的主要是土地改革。第(2)问,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1961年我们可以推测出,当时的背景为“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等“左”倾错误导致的三年经济困难;在经济出现困难的情况下,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第(3)问,第一小问“不同

14、”,主要涉及到土地所有权的不同,材料一中为农民土地所有,材料二中为国家土地所有制;第二小问“作用”,从农民、农村和城市三个角度回答。答案:(1)成分:地主。事件:19471952年的土地改革。(2)背景:1958年“三面红旗”为代表的“左”倾错误泛滥,造成三年严重困难;1960年冬开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失误。(3)不同:土地所有权不同,材料一土地属于农民所有,材料四属于国家(集体)所有。作用: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真正开始了历史性变革;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4中

15、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开放发展”的口号,这是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的关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五年计划”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请指出“一五”计划的特点。(4分)(2)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请指出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中心环节。(4分)(3)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促进上海对外开放我国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4分)(4)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历程中,中共十四大

16、、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决定?(4分)(5)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历程,你认为取得成功的根本经验是什么?(4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一五”计划的特点不难作答。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直接作答即可。第(3)问,根据所学知识,上海对外开放的举措不难作答。第(4)问,根据所学知识,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第(5)问,根据材料,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五”计划到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可以从坚持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实事求是和坚持改革开放等角度进行作答。 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有机统一。(2)内容:国有企业改革。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举措:将上海列为沿海开放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4)决定: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5)经验: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事求是;改革开放。-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