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

上传人:liu****han 文档编号:104475637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杜甫的忧患意识(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谈杜甫诗歌中的忧患意识杜甫(712 一770 ) ,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不仅具有丰富而客观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性,而且具有炽热的忧国忧民,舍身利人的忧患意识。因此他的诗被后世公认为“诗史”,本人也被尊称为“诗圣”,与李白齐名。 杜甫忧国忧民思想与时代紧密相关。诗人生逢安史乱前的全盛时期,目睹了危机潜藏但仍繁华豪奢的开元盛世,在安史乱中颠沛流离,亲身体验了战乱给民众带来的血泪苦难,中晚年又目睹了唐王朝衰落的开始。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历史大转换时期社会治乱盛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和广人民群众的命运休戚与共,既是社会生活缩影,也是历史真实的写照。下面结

2、合部分作品略谈杜诗中所蕴含的忧患意识。 杜甫由 兵车行 开始形成贯穿一生诗歌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土要特征,也是其忧患意识的具体表现:车鳞磷,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诗人用铺叙渲染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生离死别的图画,为全诗创设了一种悲凉的气氛。在这些平实的叙事语言中字字句句蕴含着诗人对统治阶级穷兵默武的谴责;对广大劳动人们的无限同情。接着把批判的锋芒指向好大喜功的唐玄宗:“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己!”诗中继续写到战争导致国内生产力的衰减:“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十村万落生荆妃,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最后借想象为那些无

3、辜的死者发出悲愤的哭喊:“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在唐诗中,如此严肃地正视现实,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的作品,以前还没有过。而在稍后写成的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中,杜甫的批判精神又有进一步的发展,诗中既写到白己忠于王朝和君主的不可移易的天性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同时又对正在骊山行宫中肆意挥霍享乐的玄宗君臣提出责难:“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父家,聚敛贡诚阙。”在这里,杜甫的笔已经触及统治者与人民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根本性对立。基于上述的生活实践和思想倾向,杜甫在对待人民的态度上也达到了他以前的诗人所不曾达到的高度。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4、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是杜甫诗歌人们性的第一特性。杜甫始终关切人民,只要一息尚存,他总希望看到人民过好日子。所以他说:“尚思未朽骨,复睹耕桑民”,因此他的诗不仅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而且大胆地深刻地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求。在“三吏”、“三别”中,他反映出广大人民在残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楚。有已过兵役年龄的垂暮老汉,也有不及兵身年龄的少男,甚至连根本没有服兵役义务的老妇也被捉去。 羌村 第三首也说到“儿童尽东征”,可见兵役的繁重与残酷。杜甫是一个不惜自我牺牲的爱国者。他的诗歌渗透着爱国的赤诚。可以说,他的喜怒哀乐是和祖国命运的盛衰起伏相呼应的。当国家危难时,

5、他对着三春的花鸟会心痛得流泪,如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一旦人乱初定,消息忽传,他又会狂喜得流泪。如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需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真是“泼血如水”。由于热情洋溢,一派滚出,因而也就使人忘其为戒律森严的律诗。杜甫始终关怀着国家命运。随着国家局势的转变,他的爱国诗篇也有了不同的内容。比如,在安史之乱期间,他梦想和渴望的就己经不是周公、孔子,而是吕尚、诸葛亮那样的军事人物:“姜其望吕葛,不复梦周孔。”他大声疾呼:

6、“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而“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也决不会是写的一匹“老肃霜”,而是蕴含着一种急欲杀敌致果的报国心情在内的诗人自己的形象。因此从最深刻的意义上来说,“二吏”、“二别”并非只是揭露兵役黑暗, 同情人民病苦的讽刺诗,同时也是爱国的诗篇。因为在这些诗中也反映出并歌颂了广大人民忍受一切为依苦的爱国精神。“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这是人民的呼声,时代的呼声,黄家舒说:“均一兵车行役之泪,而太平默武,则志在安边;神京陆沈,则义严讨贼。”从战争的性质指出杜甫由反战到土战同样是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是有见地的。“必若救疮姨,先应去鳌贼! 一个爱国爱民的诗人,对统治阶级的各种祸国殃民

7、的罪行也必然是怀着强烈的憎恨,而这也就是杜诗人民性的第二个特征。杜甫的讽刺面非常广 ,也不论对象是谁。早在困守长安时期,他就抨击了唐玄宗的穷兵默武,致使人民流血破产。在这方面, 兵车行 是有其代表性的,在 冬狩行 中他讽刺地方军阀只知打猎取乐:“草中狐兔尽何益?大子不在咸阳宫。”伴随着叛乱而来的是官军的屠杀奸淫, 二绝句 之一对此作了如下的无情揭露:“殿前兵马虽晓雄,纵暴略与羌浑同。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这时,官吏的贪污剥削也有加无减, 岁晏行 说:“况闻处处弩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针对这些现象,作为一个人民诗人,他有时就难免破口大骂,把他们比作虎狼:“群盗相随剧虎狼,食人更肯留

8、妻子! ,把他们看作凶手:“万姓疮姨合,群凶嗜欲肥! 可惜,阶级的局限使杜甫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 同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忠告他的朋友们要作清官:“众僚宜洁自,万役但平均!”真是“告诫友朋,若训子弟。”在一些咏物、写景的诗中,也都渗透着人民的思想感情。比如说,同是雨,杜甫有时则表现喜悦,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即使是大雨,哪怕白己的茅屋漏了,只要对人民有利,他照样是喜悦:“敢辞茅苇漏,己喜禾黍高。”但当久雨成灾时,他却遏制不住他的愤怒:“吁嵘乎苍生,稼稿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大漏! 可见他的喜怒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

9、益为转移的。在咏物诗中,有的直接和现实联系,如 枯棕 、 病桔 等;有的则是借物离意,如 萤火 讽刺宦官的窃弄权柄, 花鸭 讽刺奸相的箱制言论,至如 鹿 诗:“衣冠兼洛贼,婆餐用斯须” , 那更是愤怒的谴责。所有这些,都可以看作政治讽刺诗。简言之,诗人用厚重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还有良知的情怀及困感。在飘零的人生旅途中,杜甫背负着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沉重责任感,凝视着流血流泪的人地,忠实地描绘出时代的面貌和白己内心的悲哀。风雨声中识民苦,坎坷路上忧黎民。诗人以一种“兼济”未成,“独善”亦未成的生命悲剧作了动荡时代苦难人生的代言人。形成了深入社会,关切政治和民生疾苦,重视写实的创作倾向和由此带来的语言表现形式方而的一系列变化,不仅标志了唐诗内容与风格的重大转折,也对中唐以后直至宋代诗歌的发展,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杜甫与“诗仙”李白齐名,在我国文学史上,是一位影响极大的人们家,形成了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历史长河中最辉煌的丰碑,而诗人贴近现实的有血有泪的动地歌吟,显露出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人格高贵与美,一种真正大慈大悲的仁者襟怀。当国家危亡之际,人民危难之时,诗人与生俱来的忧国忧民不忧己的忧患意识便白觉地在作品中流露。“ 宁舍身以利人”千载以来让人们缅怀“诗圣”包容天下的博大胸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