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04473187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篇一: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随笔:informal essay; jottings一种散文体裁,随手笔录,抒情、叙事或评论不拘,篇幅短小.散文:prose文学体裁之一。其概念古今有所不同。中国古代散文指与韵文、骈文相区别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中国文学散文是从应用文字和学术论著(最早是经、史、子)发展而来的,而且与它们始终不曾完全脱离关系。中国现代散文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杂文、小品、短评、随笔、速写 、通讯 、游记 、报告文学 、书信、日记 、回忆录等 。按其内容和性质 ,它大致又可分为 3 类,即侧重抒情的散文,侧重叙事的散文,侧重议论的

2、散文。在西方,散文并不像中国这样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而是泛指一切不是韵文的文字作品,因此,非韵文的小说和戏剧作品都可以是散文,散体的日常应用文字也属散文之列。散文题材广泛,写法灵活自由,多种多样。它可以叙事,可以抒情,可以描写,可以议论,可以像小说那样描写形象,刻画心理,渲染环境,烘托气氛,可以像诗歌那样运用比喻、象征 、拟人等手法创造意境 , 这就是散文的“散 ”的特点。但散文贵“散”而又忌散 , 必须做到散而不乱 , 散而有致,通过形散而神不散的技巧,把深刻的思想、美好的情怀凝聚为生动的画面,而且要做到内情与外物相融合,诗意与境界相交织,精练优美,朴素自然,音节铿锵,情感浓郁,既具有时

3、代的生活气息,又具有个人的风格特点。【篇二: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推荐给你以下文章:如何写好散文-谈散文的构思一篇散文能不能写好,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能不能构思好.构思,包括哪些方面?有的人说,构思主要是安排作品的结构.我认为这样理解构思未免太狭隘片面,不能包括构思要做的全部工作.通常所说作品的构思,就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包括选材和提炼题材、酝酿和确定主题思想、考虑情节安排和结构处理、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等.这些方面,都应该是在构思过程中解决的.当然,各人有各人的构思方法,一篇作品的形成,有的是经过长期构思的过程完成的,有的是短暂时间即构思成篇.除了因人而异有不同的构思方法外,就

4、作品本身来说,不同样式的东西在构思上也应有所不同.诗歌的构思和小说的构思就不同.小说和散文也有不同之处.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有完整的情节,有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有高度集中的矛盾冲突,散文不是靠这些吸引人.散文,往往是要给人一种启示,给人一种思想,给人一种意境,给人一些知识.散文也写人,它可以是自始至终地比较全面地写一个人,也可以写一个人的片断,还可以写一个人的某种思想闪现,或者写一个人的一件或几件事,甚至是写一个人的一闪现活动.这样,散文在构思过程中就要多用些艺术匠心.所谓“散文易写难工”,就像围棋“易学难精”一样,把一篇散文写好不容易,首先一点,就在构思上.不把构思搞好,想把散文写好是不可能的

5、.我的文思比较驽钝,每写一篇散文,总是觉得在构思上用的劲最多,花费的时间也最长.一旦构思好了(所谓好了,也就是自己感到满意),认为可以下笔了,而写作的时间倒并不长.有的时候,没有完全构思好就动笔,写起来就非常不顺当,甚至写不下去,就是硬着头皮写下去,写完了自己也不满意.所以说,在写作之前,尽量构思好,这是不应忽视的,写文章也不应当急于求成.散文的构思,我感到有以下几个问题,应当很好地处理.一、虚实问题散文可不可以虚构?经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是应该明确的.有人认为,散文可以虚构,也有人认为散文不可以虚构,必须真人真事.我认为,笼统地说散文可以虚构或不可以虚构,这样都太简单化了,不能

6、全面地说明问题,应该具体地全面地来阐明这个问题,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周全的答案.另外,阐明这个问题,也不能单凭主观想象和个人意志,而应当从以往的创作实践来看,从总结创作经验的角度来分析,就容易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从已往的创作实践来看(我谈的问题主要凭借已往的创作实践,不管我本人赞不赞同虚构),在散文虚实的问题上,我认为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1)真人真事.在散文中写真人真事,这是常见的.这一种,主要是一些悼挽文章、纪念文章或回忆文章.比如,报纸刊物上发表的大量回忆毛*、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散文,或者回忆、纪念名人、朋友的散文,都是真人真事的,其中不仅大的事件不能虚构,就是细节也不能虚构.比如,毛岸

7、青和邵华写的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这篇抒情散文,其中写毛*、杨开慧的一些革命事迹,就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再比如陶斯亮写的回忆陶铸的散文,那里的事情和细节,也都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还有方纪的挥手之间,是写毛*离开延到重庆谈判的那个历史事件,无论基本材料还是细节也都是真实的.总之,凡是记叙真人真事的散文,都不能虚构情节,如果虚构情节,就失真了.还有,就是描写名胜古迹的文字,也应该是真实的.比如到北京颐和园或北海,写那里的景物,就必须照实写来,不能虚构,也不能更改,否则人们就要指责你.再比如,你到承德避暑山庄去,写须弥福寿庙顶上的金龙,必须说成是八条龙,如果说成六条或七条,那就错了,这就违背了真

8、实.你写杜甫草堂,今天那祠堂是砖瓦修成,你写成了茅草屋就不行.当然,在写名胜古迹时,其中的传说,那就多种多样了,有这样说,也有那样说,即使用一个传说,在某些情节上还可能有所不同.对这,是不能要求一样的.因为传说本身就不一定是真实的,尤其是神话传说,那本身就是虚构的.这和名胜古迹是两回事.以上这种真人真事的散文,在写作时,也有个剪裁问题,在选择材料过程中,就进行了艺术构思.写真人真事的散文,选择典型材料是极为重要的.就是细节,也应当选择那些能反映人物思想性格和表达作者感情的,不能无目的地什么都写进来.(2)虚构人物和情节.这也是现存的散文中的一种.散文的题材很广泛,不光是写史传文学和名胜古迹,要

9、反映现实生活,在反映现实生活时就可能有虚构.虽然虚构,但它必须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有真情实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符合生活真实,有真情实感,不等于是真人真事.就像小说也讲真实性,但不是真人真事.有的初学写作的同志,把所有的散文都理解为必须是真人真事,因此题材很狭窄,总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写起来也放不开笔,这个限制应当打开.1981年第2期人民文学是女作家专辑,其中有一篇散文,题目是海,作者叫马继红,当然是位女性,是新涌现出的散文作者.我看过她写的几篇散文,文笔很好,感情也真挚充沛.海这篇散文,是用第一人称写法,开头第一句是:“我爱海,倒不是因为我姓海,因为我从小听着海涛的摇篮曲长大.”文中的这个“

10、我”,不是作者马继红,而是叫“海洋”,是某海洋学院的男学生,他还有个未婚妻叫丹丹.海洋这个小伙子,在“*”中当红卫兵时批斗过平时和他很有感情的邻居老爷爷黎世民.海洋后来从乡下插队回城进了海洋学院读书,毕业时要考研究生.而黎世民是位海洋学专家,海洋考研究生的论文恰好由这位老爷爷审评.还有碰巧的事情,就是老爷爷的孙子也在海洋学院学习,也报考研究生.但老爷爷根据论文水平,录取了批斗过自己的海洋,而未录取自己的孙子.这篇散文的人物和情节,显然都是虚构的,不是真人真事.可它是一篇散文,不是小说,它不是着重刻画和描写人物,是着意表达“我”对老爷爷敬慕和歉疚的感情.我对这篇散文多说几句,不是具体分析它的思想

11、和人物,只是在说明它是虚构的.虚构的情节和人物,这种散文当然还可以举出些例子来.比如杨朔的雪浪花,也是虚构的,有一个材料可作为佐证.老作家马加写过一篇回忆杨朔的文章,其中说到杨朔在北戴河疗养,时常要到海边去休息观海,杨朔就是在观海过程中构思了这篇散文,并在北戴河写成.其中的老泰山,是虚构的人物,但是写得非常逼真.散文中的人和事,是虚构而成,这不仅现在有,古代散文中也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篇古今为人所推崇的散文,那其中的人和事都是虚构的.还有五柳先生,虽然是陶渊明写自己的,但五柳先生这个人却是假托的.再拿鲁迅的一件小事来说,现在一般都把它当作小说看待,我看也可以视为一篇速写,是一篇散文,那当

12、然是虚构的.从创作实践来看,散文中的虚构人物和情节,也并非从现今开始,是早已有之.(3)虚实结合.这种样式也不少.这里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虚实结合,以虚为主;一种是虚实结合,以实为主.比如何为的第二次考试,就是虚实结合,以虚为主的.这篇散文叙述的事情,是一个经过改造的故事.事情的真相是,1956年上海合唱团报考新团员,有一个女青年因为在杨树浦抢救火灾中倒了嗓子,她从沪东的杨树浦灾区跨过市中心,到沪西的一个考场参加考试,虽然考试成绩不理想,但最还是被录取了.因为作者家里也有人参加这次考试,这件事就是听家里人讲的.作者就是根据这个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写成了第二次考试.但这个女青年的名字不是作品中

13、的陈伊玲,其中的苏林教授也是作者后加进去的人物,而且设计了第二次考试的情节.作品中的陈伊玲,作者写她穿着“绿色的绒线上衣,一条贴身的咖啡色西裤,宛如春天早晨一株亭亭玉立小树”.这是因为作者当时在医院,认识一个实习医生,身材修长,总喜欢穿绿色毛衣和咖啡色裤子,是这样一个模特.这样看来,这篇散文,其中写的杨树浦受灾那是真实的,但其他许多情节,甚至主要人物都是虚构的,不是一篇写真人真事的散文.鲁迅曾说,他写小说“人物的模特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我怎样做起小说来).看来,写散文也需要这样拼凑.还有一种散文,比如游记,有的写香山景物和名胜古迹都是真实

14、的,可是其中却加进了人物,是虚构的人物,有时尽管其中人物活动不多,但是因为有了人物,就使文章添了生气,有了活力.这种散文,也是虚实结合,但往往以实为主.当然,这种也有以虚为主的,那是不侧重介绍景物和名胜,而是侧重写人的活动,这种虚实结合的散文,如果写好了更令人可信,更有真实感,因为其中有实际事作为背景或作为映衬.【篇三:什么是散文,举例说明】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中学任教。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

15、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

16、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我是扬州人”。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改名自清,考入北大哲学系。毕业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中学任教。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最具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

17、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及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朱自清在扬州生活了13年, 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期和少年时期。对古城这段生活,他的感受是

18、微妙、复杂的。大概是生活过于单调,所以他后来曾说,儿时的记忆只剩下“薄薄的影”,“像被大水洗了一般,寂寞到可惊程度!”但是,在漫长曲折的人生旅途上,儿时毕竟是首发的 驿站 。扬州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文化城,其湖光山色,风物宜人,曾使多少诗人如李白、杜甫、苏东坡、欧阳修等流连于此,寻幽探胜,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章。扬州也是一个英雄的历史城,在抵御异族侵略的历史上,曾谱写下无数辉煌的篇章,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古城的绮丽风光和浓郁的崇尚文化的风气,于无形中陶冶着少年朱自清的性情,养成他和平中正的品性和向往自然美的情趣。而扬州美丽的山水,更如雨露般滋润他的心灵,哺育他的感情,丰富他的想象力,使他

19、的情怀永远充溢着诗情和画意。扬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对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又是深远的。朱自清虽在 五四 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

20、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自清先生的散文,成就是很高的。从思想内容说,他散文的核心是一个“真”字。用真挚的感情,写真实的见闻和感受,记写真实的景物,发表真实的议论。朱自清的散文,从题材上说是比较狭窄的,不过是亲友的交往,家庭的琐事,即使后期那些议论的文字,也很少发空论。但就是这样,因为时时追求真切的内容,却能感动读者。正如当年作家赵景深说的:朱自清的文章,“不大谈哲理,只是谈一点家常琐事,虽是像淡香疏影似的不过几笔,却常能把那真诚的灵魂捧出来给读者看”。就是因为这样,朱自清散文才取得了感人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