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4457183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3.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师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北师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北师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课标要求一、知识目标1、注意字词句的积累和应用,能正确识记、熟练应用。2、能了解本单元每篇课文的体裁,作者、出处和相关的文学常识。3、了解叙述故事的要求:清理要素,讲清关键情节。能用简介的语言复述故事。二、能力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的特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2、学习铺垫的写作方法,了解人物语言,神态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三、德育目标1、懂得珍惜纯正童心,对生活多一份热情与信心。2、学习长妈妈、卖灶糖老汉作为底层劳动人民所具有的仁爱、善良的优秀品质单元阅读指导本单元以童年生活为主题,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重涌读,通过富有感情的读来体会课文的意境,从

2、而提高朗读水平,培养审美情趣,养成好的语感。在涌读中清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学习作品精巧的构思,将整体感知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有机结合起来,仔细钻研课文内容,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目标1、2、3难点:目标1、3,本文的第2自然段三、教学用时:3课时四、课型:讲读课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指导思想:1、

3、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2、注重学生的内心感受与自我体验3、培养学生语感,能够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二)、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1、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简介作者和作品鲁迅(18811936)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勤奋工作的一生。从

4、19071936年他所写的小说、杂文、散文、诗歌以及翻译、日记、书信等共800多万字,是我国现代文学中一笔巨大的宝贵的财富,也是极其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于1926年9月18日,当时鲁迅先生正在厦门大学任教。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题下面写了一个副标题为旧事重提之六。后来鲁迅先生把它和旧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编入朝花夕拾这个散文集子中。3扫除文字障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引导学生注字音,解释课本未注释的词)缠络chn相互缠绕在一起豁hu此处状声觅食m找食渊博yun学识深广确凿zo菜畦q桑椹shn油蛉lng攒cun斑蝥mo珊瑚shn蟋

5、蟀shui敛lin脑髓su陌m人迹罕至hn竹筛Shi秕谷b系j传授shu书塾sh宿儒r蝉蜕tu人声鼎沸dng窦du厥士ju拗o倜傥ttng金叵罗p盔甲ku绣像xi锡箔xb4指定学生朗读全文。二、合上书,快速回想课文内容,限时6分钟提问:1、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内容?2、课文提到了哪些地点?3、百草园对于作者来讲有什么重要意义?4文章的题目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同学考虑文章从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百草园”的生活?第几段到第几段写的是“三味书屋”的生活?小结:课文第1至第9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第10至第22段写的是作者儿时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板书:乐园三、分组讨论:为什么百草园是

6、我的乐园,到底有什么乐趣?2分钟四、用自己的话来总结。3分钟在百草园中有有趣的植物、有趣的动物组成了有趣的活动,可以干有趣的事情,听有趣的故事,所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五、提问:1、所有乐趣之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一般学生会回答泥墙跟一带,捕鸟。2、为什么作者要把他们写得如此详细,又为什么能写得如此详细?因为这些给作者印象最深,感情最深,当作者充满感情回忆起童年时,这一切便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眼前。小结:“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

7、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3分钟)六、快速阅读“我”在三味书屋中的生活。(2分钟)百草园是我用回忆美化了的乐园,三味书屋却是我生活了七年的学堂。板书:学堂七、小组讨论:1、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对于生活的热爱,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知识的追求,天真幼稚,欢乐,细致的观察生活,有强烈的好奇心2分钟2、这时的“我”与在百草园中的生活的“我”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之处?生活比较枯燥,学习内容引不起兴趣,老师不允许问课外的知识,原来的贪玩到现在的用心学习,有趣的故事到听不懂的文章。对长妈妈的依恋到对老师的尊敬。3、告别了童年的无忧无虑,鲁迅开始有了自己的秘

8、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与见解了,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他能够逃避,不去上学吗?板书:成长。4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是年龄的增大?是体重的增加,结合课文,说说你的见解。(3分钟)八、下面我们再一次认真看课文,请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10分钟)九、下面我们再回到课文中去,文章写得非常美,我们大家找一个值得你学习的句子,模仿它写一段话。(3分钟)十、学了本文,在你印象中鲁迅的童年与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活泼、天真、好奇、求知欲强等)第二课时教学重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诸多乐趣,恋恋不会百草园的感情。1由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提问:作者对百草园的生活与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9、(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明确:作者认为在百草园中有无穷的乐趣;三昧书屋的生活则是枯燥乏味的。文章先后写了两种生活,第一部分(1至9段)写的是“我”在百草园中的无穷乐趣。第二部分(10至24段)写的是“我”在三味书屋中枯燥的读书生活。这就是本文的大体结构。2引导学生分析课文。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问: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明确:写出百草园曾是“我”的乐园,点出了忆写百草园的缘由。理解:“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句话是“夕拾”,是从成人的眼光看当年的百草园。“确凿只有”,断定百草园没有什么动人之处;“似乎”又是对上面断定内容的犹豫与踌躇。这

10、一方面表明由于“时间的流逝”,一些景致是否能够清楚的记得,不敢妄下结论;另一方面,也是为下文甩出一个“线头”“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本段是全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层,写出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引起下文回忆描写百草园。请学生朗读第2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的多少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什么?明确:写了十四种动植物,它们分别是:皂荚树、桑椹、菜花、何首乌、木莲、覆盆子、草丛、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提问:作者写了百草园中什么景物呢?明确:莱畦,石井栏。提问: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更加生动、美好呢?作者为什么把这些景物写得那么具体、

11、生动、真切?百草园为什么是“我那时的乐园”?明确: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提问:作者怎样描写出百草园的可人?明确:鲁迅先生用色彩绚烂的语言,生动的文笔描绘了百草园的可人。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棋,写的是春季;鸣蝉,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写的是夏季;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写的是秋季。这样写了春、夏

12、、冬三季的百草园,而且还写了那么多、那么生动、形象的动、植物,错综交织,而又井井有条,描写出了百草园的可人。提问:本段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描写百草园的事物?表现出了事物的什么持点?明确:这段文字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比喻句:“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表现出木莲果实的形态特点;“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表现了覆盆子形状颜色的美丽。拟人句:“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表现出这两种昆虫鸣声的悦耳。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祥精彩?明确:作者曾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过细致地观察,并抓住了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还在描写之中倾注了自己对百草

13、园这个儿童乐园的热爱之情。因而把百草园的事物写得这样精彩。小结: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轻声齐读第2段,加深体会,加强记忆。指定学生朗读课文第3至6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问: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起过渡(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从对百草园的景物的描写,过渡到关于百草园中有关传说的叙述上去。提问:这里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里写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这个故事带有神怪色彩,结局是邪不压正,美女蛇被制服了。这个故事与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联系呢?明确:其一,故事的内

14、容符合儿童好奇、爱惊险的心理。这也是儿时的一种乐趣;其二,听长妈妈的故事后,“长草”是不去的,这就限制了“我”在百草园中活动的范围,极想得到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在百草园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这也符合儿童的探险猎奇、战胜邪恶的心理。这就为百草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诱导着儿童去涉足认识、了解它。其三百草园丰富的生活内容和赤链蛇的传说,对儿时的作者有着极大的吸引力,所以这个传说,增加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的因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7、8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这两段写了什么?明确:写了雪天捕鸟,是百草园冬天的乐趣。让学生默读课文第7段,同时找出写捕鸟方法的动词,分析使用这些动词的表现力。

15、明确:作者用“扫、支、撒、系、牵、看、拉”等一连串的动词,清晰、准确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儿童好动的性格和对捕鸟的喜爱。第8段写出了一位什么样的人物?这和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有什么关系?明确:第8段写出了一位善良、沉静、有丰富捕鸟经验的农民闰土的父亲。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劳动人民智慧、经验的钦佩之情。这层中,没有明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但乐在其中了,捕鸟时的新奇、兴奋,对闰土父亲的钦佩,这些都是百草园生活中的组成部分,这样就把“乐园”写得实在、具体。指定学生朗读第9段,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三个“也许是因为”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明确:这三个分句构成一组排比句,其内容都是在百草园中一些不

16、“规范”的行为,以此来推测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表现了儿童觉得被送进书塾是遭到了惩罚的心理。这一段字里行间流露了一种什么感情?明确:这一段用猜测、疑问和无可奈何的语气,表达了童年的鲁迅告别百草园时既无奈又恋恋不舍的感情。百草园是“我”儿时的乐园,这里能够自由地观赏自然景物;这里能够听到神奇的故事,而且又能常常被这种猎奇的心理驱使,想在百草园中寻得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这里还可以学到捕鸟这种本领;这里还可以做在大人的眼皮子底下决不能做的把戏毁墙根、投砖头、跳栏杆这里的生活是自由的、新奇的、活泼的、带有探险意味的,这怎能不是儿童的乐园呢?离开它又怎能不恋恋不舍呢?这就是课文的第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儿时

17、在百草园中的种种乐趣。布置作业背诵默写课文第2自然段。完成课后练习题二、三预习后文,准备下节课进行分析。第三课时教学重点:三味书屋的单调陈设、枯燥生活、失败教育和百草图中情景构成的鲜明对比。1检查背诵、默写第2段。2进行新课。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11、12两段,边读过思考: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的什么感情?“我”对三味书屋和先生的印象又如何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明确:三味书屋的陈设单调、沉闷。三味书屋给作者的第一个印象就是“黑油的竹门”,多么沉重、压抑的颜色,它与百草园中的“碧绿”“紫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屋里的陈设就更单调了,只有匾和画儿,不象百草园中的生机勃勃。

18、鲁迅先生对这里极为熟悉。寥寥几笔,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使读者有如目睹。“我”对三味书屋的主人寿镜吾先生是很尊敬的,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由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12段至末尾。(一人读“我”的语言,一个读先生的语言,一人读叙述部分)教师提示:对19段,要注意引号里的句子句逗应该是这样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潜龙,勿用。”“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朗读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鲁迅先生儿时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在此文中写出了几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回答。)明确:写出了五个方面的学习生活情况:问“怪哉”虫这是不可以的;单调的学习生活,正午习字,晚

19、上对课;逃课到小园中去被先生批评;师生一起朗读时的情景;课上的意外收获画的成绩却不少了。在这五个方面中最使作者反感的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小结:第一个是问“怪哉”是怎么回事。先生说“不知道”,而且脸上有些怒色了。“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他)决不至于不知道乃是不愿意说。”这是对压制学生求知欲的十分不满。进了三味书屋就要非礼勿言、非礼勿视,要一心只读圣贤书。可是少年鲁迅却问了读经以外的“怪哉虫”,这在老师的眼里简直是左道旁门,所以不予回答,而且有怒色了。第二个是读书的内容和形式。老师“大声道。读书!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这书读得多没劲呀,是在老师的压力或命令下读的。读的又是

20、什么内容呢?有的宣传“仁”这个虚伪的封建道德。有的低级趣昧地取笑别人;有的宣传迷信风水;有的拼凑起讲古代税法的话;这些令人难懂而又无用的书,读不成句,读错了也没有人纠正,只有死记硬背。学生怎能感兴趣呢?这和百草园中生动活泼的生活真是大相径庭!作者写三味书屋的生活,也写了老先生寿镜吾,寿镜吾老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他是什么态度?(学生讨论,回答。)小结:当鲁迅提出“怪哉虫”的问题时,老先生有些“怒色”了,答以“不知道”!当孩子们到三味书屋后的小园中去玩而被老先生发现时,只不过是“瞪几限”,大声道:“读书!”当学生惹他生气时,他有戒尺,但不常用;他可以让学生罚跪,但他也不常用。当他自己读书读到

21、得意处时,他就微笑起来,将头仰起,“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寿镜吾老先生秉性慈祥,酷爱读书,鲁迅先生是尊敬的。可是他不自觉地为旧制度效劳,是旧教育制度的忠实执行者。他不懂得少年儿童的心理,他没有象长妈妈那样能够抓住儿童的心,也没有象闰土的父亲那样耐心诚恳地回答儿童提出的问题,而是不看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拒绝学生的提问,泯灭他们的求知欲,这些都是错误的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尽管如此,他在塾师中是比较好的,对学生还“和蔼”,不常用戒尺与罚规,也正因为他是比较慈祥的。他尚且如此严格遵守封建教育制度,更何况其他人了!所以鲁迅先生在“恭敬”的同时,也给予了恰如其分的批判与否定,以此来否定

22、三味书屋的生活,否定旧教育的制度,寓意是十分深刻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成功还是失败呢?(学生讨论,回答。)小结:结论是肯定的,三味书屋的教育是失败的。首先学生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再有“书没有读成,画的成绩却不少了”作者从自己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还有“后来,因为要钱用,卖给一个有钱的同窗了、他的父亲是开锡箔店的;听说自己也做了店主,而且快要升到绅土地位了”从同学的角度否定了三味书屋式的教育,它培养出来的人,正是这种逐利趋势之徒,旧制度的维护者与社会基础。这样的批判是很深刻有力的。第二部分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活的什么特点?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小结:第二部分

23、表现出三味书屋学习生括的枯燥无味,和百草园中的情趣盎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六、引导学生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总结)提问:作者把情趣盎然的百草园和枯燥无味的三昧书屋对比着写,表达了什么祥的中心意思?(学生讨论,回答。)小结:作者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也表现了儿童对知识的追求,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七、作业布置1、完成配套练习,本课生字词抄写两遍;2、预习下一课。版书设计:碧绿、紫红、黄色视觉:高大、肥胖、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触觉:光滑听觉:长吟、低唱、弹琴声味觉:又酸又甜味2、雪地贺卡教学目标

24、: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新词。2能力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情感目标: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教学重点:1掌握生字新词。2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注意: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教学难点:体会珍惜纯真的童心,对世界要充满信任与期待。教学过程:一、认知阅读1、导入:小时侯,我们听到过许多童话故事,我们曾希望圣诞老爷爷能从烟囱里爬进来给我们带来许多的礼物,也曾盼望过能拥有一条能实现我们所有心愿的金鱼,然而,当我们的祈盼都没有实现时,我们是不是有点失望呢?可是你知道吗,有一个小朋友在一个下雪的冬天里收到了一封“雪人”给她的

25、贺卡,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就是:(雪地贺卡)2、检查预习:指名让学生自主给文中的生字、词,正音。二、理解阅读3、结合课文,指名用简洁的三四句话来复述故事大意(在叙述中要包含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合作讨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你觉得等不到回音的李小屹会受到“我”的伤害吗?请与如果“我”不给她寄去第一封贺卡的结果作比较。三、拓展阅读5、课堂活动:请你给你最希望联系的人物(非现实的)也设计一张贺卡。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今年沈阳的雪下得大,埋没膝盖,到处有胖乎乎的雪人。下班时,路过院里的雪人,我发现一个奇怪的迹象:雪人的颏下似有一张纸片。我这人好奇心重,仔细看,

26、像是贺卡,插在雪人怀里。抽出来,果然是贺卡,画面是一个满脸雀斑的男孩,穿着成人的牛仔装,在抹鼻涕。里面有字,歪歪扭扭,是小孩写的。雪人:你又白又胖,桔子皮嘴唇真好看。你一定不怕冷,半夜里自己害怕吗?饿了就吃雪吧。咱俩做个好朋友!祝愿:新年快乐心想事成!沈阳岐山三校二年四班李小屹我寄出也接受过一些贺卡,这张却让人心动。我有点嫉妒雪人,能收到李小屹这么诚挚的关爱。我把贺卡放回雪人的襟怀,只露一点小角。回到家,放不下这件事,给李小屹写了一张贺卡,以雪人的名义。我不知这样做对不对,希望不至伤害孩子的感情。李小屹:真高兴得到你的贺卡,在无数个冬天里面,从来都没人送给我贺卡。你是我的好朋友!祝愿:获得双百

27、永远快乐!岐山中路10号三单元门前雪人我寄了出去,几天里,我时不时看一眼雪人,李小屹是否会来?认识一下也很好。第三天,我看见雪人肩膀又插上了一张贺卡,忙抽出来读。雪人:我收到你的贺卡高兴得跳了起来,咱们不是已经实现神话了吗?但我的同学说这是假的。是假的吗?我爸说这是大人写的。我也觉得你不会写贺卡,大人是谁?十万火急!告诉我!(15个惊叹号)你如果不方便,也可通知我同学,王洋,电话621XX10;张弩电话684XX77。祝愿:万事如意心想事成!李小屹我把贺卡放回去,生出别样心情。李小屹是个相信神话的孩子,多么幸福,我也有过这样的年月。在这场游戏中,我应该小心而且罢手了。尽管李小屹焦急地期待回音。

28、就在昨天,星期日的下午,雪人前站着一个女孩,背对着我家的窗。她装束臃肿胳膊都放不下来了。这必是李小屹。她痴痴地站在雪人边上,不时捧雪拍在它身上。雪人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我不忍心让李小屹就这么盼望着,像骗了她。但我更不忍心破坏她的梦。不妨让她惊讶着,甚至长成大人后跟自己的男友讲这件贺卡的奇遇。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地幸福。1请为这则短文加上一个恰当的标题。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分)诚挚:臃肿:3请找出与“桔子皮嘴唇依然鲜艳”相照应的句子。(分)4推测李小屹在雪人前站着的心理活动,并用具体语句描述出来。(分)5作者为什么要以“雪人”的名义给孩子寄贺卡?他说“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你

29、认为作者对不对?(分)6怎样理解“一个带有秘密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的含义?(分)7读了这篇文章,你想提什么问题与同学讨论?估计同学可能会有什么看法?请简要写出来(提两个问题)(分)四:作业1、完成本课的配套练习。2、预习下一课。附:版书设计阿长与山海经鲁迅教学目标:一、掌握课文的生字生词,整体感知课文。二、准确把握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作者“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三、领会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领会作者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的方法。五、学习用一两件事真实、生动、传神地写熟悉的人物。重点:目标二、目标三难点:目标四教学设想:课时安排:

30、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目标一、二、三;第二课时完成目标四;课后完成目标五。注重学生自己的感悟与体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完成目标一、二、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谁记得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美女蛇的故事?记得这故事是谁讲的吗?我们今天来学习鲁迅先生专门写她的一篇文章。板书课题:阿长与山海经。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遍生字生词。二、检查预习,完成目标一:点名回答(一)注音:掳()去震悚()惶()急疮()疤()诘()问惧惮()粗拙()疏()懒骇()(二)为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内。、莫(名)其妙()名字说出名誉有名的、(念

31、)念不忘()惦记,常常地想念头读“廿”的大写、(疏)懒()分散不亲密粗心不熟悉、烦琐之(至)()极以至到至于(三)点评检查情况并一分钟记忆。三、导入:现在我们看到课文的标题。作者将阿长与山海经连在了一起,那么,她与山海经有什么关系呢?她除了给我讲过美女蛇的故事还为我做过什么事?在少年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大家将课文仔细地阅读一遍,解决下列问题。四、课文讲解,完成目标二、三:(一)、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可以自由讨论。、看看文章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哪些事情?依课文记叙顺序列出。、依次领会并归纳每件事情所刻画出的阿长的形象特征,再总结归纳阿长的形象,再体会这样写真人实事的好

32、处。、依照文中事件的次序划出事件中表明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态度的词句,对比前后的感情有什么变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是一种什么写法?、领会作者对阿长的思想感情。(二)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归纳。、明确问题一:适当引导,大概意思正确即可。从记叙事件的篇幅的长短、情节的具体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可得知哪些是重点。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如元旦吃福橘,还教给我很多道理。给我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来山海经。其中“给我买来山海经”一事是重点。、明确问题二:引导归纳,教师小结“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的神态饶舌多事。摆“大”字等细节描写不拘小节。

33、活画出她的饶舌多事而又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元旦吃福橘,将福橘“塞在我嘴里”,虽是迷信却是真诚善良的祝福。教给我的很多道理也是出于对我的关心爱护。讲长毛的故事,讲到“脱下裤子”“外面的大炮便放不出来,再要放,就炸了!”的话,更是让人看到长妈妈的无知和淳朴。写到买山海经时,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篇幅和非常具体的细节来写,作者只是随意地告诉阿长山海经的事,她却真的买了回来,而令作者对她产生了衷心的敬意。体现了这位长妈妈的善良、热心和对孩子的关心、爱护。而文章自始至终就一直在刻画她对孩子的关心爱护的品质:从她“不许我走动”到吃福橘的祝福和“晒裤子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道理及后来买山海经都充分体现出来

34、。所以她虽然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着淳朴、善良、仁慈的美德。点评:作者这样写阿长,“不虚美”,“不隐恶”真实写人的主张,是一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且这样把她的善良仁慈的美同愚昧落后的丑相掺杂,沙里淘金似的让她闪烁出美的光辉,将阿长这个人物写得更加真实感人。因此本文是写真人实事散文的典范之作。、明确问题三:作者对她的“喜欢切切察察”和“不许我走动”及“睡觉摆大字”是“实在不大佩服”甚至“最讨厌”的。对她的烦琐的规矩和很多道理也觉得“非常麻烦”;而后对她讲的“长毛故事”却产生“空前的敬意”,但很

35、明显这并不是真正崇敬和敬爱的心意,因为“这种敬意”,后来竟“淡薄起来”,甚至“完全消失”。最后她买来山海经时,作者产生了“新的敬意”,这才是真正的崇敬和敬爱,才是发自内心的、深切的、永久的敬意,因为作者说: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这样才有作者后来的真挚的感激、怀念之情,所以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深沉的祝福: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样欲褒先贬,使描写的人物形象给人意外的惊喜和惊叹,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这种先抑低后扬起的写法就叫先抑后扬。、明确问题四:总观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后来发生“新的敬意”,到最后发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后扬的表现

36、手法来刻画阿长这一封建社会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刻画出了一个淳朴热情、善良仁慈、关爱小孩的长妈妈形象,抒发了自己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怀念。(三)小结:将内容归纳整理成表格形式,构成附表一。如图:、事情:、形象特征:、感情色彩:写法:喜欢切切察不许我走动说我玩皮适性任情纯朴真率实在不大佩服她”先睡觉摆“大”字“最讨厌”懂得许多规矩:吃福橘、真诚、善良的祝福“烦琐之至”教给我很多道理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非常麻烦”抑她常常给我讲“长毛”愚昧无知“空前的敬意”买山海经关心和爱护善良仁慈“新的敬意”后扬五、作业:巩固训练、语文配套练习册本课练习一、二、三、四,巩固训练目标一、二、三。、课

37、文后面的练习一、二,巩固训练目标二、三。六、板书设计:(见上表)第二课时一、回顾目标二、三,导入本堂课的讲述内容:(一)设计问题,在思考中回顾旧知识,在思考中导入新内容:、上节课我们分析了阿长这个人物形象,谁能够口头表述出她的形象特征?、作者在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时,用了一种什么写法?、作者叙述的几件事情中,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哪些?、如果要在课文中将这些事件划分开来怎么划?可以将课文划成几个部分?(二)明确问题,导入新课:、明确:饶舌多事、有许多令人生烦的规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热心、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有无知可笑、愚昧落后的缺点,但更有淳朴、善良、仁慈的美

38、德。、明确:先抑后扬。、明确:属于“抑”的方面的事件有:、喜欢切切察察;、不许我走动;、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教给我很多道理;、讲“长毛”的故事属于“扬”的方面的事件有:、买山海经、明确:这些事件可以划分成两部分:抑一部分;扬一部分。根据这些事件的划分,又可以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或四部分:开头部分,介绍阿长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的外形特点。然后是“抑”的部分。再就是“扬”的部分。最后是结尾部分补叙她的身世,并抒发怀念之情。其中“抑”的部分又可以划分成三个小层。让学生自己归纳段意及层意。(三)导入:现在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三部分“扬”的部分。二、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完成目标四:(一)、检查基

39、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解释下列词语并给加括号的字注音:(霹)(雳):震(悚):粗(拙):孤(孀):(二)、设计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对艺术特色的体会。、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这种想法表现了“我”的什么心理?、当阿长说“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有什么反应?表现出怎样的心情?、“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为什么会产生“新的敬意”?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为什么这么说?、文中哪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划出描写阿长的句子,

40、判断这些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分析“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一句有哪些精妙之处,写出了人物的哪些特点?(三)、解决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老师归纳作答。、明确问题一:“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说明我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说说而已。、明确问题二:“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说明我听到以后很震惊,很感动,表现了我极度惊喜、兴奋的心情。、明确问题三:为我买来山海经,她确有伟大的神力。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明确问题四: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却是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我买来的,当时给

41、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让我产生过感激和“新的敬意”、明确问题五: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明确问题六:“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我给你买来了!”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穿着新的蓝布衫”写一人普通妇女的打扮。“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写她对我的关切、爱护之情。“高兴”写为我买来了而高兴,可见长妈妈的仁慈、善良。“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写出了一个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阿长。、明确问题七:“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一个不识字的普通妇女形象。但就是这么一个不识字的人竟给我买到了山海经,所

42、以当听了这话时,“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就显得真实自然,毫不夸张了。因此这处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却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四)小结:这部分围绕阿长的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性格特点写了阿长给我买山海经一事,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刻画出了一个善良、仁慈、关爱孩子的长妈妈的高大形象。三、作业:、课文后练习三,巩固目标四、五。、完成本课的配套练习,预习下一课。附:版书设计拣麦穗教学目标: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2.学习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纯净朴素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3.仔细感悟贯穿全文的纯朴的

43、人性之美。4.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作品的细节描写,体会其语言魅力,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2通过揣摩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审美赏析能力。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语:a.继冰心之后,中国文坛又出现了一位熠熠闪耀的女作家张洁。正如她的名字一样,她的文章如一幅“幽雅淡泊的泼墨山水画”,“诗情画意被罩于一层由温柔的忧郁和缠绵所构成的朦胧薄雾之中,有点难以捉摸,却又强烈地拨动读者的心弦”。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张洁的散文拣麦穗,一起来走进张洁。b.作者简介: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著有沉重的翅膀、方舟、世界上

44、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等。其中沉重的翅膀获得第二届茅盾文学奖。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常在文坛中引起争论。她的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作者在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大雁系列”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二字词积累:a.字音:拣麦穗(su)磕(k)碰戏谑(xu)害臊(so)山坳(o)蹒跚(pnshn)b.词义戏谑:开玩笑;步履:步行,步伐;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艰难的样子。约莫:推测,估计。企望:期盼,盼望。死乞白赖:纠缠个没完。大言不惭:说大话而毫不感到难为情。三.整体感知,梳理结构:首先请同学们快

45、速地浏览课文,理清文章思路。(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1.课文已自然地分成三个部分,请给三个部分拟上小标题.2.结合文章标题思考:谁拣麦穗?在拣麦穗时她们有着什么样的梦?梦实现了吗?两者对梦的态度有怎样的不同?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明线,暗线)讨论明确:1第一部分:直接入题,叙写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幻梦以及幻梦破灭,姑娘们拣麦穗或姑娘们的梦想;第二部分:回忆“我”童年拣麦穗的幻梦以及得到温爱,我要嫁卖灶糖的老汉或我的梦;第三部分:卖灶糖老人的离去,“我”渴望爱的幻想破灭,卖灶糖的老汉去了或梦幻的破灭2.“我”:和姑娘们;我:嫁卖灶糖老汉姑娘们:换取嫁妆,憧憬幸福的婚姻;梦想破灭;我:寄托对

46、人间至真、至善、至美的信念;姑娘们:麻木、顺受.3明线:拣麦穗;暗线:爱。汇成一曲催人泪下的人间挚爱的歌.四、作业:1、掌握本课的字词和文学常识。2、熟读课文,为下节课赏析做准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赏析全文.、体会感情、品味语言。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听写生字新词、检查文学常识。2、复述课文内容。二、.赏析全文.A.精读第一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1、课文开头部分写到农村姑娘拣麦穗时的梦,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引导: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讲解:前者是一个广阔的大背景,在这个表面美好,实则灰暗的背景下,作者不仅巧妙地暗示了世俗婚姻的愚昧和广大农村妇女在爱情婚姻方面的

47、不幸,更哀叹了人生美好事物的易逝连自己都不自觉地就放弃了,就像那些农村姑娘一样。这也是全文的情感基调(令人伤心、惆怅)。而后者表现的是一个具体的“个案”,表达的是一个天真烂漫幼女纯真的爱心。对比描述两种美梦的破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美梦实际上有着巨大的反差。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B.请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部分(独白,“我”,二姨,老汉各一位同学).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1我是怎样的女孩?天真烂漫,幼稚纯真.天真无邪2.怎样理解“我”的梦想嫁给一个卖灶糖的老汉?正因为“我”天真烂漫,幼稚纯真,才会有那样天真的想法。“我”的梦想和一般的农村姑娘的梦想不同,更

48、让人同情,“我”也因此得到老汉的爱护。3.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位老汉是一个十分慈祥和善的人,以卖灶糖为生,勤劳而乐观,对“我”很好,并非是真的想要娶“我”,“他那样朴素地疼爱我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4.老汉真是为了要娶“我”吗?怎样理解老汉对我的爱?不是.老汉对我的爱是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这才是人世间至真,至善,至美的爱.也是作者才讴歌的爱.C精读第三部分,讨论思考下面的问题:A课文写到“我”在村口的柿子树下站着等卖灶糖的老汉时,有一段这样的描写: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上,才没有让人摘

49、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第三部分第7段和第9段)1、请问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象征)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运用了反衬手法。用“红得透亮的色泽”、“喜盈盈的感觉”反衬“我”听到卖灶糖老人离开人世时极度悲哀的心境,这里以乐景写哀景,使悲哀的感受更透彻肺腑。2“小火柿子”在这里有什么象征意义?“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

50、不改本色。3、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寄托了对卖灶糖老汉的依恋和喜爱以及对老汉离世的悲伤、痛苦、怀念之情。寄托了作者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歌,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执着追求。B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1“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为什么作者常常想找到那个象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与感恩之情。“烟荷包”虽然粗糙、丑陋,但它饱含了作者对老汉所给予的那份朴素的疼爱的回忆,作者想找到它,就是想找到生活中朴素的温爱,这种温爱是作者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三体会感情:年少时每个

51、人都有过五彩缤纷的梦,梦虽美丽,有时却如肥皂泡一般被现实一触即溃。于是有人沮丧,有人绝望,也有人重新点燃理想的火花。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诵读第一和第三部分,初步体会文中作者的感情。请两个朗读较好学生读。提问:你们从他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讨论引导:微带感伤的感情基调,令人伤心,惆怅。四品味语言,品味细节描写:大家已感受到文中弥漫的淡淡的感伤与惆怅。下面请大家共同来品味这两部分的语言,看看能否有更深刻更细腻的感受?(四人一组交流讨论,然后谈谈自己喜欢的,印象深刻的句子)我也找了三处,让我们来共同品味。1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方才挎着装满麦穗的

52、篮子,走回自家那孔破窑的时候,她想的又是什么呢?唉,她能想什么呢!学生读,然后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去掉加点的部分,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月亮升起仿佛是隐秘的,羞涩的,犹如少女拣麦穗时的心情。突出“能”,她们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想嫁个好人。)2觉得多少年来,她们拣呀、缝呀、绣呀,实在是多么傻啊!她们要嫁的那个男人,和她们在拣麦穗、扯花布、绣花鞋的时候所幻想的那个男人,有着多么大的不同,又有着多么大的距离。但是,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只不过在穿戴那些衣物的时候,再也找不到做它,缝它时的那种心情了。学生读,四个同学一组思考讨论问题:第一处加点部分与前文“拣呀、缝呀、绣呀”似乎有些重复,换成

53、“当初”,不是更简洁吗?“依依顺顺”去掉之后,表情达意有什么不同?作者在这里流露出怎样的感情?(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依依顺顺”有这样的意味:梦幻破灭就破灭吧,认命吧。这里有对现实的无可奈何,屈服和认同。作者对她们依依顺顺的出嫁有否定,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3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学生读,思考讨论问题:把“常常”换成“很”,好吗?“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用词既不美,又与前文重复,删掉也不影响句子表达,那么可否删掉?最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

54、情?(“很”表明感情的程度深,刻骨铭心,“常常”指从那时到现在思念频率之高,过去的经历,和老汉之间纯真的情意从未忘怀,表达“我”对逝去的美好事物仍抱有不灭的怀念与追求。多次提到“皱皱巴巴的,烟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纯真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最后一句传达出作者对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逝去的惆怅与感伤,与作品开头营造的淡淡的哀愁这种感情基调相一致。)4提问学生:让每个小组谈一谈所找的喜欢句子,谈谈他们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多鼓励,一个成员发言,其它成员可以补充。看哪一个小组说得好。五小结:拣麦穗以一种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笔调描述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故事,是对人性美、对人与人之间纯真感情的赞颂。今天我们通过诵读,品味语言分享了张洁的一段令人伤感的儿时经历,感受到她对至真至纯的美好感情的渴求,向往。也愿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那份美好如风霜不倒的火柿子永远鲜红透亮。六、作业:1、完成本课的配套练习。2、预习下一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