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 考试题目资料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4450277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7.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 考试题目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 考试题目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 考试题目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 考试题目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教育应用 考试题目资料(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从技术学和教育学的双重视角谈谈你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教育信息化: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我们称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信息技术。因此,对某一系统、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

2、称。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系统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地信息分析,就不可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一、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某一系统、某一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对该系统、该领域

3、中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所进行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我们称对信息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为信息技术。因此,对某一系系统、该领域的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构成该系统、该领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该系统、该领域中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的有意义活动的总称。信息化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将信息作为一种基本的构成要素。因此,信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系统进行信息化分析,它是信息化的基础。另一层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系统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对系统深入地信息分析,就不可实现信息技术在系统中的有效应用。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

4、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狭隘的教育信息化观认为教育信息化集中于技术层面上。即教育信息化就是实现网上学习、CAI学习,并以代替性、省力性、顺利性、效率性作为评价教育信息化的尺度,以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辅助教育教学。实际上,教育信息化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对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将教育信息作为教育过程的基本构成要素。另一方面是指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因此,教育信息化应该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并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

5、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教育信息化突出了终身学习,以及学习的社会化。反观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几年前开始的“校校通”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到现在已经取得重要成就,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而许多不足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如校园网络建设完成之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也基本提高,但是未能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息技术为抓手,促进教育的真正信息化。譬如,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将会促进教育观念、教

6、学思想的转变。但众多教师只会使用网络,却不会去思考如何使用网络促进和改变教育教学二、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尽管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已在我国广泛使用,但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义却是众说纷纭,难以统一,在目前国内学者提出的众多教育信息化定义中,主要以“过程说”居多,主要有:“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所谓教育信

7、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南国农)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教育信息化概念的主要内容,如: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通过对国内已有教育信息化定义进行整合,并参照国家信息化定义,我们不妨对教育信息化重新作一界定: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8、。这个定义有四层含义:一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教育现代化;二是国家及教育部门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教育信息化建设;三是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要广泛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四是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这个定义有五个特点:一是强调了教育信息化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以克服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盲目性,规划和组织的主体应是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二是明确了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的实现教育现代化;三是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范围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四是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五是将教育信息化看作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教

9、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组织离不开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各个领域的应用必然以“教育资源”的建设作为基础,其“应用”过程本身并不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整合”。因此,在本文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定义中均“隐藏”了这些“必然”的内容,以使该定义的表述更加简练,也更具概括性。在本文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定义的四层含义中,前三层含义不言自明,此处仅对第四层含义,即“过程说”的缘由略加详述。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强调“过程”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需要较大的资金

10、投入,而我国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教育信息化的起点不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侧重点及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各异,要完成教育信息化这一艰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运用并不是简单地将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化”,而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会导致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评价、教育环境和教育管理等方面产生一系列的改革和变化,这种改革和变化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艰苦的过程才能完成;三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不会有终极点,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方兴未艾的“朝阳”技术,当然也不例外。我们既不能根据目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制定一个永远适用于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永恒不变的“标准”,也不能用目前

11、的教育信息化“标准”去“禁锢”未来的信息技术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用静止的观点看待教育信息化都是不正确的,教育信息化应是一个动态的、循序渐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三、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既具有“技术”的属性,同时也具有“教育”的属性。从技术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多媒化使得信媒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从教育属性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

12、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完成任务的机会。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信息化教育”。这一表述的依据主要有四:第一,探讨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要回答“教育信息化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按照本文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义,教育信息化其实就是在教育接引用了位于其“底层”的另有界定的若干

13、基础概念。其表述更加简练,也更具概括性。五、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二是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三是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四是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内容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其具体内容主要是:1教育信息环境的完善教育信息化环境是指用于学习的环境,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存贮、处理和传递的信息环境。教育信息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远程教育的信息网络系统、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网络教室、用于教和学的各种支援系统及用于各种教育资源及教育设施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2教育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教育资源是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信息资源。与信息环

14、境相比较,教育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更为直接的作用。教育过程主要是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应用予以展开和控制的。对各种教育信息资源的生成、分析、处理、传递和利用应根据教育信息的特点,教育过程的要求展开。3人才的培养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面向信息社会的新世纪人才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信息能力,它是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人赖以生活,用于学习的基本能力,是进入信息社会的通行证。教育信息化应将每一位学生,乃至全体国民的信息能力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为了实现教育信息化,为了实现国家信息化,需要培养大量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教育信息化应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培养大量的信息技术的专业

15、人才,它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培养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应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指导信息技术在教育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应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促进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信息机器、信息技术的引入过程。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是以信息的观点对教育系统进行分析的认识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指导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教育信息化。五、教育信息化的意义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和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现在:1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步骤2有利于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

16、3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4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一场重要变革,在这个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问题,许多现象需要我们去解决、去认识,这些问题的解决,认识将有效地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信息科学在教育中不断应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现象往往需要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才能进行解决,才能予以深刻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将孕育着一门新兴的学科教育信息科学的发展。教育信息科学是一门利用信息科学的理论、广泛研究学习过程的教育理论,是一门关于教育的信息科学。5促进教育信息产业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实现教育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尤其是

17、对于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更具深远意义。首先,教育信息化作为行业的信息化,其信息化的范围仅限于教育领域;其次,教育信息化是整个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其建设、资源开发及应用必然会涉及到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育管理等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第三,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发展必须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下进行,同时还应处理好与其他行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既要明确教育信息化的范围,同时也要避免孤立地看待教育信息化,明确这一点,对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论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空间

18、与变革路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需通过课程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空间加以实施。教师们最核心的教学场所是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根本的途径是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教学。因此,在学校教学改革中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各门学科的教学流畅地融合为一体,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的基本策略,设计信息技术切入课堂的角度,形成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空间,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可以帮助老师们梳理整合的基本思路从技术的角度切入,进行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教师就其熟悉的某一技术为整合的出发点,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这类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对技术手段掌握运用自如的教师,很容易沿这条思路进行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例

19、如在教学中教师运用网络的信息资源支持学习,利用BBS、电子邮件、QQ等技术形式作为学生之间交流的方式,可以加深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学习,是一种基于技术在某些点上的运用,以片断式使用方法为主。有了技术的支撑就具备了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从技术的角度切入是自然行动的开端,其缺陷是此类应用易造成技术使用的孤立性,各种技术之间的协调、配合性较差,有时就会“为了技术而技术”,过多地考虑了技术的成份,学习内容、媒体与教师、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设计不到位等。 从学习方式、学科特点的角度切入,进行课堂教学整合的策略。教师思考了某一类的学习方式,或者是根据所讲授的学科特点设计了运用技术于学习过程中,使二者有效

20、地融合,从而实践总结新型的学习方式、探索技术作为有效的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规律,熟悉学科教学规律的教师一般会沿这条思路进行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例如几何画板在数学、物理学科中的运用,将一些抽象的原理通过可视化实验进行探究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传递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老师需要利用启发引导发现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整合的方法从教学的角度出发,将技术有机地融入教学之中,可以遵循学科教学的特点与规律,将多种技术手段组合运用,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触及,设计学生参与学习的多种机会,在以教为主的教学、以学为主的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中,实践技术在其中的不同作用,特别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

21、深化,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切入技术的使用是课程整合的主流实践行为。从课程文化的角度切入,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利用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之后,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等全方位的影响,研究探讨课程结构的改变,从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内容、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等方面系统地进行研究,实现课程信息化,这是教育研究专家的角度关注的问题层面。例如在美国国家课程标准当中,根据课程的特点构建课程的实施方案,以系列的课程计划为线索,用JAVA软件为实现数学、科学虚拟实验的手段。学习以问题为中心,应用计算机模型的模拟开展自主性探究学习,这种课程具有在线学习、交互学习、多媒化内容表征的特点,是

22、一种新型的互动课程。这种整合的角度从课程的视角切入,运用多种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构筑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学生将以全新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不同切入角度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策略。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层次无论划分为几个层次,最基本的两个因素是共同的,一个因素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情况,考虑此因素是因为我们可以感悟与领略到信息技术有许多的优势与特长,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有不同的整合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学中利用传统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在计算机网络的学习环境中,学生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自主性学习,它是进行课程整合的物质基础;另一个因

23、素则为学生的学习投入情况,考虑此因素是因为整合的最终目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程度是衡量整合效果的重要标志。如何设计学习过程,为学生创设更多参与学习的机会,不论是低技术环境中的学习还是高技术环境中的学习,只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新调整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角色,都有可能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过渡到主动的学习,从认知上、行为上、情感上全面地投入到学习中。实质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双向整合,既包含了“信息技术课程”和“课程信息技术”的两种单向整合,又是一种深化和提高。1切入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关键就是找到学科知识点的切入点。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信

24、息技术可切入的知识点甚多,教师应充分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效地开展课程整合。如:语文的春天的脚步、数学的圆的周长、英语的Happy birthday。2感知策略 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力求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受到冲击,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并通过动手实验、操作学具,边想、边做、边练来感知事物、领悟概念、掌握原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大大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并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3思维策略 思维训练是教学的核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激发了学生

25、思考的热情,有助于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的一般品质的训练,还有助于对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如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逆向性等进行有效的培养。当前,许多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思维训练方面提供良好的支持。如: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几何画板可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探索问题的机会;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协作,提出自己推理总结数学规律,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4情感策略 情感和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提供的情感驱动功能,调节学生的情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意志力、记忆力。 5情境策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直接推动学

26、习的内在动力,是获取智能的开端,追求的先导,理想的桥梁。故此,在教学中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体,开展课堂智力激励,要求学生对问题情境积极迅速设想出解决的各种可能性。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热情。 6实践策略 俗语说:“实践出真知”,但有些学科的实践内容,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学生亲临其境。通过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呈现出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让学习者真正在其中体验,学会在环境中主动建构、积极建构,构筑自己的学习经验。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向学生展示教学实践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并模拟动态的变化过程

27、,通过模拟实践使学生尽快把握实践要领和具体操作方法,并通过学生的模拟操作,尽快掌握操作要领。 7合作策略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合作已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进行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的应用能力。8自学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利用Internet自己查阅资料,开展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该策

28、略主要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提取 重组 加工 应用。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基本框架、总目标、指导和建议,起到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9乐学策略 在学科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教学游戏软件,把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集为一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由此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决策能力和操纵能力。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开展艺术欣赏、制作比赛、学生作品展示等活动,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学习者能在信息化的

29、环境中,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程学习的目标,并学会进行终身学习的本领。因此,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的认识很重要,为了满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和主题为中心;学习者之间进行通讯交流的学习过程;具有创造性和生产性的学习。李克东提出了以下基本策略: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自主发现、探索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研究方法以及合作学习精神;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信息交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为学习者提供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的联系、作品评价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

30、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 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 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 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 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 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 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掌握 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依据各学科的具体实际 来进行,即要根据学科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 象及教学策略,找到整合的切人点,并结合学科教学 的各个环节

31、来展开。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知识点切入策略2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策略 3思维训练核心策略4情感驱动策略5情境激励策略 6因势利导策略 7实践感知策略8习作强化策略9合作探究策略10自主探究学习策略11寓教于乐策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意味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认为,这种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要应用于教学,使之既能增加教学良性效应,提高学习效

32、率,而且能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这样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 首先要提高认识,负起担纲意识。其次要更新观念,想法引进资金。三是要创设环境,形成良性循环。四是要优化管理,全面推进整合。三、要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做好整合的基础资源整合。2、理顺整合的途径过程整合。“过程整合”是指教育者与学习者以教与学为目的的具体操作形式。3、明确整合的目的能力整合。在课程研制视野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有“优化课程的空间结构”、“优化课程的时间结构”以及“创新课程材料包”等。三、请以WebQuest为例谈谈你对

33、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相关认识。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教授在对职前教师进行培训时提出了WebQuest的概念。目的是为职前教师提供一种在线教学的模式,以便既能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又能促进高水平的思维。不久,他与汤姆马奇(Tom March))将WebQuest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信息技术与教师培养整合的课程计划。“WebQuest”寓意为网络探究。在这类课程计划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特定的假想学习情境、解决的问题任务或者需要完成的课题项目,课程计划中为学生提供了互联网资源,并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方案。1WebQuest

34、的含义和教学理念WebQuest即“网络探究”,指学生通过网络来寻求解答某个问题的相关材料、解决方案或者技术支持等,是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的核心教学设计理念是教师先创设某个特定的情境,将学生引入其中,然后落实具体探究或解决的任务,要求学习者独立或者协作完成,提供的各种网络资源是学习者的主要信息来源和制定解决方案的依据。2WebQuest的分类从对学习者要求的不同层次,以及完成任务所需时间的长短来分,WebQuest有二种教学方式。短期 WebQuest(ShortTerm WebQuest ) 长期WebQuest(LongerTerm WebQuest )

35、(1)短期 WebQuest(ShortTerm WebQuest ) 短期WebQuest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获取和整合,希望学生能够就某一个问题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即“获得知识”。学生首先从网络上搜集大量新的信息,然后对其进行提炼,以求获得充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概念认识。短期WebQuest通常控制在1到3个课时内完成一个专项教学任务。(2)长期WebQuest(LongerTerm WebQuest )长期WebQuest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拓展和精炼知识,。在完成了一个长期的WebQuest之后,学习者能够对某个问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对该领域的知识深入地分析

36、、综合以及评价后,能够以某种方式将其转化。通常是创造性提出问题解决方法、理论和结果;还能够通过在线或不在线的方式与其他学习者交流。长期WebQuest通常控制在一个星期或更长的时间内完成。3WebQuest的课程结构为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在网上充分地利用时间,避免无目的漫游,课程应经过精心设计,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要包含一个可行的任务、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库、评价方式和进一步拓展的方式。WebQuest一般都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Resources)、评估(Evaluation)、结论(Conclusion)等6个关

37、键部分和如小组活动、学习者角色扮演、跨学科等非关键部分。其中每一个关键部分都自成一体,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各模块的顺序与搭配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1)绪言(Introduction)。“绪言”部分的目的是要给学习者指定学习或探究方向、通过各种手段提升学习者的兴趣。所选择的主题应当: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相关;与学习者未来的目标相关;充满吸引力,生动有趣;引导学习者进行充实而有意义的角色扮演。 (2)任务(Task )。任务模块对将要完成的事项进行描述。最终结果可以是一件作品(如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者是口头报告(如解释某一特定主题)。具体可包括编纂、复述、判断、设计、分析等等,或是这些任

38、务不同程度的综合。(3)过程(Process)。在“过程”中,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其中包括任务的分配,对学习者扮演角色或看问题的视角的描述等等。指导者还可提供学习和人际关系建议,如如何组织头脑风暴活动等。整个过程描述应当简短而清晰。(4)资源(Resources)。“资源”是一个网站清单,这些网站指导者事先己查找和核实过,能帮助学习者完成任务,以便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在主题上,避免漫无目的地网上漫游。WebQuest的资源中也可以包括教科书、录音带等非网络资源。(5)评估Evaluation )。“评估”是WebQuest中的新增模块。显然,如果要证

39、明用网络来学习的花费是值得的,我们需要能够测评学习结果。由于我们寻求的学习在布鲁姆目标分类学(Blooms Taxonomy)中处于较高层面,因此难以用多项选择测试题来测量,需要有一个评价量规(evaluation rubric )。根据给予学习者的任务的不同,评价量规可以有不同的形式。(6)结论(Conclusion )。WebQuest的“结论”部分提供机会总结经验,鼓励对过程的反思,拓展和概括所学知识,鼓励学习者在其他领域拓展其经验。 4WebQuest的教学设计理念(1)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WebQuest首先提出的任务要求学生去理解、综合或解决一个真正的社会面临问题,任务是真实的

40、,而不是一个仅出于学习任务需要提出的虚拟问题,这有助于推动学生积极地去探索和解决问题。其次,WebQuest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是真实的,而不是脱离实际和真实环境的。通过网络,学生可以直接与专家、数据库、最新报道发生联系。最后,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上传、发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大家进行交流,促使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得到尽可能满意的答案。(2)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促进高水平的思维要求学生不是简单地收集信息来回答问题,而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将任务分成一个有意义的子任务或子课题,让学生经历一些类似专业人员经历的研究思维过程。将主题简化,提供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和观点的事例和案例,使学生通过对这些信息

41、和观点进行筛选、处理与理解,形成不但与原有知识相联系的理解,还能发展成新的更高的认知水平,促进更高的思维水平发展。(3)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形式当学生解决的是一些复杂和矛盾的问题,通常一个学生无法掌握这些问题的所有方面,需要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由于不同小组的合作研究和讨论程度不同,其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随着研究和交流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将对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产生影响。5WebQuest的教学特点(1)给予学生相对充分的自由,同时限制他们在指定的空间,要求学生充分利用他们的学习时间,来应用网络工具完成赋予的任务,以求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2)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单个学习者先在远程教育

42、系统或者网络资料库的帮助下独立完成任务,而后大多数的WebQuest要求学习者协同工作,共同解决问题,经历团队合作;(3)在教师设计的WebQuest特定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要求学生扮演的各个角色通过网络来完成他们的合作(例如E-Mail,BBS等);(4)书本知识的拓广,用WebQuest进行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任务驱动式的学习方式。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要求学生分析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通过独立的或者协作的方式提出任务的解决方案,并将方案加以实施。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会对问题有一个超越教材的比较宽泛、全面的了解;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比较和提炼,学生会对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43、,形成概念;通过实施解决方案,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并进一步从实践中修补他们对于问题认识的缺陷和不足;(5)各学科知识的综合、理解与运用。教师们在制定WebQuest的时候,往往希望学生们能够超越课本和教室的范围,开拓更广阔的学习视野,获得更深刻的认识。因此,WebQuest通常覆盖了多个学科,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地创造各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并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运用各种技能完成任务;(6)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和老师的兴趣及想象力。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在各种资源的支持和启发下,针对有待解决的任务,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而不会受到课本或是课堂的约束。对于

44、教师而言,在设计WebQuest的时候,相对于设计课堂教学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他可以采用与课本完全不同的材料,使学生通过一种完全不同的知识构造的方法或顺序,来达到与课堂教学相同的教学目标,同时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7)WebQuest是虚拟与现实的结合。WebQuest的基础是Internet的虚拟世界,而WebQuest的问题却是现实世界的问题。因此,一方面WebQuest要求学生超越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在虚拟世界中分析和批判各种资料,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WebQuest的问题却又是直接来源于现实世界的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当然也必须是现实的,而不是空洞的,不切实际的。研究性学习注重培养学

45、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通过教与学传统方式的改变,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过程,有效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使被动地接受式学习转向主动地探索性学习。 研究型课程在内容上体现出来的专题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与传统课堂的学习方式、方法、内容等有显著的不同,其注重信息收集与处理的研究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需要借助网络的支持,网络拓展了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因此,构建研究性学习的网络教学环境,制订灵活的教学实施方案,进行恰当的学习评价,是教师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

46、有效方法。这里仅以我校的教学实验为例,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三要素首先,因特网上的关于自然、社会、生活以及各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研究、探索、实践的材料。即网上资源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研究探索材料。其次,基于网络的搜索引擎、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工具如几何画板等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研究、探索、实践的辅助工具。即工具软件是研究性学习的辅助研究工具。第三,基于网络的教学支撑平台,特别是基于Web的协作学习平台,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交流、协作和项目(活动)管理工具。即网络平台是研究性学习的交流管理工具。创新思维培养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首先,在互联网

47、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促进创造性思维环节一,即发散思维的培养。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其资源极其丰富,在互联网上可以是学生接触到各式各样、方方面面的信息,从而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的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在掌握了充分的知识之后,敢于大胆提出自己观点的创新精神。其次,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在这方面工具软件,典型的如几何画板可以辅助学生对一些几何问题和力学问题进行研究与探索,电子表格软件可以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寻找结论;此外,网络虚拟实验环境也可以提供一些学生在现实中无法体验的情景,通过网络进行一些虚拟的科学实验,辅助学生进行

48、探索与思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培养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最后,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即辩证逻辑思维)。网络平台使得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相关专业人事进行交流,互相从问题的不同侧面进行辩论与探讨,可以使学生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探索事物的来龙去脉,更加全面的认识问题。另外,需要提到的一点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并不排斥非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而是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适应信息时代的人才要求。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可以采用“开放式长作业

49、”形式,即先由教师向全班学生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可以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研究专题,也可以不确定范围,由每个学生自定具体题目,并各自相对独立地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到半年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这么长时间的“作业”,教师如何对其进行监控?其它同学如何了解其进展?如何共享研究成果?在网站上定期发布其研究进展或用Email不定期的通报相关情况应是一种较好的解决办法。采用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全班同学需要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点。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或辩论,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化研究,之后或进入第二轮研讨,或就此完成各自

50、的论文。显而易见,网络是其最好的交流和共享平台。比如,开始时,每个同学的搜集的资料和自己取得结论或形成的观点可以在网上发布;可以全班集中讨论,也可以通过Email或BBS异步讨论;将初步的成果公布在网上,再继续通过网络进行讨论,如此反复。小组合作研究是经常采用的组织形式。学生一般由3-6人组成课题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此时,小组的合作非常紧密,更需要共享资源、共享思想、协调任务进度,因此更离不开网络的支持。目前,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实验室在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关键技术的支持下已成

51、功开发出一套完整的协作学习系统WebCL(),该系统除了支持资源共享、不同分组策略和互动协作等功能外,还具有任务调度、项目(活动)管理等功能。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以增长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网络,学生可以跨时空地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知识背景甚至不同种族的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因此,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应成为学习的主流,它不只是目前我国高中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和一门课程,还应是终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四、选择一种新的信息技术谈谈它的教育应用现状与前景。这个题目很开放,自己找资料五、谈谈你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解和认识并分析个人知识管理的主要技能个人知

52、识管理定义根据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 Management Center)的界定,“知识管理”是指知识的创新、获取、共享、传播、利用、组织、发现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从实用角度来定义,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实质却在于帮助个人提升工作效率,整合自己的信息资源,提高个人的竞争力。个人知识管理应该被看作既有逻辑概念层面又有实际操作层面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指供依据个人知识管理特点,来协助个人更省时省心管理文件、更容易养成知识管理习惯的软件工具;并

53、在此基础上提供学习等其它辅助功能。个人知识管理的含义A. 时间控制B. 工作空间舒适度C. 快速阅读、备注和研究D. 备案和文档管理E. 信息设计(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无用)F. 有目的的写作G. 知识/信息处理设施(通常指PC等IT设备)H. 知识/信息过滤技能个人知识管理战略A. 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B. 制定一个(知识)获取战略C. 设定信息的优先级,确定哪些信息可以丢弃,哪些信息可以收取D. 确定如何和何时处理手上的信息E. 为需要归档和保存的知识建立规范F. 创建个人的文件系统,可以兼顾(管理)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其它知识活动G. 为不同用途建立信息目录(书签)和索引H. 经常评估/评

54、价所存储信息和目录的价值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步骤和方法1. 分析个人对知识管理资源的需求2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和专业知识体系A. 人际交往资源(如联系人的通讯录、每个人的特点与特长等) B. 通讯管理(书信、电子信件、传真等) C. 个人时间管理工具(事务提醒、待办事宜、个人备忘录) D. 网络资源管理(网站管理与连接) E. 文件档案,个人知识库管理 既然要建立自己的知识库,那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你个人知识的分类。分类学是一门学问,当然不需要每个个人都去研究分类学的知识,但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检查一下自己到底需要哪些知识。3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的准则和文档命名规范 建立起个人文档的命名规范非常重要。可

55、以类似与:竞争对手市场活动分析_20041202_市场部_小黄.doc 看上去比较麻烦,但这是进行有效的个人文档管理的基础。4选择进行个人知识管理的工具 对个人来说,针对不同的信息可以采用不同的工具,不需要采用统一的入口,只要简单易用,适合自己就行,比如邮件管理,通讯录管理,这是最常见的个人知识管理的一部分。还有就是知识内容的管理,可以采用WIKI和BLOG。例如:Outlook:充分利用你手头的工具,Outlook就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其功能很强大而我们日常工作中对其功能却用得很少,好好学习一下Outlook的应用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一定会有帮助。资源管理器Google Desktop 不要用什

56、么所谓专业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他们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和其他工具软件兼容性不好,大大限制了你将来对手中资源的调动能力。浏览器收藏夹,博客 其实真正会用IE收藏夹的人未必很多。大多数用收藏夹是为了收藏网站。其实,每天为了一个主题用Google在网上搜索时,你可以将看到的哪怕有一点价值的网页都分类放在收藏夹里,然后整理。 博客可以将自己对某一主题的研究记录下来,并拿出来分享。首先是对个人的记录,然后才是分享。5 维护,持之以恒地维护个人专业知识体系 三分建设,七分维护。最难的也是持之以恒。 A. 添加新的知识源和知识分类; B. 更新、修改和删除部分知识源; C. 调整共享的位置; D. 与他人进行

57、互动的知识资源交流; E. 不断完善个人知识管理的各项准则。6 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个人专业知识资源我们所有的知识只有一个唯一的目的:使用它,利用知识创造效益。个人知识管理最终目的,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提升能力,促进创新,这就要求在个人知识的知识流中,知识管理要有助于个人知识流的流动,促进新知识的不断获取,促进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 个人为中心,不断向外延生,个人的实践领悟等,使知识流有助于个人隐性知识的获得。 在知识的利用上,一些传统的方法可能对个人知识管理有所帮助,譬如归纳和演绎。想要利用已有的知识,既可以在个人占有的大量知识基础上进行归纳,找出事物间的规律,然后应用于实践从而对这种归

58、纳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再从实践中修正归纳出的知识;也可以对原有知识进行演绎,帮助新的实践。 知识管理中知识的利用方法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它涉及不同个体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价值观等因素比较复杂。但在实践中不同个人可以总结自己有效的方法,并多于交流,促进自己拥有知识的充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己。Dorsey教授指出PKM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创建、分类、索引、检索(搜索)、分发以及重新使用某项知识的价值评估。其中,七项知识管理的技巧与方法是21世纪的知识工作者所必需的,可以概括为:检索信息的技巧;评估信息的技巧;组织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技巧;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和信息协

59、同的技巧。个人知识管理的七种技巧和方法为: 检索信息的技巧 评估信息的技巧 组织信息的技巧 分析信息的技巧 表达信息的技巧 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 信息协同的技巧以下对七种技巧与方法进行表述:1)检索信息的技巧:在个人知识管理中,检索信息的技巧既包括技术要求很低的问问题然后听回答的技巧,也包括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搜索引擎、电子图书馆的数据库和其他相关数据库查找信息的技巧。为充分掌握检索信息的技巧,个人有必要对搜索的概念、布尔逻辑、搜索的实践等充分的掌握。(2)评估信息的技巧:这种技巧不仅指个人可以判断信息的质量,而且指个人必须能判断这种信息与自己遇到的问题的关系。这并非是说个人应该去了解计算机评估信息

60、的机理(尽管互联网的搜索引擎已经实现了最原始的评估功能),但在这个信息过量的社会中,信息评估的技巧对个人是越来越重要。(3)组织信息的技巧:这种技巧会牵涉到用不同的工具把各种信息组织起来。在手工操作的环境中,我们会用文件夹、抽屉和其他的比较原始的方法来组织信息,在现代的高科技环境中,我们用电子文件夹、相关的数据库和网页的办法来组织信息。有效组织信息的原则是:无论环境怎样,组织起来的信息应该便于有效的利用。(4)分析信息的技巧:分析信息就必须牵涉到如何对数据进行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用的结论。常用的分析信息的方法是建立和应用模型,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出信息间的关系。电子表格和各种统计软件提供了分析

61、信息的方法,但在建立各种分析软件的模型的工作中,人还是最重要的。(5)表达信息的技巧:表达信息的最重要方面是你的观众。信息的表达,无论是通过PowerPoint、网站还是通过文本,大部分的工作应该围绕如何让观众理解、记住、能与表达者互动上。许多有关网站风格和网站设计的论文中经常有关于如何更好的表达信息的论述。(6)保证信息的安全:虽然保证信息安全的技巧与个人知识管理中其它的六种技巧有所不同,但这并不表明保证信息的安全就不重要。保证信息的安全涉及到开发与应用各种保证信息的秘密、质量和安全存储的方法和技巧。常用到的密码管理、备份、档案管理都是保证信息安全常用的方法。(7)信息协同的技巧:信息技术的

62、发展为组织和部门的协同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效的利用这种技术不仅要求会使用这种工具,而且要求充分的理解协同工作的各种原则及其内在内容。譬如E-mail的礼节就是个人知识管理中信息协同的一个潜在重要知识。以上七种知识管理方法,实际上是处理日常工作中“知识维度”的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和操作,并可以根据需要相互结合,选择使用。例如,你可能是在对信息进行评估后才发现仍然需要检索一些信息。瑞士Open Connect AG公司的知识管理主管Hyams教授认为,除了以上七项外,个人知识管理的内容还应该包括时间管理、基础设施、组织性工作等等方面的技能,具体指:时间控制;工作空间舒适度;快速阅读、备注和研究;

63、备案和文档管理;信息设计(哪些信息有用,哪些信息无用);有目的的写作;知识/信息处理设施(通常指PC 等IT设备);知识/信息过滤技能。个人知识管理作用1 能快速找到自己搜藏的文档来解决问题,速度要能快到“不打断思路”2 知识型工作者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管理“个人知识”,达到提高个人竞争力的目的3 收集和消化工作、生活等所需的知识,能清晰的反映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情况进行结构调整.个人知识管理(PKM)的五个问题如果将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与传播、利用、创新,那么每个人的个人知识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一、个人知识的获取:学什么、如何学。学什么是学习的目标

64、问题,如何学是学习的方法、工具问题。不确定目标则学的再多价值也不大,因为无法争相的积累;不知道如何学则会被信息“淹没”找不到知识,无法高效、快速的学习;二、个人知识的存储:不知道如何存,用的时候找不到。知识除了存在大脑中外,还可以存在笔记本、硬盘上,如何将你的知识更好的组织起来,便于下次查找、利用是个人知识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个人知识管理的探讨都是关注的个人知识信息和知识的存储。三、个人知识的共享与传播:为什么要共享和传播,如何共享与传播。你知道也要让别人“知道你知道”,否则你就无法跟人协作,无法取得别人的了解、理解和信任,你就会成为“怨妇”,所以你需要做知识共享和传播的工作。如何共享与传播,你需要定位、确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