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器的发展史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104419777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航天器的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航天器的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航天器的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航天器的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天器的发展史(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航天器的发展史摘要 美丽的星空、浩瀚的宇宙对于人们来说充满了无限的诱惑,激励人们不停地去探索与发现。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现在的嫦娥一号升天,都寄予着人们无限的希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航天器的出现使得脱离大气层飞向外太空不再是一个梦想。同时,对宇宙的探索提高了人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对人类自我的认知程度。当然也必定会带动现在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使得我们的社会文化与经济文化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关键词 宇宙; 探索与发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 航天器; 经济与政治 Spacecraft DevelopmentAbstract: The beauty of the sky, the vast univ

2、erse filled with infinite enticement for people, inspiring people to keep exploring and discovering. From ancient chang e to the number of now ascended into heaven, which wholly people infinite hop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mergence of the spacecraft made from the atmosp

3、here to fly to the outer space is not a dream.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niverse improved people the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and human cognitive degree of self. Of course it also will drive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making our social culture and economic culture more diver

4、sified development.Keywords: Universe; Exploration and discovery;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pacecraft; Economic and political1 航天器的概要航天器又称空间飞行器、太空飞行器。它是卫星、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宇宙探测器的总称。航天器是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在太空运行,执行探索、开发、利用太空和天体等特定任务的各类飞行器。相传最早的试图飞天的人是中国一名叫做“万户”的人,他做了两个大风筝绑在椅子两边,并且将不少的火药绑在凳子上,然后

5、命令仆人点燃火药,但是随着巨响,他消失在烟雾中,人类最早的飞天实验失败了。直到1957年苏联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航天技术开始了蓬勃的发展。1961年苏联成功的发射了一枚载人航空飞船,前苏联空军中尉尤里加加林成为第一个穿越大气层飞向太空的人,他乘“东方一号”飞船用108分钟绕地球一圈后安全返回地球,这也使得苏联在与美国的军备竞赛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随后,美国的航天技术也迅速发展,尤其是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成功踏上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外太空星体的表面,开始了对月球的探索。在这之后其余各国的航天技术也开始迅速的发展起来,到1990年12月底,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

6、印度、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和欧洲航天局先后研制出80多种运载火箭,修建了10多个大型发射场,建立了完善的地球测控网,世界各国和地区先后发射成功4127个航天器。其中包括3875个各类卫星,141个载人航天器,111个空间探测器,几十个应用卫星系统投入运行。目前航天员在太空的持续飞行时间长达438天,有12名航天员踏上月球【1】。到上世纪末,已有5000多个航天器上天,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航天活动,并且航天技术目前还在以相当快的速度在全球持续稳定发展,可以肯定的说航天科学技术是一项前景广阔的科学学科。航天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学科,对于人类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航空器又是人类

7、去探索外太空的一项重要的媒介,所以航空器的发展对于外太空的探索占据着至关重要地位。所以对于航空器的研究与发展始终是不可懈怠的。2 航天器的发展历程航天器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历程,这三个阶段可以分为探索试验阶段,完善实用性系统阶段,战术应用为主的新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充分反映了航天器由简易向复杂化,功能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其最根本的宗旨还是探索与发现,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可以获得创新。2.1 探索实验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是探索实验阶段。主要是通过发射探索卫星和探索装置,对太空环境、条件进行探测,并测定实验仪器设备的可靠性,为今后设计航天器提供可靠条件,并在地面建立各种环境模拟

8、实验设备。这一阶段的航空器主要以人造卫星为主,其重量大概在几十千克到上百千克之间,工作寿命短,功能也比较单一【2】。但这一阶段也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载人航空技术理论如1958年6月5日,苏联科学院院士、火箭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为政府起草的开发宇宙空间的远景工作中提出1961年-1965完成研制能乘2-3人的载人飞船,1962年开始研制空间站。这一理论为以后载人航空飞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2 完善试用阶段从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是以战略应用为主的完善实用性系统阶段,主要是发射各种卫星,例如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地球资源勘探卫星及少数的载人航天器,并且大量的卫星形成了卫星系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9、更加持续性,连续性的为人类服务,卫星的重量也能够达到1000KG左右,并且由服务本国转向服务于全世界,实行商业化卫星经济,形成购买和租用卫星的机制。同时载人航天飞船的发展也逐渐完善起来,由最初的前苏联中尉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绕地球旋转一周到1995年美国“亚特兰蒂斯”号飞船携带五名美国航天员与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升天并首次实现了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对接且之后成功对接了8次,展示了航天技术发展的日益成熟,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又进入了一个新的纪元。同时人类在不满足对太空的短暂遨游的情况下建立了空间站,空间站的建立与发展可以使得人们长期滞留太空,为外太空的科学研究做出巨大贡献2.3 以战术、应用为主

10、的新阶段从90年代至今,是以战术为主的新阶段。各种应用卫星逐渐向多功能、高效能、长寿命的方向发展,美国等军事航天大国开始强调军用航天系统的战术应用,并进行了大量载人航天飞行,航天技术逐步进入军事化。航天器的研制也逐步走向双边或多边化的发展,出现了跨国公司或联合跨国公司的发展,同时由于航天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小型器件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逐渐掀起了小型卫星热,它造价低、重量轻、风险小,所以特别受一些大学、公司及军方的重视,与此同时小型火箭也逐步受到重视。同时,以航空技术为前提的旅游业也开始逐渐兴起。2001年世界上首位太空游客,美国富翁蒂托塔乘联盟TM32号飞船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出发,到

11、国际空间站上旅游观光8天。蒂托的旅游之旅开创了太空旅行的先例。2002年第二位太空游客南非亿万富翁马克 沙特沃斯在太空度过了10天时光。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航天旅行也将会成为人们普通生活的一部分,航天科技将越来越向人类的生活方向靠拢。3 航天器的发展方向目前的航天器仍然存在着许多的弱点,例如现代卫星不能够实现在轨组装,其大小和重量受到运载器能力的限制使得许多大型的科研装置没有办法带向天空,因而导致了科技研究不能够顺利的进行。所以日后的卫星可能会不断地改进这方面的缺点,努力实现在轨组装和脱离对重量的限制。此外航空器还应该会向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例如航天飞机,飞船等的安全性能问题。根据目前的情况各国

12、使用的均是一次性火箭,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所以多次循环可使用的火箭在未来也许可以实现。当然航天器的发展还主要集中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提高从空间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扩大应用范围;加速试验在空间环境条件下生产新材料和新产品:探索空间利用太阳能辐射能,提供新能源。从空间获取信息、材料和能源将会是航天发展的一个长远问题【3】。但是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这些想法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变为现实。航天技术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它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同时它是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实力的体现。因此航天器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对一个国家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航天技术的发展中就会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将会对宇宙有更加透彻的认识与了解并且创造新的人类文明。参考文献:【1】 温熙森 高科技知识读本【M】, 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2】 国防科工委,中国大百科航空航天,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3】 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