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学总结

上传人:z**** 文档编号:104402483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学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寄生虫学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体寄生虫学总结线虫概论成虫圆柱形,体不分节,大多雌雄异体体壁外:角皮层无细胞结构中:皮下层由合胞体组成内:纵肌层肌细胞原体腔:指体壁和消化道之间的腔隙。因无上皮细胞覆盖,故称原体腔。消化系统:完整的消化道口咽管肠肛门生殖系统:雄虫为单管型;雌虫为双管型生活史:虫卵幼虫(蜕皮)成虫似蚓蛔线虫生活史:成虫(小肠)7受精卵(粪便排出,土壤发育)7感染期卵(误食入小肠)7幼虫(从小肠进入血循环:肝、右心、肺)7幼虫(肺泡脱皮2次,穿肺泡经气管、咽、食管、胃、移行至小肠)7成虫(小肠)生活史要点无需中间宿主感染阶段:感染性蛔虫卵感染途径:经口幼虫有移行过程幼虫在肺发育幼虫发育过程中4次蜕皮卵、肺泡、小

2、肠致病幼虫肺蛔虫症:机械损伤、分泌免疫原性物质发热、咳嗽、血痰、哮喘、荨麻疹、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成虫1.掠夺营养7营养不良,儿童发育障碍2. 损伤肠粘膜7肠粘膜炎症,影响消化吸收(机械损伤+化学刺激)3. 引起过敏反应7荨麻疹、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分泌物+代谢物)并发症7胆道蛔虫症、肠穿孔、蛔虫性肠梗阻(穿孔习性)实验诊断粪检虫卵: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痰检幼虫吐虫或排虫传播途径:感染性卵污染了食物、水、手,经口感染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蛔虫感染率居高不下的原因:生活史简单,不需中间宿主产卵量大虫卵对外界抵抗力强用未经处理的人粪做肥料和随地大便使虫卵污染土壤疫区人群不良的卫生行为

3、钩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美州板口线虫NA发达的固着器官口囊虫体前端3种腺体头腺一对:分泌抗凝素、乙酰胆碱酯酶交合伞与交合刺生活史成虫(小肠上段虫卵(粪便排出,土壤发育)fl期杆状蚴期杆状蚴t丝状蚴(经皮肤进入人体,随血循环至肺泡,移行至小肠)7成虫(小肠上段)生活史要点无需中间宿主感染阶段:丝状蚴感染途径:皮肤口(十二指肠钩虫)母婴传播(十二指肠钩虫)幼虫有移行过程致病幼虫一一1.钩蚴性皮炎fl型变态反应,奇痒感(粪毒)呼吸系统症状t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哮喘成虫1.消化道病变T异嗜症2. 缺铁性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3. 消化道出血t柏油样便,血便4.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急性钩虫病人婴儿钩虫病t贫血,

4、发育缓慢,柏油样便(尿布、胎盘、母乳感染)钩虫病慢性失血原因:虫体吸血(量大)血自消化道排出咬附部位伤口渗血(量大)更换咬附部位,原伤口渗血组织血管损伤实验诊断粪检虫卵: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痰检钩蚴,钩蚴培养法胃镜或十二指肠镜检药物:阿苯达唑、甲苯达唑旋毛虫生活史成虫(小肠)T雌虫产新生蚴(肠粘膜)T新生蚴(随血循环到横纹肌)T囊包幼虫(人误食:T成虫T新生幼虫T囊包幼虫)T宿主转换T脱囊幼虫(肠腔)T成虫(小肠)生活史要点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阶段:囊包幼虫感染途径:口食幼虫有移行过程成虫和幼虫可寄生于同一宿主,但完成生活史必须更换宿主人既是中间宿主,也是终宿主成虫直接产幼虫成虫在小肠内寄

5、生,幼虫在横纹肌中寄生囊包半年钙化致病幼虫一一1侵入期(幼虫脱囊发育为成虫)T十二指肠和空肠浅表溃疡肌型期(幼虫入侵横纹肌)t急性全身性血管炎、心肌炎、全身肌肉水肿,发热,肌痛(机械性损害、分泌物毒害),肺出血,肺水肿恢复期t症状减轻,肌痛依然存在实验诊断肌肉活检环蚴沉淀实验ELISA皮内试验药物:阿苯达唑(首选)、噻苯达唑、甲苯达唑吸虫概论呈叶片状,长舌状(除血吸虫外),两侧对称,背腹扁平,不分节有吸盘(口、腹吸盘各一个)消化系统不完整(有口无肛)雌雄同体(除血吸虫外),生殖系统发达无体腔,中间为实质组织生活史: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交替

6、进行无性世代幼虫软体动物(中间宿主)有性世代成虫脊椎动物(终宿主)虫体自体或异体受精,虫卵须入水才能发育蚴体增殖:指某些蠕虫(吸虫、绦虫)的幼虫繁殖后代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华支睾吸虫形态成虫雌雄同体,睾丸分支,前后排列虫卵有卵盖,疣状突起,卵内有成熟毛蚴生活史成虫(肝胆管)7成熟虫卵(粪便排出,入水)7虫卵(淡水螺吞入)7毛蚴T胞蚴T雷蚴T尾蚴(侵入淡水鱼虾)7囊蚴(经口入,在十二指肠脱囊)7童虫(移行至肝胆管)生活史要点成虫寄生于宿主的肝胆管内终宿主:人、脊椎动物第一中间宿主:赤豆螺、纹沼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虾感染阶段:囊蚴感染方式:经口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保虫宿主猫、犬、猪

7、等致病:主要病变在肝脏次级胆管虫体的机械阻塞虫体分泌物、代谢物和机械刺激引起的胆管扩张、炎症、胆汁淤积、胆石症等,严重会导致胆淤性肝硬化。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乏力,肝区不适体征肝肿大(多在左叶),肝硬化、腹水儿童感染严重者导致侏儒症死亡率较高实验诊断粪便查虫卵:直接涂片法、水洗沉淀法十二指肠引流胆汁:离心沉淀查虫卵B超、CT传播途径:虫卵入水、水中有中间宿主、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虾、生、熟食具未分开药物:吡喹酮卫氏并殖吸虫形态雌雄同体,子宫与卵巢并列两个睾丸并列生活史1. 成虫(肺,卵入气管)7卵(粪痰,入水)7毛蚴(侵入螺体)7胞蚴T母雷蚴T子雷蚴T尾蚴(侵入溪蟹、蝲蛄)7囊蚴(口入

8、,小肠脱囊)7童虫(穿肠壁、腹腔、膈肌到肺)生活史要点感染阶段:囊蚴感染途径:经口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狗、猫转续宿主:猪、野猪第一中间宿主:川卷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蟹和蝲蛄2. 童虫体内移行2. 异常寄生部位:脑、眼、肝、皮下致病致病阶段:童虫和成虫肺病理过程:1.脓肿期虫体移行引起组织出血、坏死、继发感染囊肿期脓肿内细胞死亡、崩解、液化,形成赤褐色粘稠液2. 纤维疤痕期囊肿内含物排空或吸收,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急性期临床症状:童虫移行,引起组织、器官损伤及出血,变态反应性全身症状慢性期临床症状:1.胸肺型:血痰或铁锈色痰游走性皮下包块型脑脊髓型:肢体变形,癫痫,半身不遂3. 腹型:出现腹痛、

9、腹泻、大便带血症状实验诊断病原诊断:虫卵(痰、粪检)童虫(皮下结节活检)免疫试验:皮内试验,ELISA循环抗原检测传播途径:经食物传播药物:吡喹酮日本血吸虫形态雌雄异体,卵有侧棘,卵内有毛蚴向光性,直线运动尾蚴5对穿刺腺,生活史成虫(肠系膜静脉)7卵(粪便,入水)7毛蚴(侵入螺体)7母胞蚴7子胞蚴7尾蚴(经皮肤入人体)7童虫(血循环到门静脉)7成虫生活史要点1. 成虫-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终宿主:人、哺乳动物保虫宿主:牛等家畜,野生动物中间宿主:钉螺感染阶段:尾蚴感染方式:经皮肤致病1.尾蚴:尾蚴性皮炎2.童虫:移行经肺肺毛细血管栓塞、破裂,伴有发热、咳嗽3.成虫:静脉内膜炎(吸盘)川型变态反应

10、虫卵(主要):卵内毛蚴tSEAW型迟发型变态反应t肉芽肿t嗜酸性脓肿结缔组织增生t纤维化急性血吸虫病:发热、咳嗽、腹痛、腹泻,肝脾肿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慢性血吸虫病:肝肿大,慢性腹泻间歇性出现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腹水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结肠增殖型儿童:侏儒症异位血吸虫病:肺、脑、脊髓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集卵沉淀法毛蚴孵化法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环卵沉淀试验(COPT)ELISA传播途径:粪便污染水源;水体中有钉螺;人群接触疫水药物:吡喹酮血吸虫的防治绦虫概论背腹扁平、左右对称、带状、体多分节,无体腔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发达,可同节交配、异节交配、异虫交配(也可无性生殖);无消化系统,无口无肛

11、,体壁吸收营养;均在小肠内寄生,需宿主转换头节有吸盘;颈节有生发功能;体节中幼节生殖器官未成熟,成节已成熟,孕节内充满虫卵虫卵内含六钩蚴生活史:虫卵(被中间宿主食入)t囊尾蚴或棘球蚴(被终宿主食入)t成虫幼虫可侵入脑、肝、眼、肺,致病程度较成虫严重1. 链状带绦虫生活史成虫(人小肠)T孕节、虫卵(人误食:T六钩蚴T囊尾蚴钙化死亡)T六钩蚴(猪肠腔)T囊尾蚴(组织内,人食入米猪肉)T成虫生活史要点终宿主:人中间宿主:猪(主要)、人感染阶段:虫卵/囊尾蚴寄生部位:成虫小肠囊尾蚴肌肉、皮下、脑、眼等致病成虫:肠绦虫病(虫体活动造成肠壁损伤、虫体夺取营养物质)囊尾蚴:囊尾蚴病(囊虫病)(局部压迫、免疫

12、反应)皮下、肌肉内囊虫病出现皮下结节,造成“假性肌肥大”脑囊虫病颅内压增高、精神障碍、癫痫(三大主要症状)眼囊虫病玻璃体:失明;视网膜:囊虫死亡的炎性反应造成严重后果其他部位心脏、肺、肝、舌实验诊断皮下结节活检;眼底镜检查;ELISA、循环抗原药物:槟榔+南瓜子+硫酸镁吡喹酮、阿苯哒唑肥胖带绦虫生活史成虫t孕节、虫卵(牛食入六钩蚴t囊尾蚴(人误食成虫生活史要点终宿主:人中间宿主:牛(主要)致病腹部不适、腹泻;消化不良、消瘦;孕节常自动从肛门逸出实验诊断检获孕节或虫卵为确诊依据药物:槟榔+南瓜子+硫酸镁吡喹酮、阿苯哒唑链状和肥胖带绦虫形态,生活史比较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是细粒棘球绦虫的特征之一。棘

13、球蚴砂:从囊壁上脱落的原头蚴、生发囊、子囊、小钩和其他成分均可悬浮在囊液中。生活史成虫(犬、狼小肠)t孕节、虫卵(人误食:t六钩蚴穿肠壁到肝或肺t棘球蚴变性钙化)T牛羊吞食T六钩蚴(肠腔,随血流至肝肺)T棘球蚴(组织内)T原头蚴(犬、狼吞食)T成虫(附着肠粘膜)生活史要点终宿主:犬、狼、豺等食肉动物中间宿主:牛、羊等偶蹄类动物感染阶段:虫卵人、食草动物;内脏棘球蚴食肉动物好发部位:肝,肺,腹腔主要致病阶段:棘球蚴致病压迫和刺激症状;过敏及中毒症状(I型变态反应);破裂与感染并发症1肝棘球蚴病1)局部压迫和刺激2)若破裂过敏性休克囊液逸出;继发性棘球蚴病2.肺、颅脑、骨组织眼棘球蚴病实验诊断:询

14、问病史:犬、羊等接触史;X线,CT;ELISA,忌穿刺药物:外科手术为主;早期用药物丙硫咪唑、吡喹酮曼氏绦虫:生活史要点终宿主:犬、猫等动物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第二中间宿主:蛙感染阶段:原尾蚴(剑水蚤)人;裂头蚴人主要致病阶段:裂头蚴致病:眼裂头蚴较多原虫概论单细胞真核动物;具完整生理功能;仅显微镜下可见结构:膜质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动基体运动性细胞器伪足、鞭毛或纤毛营养细胞器:胞口、胞咽、胞肛内含物:食物泡、糖原泡等生活史类型:人际传播型(完成生活史只需要一个宿主)滋养体:具有运动、摄食、生殖能力的原虫生活史阶段包囊:原虫的滋养体在不良环境下分泌外壁,形成不活动的包囊人与动物传

15、播型(需要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作为终宿主和中间宿主)虫媒传播型(需在吸血昆虫体内以无性或有性繁殖方式发育至感染阶段,再通过虫媒叮咬、吸血将其接种人体或其他动物)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成熟包囊(口入,小肠下段脱囊)t囊后滋养体(结肠腔)t滋养体t囊前期肠腔)7包囊(排出外界)7未成熟或成熟包囊1. 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滋养体(侵入肠壁组织增殖致病)t滋养体(肠腔排出死亡)t随血流入肝、肺、脑,致病生活史要点滋养体和包囊在同一个宿主内完成包囊滋养体包囊是基本发育过程滋养体以二分裂进行繁殖,是致病阶段包囊不能运动、摄食和繁殖,是传播阶段感染阶段:四核成熟包囊感染方式:经口吞入含成熟包囊(4核)的水和食物等

16、。1. 致病机理:滋养体对宿主靶细胞的接触性溶解杀伤作用阿米巴穿孔素病理变化:肠阿米巴病:阿米巴性结肠炎(果酱便,恶臭)好发部位回盲部、乙状结肠或升结肠急性期烧瓶样溃疡;慢性期阿米巴肉芽肿肠外阿米巴病:阿米巴肝脓肿(巧克力酱样脓液)阿米巴肺脓肿脑阿米巴病(多与肝脓肿合并)肝脓肿最常见(肝、肺、脑、肛周)实验诊断生理盐水涂片滋养体;碘液包囊乙状结肠镜检:滋养体脓肿穿刺液涂片检查药物:肠内外阿米巴首选甲硝唑(灭滴灵);肝脓肿选用氯喹蓝氏贾第鞭毛虫完成生活史只需一个宿主,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由感染者传播至易感者人和某些哺乳动物包囊(4核)摄入被包囊污染的水体或食物人人传播:小学校、托儿所、家庭成员之间

17、粪口传播粪便急性期粪便检滋养体;慢性期成形粪便检包囊;小肠液检查、小肠活检机会性致病腹泻为主要症状!急性期:恶心、厌食、突发性恶臭水泻、胃胀、腹痛、粪便极少带血亚急性期或慢性期(多见):周期性稀便、味甚臭防治:加强人和动物宿主分辩管理,防止水源污染,做好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阴道毛滴虫:生活史仅有滋养体治疗药物:甲硝唑疟原虫形态: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环状体滋养体裂殖体配子体疟色素早期滋养体,疟原虫侵入红细胞后最早的发育期。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摄食和发育阶段疟原虫的无性生殖阶段疟原虫的有性生殖阶段被疟原虫消化分解的血红蛋白的终产物薛氏点:受疟原虫滋养体伪足刺激后,

18、在红细胞膜上形成的小点,前者被染成粉红色,后者染成褐色且较粗大。生活史要点1.两个宿主人:中间宿主无性生殖(裂体生殖)蚊:终末宿主有性生殖(配子生殖)和无性生殖(孢子生殖)2.感染阶段:子孢子、裂殖子(输血时)3.感染方式:经皮肤(雌性按蚊吸血);胎盘、输血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个世代交替致病周期性发作:寒战、发热、出汗三个连续阶段;与原虫红内期裂体增殖周期一致。1)脾肿大:凶险型疟疾:常见于恶性疟脑型疟“机械性阻塞性学说”2)贫血:脾功能亢进:吞噬红细胞髓红细胞生成障碍免疫溶血抗原抗体复合物作用自身抗体产生复发:疟疾初发后红内期原虫已被消灭,在未经虫媒传播感染的情况下,经过一段时间的

19、潜隐期,又重新出现原虫血症及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复发。复发与肝内迟发型子孢子(休眠子)被激活有关。见于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再燃:疟疾发作停止后,体内仍有少量残存的红内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大量增殖起来,经过一段时间,在无再感染的情况下再次出现疟疾发作,称疟疾的再燃。都有实验诊断薄血膜涂片;厚血膜涂片;(恶性疟发作时采血,间日疟发作后数小时至10余小时)1 药物:预防药物氯喹、乙胺嘧啶+磺胺多辛治疗药物氯喹、青蒿素、蒿甲醚、伯喹、乙胺嘧啶疟疾的发作与疟原虫的红内期周期一致环状体:早期滋养体,滋养体:裂殖体裂殖子昆虫纲形态特征、头部:触角1对、复眼1对、口器1个、胸部:翅1-2对、3对足。2

20、、腹部:分节变态发育:昆虫在发育过程中,由卵至成虫期,它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发育阶段,各阶段形态和生活习性明显不同。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发育阶段医学昆虫的危害蚊形态:完全变态生活史产卵于水中T孵化T蜕皮三次,化蛹T羽化T成虫生态习性、孳生习性、活动与栖息习性:栖性雌蚊吸血后在藏匿场所渡过胃血的消化过程(家栖型、半家栖型、野栖型)、吸血习性:伊蚊白天;按蚊、库蚊夜晚、交配与产卵:未吸血前交配。交配发生在雄蚊群舞生殖营养周期蚊每次吸血到产卵的周期、季

21、节消长和越冬:越冬是蚊对冬季气候季节性变化而产生的一种生理适应现象蚊媒病寄生虫病:疟疾、丝虫病等;病毒性疾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黄热病蝇原体户外3451眼、胃肠道、蚤形态:头部舐吸式口器,由基喙、中喙、唇瓣组成胸部:翅1对,足3对,蝇足末端有爪及爪垫。爪垫密布粘毛,适于粘附病腹部:为消化系统。由口、咽;食道;嗉囔;胃;中肠;肛嗉囔中食物反吐出来形成吐滴生活史卵;幼虫(蛆)脱皮2次;蛹(泥土);成蝇生态习性1、孳生地:舍蝇:畜粪、垃圾大头金蝇:畜粪、人稀粪丝光绿蝇:腐败的尸体肉类麻蝇:酱缸、腌菜缸中2、栖息场所:家蝇室内;麻蝇户外;大头金蝇、绿蝇、食性:边爬、边吃、边吐“吐滴”、边排粪、季

22、节消长:蝇的季节消长与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的关系最为密切、越冬:大部分以蛹越冬,少数蝇类以幼虫和成虫越冬传病:、机械性传播:消化道传染病:痢疾、霍乱、伤寒、脊髓、灰质炎、肠道蠕虫病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肺炎皮肤传染病:皮肤利什曼病、细菌性皮炎、炭疽、破伤风眼病:砂眼、生物性传播:结膜吸吮线虫:果蝇是中间宿主锥虫病:舌蝇吸血,侵犯神经系统引起睡眠病蝇蛆病:幼虫寄生于人体和动物的组织或器官而起的疾病。寄生部位:皮肤、泌尿生殖道、口腔、耳、鼻、咽、创伤蝇蛆病形态:刺吸式口器。雌雄均吸血。3对足,善跳跃。寄生于人、鼠、猫等生活史:完全变态生态习性1、孳生地:恒温动物;动物巢穴2、成虫吸血,边吸边拉、对宿主体温敏感,易更换宿主传病:鼠疫:病原体鼠疫杆菌地方性斑疹伤寒或鼠型斑疹伤寒:病原体莫氏立克次体形态:足末端为抱握器。雌雄均吸血。3对足。生活史:不完全变态生态习性、各期均在人体、卵粘附在体毛或纤维上2、边吸血边排便传病:流行性斑疹伤寒:病原体普氏立克次体流行性回归热:螺旋体疥螨,蠕形螨:夜间交配,治疗药物:硫磺软膏Welcome!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