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素质】如何看待被你管理的人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04397184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能力素质】如何看待被你管理的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能力素质】如何看待被你管理的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能力素质】如何看待被你管理的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能力素质】如何看待被你管理的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能力素质】如何看待被你管理的人(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天马行空官方博客: :/t.qq /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中国经济时报如何看待被你管理的人(之一)天马行空官方博客: :/t.qq /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在企业中,几乎所有的老板、总经理或一般管理者都会说: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他们都十分关心如何有效地运用他们的人力资源,但效果理想的却并不多。我也注意到一些管理者也确实开发或运用了人事管理方面的新路子,但总是效果不好、甚至失败。通过与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接触,我感到他们虽然自认为是在激励员工,但认真推究起来,他们并不是在激励员工,而

2、是在操纵员工。这是导致与人有关的一切管理活动失败的根源。因为什么是激励,什么是操纵,员工是一清二楚的,谁也蒙不了他们。因此,即使全世界最好的管理技术和工具,到了一个没有诚意或缺乏对人的了解的管理者手中,必将丝毫起不了作用。诚意固然可以建立,但如何正确看待企业中的人,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这恰恰是企业正确处理如何管理人的问题的一个“根本解”。要了解人,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在形形色色的人中,存在不存在一个所有人都适用的法则,或称之为“人性的法则”?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下面我尽可能用最通俗的方式来阐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处时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争论、赞同、表扬、批评、指责、冲突,等

3、等。例如在商店里,售货员漫不经心的服务态度或是任何其它对顾客缺乏礼貌的行为,都会导致顾客的不满。顾客可能会说:“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顾客?如果你是顾客,售货员这样对你,你怎么想?”反之,售货员良好的服务态度会受到顾客的普遍赞扬。顾客可能会说:“他(她)使我们心情感到舒畅,感到温暖。”我们排队上公共汽车或是在食堂买饭时总会对那些后来居上者表示不满,表示不满的形式会有所不同,有的人公开指责,有的人敢怒而不敢言。我们几乎都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这个座位是我先占的,请你起来!”-“你担任这个职位就应该负这个责任。”-“你怎么可以动手打人呢?”-“你这样做,很好,希望以后继续保持。”-“他对你这样好,你怎

4、么可以这样对待他呢?”-“你们这样做,是侵犯消费者权益。”-“他的所作所为真令我感动。”可以说,无论受过教育的人或未受过教育的人,无论是成年人或是未成年人,无论是官员或是老百姓,无论是生产者或是消费者,无论是中国人或是外国人,人们每天都生活在上述类似的对话环境之中,被人赞同,被人批评,被人欣赏,被人议论,被人表扬。根据路易斯的理论(C.S.LEWIS.1952),人们之间的各种争论或议论,不只是在说别人的行为令自己满意或不满意,高兴或不高兴,更是在诉诸某种行为的标准,要他人遵守。即实际上争论双方都有一套共同承认的方法、行为或道德等方面的公正规则或定律。这是必须具备的。假若没有,人们之间就可能会

5、像动物一样地争斗,而不能象人类那样以语言的方式来进行争论。争论是试图指出别人的错误。而在争论中,如果双方对孰是孰非的标准没有共同的看法,那么该争论就没有任何意义。这种有关正误的定律或规则通常被称之为“自然律”或“人性的法则”。我国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孟子也认为,同情心、羞耻感和认识是非等能力不是别人或别的事物教给人们的,而是人本性的规定性。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每一个生物体都有两个与生俱来的使命,那就是个体的生存与物种的延续。其中又以前者最为重要,因为生存都谈不上就更谈不上生儿育女。因此所有生物的本性都是自利的。当食物和配偶供不应求的时候,生物个体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于是就争,就抢,就弱肉强食,就自

6、相残杀。这是兽类的一种游戏规则。然而,无节制的自相残杀显然既不利于个体的生存也不利于物种的繁衍。因此,即使在兽群中也还有另一套游戏规则,那就是合作狩猎,分享猎物,保护弱小。人作为一种生物个体,其本性也是自利的。但由于每一个人都有其不容侵犯的私利,所以侵犯他人利益的结果才终将导致自身利益的被侵犯。也就是说极端的自私等于无私、过度的利己等于害己。在人类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我们的祖先显然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才协同劳动分享资源而升华为万物之灵。也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在谋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尊重他人的利益。我国有句古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如,如果你不想被别人偷了东西,你

7、就不要去偷别人的东西;如果你不想被别人害了性命,你就不要去害别人的性命;如果你不想别人勾引你的妻子,你就不要勾引别人的妻子;如果你不想别人在你前面加塞儿,你就不要在别人前面加塞儿;如果你想杜绝别人利用公款吃喝,你就要杜绝自己利用公款吃喝;如果你不想被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你就不要欺负别人的孩子;如果你不想被别人辱骂,你就不要辱骂别人;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人在社会上的行为准则。其中事关重大的写入法律条例,程度轻一些的成为道德规范。因此,所谓道德其实就是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平等公正地待人。如何看待被你管理的人(之二)梁钧平教授有些人可能认为,不同的人对公正或道德不可能有基本一致的看法,所谓人性的法则或所

8、有人都具有公认的正当行为的观念是没有什么事实或根据的。例如不同的文化或不同的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公正和道德。我承认各人的公正和道德有差异,但决不是全然不同。论语中的“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表明人的本性是相似的,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因而有不同的表现。如果有人去比较古代中国、巴比伦、印度、埃及、希腊和罗马等文化的道德教训,必会发现它们彼此之间有关公正和道德的教训是如此的共通和一致,与我们现代社会文化相比也不存在任何重大差异。事实上,我们可以设想不同文化或不同国家存在“全然不同的公正和道德”将会是什么局面。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的人民看到一个小孩掉到水里,大家都为之着急,并去设法营救;而另一个国家的人民

9、处于同样的情况时,大家却是拍手称快,并眼睁睁看着小孩被淹死;我们也无法想象会有哪个国家的人民认为在战争中畏缩是一种可佳之举;忘恩负义是值得骄傲的;假冒伪劣产品要比货真价实的产品更有价值;饱受企业污染的居民应为企业对环境的污染交费;等等。因此,根本不存在什么“全然不同的公正和道德”。人们之间关于公正与道德的观念差异也决没有一些人所想象的那么大。当我们提及人们在何种情况下才会不自私或为他人考虑时,我们所想象的范围可能包括对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妻子及儿女,也可能包括对自己的朋友、同事、甚至于所有的人。也就是说,每个人的看法都可能有所不同,但人人都会同意作为一个人不应总是将自己置于首位。每一个人都不会

10、赞赏极端的自私自利。再比如,一个男人应该拥有一个妻子或多个妻子的问题,答案也因人而异,因不同的文化和风俗而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世界上每一个人都会赞同你不能将任何你所喜欢的女人都占为己有。在目前(特别是年轻人)流行着这样一种观点,即世界上似乎根本就不存在真正的“对”或“错”,“好”或“坏”,“善”和“恶”的问题,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或者说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但是你会发现持这一观点的人的行为和其观点经常不一致。他可能会对违背对他人的承诺毫不在乎,但假如其他人也要取消对他的承诺时,他将会立即愤怒地说:“太不象话了!”;他可能会由于一点点小事就破口大骂他人,但如果别人也这样对他时,他决不会无动于衷

11、的;他可能在足球赛场上为自己支持的球队高声呐喊助威,为裁判有利于己方的误判而感到窃喜,更为裁判有利于对方的误判而感到异常的愤慨;他还可能由于购买了街头小商贩的高价香烟而感到“被宰了一刀”。从这些事实中可以看出,这些人不是都暴露出他们心中的诡秘了吗?他们难道不是也和其他人一样都明白人性的法则吗? 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实际上都承认一种真正的“对”和“错”的公正原则。之所以说是在正常情况下,是为了排除不正常的变态。一个有着严重心理变态的人,可能为了骂人而骂人,可能为了偷而偷,可能为了杀人而杀人,正如同老虎为了吃人而吃人一样。我们对待老虎的态度是接受老虎吃人这一事实,但不会去指责老虎这样做不对。同

12、样道理,对一个远离正常人性的人,我们除了认为他需要治病以外,还能指责他什么呢? 日本侵略者和德国纳粹分子也是如此,如果他们就是象狼和老虎一样吃人的畜牲,那么无话可说,消灭它们就是了。假如他们根本就不存在一般人有关“公正”的观念或根本就不受人性法则的约束,虽然我们必须与他们战斗,但我们除了说他们是小个子、大根腿、象蚂蚁一样排队走路,或是蓝眼睛黄头发之外,还有什么理由可责备他们?除非他们和我们都知道“公正”的含义,而且应该去实行,否则当我们谈及敌人的错误或罪恶时,还有什么意义可言?我们应该注意到以下所列事实:那些不排队的人总会找出一些特殊的借口;那些占了别人座位的人可能会编造自己有某种特殊的病症;

13、那些打人的人可能会找出好几条为什么打人的理由;当你对孩子缺乏公平时,你会说,那时我太疲倦了;当一个政府官员提起那些不清白的钱时,他可能会说,那是因为当时手头很紧,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当一个企业领导人由于自己经常不能实现对员工的承诺时,可能会说,早知道我这样忙,当时就不会承诺那么多事情。我们没有必要去评论这些借口的好与坏,之所以提及这些借口是因为它们足以证明人性法则对我们的约束。无论我们喜欢或不喜欢,都无法逃避它。假定我们不相信行为的正当性或不相信人性的法则,那么,就不会为自己行为的不正当造出种种借口。因此,事实上我们都十分相信行为的正当性或人性的法则,我们都感到它的规则或定律对我们的催迫,所以我们无法忍受“曾经破坏过它”的事实。结果,我们总是企图转移责任,为我们的坏行为制造出一些说得过去的解释。我们通常将自己工作中的过失归因于他人没有交代清楚,工作太忙,有过多的干扰;却将工作中的成绩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我们往往将自己的坏脾气归因于疲倦、忧虑和饥饿;却将好脾气归于自己的功劳。我们可以由此归纳出两点:第一,(正常)人都具备有关人性法则的观念,都受到人性法则的约束。第二,人虽然知道人性法则,无时不感到它对自己的催迫,但却经常地违背它。这两个事实可以作为我们认识人性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