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共享稿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4337661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83 大小:4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共享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共享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共享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资源描述:

《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共享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稿共享稿(8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扶持对象:有无偿项目项目类别:种养项目项目代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2011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5000亩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名称: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5000亩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建设地点:信阳市罗山县周党镇项目法定代表人:易明宇申报时间: 二一年九月项目名称: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5000亩生态茶叶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易明宇编制单位:河南#资格证书号:#总 经 理: #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编制人员: # # # # # #目

2、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1 概况11.1.2 财务状况2重要资产负债情况分析2盈利能力分析4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4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5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5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61.2.4 土建工程71.2.5 建设期限7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81.2.7 项目效益8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81.4 综合评价9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12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12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13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83.1 建设地点选择18选址原则18项目选址183.2 建

3、设条件193.2.1 自然条件19地形地貌条件19水文地质条件20气象条件20水文条件213.2.2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213.2.3 基础设施条件22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44.1 市场分析244.1.1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24市场竞争优势分析25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26销售策略26销售方案27营销模式284.3 市场风险分析28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28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29第五章 建设方案30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30产品方案30建设规模305.2 建设规划和布局30建设规划31项目布局31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335.3.1 设计依据335

4、.3.2 设计原则345.4 技术(工艺)方案355.4.1 技术路线及流程35茶树种植工艺流程36种植后茶叶生产工艺385.4.2 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405.4.3 主要技术参数415.4.4 物料平衡分析41设备选型方案415.6 主体工程方案42建设模式42建设方案43科学施肥43茶园病虫防治44生态茶园土建工程44道路工程45水沟455.7 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465.8 实施进度安排46项目管理46实施计划说明47实施进度表47项目实施建议48第六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措施496.1 环境影响496.2 节能减排措施49主要污染物及来源49环保与治理措施496.3

5、环保部门意见50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51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517.2 劳动定员527.3 管理措施527.4 技术培训53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3安全措施方案53人员安全53产品安全54公共设施安全55消防措施55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578.1 投资估算依据578.2 投资估算578.2.1 总投资578.2.1.1 建设投资578.2.1.2 建设期利息578.2.1.3 流动资金578.3 资金来源588.3.1 中央财政资金58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88.3.3 自筹资金及来源588.3.4 银行贷款及筹措情况598.3.5 其他598.4 财政资金的使用

6、范围59第九章 财务评价619.1 财务评价依据61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61营业收入61营业税金及附加62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629.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629.3.2 项目总成本估算639.3.3 经营成本估算639.4 财务效益分析649.4.1 盈利能力分析649.4.2 银行贷款清偿能力分析649.5 不确定性分析659.5.2 敏感性分析669.6 财务评价结论67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6910.1 对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6910.2 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69项目单位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6910.2. 2辐射带动基地7010.3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

7、效果分析70辐射带动农户70农业增效71对比分析72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概况项目建设单位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1年3月,注册资金819万元。公司位于罗山县周党镇北大街。公司现有员工48人,其中茶叶专业技术人员19人,同时公司长年聘请浙江大学茶学专家作技术顾问,聘请信阳农专茶业专家、信阳师院生物系专家进行技术指导,以便不断更新茶叶种植、生产及加工知识和技术。2007年5月变更企业股东,现法人代表为易明宇。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已建成自有茶园基地8000多亩,在建茶园基地5000多亩,都是按可机械化采摘的有机茶园标准建设,总面积规模达13000多亩,产权70年

8、,自有产权茶园面积在全市规模以上公司中名列前茅,在罗山县首屈一指。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注册成立了“罗山县灵山茶业专业合作社”和“罗山县周党镇茶叶协会”,与1200户茶农及小型茶园主签订了合作协议,以“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社社员”的经营运作模式控制合作茶园面积达2万余亩。2009年罗山县灵山茶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专业合作社。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仙灵”牌信阳毛尖,属河南省著名商标。“仙灵”牌绿茶从2004年的第十二届茶文化节开始参加每年一次的名茶评比活动,以其条索细园光直、锋苗显露、白毫满坡、色泽翠绿、嫩香鲜爽、味鲜回甘、汤色嫩绿鲜亮等特质,获得了很高的荣誉,2004年

9、获第十二届茶文化节“特级信阳毛尖”金奖;同年被评为河南省茶叶生产先进单位;2005年获第十三届茶文化节“特级信阳毛尖”金奖;同年被评为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06年获第十四届茶文化节“一级信阳毛尖”金奖;2006年公司注册的“仙灵”牌商标被认定为河南省著名商标;2007年荣获世界绿茶大会(日本)绿茶评比中国区选样会暨“蓝天玉叶”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同年荣获2007世界绿茶大会(日本)绿茶评比中国区选样会暨“蓝天玉叶”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十一月四日在日本世界绿茶协会荣获金奖;2008年4月荣获河南省“盛弘杯”名优绿茶评比金奖;十月在2008第二届中国(郑州)国际茶业博览会中被评为“茶

10、王” 金奖荣誉称号。2009年荣获“恒天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几年来,公司领导班子认真领会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茶都的战略决策,首先加大可机械化采摘有机大茶园的建设力度,狠抓源头,短短几年时间,使其自有茶园面积迅速扩大。其次注重品牌培育,强化“信阳毛尖”原产地保护意识,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财务状况.1重要资产负债情况分析公司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资产总额分别为2030万元、2708万元和3039元,负债总额分别为69万元、461万元和483万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1%、9.5%和%,公司资产负债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说明企业生产规模在合理扩大。2009年底应收账款余

11、额为133万元,主要为经销商所欠货款,账龄均在半年内;固定资产净值1935万元。.2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表项 目2008年2009年行业平均值行业良好值净资产收益率(%)销售(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销售现金比率(%)1从上表可以看出,企业的各项指标均高于行业良好值。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592万元,实现净利润121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931万元,实现净利润374万元。以上数据说明该企业盈利能力强,资产利用效果好,资产保值情况良好。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易明宇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侦察部队服役,社会知识丰富,精明强干,工作作风踏实,思路敏捷,

12、有较强的领导能力。2005年公司成立后担任公司总经理要职,有很好的领导与执行能力,能够快速进入公司角色,带领公司员工完成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熟悉掌握专业知识,同时不断学习新的知识,磨砺社会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易明宇在担任总经理期间,公司的生产经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自2002-2009年公司生产的“仙灵”牌毛尖在历年信阳茶叶节获得了金奖,2008年获得了“茶王”的荣誉,公司20072008年净利润均在120万元以上,带动近千户农民开展科学化、规范化绿茶种植,实现了公司自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作为一名优秀的公司高层领导,易明宇正在通过茶叶精深加工产业化带领公司迈上新的辉煌。1.2 项目基本

13、情况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信阳市罗山县5000亩生态茶叶基地示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罗山县周党镇吊桥村本报告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和建设条件进行了论证,对建设规模、方案、公用工程、环保、实施进度、投资估算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 产品方案及规模项目栽植茶苗是从福建引进的名优品种(福云七号、福云六号),在全国种植面积达80%以上。该品种产量高,内涵物丰富,适于机械化生产。新建5000亩生态茶园, 实行种植立体化,乔(经济等)灌(茶)草(中药、花生等)结合立体种植,茶树良种化,选用生物有机栽培,无公害、品质优质化。近年项目建设单位

14、发展生态园8000亩,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辐射带动力度,计划再新建5000亩有机茶(福云七号、福云六号)生态示范基地。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项目名称:信阳市罗山县5000亩良种茶叶基地示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罗山县周党镇吊桥村根据罗山县周党镇茶叶种植集中连片的特点,收购茶农茶叶鲜叶,统一加工,初步实现中、低档信阳毛尖茶机械化加工,降低制茶成本,保证和稳定茶叶质量。技术设备方案见下表:机械设备方案一览表机械设备 数量(台)单价(万元台)金额(万元)蒸青绿茶自动生产线1300300.00 茶树修剪机5020.00 机动喷雾器505.00 鲜叶分极机21.40 名茶杀青机31.50

15、 名茶揉捻机63.00 解块机10.30 名茶理条机108.00 名茶烘干机22.20 风选机21.60 合 计 343.00 土建工程计划建设生态种植基地5000亩,本项目主要建设工程包括:建设茶园主干路2公里,茶园生产道路,蒸青绿茶自动生产线1条,生产厂房及技术培训用房1600平方米。罗山县周党镇吊桥村生态茶园土建工程一览表项 目 数量单位结构单价(元)金额(万元)园区道路公里水泥路面143新征土地1亩50000.00 5.00 围墙400m100.00 4.00 贮青间300m2框架600.00 18.00 制茶车间400m2框架600.00 30.00 周转仓库300m2框架600.0

16、0 18.00 机修车间200m2砖混600.00 12.00 培训用房300m2砖混500.00 15.00 生产园护园房100m2砖混600.00 8.00 合计253.00 建设期限建设期限:本项目计划于2011年3月开始建设,2012年2月完工投产,建设期为一年。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建设投资(包括工程费用、生产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用)、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占用万元。资金来源:申请中央财政投资300万元、其余资金企业自筹解决。 项目效益项目主要产品为干茶。本项目建设期为1年。项目第一年为建设期,无效益;考虑种种因素,第二年生产负荷可达30;第三

17、年生产负荷可达60;第四年生产负荷可达80;第五年项目生产达到稳产,收益稳定。本项目通过对基地进行高质量管理,使茶叶品质提升,价格提高,每公斤茶叶可提高产值60元。项目达产后,可达到年生产干茶10万公斤。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见下页)。社会效益:该项目的建设在壮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的同时,可辐射周边5000亩的荒山开发种植良种茶叶,可带动2300户农民从事良种茶产业的种植与生产,有利于提高信阳地区茶园的良种化发展规模,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中共中央、国务院

18、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3)河南省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通知;(5)中国茶都信阳市茶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9号);(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8)承办单位关于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9)建设项目可行性深度研究报告编制内容的规定;(10)项目单位提供的编制可研其它基础资料。1.4 综合评价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合理利用当地的荒山和闲置土地,就地转移劳动力,同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到项目结束时预计可以达到以下目标:1、当地的贫困人口获

19、得信息、技术、市场的机会得到增加,社会能力得到改善;2、当地农民从项目中收益,农民收入有显著增加;3、当地抛荒搁置的闲散耕地、荒山得到有效利用;4、生产、土地、市场等农业综合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得到改善。该项目单位面积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市场前景好,投资风险小。项目结合当地农业结构以及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市场需求及各种优势,分步骤进行分析,方法科学,数据可靠。茶叶作为一种纯天然的保健性饮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众多专家预言,茶叶将是21世纪最受欢迎的饮料,市场前景极为广阔。茶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

20、产业,项目实施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每年可安排剩余劳动力5000人左右,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茶叶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条,茶叶深加工增值,提高茶叶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的实施可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基础上,更加合理的开发利用土地及其他自然资源,促进当地生态重建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带动当地茶叶产业化向纵深方向迈进。企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必将双倍创收。是振兴县域经济与企业的好项目。详见:主要财务数据及评价指标表主要财务数据及评价指标表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一财务数据1总投资万元2固定资产投资万元685.3

21、63项目资本金万元4营业收入(经营期平均)万元29005营业税金及附加(经营期平均)万元6总成本费用(经营期平均)万元7利润总额(经营期平均)万元8所得税(经营期平均)万元9税后利润(经营期平均)万元二财务评价指标1销售利润率%30.46%2投资利润率%47.44%3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50.80%4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万元5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年6资本金收益率%47.66%7资产负债率(经营期第1期)%3.79%8利息备付率(偿还期内平均)09偿债备付率(偿还期内平均)010总投资收益率%47.44%11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42.53%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

22、况 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南麓,淮河南岸,介于东经11410至11442,北纬3144至3219之间,南与湖北大悟、河南新县接壤,东以竹竿河为界与光山县为邻,北隔淮河与息县、正阳相望,西与浉河区、平桥区毗连。县城西距信阳市48公里,北距省人民政府所在地郑州市373公里。南信叶公路、京珠、沪陕高速穿境而过,罗淮、罗武公路纵贯南北、宁西铁路横穿4个乡镇。以“十”字形的公路网络沟通豫南同皖西,鄂东北的广大区域。县境东西宽41公里,南北长63公里,总面积2077平方公里。罗山县是省级贫困县,全县辖区19个乡镇,296个行政村,总人口71.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1.1万人,占总人口的85.69%,

23、贫困人口7.9万人,占农村人口的12.93%。罗山县自然资源丰富,物产质优量大,为信阳毛尖茶主产地。是河南省25个以林为主的山区之一,近几年,在实施自然林和原有人世间林保护的基础上,大规模进行了林业建设,全县林地覆盖面积达到10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4%。其中活立木蓄积量135.9万立方米,经济林42.56万亩,年产林果2021万公斤。全县以信阳毛尖为主产品的优质茶基地发展到10万多亩,年产绿茶100万公斤。独特的地理条件,无与伦比的生态环境,以及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精湛的加工工艺,使罗山茶成为“信阳毛尖”中的一支耀眼的奇葩,香飘千里,驰名中外。目前,罗山县以烟叶、蔬菜、食用菌、油、

24、板栗、茶叶、养殖业等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已初步形成区域特色和规模优势。机械电料、化工制药、轻纺服装、日用陶瓷、矿产建材、造纸印刷、粮油食品等七大工业门类基本形成;市场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商业网点星罗棋布,市场贸易繁荣。同时,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项目建设区选择在罗山县的周党镇吊桥村。该镇位于罗山县南部,属深山区和浅山区,适宜茶树生长。这里种茶历史悠久,该镇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交通闭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微薄,十分贫困。近些年来,罗山县政府为帮助该镇的农民脱贫致富,积极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已初步形成规模,所生产的茶叶以其优质香醇闻名海内外,并占有了一

25、定市场,农民也因发展茶叶和生产而逐渐富裕起来。目前,通过公司的宣传引导,已经有大批农户通过对茶叶良种种植好处的认识,带动了大量的农户良种种植的信心及决心。现该镇的经济条件得到改善,交通、电力、通讯等设施基本完善,为进一步发展生态茶园打下良好的基础。2.2 相关产业发展现状茶叶是世界三大植物性饮料之一,茶叶由于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而在世界范围内大受青睐。目前,全世界现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茶叶,茶园面积约6570万亩,其中:中国茶园面积约2300万亩,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35%,名列世界第一位。世界茶叶总产量达380万吨,其中:中国产茶114万吨,约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30%,名列世界第一位。世界茶叶

26、贸易量为126万吨左右,约为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其中中国茶叶出口量为28.96万吨,约占世界出口总量的23%,居世界第二位。茶叶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的比例约占25,位居第一。目前,世界人均茶叶消费量约500克,中国为350克,居世界第16位。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茶叶资源及从事茶业的人口较其他产茶国多,但因生产力水平较低,茶业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远不如其他产茶先进国家,致使我国茶叶产品生产成本较高,使我国茶叶产品在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茶叶产业是传统产业,也是朝阳产业。自茶问世以来,从没有被其它产品替代过。茶是健康饮料,是文明饮料,这是其它饮料所不可比拟的。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

27、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茶叶系列产品的开发应用,越来越显现出茶的真正价值。茶叶发展的前景十分光明。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信阳茶叶历史悠久。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全国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南以光州(今光山县)上,义阳郡(今信阳市)、舒州次”。北宋时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88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获中国首次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又获国家质量金奖。茶叶是信阳市重要的传统和特色农产品,为信阳市

28、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近年来,信阳市茶叶产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低,生产工艺粗放,设备落后,产品档次和价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全市茶叶生产总体水平较低,集中反映在采摘工艺不统一,加工流程混乱。加之茶园比较分散,加工厂点又集中在基础设施比较便利的地方,不少茶农用手工制成晒青茶,导致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基本处于卖原料的粗放生产经营状态,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这些事实表明信阳市的茶叶生产企业龙头企业对茶农生产经营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机制,制约了茶叶产业的健康发展。罗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

29、具有典型的过度性特征。全县下辖19个乡镇,288个行政村,面积2065平方公里,其中山场丘陵占总面积的50%以上,丰富的山区资源优势为罗山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但由于多年来南部茶区茶园管理粗放,制茶观念老化,科技意识不强,致使大部分茶园生产期短,提前老化,茶树品种落后,难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为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优质茶叶的推广与种植,提高茶叶的产业效益,促进罗山的经济发展。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相关政策,信阳市委、市政府打造信阳茶都的整体规划及信阳市政府提出“十一五”发展茶园面积达到150万亩的目标;罗山县委、县政府提出“南抓茶果、北抓粮烟”的县域经济格局,近几年,罗山县在实施自然林

30、和原有林保护的基础上,大规模进行了林业建设,全县林地覆盖面积达到100.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5.4%。其中经济林42.56万亩,年产林果2021万公斤。全县以信阳毛尖为主产品的优质茶基地发展到10万多亩,年产绿茶100万公斤,成为当地的主导支柱产业。茶业是周党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地方政府的税收源泉,当地自然资源丰富,物产质优量大,为信阳毛尖茶主产地之一。这对推动周党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重大作用。但从茶叶的科学种植、加工、综合利用状况及规模效益、生产水平看、还存在种植粗放、品种老化、单产低、效益差等问题。由于当地茶园品种结构不合理、抗性差,再加上茶农

31、对生态化、无公害化生产认识不足,不能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制茶仍以传统落后的手工生产为主,能源以薪林柴炭为主,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条件恶化。因此很有必要建立良种茶叶基地,加强这方面的科学探索、开发、示范,促进农业科学成果推广与转化。中国加入WTO后,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现代化的生产作业,将使我国农业生产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自产自销、手工作坊、无序性作业,随意性发展已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小的个体经营户,科技意识不强,品牌意识不够,靠单打独斗很难适应市场的竞争。培育龙头产业企业,形成优势的主导产业,通过优势产业带动调整当地的产业结构,辐射带动周边的农户共同从事茶业产业化种

32、植,使茶产业成为罗山县南部乡镇的农业主导产业。通过茶产业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来推动罗山县南部乡镇经济的区域性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进程。该项目的建设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推进茶叶品种优良化、生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促进产业增效,茶民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而现实的意义。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很有必要。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 建设地点选择选址原则1、按茶树对气候等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土壤酸性或微酸性(PH4.5-6)、土层深厚、山坡坡度25度左右、相对集中连片、有发展前途的缓坡丘陵地作为建园基地。2、通过本项目的建设,合理利用当地的闲置耕地,就地转移劳

33、动力,同时,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达到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的目的。项目选址信阳茶区位于我国茶区北部边缘,是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带,属于高纬度茶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135毫米,且多集中在茶叶生长季节;光照充足,茶叶生长期光照时数达1592.5小时,辐射量为89.25千卡/平方厘米;山区土壤多为黄、黑砂壤土,土层深厚疏松,肥力较高,PH值在5.86.5之间,适宜于茶树生长发育,和养分的积累。同时,信阳市还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市之一,生态环境优越,污染少,具有生产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的生态环境。多数茶园都分布在青

34、山绿水之中,加上近年对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宣传与技术的示范推广,茶叶农残和重金属等指标控制较好。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罗山县周党镇吊桥村,2000亩的良种茶叶基地建设项目由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建设,项目建设土地(荒山、荒坡)由项目单位向当地农户租赁,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茶园建成后由合作农户按公司的标准要求管理生产。并由公司按当时的市场平均价格统一收购农户的鲜叶产品,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统一加工销售。在茶园的建设上采用绿色生态茶园的建设标准,在茶园开发时,设置防护林带,在地势较高处设置防、防寒林区,在茶园内预留部分树木,以实现立体生态效应。在管理上统一标准,以人工以除草为主,使用农家有机肥

35、料,以人工、物理防治病虫害为主,不使用农药等化学肥料,打造绿色、健康、环保的茶饮料品牌。在生产上采用日本先进的制茶工艺及设备,形成一个独特的茶叶品牌,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打入国际市场。项目区山场面积为7.2万亩,其中可植山场5万亩,项目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质深厚,非常适宜于茶树种植,多年的茶叶种植经验证明,周党镇项目区种茶优势明显。同时,受目前金融危机的影响,项目区有近5000人的劳动力资源闲置,从而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人力因素。3.2 建设条件 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条件罗山县地处大别山区,地形起伏较大。西北部略高,海拔,西北高,东南低,呈西北至东南走向。.2水文地质条件罗山

36、县境内大小河流80余条,均属淮河水系,罗山县地下水储量丰富,利用量比较大。该区域地质构造位于华北断块盆地坳陷之中,除北部几个乡属正阳凹陷,东部属光山凹陷外,其主体部位均位于罗山凸起之上。在罗山凸起上,上第三纪地层直接覆盖在基底花岗岩上,而属北部的正阳凹陷中,则缺第三纪、白垩纪、侏罗纪、上三迭纪地层。据河南省物探部门勘探,罗山县新生界地层最厚可达4500m,尤店至周党为一条北南方向大断裂,县境全部被第四系松散沉积所覆盖,厚度约120190m,下部为第三系地层。根据河南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本项目的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3气象条件罗山县地处中纬度地区,为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

37、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差较大。主要气候条件如下:气温: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七月份平均气温 一月份平均气温 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 日最大降雨量 日照:年平均日照时数 风向: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导风向风速:年最大风速 /s年平均风速 /s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 63%气压:年平均气压 1030百帕冰雪:最大积雪厚度 140mm冻土:最大冻土厚度 130mm.4水文条件3。33。33333。 资源、科技支撑条件信阳市各级政府立足于地方资源,始终把茶叶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相继出台了不少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扶持力度。自1992年以来连续

38、举办了14届茶叶节,2004年信阳市提出把信阳打造成“中国茶都”的战略决策,2006年成立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了全市茶产业发展大会。信阳市“十一五”茶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把罗山县列为茶叶生产优势区域、茶叶加工优势区域、茶叶初级市场优势区域和茶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优势区域,并给予重点支持。茶叶是罗山县南部山区农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是信阳的特色农业产业。全县以信阳毛尖为主产品的优质茶基地发展到5万多亩,年产绿茶100万公斤。近几年,信阳市市委、市政府,罗山县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提出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的引导政策,茶叶种植面积快速发展。但是由于缺乏示范项目的带动及辐射,茶园开发

39、相对出现良种不齐、规格低、标准化程度不高、随意性强等现象。项目区茶苗是从福建引进的名优品种(福云七号、福云六号),在全国种植面积达80%以上。该品种产量高,内涵物丰富,适于机械化生产。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长年聘请浙江大学茶学专家作技术顾问,聘请信阳农专茶业专家、信阳师院生物系专家技术指导,以便不断更新茶叶生产、加工知识和技术,本公司常年有两名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的茶叶专业人员指导生产、加工技术,所以公司开发良种茶叶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基础设施条件罗山县投资环境优越,交通四通八达。国道312线和省道开(封)武(汉)路贯穿东西、南北,县城距离京广铁路和107国道42公里,距京

40、九铁路5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25公里,宁西铁路也从县城通过,设罗山站。邮电电信事业发展较快,现已开通了国际国内直拨和移动、传呼 。项目区有有110KV的电力变电站一座,竹杆河水系贯穿其境,吊桥水库紧邻项目区,水电资源充足,这些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条件。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4.1 市场分析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据国际茶叶委员会统计年报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全世界茶叶年总产量稳定在250万吨左右,年茶叶出口量为110吨,其中90多万吨是红茶。我国近年的茶叶年产量为70万吨,年出口量基本保持在20万吨左右,贸易金额4亿元左右。2005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为24.97万吨,65.3

41、%是绿茶,乌龙茶和花茶等特种茶占18.4%,红茶占16.3%,约为4万吨。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含有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药理功能成分,有利于人体健康,现代茶学和医学研究证明,茶叶具有降血压、降血糖、抗癌、抗衰老、增强免疫力、消渴利尿、等多种功效,市场前景一路绿灯随行。最近几年,名优茶消费增长带动了我国茶叶生产的发展,名优茶的消费市场主要在城市。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由数量逐渐过渡到质量型。但是,茶叶受到其它饮料的影响,消费涨幅低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消费增长幅度。因此,必须发展高中档茶叶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和服务附加值,通过茶文化宣传、旅游促销等手段,提高茶叶的消

42、费品位,扩大茶叶的消费量,发展以内销为主的名优绿茶生产。据有关专家预计,21世纪初,欧美等发达国家有机食品销售值的增长率在20%以上,在众多的有机食品中,优质有机生态茶是发达国家首选的进口产品之一。在全国各个大中城市,都有无公害茶叶专卖店,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销售形势日趋良好。预计近两年国内将会掀起无公害生态茶的消费热潮,无公害茶将会成为21世纪茶叶开发的重要内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竞争优势分析信阳茶叶主要分布在大别山腹地,这里山峦起伏,河流纵横,有湿润的季风型气候特点,光照、热量、降水、土壤等条件,构成了发展茶叶生产有利的生态环境,信阳茶叶内含物质丰富,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

43、量高,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以及非酯型儿茶素比例较高,绿茶品质优异,从而形成了信阳毛尖“香高、味浓、耐泡”的滋味特征,叶绿素含量高于多数嫩度相近的名绿茶,使其具有“干茶色泽翠绿、叶底嫩绿”的品质特征。信阳毛尖的主要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含量 化学成分 含量 茶多酚 2 L-EGC 氦基酸 DL-GC 咖啡碱 L-EC 可溶性糖 L-EGCG 水浸出物 L-ECG 灰分 儿茶素总量 叶绿素a 叶绿素总量4 叶绿素b 类胡萝卜素信阳茶叶历史悠久。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把全国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并指出:“淮

44、南以光州(今光山县)上,义阳郡(今信阳市)、舒州次”。北宋时苏东坡称,“淮南茶信阳第一”。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1988年,龙潭牌信阳毛尖获中国首次食品博览会金奖,1990年又获国家质量金奖。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特别是绿茶有降脂、活血之功效,加上绿茶驱火、茶叶内所含的茶多酚等微量元素又能预防三高,抗衰老,清理肠道垃圾等功效,绿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饮品之一。茶叶有益于人们身体健康,又无任何副作用。项目区位于优质信阳茶叶主产区,茶叶加工就地取材,有充足的货源,避免长途运输,既保证了质量,又降低了成本。项目按照“统一供种、统一信息与技术服务、统一销

45、售”的“三统”措施组织生产和营销,确保项目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销售策略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开发,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今后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市场为中心,针对不同市场的特点而分别采用不同的营销组合策略,以点带面,以大带小,重点发展大中客户,采取各种促销手段,促进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在生产上以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来优化和保证产品质量,提高项目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拟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以茶艺馆和销售展示为核心的区域性品牌形象店,并作为区域性市场管理中心和配送中心,以区域性品牌形象店为依托建立二级、三级销售门店或专业茶艺馆,

46、形成区域性销售网络,推展茶文化和茶艺生活化,创新饮茶现代化,以文化促销售。销售方案严格执行有关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取得相关质量标准认证。本项目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规格,建立和完善茶叶质量保证体系,彻底摆脱无标准生产、看茶做茶等原料性生产或手工坊式落后的生产管理方式。在茶叶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实现无公害化,确保茶叶质量的稳定和提高,同时进行相关质量标准的认证,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创建名牌,加强宣传。要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重视品牌形象的树立、要创立茶叶绿色品牌、绿色形象,要在各级各地媒介上进行产品的形象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举办产品展销、品尝会等方式,让自己的品牌深入人心,得到认可,提高无

47、公害茶市场占有份额。实行绿色包装,塑造绿色形象。包装是品牌的主要载体,无公害茶特别是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更需要绿色包装来有效的传递企业产品的信息,塑造良好的形象,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使用麦秸、竹筒、纸盒等无公污染、无公害、卫生安全的材料进行茶叶包装。进行市场定位,构建多档产品体系,实施差异化营销策略。当今的买方市场,呈现多样性及层次性,再加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茶及有机茶的生产也需要不同程度的技术措施,茶叶企业必须进行市场定位,努力实施产品的多样化、层次化、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实施差异营销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营销模式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合理调整产品销售价格,充分利用自己

48、的网站和销售队伍实行“网络+定点+客户”的销售办法,采取专卖店直销,通过批发商和销售网络销售、进入超市、百货商场、茶馆、食品店零售等形式,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优质高效销售网络。公司以省级为单位,划分销售区域,在省会城市设立销售分公司。为了培育市场、创立品牌,公司统一制定供货价、批发价和零售价。4.3 市场风险分析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信阳毛尖虽然有着辉煌的历史,其发展现状却令人堪忧:名声在外却一直走不出河南,想进攻却力不从心。特别是近年来外地茶的大举进攻,信阳毛尖一直处于守势状态,毫无反击之力。其绝对市场份额每年都在不断地攀升,但是相对市场份额却在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09年4月份,信阳第17届茶

49、文化节暨全国名优茶博览会召开之际,有媒体报道说,网上很多关于中国十大名茶的排行里没有了信阳毛尖,在“百度知道”和“百度百科”中介绍的十大名茶为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而“茶网中国”显示的十大名茶里有冻顶乌龙、云南普洱,而没有信阳毛尖和庐山云雾。这让许多茶农和茶商,以及许多群众十分痛心。虽经调查证实,该十大名茶评选并没有权威标准,但却折射出信阳毛尖令人担忧的现状。信阳毛尖在外名声不响,消费者对该产品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和了解,要让消费者购买该产品还需一定的销售策略和销售措施。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1)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加

50、强产品的宣传力度,积极参加国内外的茶叶展销活动。邀请国内外的知名茶叶专家来基地考察,对生产的茶叶做出切合实际的鉴评。(2)在销售上注重以点带面的销售模式,采取设立销售网点,与茶叶销售商联合销售等多种销售方式推销茶产品。销售过程中注重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客户的服务工作,灵活的运用茶文化的宣传带动茶叶销售。(3)做好茶叶销售信息沟通。对茶叶市场的现状、趋势和规律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已提前规避风险。(4)加强对茶叶生产的调研、市场预测和对茶叶市场的分析,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的规格和价位。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产品方案5000亩生态有机茶基地建设项目由罗山县灵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51、建设,项目建设土地(荒山、荒坡)由项目单位向当地农户租赁,公司与农户签订合作协议,茶园建成后由合作农户按公司的标准要求管理生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干茶100000千克120000千克。公司按当时的市场平均价格统一收购农户的鲜叶产品,灵山茶叶统一加工销售。在茶园的建设上采用绿色生态茶园的建设标准,在茶园开发时,设置防护林带,在地势较高处设置防、防寒林区,在茶园内预留部分树木,以实现立体生态效应。在管理上统一标准,以人工以除草为主,使用农家有机肥料,以人工、物理防治病虫害为主,不使用农药等化学肥料,打造绿色、健康、环保的茶饮料品牌。在生产上采用日本先进的制茶工艺及设备,使项目单位“仙灵”绿茶形成一

52、个独特的茶叶品牌,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打入国际市场。建设规模计划建设生态种植基地5000亩,拟建项目主要建设工程包括:建设茶园主干路2公里,茶园生产道路,蒸青绿茶自动生产线1条,生产厂房及技术培训用房1600平方米。5.2 建设规划和布局建设规划项目栽植茶苗是从福建引进的名优品种(福云七号、福云六号),在全国种植面积达80%以上。该品种产量高,内涵物丰富,适于机械化生产。新建5000亩生态茶园, 实行种植立体化,乔(经济等)灌(茶)草(中药、花生等)结合立体种植,茶树良种化,选用生物有机栽培,无公害、品质优质化。近年项目建设单位发展生态园8000亩,为了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加大辐射带动力度,计

53、划再新建5000亩有机茶(福云七号、福云六号)生态示范基地。项目布局项目名称:信阳市罗山县5000亩良种茶叶基地示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罗山县周党镇吊桥村罗山县周党镇吊桥村生态茶园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学原理,模拟茶树自然生长环境,采取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建立茶树与其他物种形成和谐统一的生物链,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实践表明,生态茶园物种的选择,是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只有以茶为主,立体种植,多物种结合,科学选择和搭配茶园中的物种,提高茶园的综合效益。罗山县周党镇吊桥村生态茶园基本模式:菜(草、药)套作 利用茶

54、园的空间隙地,套作适量的蔬菜 、绿肥、牧草或药材等。套种作物品种、密度,以不影响茶树对水、肥及光照的需求为原则。罗山县周党镇茶园套作的主要品种是叶类和茄果类反季节蔬菜、豆科绿肥及牧草。如白菜、甘兰、蕃茄、辣椒、白三叶、吉梗等。本模式主要在幼龄茶园或树冠覆率较低的成年茶园建立。 2. 茶果(花)间作 在茶园行间、路旁间作果树和乔本花木。罗山县周党镇茶园间作的主要品种有,银杏、板栗、猕猴桃、乌桕、桂花等。间作密度以确保茶树享有70%左右的光照为宜。3. 茶禽(鸡、番鸭)共生 在茶园放养禽类动物。罗山县周党镇生态养殖场近年利用茶园养鸡获成功,利用茶园隙地养鸡、养番鸭等禽类,还可以减少茶园病虫草害,增

55、加茶园有机肥,疏松土壤,减少禽类饲料供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肉质品位等。4. 猪-沼-茶复合 家庭养猪并建沼气池,用沼液、沼渣作茶园肥料。在罗山,一户茶农建一口6-8立方米的沼气池,养猪2头以上,年出栏3-5头,猪粪入池,沼液作茶园追肥及驱虫用、沼渣作茶园基肥,可满足2-3亩采摘茶园需要。实现了5000亩茶园,长年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目标。 罗山县周党镇除上述生态模式外,茶农自主创造的还有茶-薯(马铃薯、山芋、魔芋)、茶-棉、茶-油(油菜、花生)、茶-桑等模式。如在海拔800米以上的易冻中、高山茶园,于风口边行适当套种玉米,其秸杆留田(冬季原态直立,春季拔起覆盖茶行),具有良好的减轻茶园冻害和

56、保持水土功效。项目单位拟在罗山县周党镇吊桥村发展生态有机茶叶基地5000亩,护园房建设在茶叶生产区,农用生产路硬化到护园房项目区,在茶园浅山的低洼处修建蓄肥池和蓄水池,必要处修建提水设施,便于茶园灌溉及防治干旱。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 设计依据本设计根据生产工艺方案要求,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设计规范进行,主要设计依据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T5198-2002);(3)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NY/T5019-2001);(4)茶叶中铬、镉、汞、及氟化物限量(NY/T659-2003);(5)茶叶中甲萘威、丁硫克百威、多菌灵、残

57、杀威和抗蚜威的最大残限量(NY/T660-2003);(6)茶叶中氟氯氰菊酯和氟氢茂菊酯的最大残留限量(NY/T661-2003);(7)茶叶卫生表准的分析方法(GB5009.57-85);(8)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NY/T5020-2001);(9)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018-2001)。 设计原则生态茶园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遵循生态学原理,模拟茶树自然生长环境,采取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和管理自然资源,建立茶树与其他物种形成和谐统一的生物链,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益。实践表明,生态茶园物种的选择,是生态茶园建设

58、的关键。只有以茶为主,立体种植,多物种结合,科学选择和搭配茶园中的物种,提高茶园的综合效益。1、防护林。选择能与茶树共生互惠、主干分枝部位较高,病虫害少,与茶树无相同的病虫害,能扬茶树之长,避茶树之短,适宜当地种植并有一定经济效益的优良树种。茶园周围可选用银杏或板栗作为防护林和隔离带,具有较强的防护和隔离作用。对阳光充足,土壤含砂量较高的茶园,在山腰、主干道、山脊背等空旷地种植常绿果树,如杨梅,可选择果大质优的东魁或成熟较早的荸荠。在比较阴湿的茶园套种落叶果树,如日本甜柿、牛心柿等优良品种。建立“茶林(果)”为一体的“天然空调”生态茶园。让茶树在酷暑季节有大树遮阴,在严寒的冬季有防护林挡风,大

59、雨不流土,小雨不流水,少雨季节不干旱,短、中、长期效益相结合。2、杂草。茶园杂草有害草和益草之分,害草(如:芦苇、蕨草、白毛草、木防己等恶性杂草)的劈、锄与利用。害草与茶树争光争肥的性能极强,如劈、锄不及时,将在数月内形成“草包茶”,将严重影响茶树的生长和茶叶产量,而劈、锄害草的废弃物是茶园优质覆盖物和有机肥料。“见青就有肥、腐烂就有肥”这句农谚,是劳动人民用来说明野生草作为绿肥的种类丰富、肥效好。茶园杂草是自然生长,抗逆性极强,形成的自然群落比较繁茂,叶多茎枝柔嫩,为此,可根据杂草的生长情况和不同季节及茶叶生产农事活动,直接多次割取杂草的茎叶覆盖茶园畦面,成本极低,不易带进外地的病、虫和害草

60、等有害生物;益草(如:地稔、日本菁等)的留养:在茶园管理过程,要保护好生长在畦面、梯壁、水沟和路边的匍匐性和株形矮小,利于害虫的天敌寄生、繁殖和茶园水土涵养的益草,作为茶园活体覆盖物和茶树害虫的天敌寄主物。3、畜、禽。茶园内可以放养适量鸡,能有效防治茶树害虫和茶园害草,在茶园周边圈养猪、牛、羊,利用粪便发展沼气,再生能源,无害化处理农家肥料,发展“种养沼”为一体的食物链型清洁生态茶园。但必须严格控制饲料中镉、铜等重金属的含量。总之,凡能改善茶园生态与发展的因子,保证茶叶及相应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皆可组合进茶园系统中,在建园设置中以创造适宜茶树生长条件为准则,并根据茶树不同发育阶段,不同品种及不同季节,优化茶园品种和空间结构,提高茶园整体系统产出效能。5.4 技术(工艺)方案 技术路线及流程.1茶树种植工艺流程(1)园地选择:园地要选择坡度在20度以下,土层比较深厚、土质比较疏松、土壤酸碱度在4.56.5之间,土壤中游离碳酸钙的含量小于1.5%为宜。(2)园地开垦:园地选择好后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