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沉降事故处治(市政工程案例)

上传人:lisu****2020 文档编号:104297229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路基沉降事故处治(市政工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路基沉降事故处治(市政工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路基沉降事故处治(市政工程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路基沉降事故处治(市政工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沉降事故处治(市政工程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路基沉降事故处治摘 要:本案例分析桥头构筑物变形和高填土路基裂缝沉陷破坏,采取综合处治措施达到稳定效果,并从中吸取教益。关键词:沉陷破坏 综合处治1、背景农奔公路孟津河桥北端,台背填土高度5-6m,路面及边坡出现沉降凹陷和开裂。路面上出现3条裂缝;东侧一条沿取土坑边线外4-5m,从位于路肩内侧2m,斜裂到路肩上,长约30m,最宽处4cm,两侧两条缝也均位于路面范围内,靠近路中心的一条长约40m,最宽处约有6cm,裂缝伴有错台和路拱扁肩现象。同时桥台台背侧墙外倾,桥台锥坡下沉,坡面浆砌片石严重开裂,坡脚矮墙受推挤外倾。本工程2004年年底施工完成,历经一个冬天,施工单位已在早期出现的裂缝处作灌浆

2、处理,防止雨水进入,但收效甚微。2、破坏成因2.1 排除滑坡:根据事后补足的钻探资料和现状地形分析,可排除路面开裂为边坡滑移所致,其理由有: 钻探查明:仅有一条斜穿道路的暗塘,宽度3-10m,淤泥厚2.1-3.2m,其底面平坦,下为粘土层。取土坑内有淤泥厚3.5m,下为粘土层。路基填土伸入取土坑内2-3m,填土时坑底沉积的淤泥未清除,其余路基范围内的地基土质,除地面0.6-1m的杂填土外,下卧层为粘土硬塑,厚2.5-5.6m,曾为建路时的取土选择地段。 淤泥层仅限于暗塘和取土坑内有,而下陷破坏路段尚包括无淤泥的好土层(粘土硬塑层)长度占3/4。 有淤泥层处填土最高达6.1m,一般地段填土不高。

3、历经4个多月的填土工期,又经过一个冬天,已消除了部分沉降,路面破坏主要受瞬间沉降变形影响,工后沉降空间小。因此:不采用抗滑挡土墙,因施工开挖清理剪出口周围的淤泥时,势必引起沉降体带来滑移,可能诱发滑坡。富阳大桥滑坡已有先例。不采用抗滑桩:虽然抗滑桩可以切断其滑动面,施工简单,不会对现有滑动体各种地面以下设施带来大的搅动,但抗滑桩对于淤泥质亚粘土层厚较大,含水量大,高压缩性,塑性指数高的地段,由于地基承载力不足,易引起边坡失稳。2.2 路基沉降破坏因素: 诱发性:路基范围内老河道及取土坑内未清除淤泥的固结沉降,诱发路基沉降破坏,路面受张拉开裂。 自身抵抗力差:路基填土材料不满足设计要求,根据钻探

4、报告显示:路基填土中,灰土含灰量及灰土层厚度均不满足设计要求,路基填土压实度不足,使得路基自身抵抗力弱,致使路基未形成一定强度的整体,抗剪抗拉能力不足,产生土基沉降差,导致开裂。 排水不良:桥头两侧各10m范围内道路边坡未实施M7.5浆砌片石铺砌,同时土路肩土质非常松散,成为“好”的储水体,桥面及路面上的雨水,均由土路肩下渗,加快了路基破坏速率。2.3 挡土墙变形因素: 台帽拉裂:由于桥台施工时,桥台侧墙与台身未一次浇筑,使得台身后墙形成施工通缝,同时由于施工时侧墙与台后挡墙之间的沉降缝漏设,台后挡墙的沉降比桥台大,不均匀沉降,对侧墙产生一个沿道路方向的拉力,使台身后墙施工缝加大,在桥面上两侧

5、台帽背墙出现2-3cm的裂缝。 侧墙外倾:由于台后填土过快,密实度不足,侧墙(挡墙)基础在未达到一定强度就承受土压力,使得侧墙(挡墙)内侧承受过大的土压力,没有与台身连成一体的侧墙单独抵抗土压力能力较差,导致出现台后侧墙上端外倾现象。 锥坡下沉:锥坡的填土压实度不足下沉,使得锥坡对侧墙失去保护作用。3、处治方法刚通车的道路顾及社会影响,未接受桥头路段翻挖重修彻底解决的方案,但也不局限于裂缝灌浆路面借平,施工单位已经做过的日常维修的过渡方案,因收效不大,也不适于本工程交通量大、填土高,行车安全受控地段。采取的综合处治方案如下:3.1 路面修补:路面裂缝下沉处采用水泥浆压浆工艺填补裂缝,沥青路面上

6、采用沥青灌浆,裂缝错台,及路拱偏肩大面积补修养护。3.2 边坡整治:清除边坡上所有松散土层至道路路基,并挖成hb为50cm75cm的台阶,内倾3%,然后逐层采用好土搭接边坡并压实。要求补足土路肩宽度1.5m,压实度不小于87%。土路肩上采用乳化沥青硬化。台后30m范围内实施M7.5浆砌片石铺砌护坡。3.3 暗塘和取土坑范围、路基坡脚加固:考虑到淤泥层厚度2.1-3.5m,且经过四个月左右的沉降,固结完成约30-40%,建议在其坡脚线两侧各采用3排水泥搅拌桩,成梅花状布置,桩入好土不少于1m,截桩位置控制在边坡坡面下0.5m左右,起到对淤泥的固化作用,水泥搅拌桩与淤泥反应硬化后,能有效减少工后沉

7、降和防止基底淤泥外移。3.4 挡墙整修:侧墙(挡墙)整修,废除现状的锥坡,重新按设计要求实施,要求锥坡采用6%灰土分层(15cm一层)压实,压实度不得小于90%。3.5 综合处治的施工程序:路面裂缝处灌浆防雨水渗入,清除松散的边坡土,间隔打桩以免加剧沉降体的活动。先冲抓钻挖孔以清除原有留在地下的块石,再钻孔,以上全部完成后再清除坡脚淤泥,抛入块石嵌桩,后砌护坡把桩包于其内,形成一整体。大面积路拱修整沥青罩面。4、经验教训4.1 要勘探到位再到设计到位: 水文地质资料:桥头路段,水文地质复杂,设计须有水文地质资料为依据:否则可能丢失简单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或作出处理方案比较):如清除淤泥,块石挤

8、淤,换填灰土等措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本例所致。 抗震设防验算:对高填方路基边坡,地震时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滑坡,而对软土层或可液化土层上的道路稳定性,均须有地质资料,通过抗震设防的验算。 控制沉降量:桥头高填方路基,须要控制工后沉降量如城市主要道路、一级以上的公路、工后总沉降量不得大于10cm等要求,必要时需根据土质情况采取控制沉降的有效措施。 以便有关方承担此事故而产生的技术经济责任的依据。4.2 要深化桥头路基设计例如:取土坑虽设在好土地段,一旦坑内积聚了淤泥未清底引起的路基沉降,路面破坏量不亚于河塘地段,故取土坑无异于河塘设计要求,该处理的要处理,该有挡土墙的不可无。 保护性路肩要设计到位,施工要压实 桥与桥头路基搭接设计,包括填土处理、填土速率、桥台侧墙与台身整体浇筑,伸缩缝预留等要细化。4.3 桥头路基施工,先填土预压后砌墙的经验值得借鉴:桥头填土预压,对于软弱地基高填土路段,在设计施工中一般宜先堆土,随后开挖参建结构物。目的是减少工后沉降差,根据有关资料介绍:满足填土预压高度(拟建路基高度的1.4倍),预压时间六个月以上,可以使工后总沉降量减少6070%。而先修桥后填土,无益于减少沉降差,同时仓促填土在接近台背及侧墙(挡墙)附近、由于受作业面的局限,又不能使构筑物受到损伤,大型机械无法碾压处理加强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