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大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04250068 上传时间:2022-06-10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气象谚语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气象谚语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气象谚语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气象谚语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象谚语大全(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有关天气的谚语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咼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

2、,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泥鍬跳,雨来到。泥鍬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

3、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泥鍬跳,雨来到。泥鍬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咼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

4、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三、有光,电、声现象与

5、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3、春占冬十日。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6、二八好行船。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9、春稻十八难。10 、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11 、三月半,寒得勿会足百田岸。12 、四

6、月初八太子尿。13 、五月走山14 、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15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16 、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17 、六月十九三盘新。18 、六月无善北。19 、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20 、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21 、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22 、西北雨,连落三下哺。23 、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24 、七月厚台风。25 、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26 、七月半,秋风返一半。27 、八月初关雨门。28 、八月飐,无人知。29 、八月十五,关门闩户。30 、秋西北,半瞑沃。31 、一阵秋雨一阵冷。32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33 、十月小阳

7、春。34 、冬无三天雨。35 、十二月南风现报。36 、(十二月)顶看初三,下看十八。37 、未惊蛰先耳真雷,四十九日乌。38 、春分豆仔伸。39 、清明谷雨,寒死虎母。40 、立夏小满,潭窟都满。41 、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42 、立秋处暑,热死老鼠。43 、过了处暑,夜冷白天热。44 、白露台,无人知。45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46 、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47 、大寒小寒,无内自寒。参考资料:xxv13582009-01-2314:29:38天象方面:“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属锋面云系前缘的卷云,预兆将有锋面降水)。“城堡云,雨来临”(城堡云

8、是高积云或层积云中的一种云型,是空气层结不稳定而发展起来的,预兆云在发展,将很快下雨)。“天上铁砧云,不久大雨淋”(铁砧云是积雨云)。“天上鱼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鱼鳞斑指高积云,预兆晴天)。“黑云雨,黄云风”(黑云是云体浓厚的浓积云或积雨云吸收光线而呈黑色,黄云意味云体中混杂大量尘土)。“日出(落)太阳胭脂红,无雨便是风”(太阳胭脂红,意味空中水汽和气溶胶含量多)。“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日晕、月晕都是卷云、卷层云的光学现象,是天气系统的前缘)。“日落乌云发,半夜雨要下”(日落时大气应渐趋稳定,如果还有乌云(浓厚的云)发展,说明是天气系统移来,很快要下雨)。“东虹日头,西虹雨”(虹是空

9、中水汽含量多时的光学现象。我国大部地区处于西风带,如果西方有虹,说明西方已有天气系统,不久东移会产生降水。如东方出现虹,说明天气系统已移走,晴天)。“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季风区,夏季时暖湿气流来自东南方出现朝霞)。“朝霞、暮霞,无水烧茶”(指有霞无云时,晴天)。“黑白黄云搅,雹子小不了”(黑白黄云是冰雹云)。“黑猪过河,日搭桥,明日午后要下雹”(夜里黑云移过天河,早晨太阳附近有红云横列,说明有天气系统)。“早晨雾,晒破肚”(早晨雾多是辐射雾,预兆晴天)。“立春前后大冷风,百日冰雹不落空”。“一雾三晴,重雾三日必大风(三日雾浓,可能系天气系统所致)。“露水起晴天”。“东南风,雨太公”(东南

10、风,暖湿气流,易成雨)。“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高宫旺2009-01-2314:29:38有关天气的谚语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咼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11、。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泥鍬跳,雨来到。泥鍬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

12、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泥鍬跳,雨来到。泥鍬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云下山,地

13、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咼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

14、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3、春占冬十日。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6、二八好行船。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9、

15、春稻十八难。10 、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11 、三月半,寒得勿会足百田岸。12 、四月初八太子尿。13 、五月走山14 、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15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16 、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17 、六月十九三盘新。18 、六月无善北。19 、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20 、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21 、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22 、西北雨,连落三下哺。23 、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24 、七月厚台风。25 、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26 、七月半,秋风返一半。27 、八月初关雨门。28 、八月飐,无人知。29 、八月十五,关门闩户。30

16、、秋西北,半瞑沃。31 、一阵秋雨一阵冷。32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33 、十月小阳春。34 、冬无三天雨。35 、十二月南风现报。36 、(十二月)顶看初三,下看十八。37 、未惊蛰先耳真雷,四十九日乌。38 、春分豆仔伸。39 、清明谷雨,寒死虎母。40 、立夏小满,潭窟都满。41 、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42 、立秋处暑,热死老鼠。43 、过了处暑,夜冷白天热。44 、白露台,无人知。45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46 、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47 、大寒小寒,无内自寒。参考资料:自己家人2009-01-2314:29:45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

17、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中国谚语大全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口说无凭,事实为证。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山里孩

18、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久住坡,不嫌陡。马看牙板,人看言行。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头回上当,二回心亮。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

19、老人言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吃一回亏,学一回乖。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多锂出快锯,多做长知识。树老根多,人老识多。砍柴上山,捉鸟上树。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经得广,知得多。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据观测,在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20、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来自:长征一号(苏州)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

21、,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

22、,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

23、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

24、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乙、弱肉强食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乙、积重难返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乙、后来居上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乙、因小失大甲、你走你的阳关道;过的独木桥乙、分道扬镳甲、前怕狼,后怕虎乙、畏首畏尾甲、打破砂锅问到底乙、刨根问底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乙、一见锺情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

25、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

26、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T俗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T俗语) 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T成语) 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T成语) 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JT成语)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板凳没焙热JT席不暇暖 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JT投鼠忌器 火烧眉毛顾眼前JT燃眉之

27、急 鸡蛋碰石头JT以卵击石 鸡飞蛋打一场空JT鸡飞蛋打 拉完磨杀驴J卸磨杀驴 鲁班门前弄大斧JT班门弄斧 没喝过墨水JT胸无点墨 怕噎了嗓子不吃饭JT因噎废食 什么病吃什么药JT对症下药一网打尽满河鱼J一网打尽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二,谚语和格言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

28、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金子碎了分量在 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墨是可以磨浓的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人心齐,泰山移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

29、,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

30、,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不认这壶酒钱 不知道哪头炕热 蝉曳残声过别枝 横挑鼻子竖挑眼 眉毛胡子一把抓 起大早,赶晚集 求爷爷,告奶奶 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摇头不算点头算 中看不中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女口: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

31、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四,歇后语、俏皮话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

32、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33、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T谚语) 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T俚语) 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T俚语)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

34、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歇后语歇后语,是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例如:一个巴掌打不响-孤掌难鸣;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

35、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

36、。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第一,谐音类。如:空棺材出葬目(木)中无人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第二,喻事类。如:弄堂里搬木头冷水发面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第三,喻物类。如:秋后的蚂蚁棋盘里的卒子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

37、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第四,故事类。如楚霸王举鼎曹操吃鸡肋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纸糊的琵琶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回答者:KGDXK-董事长十六级9-518:49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人行千里路,胜读

38、十年书。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口说无凭,事实为证。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久住坡,不嫌陡。马看牙板,人看言行。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gyfo

39、ng2009-01-2314:31:05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衣。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高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

40、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lucyicd2009-01-2315:34:51有关天气的谚语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高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

41、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衣。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

42、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泥鍬跳,雨来到。泥鍬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炸雷雨小,闷雷雨大。雷轰天顶,虽雨不猛。雷轰天边,大雨连天。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南闪火开门,北闪有雨临。四、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泥鍬跳,雨来到。泥鍬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蚂蚁搬家早晚要下。

43、蜜蜂归窠迟,来日好天气。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笠。黑蜻蜓乱,天气要旱。扑地烟,雨连天。水缸穿裙,大雨淋淋。咸物返潮天将雨。柱石脚下潮有雨。草灰结成饼,天有风雨临。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云下山,地不干。云绞云,雨淋淋。黑云接驾,不阴就下。云低要雨,云咼转晴。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天上跑台云,地上雨淋淋。西北起黑云,雷雨必来临。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不怕阴雨天气久,只要西北开了口。衣。云向东,有雨变成风,云

44、向南,水涟涟,云向西,下地披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二,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东风急,备斗笠。风静闷热,雷雨强烈。急雨易晴,慢雨不开。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不刮东风不雨,不刮西风不晴。三、有光,电、声现象与天气的谚语星星密,雨滴滴。星星稀,好天气。星星明,来日晴。星星眨眼,有雨不起。直闪雨小,横闪雨大1、时季有早晚,逐年无相看。每年各季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有变化。2、正月套昭君,二月雨纷纷,三月青草埔,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水流芋,八月秋风返,九月九降风,十月小逢春,十一月

45、霜雪降,十二月寒又冻。3、春占冬十日。4、正月花,二月柳,三月冻脚手。5、二八乱穿衣,三九褴糁穿;三月穿三样,四月穿蚊帐。-指春季天气多变。6、二八好行船。7、春寒雨那溅,冬寒叫苦旱。8、春天囝仔面,一日变三变。9、春稻十八难。10 、三月三月,一日剥皮,三日盖被。11 、三月半,寒得勿会足百田岸。12 、四月初八太子尿。13 、五月走山14 、五月初五龙船水,五月十三关刀水。15 、未吃五月节粽,破裘呣甘放。16 、六月无风台,有雨无路来。17 、六月十九三盘新。18 、六月无善北。19 、六月天,七月火,石磨会焙粿。20 、六七月西风过午变作虎。21 、西北雨落勿会过田岸。22 、西北雨,

46、连落三下哺。23 、六月立秋紧溜溜,七月立秋秋后油。24 、七月厚台风。25 、无惊七月半鬼,只惊七月半水。26 、七月半,秋风返一半。27 、八月初关雨门。28 、八月飐,无人知。29 、八月十五,关门闩户。30 、秋西北,半瞑沃。31 、一阵秋雨一阵冷。32 、三日风,三日霜,三日炎日光。33 、十月小阳春。34 、冬无三天雨。35 、十二月南风现报。36 、(十二月)顶看初三,下看十八。37 、未惊蛰先耳真雷,四十九日乌。38 、春分豆仔伸。39 、清明谷雨,寒死虎母。40 、立夏小满,潭窟都满。41 、夏至未过勿会热,冬至未过勿会寒。42 、立秋处暑,热死老鼠。43 、过了处暑,夜冷白

47、天热。44 、白露台,无人知。45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46 、干冬至,澹年兜;澹冬至,干年兜。47 、大寒小寒,无内自寒。参考资料:how3212009-01-2316:02:15谚语是民间集体创造、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丰富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根据内容,可以分为三类:(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中国谚语大全一

48、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口说无凭,事实为证。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久住坡,不嫌陡。马看牙板,人看言行。不经冬寒,不知春暖。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不下水,一辈子不会

49、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宁可做过,不可错过。头回上当,二回心亮。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吃一回亏,学一回乖。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多锂出快锯,多做长知识。树老根多,人老识多。砍柴上山,捉鸟上树。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砂锅不

50、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经得广,知得多。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太多了。省略。由来例:“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

51、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来自:长征一号(苏州)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

52、横下来了。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

53、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

54、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nk02202009-09-2721:27:0110最佳答案一、看风测天天气兴云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风来输送的,“东风送湿,西风干;南风送暖,北风寒。”,风对天气变化有明显预兆。“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这是冷空气经过前后风向的转换情况。冷空气南下到达本地之前,受暖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冷空气到达时,转为偏北风,风向转变前后,天气转阴有雨。“西北风,开天锁,雨消云散天转晴”,吹西北风,表示本

55、地已受干冷气团控制,预示天气转晴。“云交云,雨淋淋”、“逆风行云天要变”,说明大气高低层风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气上下对流,产生雷雨等对流性天气。季节不同,风向所反映的天气也不同。“一年三季东风雨,唯有夏季东风晴”、“东北风,雨祖宗”表明吹了偏东风,12天内天气将转阴雨,而夏季吹偏东风,将海上温度较低的气流吹到陆上,起调节气温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现雷阵雨。二、看云测天俗语说:“云是天气的招牌”。云的形状、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当时天气运动的状态,预示着未来天气的变化。民间很重视看云测天。“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水凄凄;云往南,雨成潭,云往北,好晒谷。”云往东或东南移动,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风

56、,故有“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指春夏之交,云从东或东南伸展过来,常是台风侵袭的征兆,所以会“水凄凄”了。云向南移,说明冷空气南下,冷暖气团交汇,所以,“云往南,雨成潭”。云向北移,表明本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无雨便“好晒谷”了。天空上下云层一致,天气比较晴好。高低层云移向不一致,天气变化会很剧烈、复杂。正如谚语所说“天上乱云交,地上雨倾盆”、“顺风船,顶风雨”、逆风行云天要作变”。有许多谚语是看天的颜色测天,如“乌云块块叠,雷雨眼面前”、火烧乌云盖,有雨来得快”“人黄有病,天黄有雨”、“日出红云升,劝君莫出门”、“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三、看雨测天雨雪天气现象出现的早晚、强度

57、及方位,都对应着一定的天气形势,因而能判断推测出天气变化。“雨前毛毛没大雨,雨后毛毛没晴天”。是指一开始就降毛毛雨,预示这场雨不会大,若降了大雨,转为下毛毛雨,预示仍要继续下雨,不易转晴。“开门雨,下一指;闭门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说清晨开始下雨,时间短,雨量小,晚饭前后下雨,时间长,雨量大。“雨下中,两头空”,指中午下雷雨,时间短,两头晴天。“久雨傍晚晴,一定转晴天”,阴雨时傍晚前后雨止转晴,预示阴雨结束,天气转晴。四、闻雷测天民间群众常根据雷声预测天气,“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这条谚语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声隆隆,表明这次下雨是局部地区受热不均匀等热力原因形

58、成的,又叫热雷雨,雨量不大,时间很短,局地性强,常出现“夏雨隔条河,这边下雨,那边晒日头”的现象。“先雨后雷下大雨,不紧不慢连阴雨”、“雷声水里推磨,下雨漫满河”。这几条谚语指先下雨,雨后静风、闷热,雨势越来越猛,雷声不绝,预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过程中,雷声不紧不慢,打打停停,预示会出现连续阴雨。西南雷轰隆,大雨往下冲”,指西南方位起雷暴,来得慢,雨势猛,时间长。西北雷声响,霎时雨滴滴”,西北方雷雨来得快,风力大,有红云时还会降冰雹。东北方响雷,雨量不大”、东南雷声响,不见雨下来”,也是根据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五、看雾测天雾是常见的天气现象。特别是冬春,在晴朗微风的夜晚,地表附近气层里水

59、汽含量较多,水汽凝结成雾,或是冷气团移向暖湿的地面时,也会形成雾。看雾也可以预测天气变化。白茫茫雾晴,灰沉沉雾雨”,有雾时,天空白茫茫,预示着晴天,如天气灰沉沉,预示雨天要来。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久晴之后,空气中水气较少,不易形成大雾,如有大雾出现,表明有暖湿空气移来,北方冷空气影响时,会转阴雨。久雨之后,冷空气已控制本地,夜间云层消散,微风,早晨出现大雾,阴雨结束转晴。不同季节出现大雾,预示未来天气也不一样。春雾雨,夏雾热,秋雾凉风,冬雾雪”,指春天出现大雾,天要转阴雨;夏天大雾消散后,天气晴热;秋天有雾,表明有冷空气南下,会出现连续有雨;冬天有大雾,预示最近要下雪。六、看天象测天大气

60、层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悬浮物质,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现多种色彩和许多光学现象,观察它的变化,可以预测未来天气。朝霞不出门,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如果大气中水汽过多,则阳光中一些波长较短的青光、蓝光、紫光被大气散射掉,只有红光、橙光、黄光穿透大气,天空染上红橙色,开成朝霞。红霞出现表示西方的云雨将要移来,所以,朝霞不出门”。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云雨已移到东方,天气将转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谚语日出胭脂红,无雨也有风”,、日出红云,劝君莫远行”、太阳照黄光,明日风雨狂”等也是这个道理。太阳正午现一现,以后三天不见面”,指前两天和当天上午阴雨,中午出现太阳,没有多久天气又转阴雨,预示天气将会连续阴雨。七、看物象测天动植物在气象条件发生变化时,其活动规律和习性会发生一些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来预测天气。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龟壳干燥,纹路清晰,预示近期不会下雨。这是因为龟身贴地,龟背光滑阴凉,当暖湿空气移来时,会在龟背冷却凝结出现水珠,天将下雨,反之空气干燥,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