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4137736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第4章第4节群落的演替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新人教版必修3(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创新方案】高中生物 第4章 第4节 群落的演替创新演练大冲关课下练 新人教版必修3(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A.裸地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环境变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B.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C.裸地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环境变化群落稳定和平衡D.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物种竞争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群落稳定和平衡解析:环境变化是该群落演替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群落结构向复杂的方向进行,并依次经过了侵入定居阶段、竞争平衡阶段和相对稳定阶段。答案:A2.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2、)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农田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解析:次生演替时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因此演替所需时间短。在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而不是次生演替;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也存在竞争现象,但不明显;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容易形成森林。答案:C3.下列不能演替为森(树)林的是()A.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草原B.大兴安岭火灾后的林区C.沂蒙山区的裸露岩地D.黄河三角洲的弃耕土地解析:在气候条件适

3、宜的情况下,群落能演替为森林,但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由于缺少水,群落演替很难形成森(树)林。答案:A4.(2012济南高二检测)生物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自然演替一般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属于次生演替过程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解析:在演替的过程中,环境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改变,故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答案:B5.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原)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B.

4、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解析:初生演替所经历的时间一般较长,速度慢;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生物多样性增加;演替早期,群落中的弱势种群由于自然选择的压力,其基因频率往往会发生显著变化,但优势种群自然选择压力小,其基因频率往往相对稳定。答案:D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一种群落演替现象B.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方向C.草本阶段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

5、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解析:人类活动往往能够影响到演替的速度和方向;演替的过程中群落既能够影响环境同时又受环境的影响;群落中物种增多可使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答案:A7.(2011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解析: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答案:D8.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的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以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B.外来物种入侵C

6、.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解析:物种进化是指一个物种变为另一个物种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外来物种入侵是指有意或无意把一个物种引入新的生态系统,对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危害。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在垂直方向上的特点。答案:C9.(2012苏州高二检测)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中进行的演替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解析:乙的物种丰富度从0开始,故乙是初生演替,而甲是次生演替。气候适宜的情况下

7、,甲、乙均可演替为森林,甲中、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答案:C10.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 B.C. D.解析:在弃耕农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生物的种类逐渐增多后相对稳定。由草本植物到森林的演变过程中,总光合量逐渐增多,后因森林叶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叶片互相遮挡,总光合量达到相对稳定。在演替的过程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逐渐增多,生物呼吸量也逐渐增加,但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相

8、对稳定,生物的呼吸量也不再增加。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30分)11.(10分)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渡为灌木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2)对于退耕年份不同的林地进行研究得到如下数据:群落类型树种数量平均胸径(cm)平均高度(m):撂荒7年的次生林228.76.3:25年的次生林8110.48.4:50年的次生林9611.89.2:150年以上的近天然林12813.710.5分析上表可知

9、: 。 。(3)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法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环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环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种名山桃丁香油松刺槐山桃1丁香0.1241油松0.1250.8341刺槐0.1480.7610.8841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造成种间竞争激烈的原因是(一方面即可)。解析:(1)群落演替的过程就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研究群落要研究物种的丰富度和群落的结构,不同地段是水平上的差异,而不是垂直结构。(2

10、)从撂荒7年到150年的近天然林中树种数量由22种达到了128种,植物平均胸径和株高均呈上升趋势。(3)调查种群密度时一般用样方法,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刺槐和油松资源的重叠系数最大为0.884,所以两者的竞争最大;阳坡光照充足,能够满足较多植物的光合作用所需,但水分、无机营养等相对的少一些,所以物种间竞争比较激烈。答案:(1)群落的演替物种丰富度群落的水平结构 (2)随着次生演替的进行,次生林的恢复是向着物种数量的增加、林木不断生长的方向进行的在次生演替的前50年内,群落内树种种类增长比较快,而50年150年之间次生林群落植物增长的速度放缓(3)样方油松和刺槐阳坡受强光照的影响,温度较高,水分流

11、失较快,造成耐旱植物间水分竞争激烈12.(8分)阅读提供的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资料1:在许多自然景区,将原有植被清除,然后从农田运来土壤种植草坪。绿化用草坪不但需要大量灌溉来保证其生长,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施肥、除草、药物防治病虫害等工作,对当地原有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作用。 资料2:由于人类活动影响,我国著名旅游景区泰山的动植物种类逐渐减少,现在山上的森林多为上世纪50年代种植的人工林,海拔800米以下几乎都是刺槐,挤占了泰山原有物种的生存空间。(1)资料1群落的演替与自然演替不同,自然演替的方向是 。如果对人工草坪不再进行种植管理,让其自然恢复,这种演替的类型是。(2)资料2中刺槐在泰山当

12、地无节制繁殖的原因可能是 。这会导致当地丧失。自然林往往有病无灾,而人工林则往往爆发严重的虫害,原因是 。解析:由于人类活动破坏原有的植被,生物多样性降低,需要不断输入能量和物质才能维持其稳定性。自然演替的方向与之不同,自然演替的结果是生物种类越来越多,营养关系越来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来越强,对能量的利用率越高。刺槐能无限制增长,说明对刺槐来说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宜,并且没有天敌。答案:(1)群落的结构和组成成分由简单到复杂;群落对物质、能量的利用率逐步提高次生演替(2)刺槐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有充足的生存空间,并且没有天敌生物多样性由于植物单一,控制害虫的天敌很少13.(12分)下表

13、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调查时间调查项目1963年1983年1994年2006年叶面积指数2.486.6111.2817.76光能截获率(%)20.342.388.995.9总初级生产量t/hm2a117.4355.50116.61150.81净初级生产量t/hm2a11.5014.5223.8826.00 (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2)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3)请用坐标图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4)下图是19632006年间该生态系统生物量(有机物量)统计图,据图你可

14、以得出的生物量演变规律是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1)该地区群落演替类型应属次生演替。(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呈正相关。(3)呼吸量应为总初级生产量与净初级生产量之差。(4)图中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并最终趋于稳定。(5)调查植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不同物种的空间分布状况,可获取群落结构信息。答案:(1)次生演替(2)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或正相关)(3)据生产者呼吸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描点、连线。如下图:(4)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逐渐增加,最终趋于稳定(5)样方空间上的分布(分层)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