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及措施

上传人:东*** 文档编号:104128780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及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及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及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及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及措施(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处坠落事故的对策及措施 1、安全技术措施 1.1施工外脚手架 a作业层外侧必须设双层防护栏,架子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接口封严。 b作业层脚手板必须满铺,没有探头板,扭曲的木板不能使用,架子离墙间距不大于20cm。 c钢管脚手架首层第一步要满铺,一层用木板或用竹笆封严,随着施工架子上升 ,每隔四步在架下设一层安全兜网或用竹笆满铺,防止物体坠落伤人。 d使用毛竹外架,每步架必须满铺竹笆,毛竹架按三步四跨,钢管架按垂直四米、水平七米设连墙点,毛竹架连墙拉结铁丝不小于12#,双股拉结。 e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痫病、色盲的人员,不准进行架设作业。 f 架子工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

2、岗。不准攀爬上下架子,不准酒后作业。 1.2爬模架 a采纳爬模施工,必须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化施工队伍。 b爬模架的组装,必须满足方案计算要求,要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c爬模架各层的脚手架要满铺,铺严密牢固,作业中下层离墙的孔隙,要用密目安全网封盖,防止作业中物体坠落。 d固定爬架的穿墙螺栓,必须是双螺帽,并且螺栓要冒出螺帽不少于2MM。 e爬架上不能过多堆放工具、设备和材料,以防止超重或滑落伤人。 f每升一次爬架,必须由工长、爬模队长、项目安全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持续进行施工。 g要常常清理作业层的建筑垃圾,以防止坠落伤人,清理的垃圾不能向下倾倒。 1.3自制吊篮架 a采纳自制吊篮

3、架进行外装修,架子的组装必须严格按方案要求进行组装,外侧用密目安全网兜底封严。 b升降吊篮的手拉葫芦和手把葫芦,不能少于3吨,吊钩有保险。 c吊篮作业人员必须系挂安全带,上下吊篮不准从窗口攀爬。 d吊篮使用前,必须有超倍的试压资料,安全系数为3-5倍。 e升降吊篮时,要把安全带系在保险绳上,其他人员撤离吊篮,升降吊篮必须同步。 f对钢梁和钢丝绳的受剪部位要有保护,预埋吊环,要常常检查,发现有裂痕,有及时采用补救措施,吊环严禁使用螺纹钢。 g要随时清理吊篮架上的建筑垃圾和剩余的废料,防止被风吹落,伤害地面作业人员。 1.4挑架 a挑架的斜立杆要支撑在牢固的基础上,并与主体结构拉结牢固,每层要设拉

4、结点在斜立杆上,横杆间距不大于1.5米。 b挑架底部要用脚手板或其它木板铺满封严,外侧用密目网兜底封严,每层要满铺竹笆,防止物体滑落。 c挑架搭设较高的,中间要采用分段卸载的措施,架上材料不能集中堆放。 d作业层外侧和两端必须双层防护栏杆,密目安全网的接口要束紧。 1.5三宝防护 a进入施工现场任何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以防止物体打击头部。 b2米以上含2米的各种高处作业,四周又无安全依托的,必须系挂安全带,安全带要高挂低用。 c无外架的多层建筑首层,必须支搭3米宽的绵纶安全网,安全网外高内低,网底距地面不小于3米,网底下不能堆放材料、设备和其他杂物。 d高层建筑首层必须支搭双层6米宽绵纶安全

5、网,外口高于里口,网底离地面不小于5米,网下不能存放设备、材料等杂物,随主体升高,每隔四层,增搭一道3米宽的安全防护。 e 50高层建筑的电梯井内,首层必须设一道安全网,并随主体升高每二层再设一道安全平网,或用其它材料作封闭。 f 严禁在吊物下穿行或停留。 1.6四口防护 a楼面上200200至10001000的预留洞,一般可利用结构钢筋网进行防护,也可采纳木板严密封闭牢固。 b楼面预留洞口大于1米以上,四周用双层钢管护栏,中间兜设安全平网。 c框架结构的首层四周用防护栏杆封闭,留出专用人行通道,并搭设宽于通道两侧各1米的防护棚。高层建筑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用5木板封严,不留孔隙。 d楼梯口采

6、纳双层钢管防护,如能利用结构护栏防护更好。 e电梯井口应采纳自制焊接钢筋网自动门,既能并关,又固定牢固。 1.7临边防护 a深基础临边、楼梯口边、屋面周边、采光井周边、转料平台周边、阳台边、人行通道两侧边、卸料平台两侧边的防护,必须统一用双层钢管防护,并在钢管上涂上红白标记。 b绑扎钢筋大梁柱用的临时架子外侧,必须架设双层防护栏杆。 c井字架提升机和人货电梯卸料平台的防护门,必须用钢筋焊接的开关门,不准使用弯曲钢筋作防护门。 2、安全管理措施 2.1编制高处作业施工计划 在编制施工组织制定和施工方案时,要列入所涉及到的高处作业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及所必须料具。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落实所

7、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通过落实时不得进行施工。 2.2对高处作业人员要严格身体检查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癫痫病等人员,不得安排其从事高处作业。对攀登和悬空高处作业的人员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 2.3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培训上岗 凡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特别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采纳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教育。 2.4严格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设施 凡进行高处作业施工的,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等,作业

8、前后要认真检查所用的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施工单位应提供质量合格产品,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使用。 2.5严格按操作规程作业 高处作业所用工具、材料严禁投掷,上下立体交叉作业确有必须要时,中间须设隔离设施。高处作业应设置可靠扶梯,作业人员应沿扶梯上下,不得沿着立杆与栏杆攀登。高处作业上下应设置联系信号或通讯装置,并指定专人负责。施工单位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置红灯警示。在雨雪天应采用防滑措施,现场的冰霜、水雪等均须清除。当风速在10.8m/s以上和碰到雷电、暴雨、大雾等气候条件,不得进行露天高处作业。当恶劣天气过去后,必须对各类安全设施进行检查、

9、矫正、修理使之完善。发现安全措施有隐患时,应马上采用措施,消除隐患;当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2.6检查验收标准化 高处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措施进行逐项检查验收,如验收合格须签字后方可作业。必须要拆掉或变动安全设施的,也应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验收合格后也须签字后方可实施。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应按类别逐项查验,并做出验收记录。凡不符合规定的,必须修整合格后再行查验,施工期內还要定期进行抽检。 3、应急救援预案 3.1应急准备 3.1.1组织机构及使命 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 组 长: 张鹏茂 副组长: 赵 滨 组 员: 冯景明 下设:

10、通讯联系组 组长: 蒋 婷 技术支持组 组长: 尹永顺 消防保卫组 组长: 郑卫军 抢险抢修组 组长: 贾科良 医疗救护组 组长: 刘荣巧 后勤保证组 组长: 孟 华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对项目突发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处理。 3.1.2培训和演练 (1)项目部安全员负责主持、组织全机关每年进行一次按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模拟演练。各组员按其使命分工,协调配合完成演练。演练结束后由组长组织对应急响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演练、评价和更新的记录应予以坚持。 (2)施工管理部负责对相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培训。 3.1.3应急物资的准备、维护、保

11、养 (1)应急物资的准备:简易单架、跌达损伤药品、包扎纱布。 (2)各种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强化日常管理。 3.2应急响应 3.2.1 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由安全员组织抢救伤员,项目经理打 120给急救叫中心,由土建工长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态扩展。其他义务小组人员协助安全员做好现场救护工作,水、电工长协助送伤员外部救护工作,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山安全员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人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3.2.2 处理程序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发生。 (3)对所有员工进行事故教育。 (4)宣布事故处理结果。 (5)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报告。 第 8 页 共 8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Word格式,可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