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4075186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典诵读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典诵读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典诵读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十二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题实验学校经典诵读实施方案一、活动目的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经典的方式,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们在诵读过程中获得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教师学生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二、诵读教师校长高度重视,亲临一线,亲自带头,主抓班主任,次为语文老师,其他科目老师为辅。三、诵读时间安排1、 每天晨读约20分钟2、 每节语文课内读约510分钟3、 每天自习或放学后读约30分钟要求尽可能利用在校的零散时间,最好能保证每天有大约1小时左右的读书时间。四、课程读本设置课程可以由班主任自行选择,也可全校按照年级统一选择读本教材。(一

2、)小学诵读课程设置1、 弟子规孝经作为明伦课首选必学,全体学生不分年级应该每天一遍。2、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作为集中识字教材,建议三年级以下学生使用。3、 四书安排在三年级以上按部就班学习。4、 辅以中华德育故事、古诗词等。(二)中学诵读课程设置1、 弟子规孝经作为明伦课首选必学,全体学生不分年级应该每天一遍。2、 主学五经(如果小学没读过四书则读四书)。3、 辅以古文(从古文观止中选出50篇)、中国文化常识等。五、经典诵读原则(一)道而弗牵:经典教师要循循善诱,善于利用多媒体资料、讲故事等、吟诵古诗、书法、国乐赏析、实地游学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发孩子读书兴趣,引发对中国文化的热爱情感。(二)

3、强而弗抑:平时多读,多多益善,自然背诵下来,不做一刀切式统一要求,以鼓励为主,不强迫,不批评,个别孩子背不下来不要紧,没关系。(三)开而弗达:三年级以下不讲解,对高年级小学生、中学生,老师若有时间和能力,可以对疑难文字、典故、背景知识简单疏通介绍即可,如果不讲也可。六、经典诵读方法推荐(一)三百法首先,“每天进度一百个字”:“一百字”,大概如论语的前三章(含标题及序号计有九十八个字),或老子的第一、第二两章(含标目计一百五十三字),或唐诗前两首(含标题作者计一百零三字),或论语一章配老子一章(计一百零三字)等等。如果怕初学者一时背不来,从五十个字开始也可以,视其能力逐次增加。但是千万不要低估了

4、少儿的能力,千万不要因为大人自已背不来,就想当然地认为少儿也不行,于是平白地浪费了他的大好时光。请静心计算一下,每天一百个字,一年若只算三百天,只要一年功夫,即有三万个经典文字在生命里,一辈子也就很够用了。何况读个五六年,人才尽自此中出矣!其次,“念一百遍”:一百个字左右的经文,中等资质的少儿大约反覆五十遍就会背。(上等资质过目不忘者不列入一般考虑)而一般人正常念书的速度是每分钟两百个字,一百个字的功课,一分钟可以念两遍,(念熟后每分钟甚至可以达到四五遍之多),念一百遍最大需求是五十分钟。加上每天最好把前五天的五百字连起来复习,复习一次约两分钟,用十分钟复习五次,逐次前进,就可以终身不忘。所以

5、家长或老师的教学责任,便是想办法让他有大约六十分钟的读经时间。而这六十分钟并不需要整段连续,用零碎时间,效果一样好。家长可以安排上学前、放学后、饭前、饭后、睡前等各十几分钟。学校级任老师更容易挪出各种小时间,如早自习十五分钟、每节打上课铃后五分钟,合计己将近四五十分钟,课后作业再指派念十五分钟(三十遍),即超过需求了。再说,“每天每人都得一百分”:“读经”本是可喜可悦的事,如果少儿读经读得不喜悦,便是老师教坏了。好的读经老师不仅应让少儿喜悦,而且要让他有双重喜悦:第一重是让他有学习的成就感,第二重是给他精神奖励。老师如照以上所说办法让他念一百遍而会背了,他自已就有了成就的喜悦,如果再因为会背,

6、而给他“一百分”,更是给他最好的奖励。不过,如果有少数资质稍差的少儿,念了一百遍,居然还不会背,老师应该只看在他用了功的份上,也给他“一百分”,他将可能因得到鼓励而有所长进。又如果有怠惰异常,根本不想念的少儿,不会背,其实也无所谓,因为只要他听了别人念一百遍,某种文化教养的功能都已深深打入他的生命中了,老师只要象征性的叫他来补念三十遍,也给他“一百分”吧!反正每人都“一百分”,非“一百分不可”!小朋友受益,老师也绝不会吃亏的。(二)一气呵成法应该说,经典诵读的理念掌握之后,摆在教师和家长面前的难题就是如何具体操作,也就是怎么教的问题。为帮助老师和家长解除经典教学方法上的困扰,我们根据多年切身摸

7、索、教学实践和理论探讨,特总结出 “一气呵成法”。该法特别适合低龄幼儿,特别符合少儿天性,特别容易实施操作,使少儿轻轻松松进入状态,快快乐乐学习,收效非常之好,现在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适用对象】本方法特别适合313岁孩童;成人用此法也有意想不到的功效。【适用地点】幼儿园、家庭、社区课后班、中小学校、成人自修。【读诵方式】较短的不分卷的单部经典,直接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地读下去,如千字文,从开头的“天地玄黄”一直念到最后一句“焉哉乎也”,注意中间一定不可间断;篇幅较长的经典,通常被分成若干篇或卷,比如论语分为20篇,应该把每一篇作为相对独立的任务单元,采用通篇(卷)念的方式一气呵成地读诵。逐篇背下

8、,然后5篇、半部(前10篇和后10篇)、通本(20篇)分别穿线连背;再如学老子,可以分上下两卷分别读,也可以每10章为一单元连着读,这样全本分为8部分。【遍数要求】指读100遍,看读100遍;脱本背诵300到800遍。每天的遍数要求是:每天至少1遍以上,多多益善,根据时间多寡自行掌握。天天滚动,雷打不动。别老盯着他啥时候背下来,只要念多了,日久了,孩子自然而然就背下了。老师和家长需要配合的事情就是导读、陪读或监督,每读一遍给他记录1笔,每5遍写一“正”字。(本文后附有经典学习进度表式样)【实施步骤】先由老师或家长领读、孩子跟读10到30遍;分别让每个孩子当小老师轮流领读,直到头一个百遍完成;将

9、本经典中的生字制成字卡,让每个学生认读全部通过;大家看书(可以不必指字)再齐读100遍;脱本背诵300到800遍;抄写和默写经典。【理论依据】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分左脑和右脑,且各有专攻。左脑擅长部分吸收、右脑擅长整体吸收;左脑擅长分析、右脑擅长综合;左脑擅长理解、右脑擅长记忆;左脑擅长理性思考、右脑擅长感性直觉;左脑擅长有意识学习、右脑擅长无意识学习。可见成人主要动用左脑学习,少儿更多是使用右脑学习。他对外界信息的那种海绵般整体吸收能力、那种不经理解就能背下的强大记忆能力,那种维妙维肖的模仿能力,那种不厌其烦的反复能力,那种深度的直觉领悟能力,那种无压力轻松状态下的无意识学习能力,可以说

10、,越小越发达、越小越明显、越小越强大,这种学习能力恰恰是与学习经典所需要的、相吻合的,所以毫不夸张地讲,所有的孩子身上都有这些潜在的能力,所有的孩子都是天才,什么叫“天才”?天赋的才能简称就叫“天才”!应该承认,这些能力在我们大人身上已经削弱了、已经退化了、甚至已经消失了。但是如果我们无知,大人就会无视、忽视或轻视少儿这种强大的学习能力:明明少儿适合整体学东西,我们非得部分部分学,一点一滴教,这符合少儿天性吗?明明少儿适合用右脑学习,反而硬要少儿用左脑学习,从而关闭强大的右脑,这符合科学吗?明明少儿是适合记忆的年龄,却让他去理解,这不是强人所难吗?所以,我们强烈呼吁:不要用教大人的方式去教孩子

11、!不要过多动用孩子弱势的左脑,从而关闭他那优势的右脑!“ 一气呵成法”就是让孩子去整体学、去模仿学、去反复学、去无意识学,是用教孩子的方法教孩子,是用右脑学。如果这样学,孩子会学得很累吗?不会的!如果这样教,老师会教得很苦吗?不会的!教小孩子学经典道理就在这,而方法何其简单!何其符合少儿的天性!【注意事项】一气呵成法最忌讳的就是教学时连贯气势的中断。为了使学生在课堂进入状态,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用一气呵成法上课之前,请老师一定要向学生公布硬性纪律,“约法三章”如下:第一,不许在上课期间喝水;第二,不许在上课期间去卫生间;第三,不许两手乱动,指读左页时左手指字,右手背后;指读右页时右手指字,左手背

12、后;背书时两手放背后。请老师在上课前五分钟时就提醒告知学生:该去喝水的赶紧去喝水,该去卫生间的赶快去,一会就上课了,上课中间不能再去喝水和去卫生间了。这样孩子有个心理准备,心收回来,准备开始学习了。在课堂上比较能够专心,不会因为一会这孩子去卫生间,一会那个学生又要水喝,而打断课堂读经的连贯气势。左手指字可以活动右脑,右手压书翻书,让两只手各有分工,避免两手的乱动造成分心。此外需要注意的还有:要等学生都坐好公布纪律约束好才上课;在课堂中老师除了读书声音通常不说话,发现问题老师用身体语言提示或暗示,比如对无理要求老师摇头摆手拒绝;开始读稍微大声,读不齐时老师音高一点提读;不表扬更不批评任何一个孩子

13、!比较顽劣的孩子放在最后,只要他不干扰别人读书,可以暂时置之不理,不批评也不用去哄他,在其他孩子读书声中先熏染他,使之逐渐适应。【好处多多】1.速度惊人:读书、识字、背诵速度神速,普通方法无与伦比。比普通方法高几倍几十倍。2.用力均匀:避免以前学习背书,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前面的很熟后面的不会。(注意:不要学习新内容时,总带着去复习过去学过的内容。)3.易养定力:时间成片,防止小段读书中间停顿,孩子一会要喝水,一会要去厕所,静定渐渐能达10分钟、半小时甚至1小时以上,孩子的专注力非常强。4.随机性强:学习过程不怕插班、不怕耽误课(如学生有病有事等),只是少读几遍,不会造成落后跟不上进度情形,非

14、常适宜流动性强的班级。5.老师轻松:老师教学轻松无压力,不用天天写教案写计划,只要一个月做一次计划,只要会写方块字、记读书遍数就可以,前10到30遍领读,以后让孩子领读,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老师的角色就像旅游中的向导,游客是主体,这里学生是主体。6.一气呵成法方法不刻意求背诵,读的遍数多了自然而然就轻松背下来了。总之,把经典拿过来,从头念到尾,千万记住:读诵经典,每次都要一气呵成!歌曰:长领幼跟一百遍,同声齐读又百遍。所有生字制卡片,每个学生皆测验。都通过者继续念,力争脱本背千遍。读诵经典有恒心,书到熟时义自现。附:经典学习进度表经典学习进度表读诵内容: 班级: 指导教师: 学习时间:

15、年 月 日起 至 年 月 日止项目遍数指读齐读背诵背诵背诵背诵背诵背诵背诵背诵抄写默写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 注:每读完一遍记一笔,五遍在框内写一个“正”字。七、一些诵读技巧说明(一)录音听读。听多了听熟了自然会背,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尤为有效,现代要充分利用音响设备。(二)班级朗读采用分组回环接力或顶针接力。(三)古诗词采用吟诵用方言拉长调子读。(四)按照固定的节奏打拍子或拍手读,在齐读的时候比较有效。(五)让他们当小老师领读,教学相长,既减省老师的压力,又充分发挥了孩子参与诵读的积极性。(六)擂台比赛读。学生们对经典文本比较熟悉后,在温

16、习和复习的时候,可以分男女生、或不同的组,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斗智斗勇,其乐无穷。(七)长篇诗文可以用分角色台词表演读的方法。(八)配乐配舞伴读,适合娱乐节目或晚会。(九)变速读。在非常熟的基础上,可以或快或慢,或一会快一会慢的方式读。(十)上课前安排5分钟时间,聆听优美的古典音乐一首或静定训练。八、几点说明要求(一) 贵在坚持,难以速成。要有耐心和恒心,一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定不要放弃!只要能坚持下去,过半年之后,自然会初见成效!少儿读经典是学习上的“蚕食法”,假以时日,会有一天自然能吐出晶亮的丝来。(二) 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少儿的学习潜能、吸收力和记忆

17、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三) 贵在专一,不要夹杂。每部经典尤其是第一部经典要学扎实,达到测评要求后再按部就班进行下一部经典。 (四) 见缝插针,多用零碎时间学习温习复习学过的经典。(五) 与读经典相配合的就是大力开展课外兴趣悦读,要求做读书笔记,这是学习上的“采蜜法”,古人说得好,“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六) 贵在自悟,日有所记。鼓励孩子多动笔,写自己的话,自己的思想感情。(七) 抄写和默写经典原文,牢记诗眼、文心、警句。(八) 主副兼备。除了经典,还可以选择一些古诗词给学生“背来玩”。因为古诗词的韵律感、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在学生背其他经典觉得“有点烦”的时候,可以适

18、当地穿插一些唐诗宋词来读,调节一下心情。(九) 课前静定,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十) 存档展示。测评时可以把学生抄写、默写的经典文字、背诵录声和录像制成光盘,既是学生的珍贵成长档案,也是教学的成果。九、经典诵读考核验收标准短篇对全文测评,长篇以卷为单位测评。第一阶段会通读:能够流利熟读全文,正常断句即可,错误不超过3处即为及格,无任何错误为优秀。第二阶段会贴经:借鉴古代贴经法,用一块长条形的纸板,放在文本上,遮住三个字,让孩子填空读出被遮盖的部分,共贴十次,答对六次以上为合格,全部答对为优秀。第三阶段会背诵:让孩子背对着老师,双手放后,能够全篇全卷背诵,提示不超过3次即为及格,无任何错误为优秀。第四阶段会默写:在此对照原文抄写若干遍基础上,进行默写测评,能够全文默写(对标点符号不作默写要求),错字不超过3次即为及格,无任何错误为优秀。通常全班60%学生达到会默写、80%学生会背诵、90%学生达到会熟读即视为完成任务。1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