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叩问课堂》读后心得体会范文

上传人:guo****an 文档编号:104039645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叩问课堂》读后心得体会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叩问课堂》读后心得体会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叩问课堂》读后心得体会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22年《叩问课堂》读后心得体会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叩问课堂》读后心得体会范文(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22年叩问课堂读后心得体会范文读叩问课堂有感有色小学黄燕内容简介此书为周彬教授课堂_叩问课堂、课堂_、课堂方法的靠前本,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内在机制进行深入思考,探寻期间的规律,是一本对课堂教学十分有益的书。它共分为五辑,分别是:教师与教学、学生与学习、育分与育人、课堂与课程、成绩与成长等。“教师与教学”是以“莫把课堂当秀场”为基础编写的;“学生与学习”则以“让学生学习走出迷失之境”为中心;“育分与育人”“课堂与课程”主要是论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成绩与成长”则提出了“考试成绩究竟是谁的命根”这一现实问题。这本书中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是平时存在但我们没有思考过的,或者从没有用周彬教授这样的角度

2、去思考,抑或思考但没究其根本所以它带给了我们很多全新的启迪,也使我们找到了很多问题的内在原因。作者简介周彬,男,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教授。著有叩问课堂、课堂_、学校法制:理论与案例和教育考试与评价政策等专著,在课堂教学、学校管理领域有独到的研究。他曾经担任海宁高中的校长,_年在他的倡导下海宁高中就为在校学生进行生涯教育和指导,顾名思义,就是对学生的人生规划进行指导。而我省的高中今年才开设这门课程,提出要注重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这说明周教授的教育理念是非常先进的,也是具有预见性的。叩问教师尽管我们每天都在上课,但却很少追问上课究竟是为了谁。为谁上课这还是问

3、题吗。难_师每天上课不是为了学生吗。然而,教师上课仅仅是为了学生吗。当教师认为教学是为了学生时,就会认为只要自己每天上完课,批改完作业,辅导了差生就对得起学生了。至于自己每天是否过得有意义,自己在每堂课中是否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自己是否能够从每堂课中完成经验的总结与提炼,自己是否能够从每堂课中获得成就感,就另当别论了,是当然更好,不是也无所谓,只要对得起学生就可以了,至于是否对得起自己,并不重要。可是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往往会因为错失更好的学习机会而对不起学生,也会因为浪费自己的青春和智慧而对不起自己。教师不仅仅是照亮学生的蜡烛,更应该是照亮自己的明灯,因为只有这样,你的光芒才会更加明亮,才

4、会最终入驻孩子们的心间。叩问师爱周彬教授在书中说。“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愿意读书,并不是因为家长与教师对他付出多少,而是看学生对家长与教师是否有真爱。也就是说,不是教师爱学生,而是学生爱教师才是真正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如此,老师要做的不仅仅是付出爱,更重要的是要努力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来自学生的爱。当然,或许获取爱的前提是付出爱,但目的应是让学生爱自己。这不是自私,而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学生。当教师对学生的爱没有激发出学生对教师的爱时,教师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情感资源。因为学生不但无法体会到你的爱,甚至可能将教师源于爱而做出的种种行为解读成束缚甚至是找茬。这样的爱,教师

5、付出越多,学生反感情绪越激烈,师生关系越紧张。彼此的委屈和抱怨也会逐步增加。因而我想,教师的爱大概不必润物无声,尽可以让学生看见,让学生听见,爱到学生的心坎里,爱到让学生爱上自己。学生不再厌学,老师不再厌教。叩问课堂”既然课堂中只允许有一位主人公,_师就必然面对进与退的选择。如果我们只是论述课堂这个舞台,_师的退就成为一种必然;如果教师利用自己学科知识的优势占据这个空间,那么学生永远都只能仰视教师,把他当成是无法企及的演员当教师在课堂中总是急于将备课内容讲完时,当教师总是急于将自己的精妙的解题方法演绎出来时,教师就成为了这堂课的主人,学生只是欣赏教师的观众。当教师在课堂里为学生让出一条道来的时

6、候,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老师,最后的胜利者是学生,同时也造就了教师的成功。”从这段话中我们不难发现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让学生获得学习动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而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体会到自我实现的价值,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让学生觉得上课本身有内在的价值与乐趣。二、给学生表达自己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机会。三、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自我展现的机会。四、善于用学生的学习进步激励学生。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真正具有生命活力的还是学生,我们不应该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而要引领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把课堂当成自己的学习乐园。叩问“差生”平时的教学中,每个班都有学习好的孩子和

7、学习差的孩子,由此在教师的眼里也就出现了“好学生”和“差学生”之分。在我眼里也不例外。当我读到书中“好生与差生:只是教师的一种观念”的观点时,让我深有感触。什么学生是差生。“差生”不等于样样都差,成绩仅反映的是孩子的某一方面而不是全部。古今中外的事实证明,差生同样也可以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比如:德国大诗人海涅是学校里众人皆知的后进生;达尔文读中学时,因成绩不良而被教师、家长视为“智力低下的人”;大诗人拜伦在小学读书时,成绩也是全班倒数第一。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人才,每个人都应有各自的工作位置,学生也是如此,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文中还有段话特别令人深思,与老师们共

8、享。2022年叩问课堂读后心得体会范文(二)叩问课堂读后感经学校推荐,我拜读了周彬博士写的叩问课堂第二版一书,这本书写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的许多心声,这使我有些激动,可是继续看下去后,我又陷入了无尽的沉默与反思中。周博士的一句“为课堂而沉沦教师”是那么的写实,他写出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及我们的可悲的发展趋势甚至是可悲的职业结局。每当我们提到教师,就会联想到无私与奉献。“当我们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时,强调的是如何通过燃烧自己来达到照亮别人的目的,而不是去追问,_过了这么多年,我们在照亮别人时,还在使用如此落伍的蜡烛;_过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没有开发出一种既让自己得到成长,又让学生得到发展的新

9、的教育教学技术来。这难道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吗。”确实值得我们反思,这么多年来我们也只是倾其所有一味的付出,并未曾更好的塑造自身的专业修养,更广泛的开拓自我的视野,更全面的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丰富的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我们自己都没有一个精彩的内涵,又怎么去感染自己的学生呢。自己的积淀都不深,又拿什么来输送给学生呢。人们常说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可是,教师现在的情况是自己桶里的水给完了,却没有及时补给,这不是面临枯竭吗。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在拥有无私与奉献的精神的同时,更要有注重自己、提升自我、充实自身的意识。“上一堂课,并不是什么莫大的牺牲,上一天课,也不是什么莫大的牺牲,但天天都

10、上课,教师牺牲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还有自己的专业与未来。当教师始终以为了学生的心态日复一日地上课时,上课本身就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只要把课上完了,也就对得起学生了。如果只是一堂课,或者一天的课,教师有这种想法,那么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如果堂堂课都是为了学生,天天上课都是为了学生,那就意味着教师除了享受为了学生这点道德优越感之外,将一无所获。如果把每堂课都上了,把每天的课都上了,就应该对得起学生了,但如果每堂课、每天的课都没有对自己产生影响,那就意味着每堂课都只是对前面课堂的重复,每天的课都只是对昨天的课的重复。这样,不但不会对学生的成长有多大助益,而且会让自己的教学生涯在每堂课、每天的

11、课的重复中沉沦下去。”想想任英语教师的自己,一天要在几个班上同一节课,这是机械的重复呢。还是各有收获呢。自己只是清晰的记得在各个班上完课后的心情不同,有时是哼着儿歌回去的,有时是满脸通红、眉毛都拧到一处回去的。每当学生没有达到自己的期许时、每当学生课上调皮捣乱时,我同样会用这样唐僧似得口吻语重心长的对学生说着都是为了你,其实自己更应该意识到每上一堂课,都是对自己备课的实践,对自己课堂教学设计的检验,对自己处理课堂_时应急能力的培养,更是自己学习、巩固知识的很好的机会。对于教师来说教学相长贯穿于每一堂课,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样的,每堂课都要有收获,这样我们的教学生涯才不会沉沦。总之,这本书,不仅是对课堂的叩问,更是对我们教师心灵的叩问,我们要在它的引领与指导下去实践中认真去揣摸、思考、探索,进而无愧于我们的职业,并能更好的为学生创造一片美丽的天空。第5页共5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