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103943097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2.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4章传输介质与网络设备1. 一、填空题网卡又叫网络接口卡,也叫网络适配器,主要用于服务器与网络连接,是计算机和传输介质的接口。2. 网卡通常可以按_传输速率、总线接口和_连接器接口方式分类。3. 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_和_屏蔽双绞线。4. 根据光纤传输点模数的不同,光纤主要分为_单模_和多模两种类型。5. 双绞线是由4对8芯线组成的。6. 集线器在OSI参考模型中属于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_设备。7. MAC地址也称物理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_12个十六进制数组成,总长_48_bit。8.交换机上的每个端口属于一个冲突域_域,不冋的端口属于不冋的冲突域,交换机上所有的

2、端口属于冋一个广播域域。9.路由器上的每个接口属于一个广播域不同的冲突域。域,不冋的接口属于不同的广播域和、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网卡接口类型的是D。A.RJ45B.BNCC.AUID.PCI2.下列不属于传输介质的是C。A.双绞线B.光纤C.声波D.电磁波3.下列属于交换机优于集线器的选项是D。A.端口数量多B.体积大C.灵敏度咼D.交换传输4.当两个不同类型的网络彼此相连时,必须使用的设备是B。A.交换机B.路由器C.收发器D.中继器5.下列D不是路由器的主要功能。C.均衡网络负载增大网络流量A.网络互连B.隔离广播风暴D.三、判断题1.网卡是工作在物理层的设备。(V)2.集线器是工作在物理

3、层的设备。(V)3.交换机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V)4.MAC地址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6个十六进制数组成。(X)5.交换机的各端口工作在一个广播域中。(V)6.双绞线内各线芯的电气指标相同,可以互换使用。(X)7. 双绞线的线芯总共有4对8芯,通常只用其中的2对。(V)路由器和交换机都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局域网间的互连。(X)卫星通信是是微波通信的特殊形式。(V)同轴电缆是目前局域网的主要传输介质。(X)局域网内不能使用光纤作传输介质。(X)交换机可以代替集线器使用。(V)红外信号每一次反射都要衰减,但能够穿透墙壁和其他一些固体。(V)在交换机中,如果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单播地址

4、,但这个MAC地址并不在交换机1. 的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除源端口)转发。(V)在10Mbps总线型以太网中,根据4-4-3规则,可用5个中继器设备来扩展网络。(X)四、简答题简述光纤和光缆的基本结构。光纤(光导纤维)的结构一般是双层或多层的同心圆柱体,由透明材料做成的纤芯和在它周围采用比纤芯的折射率稍低的材料做成的包层。纤芯:纤芯位于光纤的中心部位,由非常细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直径为450m。一般单模光纤为410(im,多模光纤为50m。包层:包层位于纤芯的周围,是一个玻璃(或塑料)涂层,其成分也是含有极少量掺杂剂的高纯度SiO2,直径约为125艸。涂覆层:光纤的最外层为涂覆层,包括一

5、次涂覆层、缓冲层和二次涂覆层,由分层的塑料及其附属材料制成,用来防止潮气、擦伤、压伤和其他外界带来的危害。因为光纤本身比较脆弱,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都是将光纤制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光缆。光缆是以一根或多根光纤或光纤束制成,符合光学机械和环境特性的结构。2. 简述网卡MAC地址的含义和功用。MAC(MediaAccess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地址也称为物理地址(PhysicalAddress),是内置在网卡中的一组代码,由12个十六进制数组成,每个十六进制数长度为4bit,总长48bit。每两个十六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其中前6个十六进制数“08:00:

6、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6个十六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每个网络制造商必须确保它所制造的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相同的前3个字节(每个字节包含两个十六进制数)以及不同的后3个字节。这样,从理论上讲,MAC地址的数量可高达248,这样就可保证世界上每个以太网设备都具有唯一的MAC地址。对于MAC地址的作用,可简单地归结为以下两个方面。(1)网络通信基础。(2)保障网络安全。3. 分析说明交换机的帧交换技术。目前应用最广的交换技术是以太网帧交换技术,它通过对传输介质进行分段,提供并行传送机制,减小冲突域,获得高带宽。常

7、用的帧交换方式有以下两种。(1) 直通交换方式。当交换机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帧时,检查该数据帧的帧头,读出帧的前14个字节(7个字节的前导码、1个字节的帧首码、6个字节的目标MAC地址),得到目标MAC地址后,查找交换地址表,得到对应的目标端口,打开源端口与目标端口之间的数据通道,开始将后续数据帧传输到目标端口上。直通交换方式的优点如下。由于不需要存储,延迟非常小、交换速度快。直通交换方式的缺点如下。不支持不同速率的端口交换。缺乏帧的控制、差错校验,数据的可靠性不足。(2) 存储转发方式。存储转发方式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交换机先从输入端口接收到完整的数据帧(串行接收),把数

8、据帧存储起来(并行存储),再把整个帧保存在该端口的高速缓存中。进行一次数据校验,若数据帧错误,则丢弃此帧,要求重发;若数据帧正确,取出目标MAC地址,查找交换地址表,得到对应的目标端口,打开源端口与目标端口之间的数据通道,将存储的数据帧传输到目标端口的高速缓存上,再“由并到串”输出到目标计算机中,进行第二次数据校验。存储转发方式的优点如下。支持不同速度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和低速端口间协同工作。交换机对接收到的数据帧进行错误检测,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在线路传输差错率大的环境下,能提高传输效率。存储转发方式的缺点如下。数据帧处理的时延大,要经过串到并、校验、并到串的过程。4. 光传输的原理是

9、什么由于纤芯的折射率大于包层的折射率,故光波在界面上形成全反射,使光只能在纤芯中传播,从而实现通信。如图所示。但层5. 光缆分为哪几种类型根据光纤传输模数的不同,光纤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单模光纤(SingleModeFiber,SMF)和多模光纤(MultiModeFiber,MMF)。单模光纤:单模光纤纤芯直径仅为几个微米,加包层和涂覆层后也仅为几十个微米到125艸。纤芯直径接近波长。1OOOMbit/s单模光纤的传输距离为550m100km,常用于远程网络或建筑物之间的连接以及电信中的长距离主干线路。多模光纤:多模光纤纤芯直径为50m,纤芯直径远远大于波长。1000Mbit/s多模光纤的传

10、输距离为220550m,常用于中、短距离的数据传输网络以及局域网络。6. 微波通信具有什么特点微波通信是在对流层视线距离范围内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频率范围为240GHz。微波通信与通常的无线电波不一样,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地球表面是曲面,微波在地面的传播距离有限,直接传播的距离与天线的高度有关,天线越高距离越远,但超过一定距离后就要用中继站来接力,两微波站的通信距离一般为3050km,长途通信时必须建立多个中继站。中继站的功能是变频和放大,进行功率补偿,逐站将信息传送下去,微波通信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微波传输塔微波通信的传输质量比较稳定,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雨雪天气对微波产生的

11、吸收损耗以及不利地形或环境对微波所造成的衰减现象。7. 什么是网络地址转换在网络互连中有什么作用路由器既可使两个局域网互连,也可将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路由器在局域网的网络互连中主要使用其网络地址转换(NAT)功能。这个功能适用于以下场合。(1) 将局域网连接到Internet或其他外网,以解决日益短缺的IP地址问题。每个单位能申请到的InternetIP地址非常有限,而单位内部上网的计算机数目却越来越多,可利用路由器的网络地址转换功能,完成内网与外网的交互。在网络内部,可根据需要随意定义IP地址,而不需要经过申请,各计算机之间通过内部的IP地址进行通信。当内部的计算机要与Internet进行通信时,具有NAT功能的路由器负责将其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合法的IP地址(即经过申请的InternetIP地址)与外部进行通信。(2) 隐藏内部网络结构。当某单位不想让外部用户了解自己的内部网络结构时,可以通过NAT将内部网络与Internet隔开,使外部用户不知道通过NAT设置的内部IP地址。如外部用户要访问内网的邮件服务器或网站时,NAT可将其访问定向到某个设备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