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

上传人:缘*** 文档编号:103879883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896.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推断题(各种题型答案完整版)(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一、文字叙述型推断题:1、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碳酸钙、硫酸钾、硝酸钠、氯化铁、氯化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论:(1)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层溶液为无色。(2)该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有气体放出。从实验可判断出,该粉末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答案;(1)中土层溶液为无色”可推得无 氯化铁”;白色沉淀”有两种可能:碳酸钙或硫酸钾与氯化钢反应生 成的硫酸钢。(2)中 白色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 ”中的 部分溶于”可知既有 碳酸钙”,又有 硫酸银;而有硫酸 银时,则一定含有硫酸钾与氯化银。但整个推断过程中,始终无法确定硝酸钠的存在与否。所以,原固体

2、粉末 中一定含有碳酸钙、硫酸钾和氯化银,一定不含有氯化铁,可能含有硝酸钠。2、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硫酸钾和硝酸钢。现进行以下实验:(1)将该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得无色透明溶液;(2)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逸出无色气体,所得溶液澄清透明;(3)最后加入稀硫酸,又立刻出现白色沉淀。据上可推断原混合物中肯定有 ,肯定没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实验中肯定发生的反应 答案;(1)由该固体溶于水,得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溶液呈无色.可推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可能是沉淀为:碳酸钠和氯化钙、碳酸钠和硝酸银、硫酸钾和硝酸钢反应都能生成沉淀;(2)由向(1)所

3、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可推出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钾,因为硫酸钢沉淀不能溶于稀硝酸;(3)向(2)中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在溶液中含有银离子,则说明原混合物中 含有硝酸银.(1)由该固体溶于水,得白色沉淀,静置后上层溶液呈无色,可推出混合物中一定没有硫酸铜(铜离 子在溶液中呈蓝色),可能的沉淀是由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或者是碳酸钠和硝酸钢反应生成 的碳酸钢或者硫酸钾和硝酸钢反应生成的硫酸钢沉淀或者三者两两结合甚至三者兼有.(2)由向(1)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全部溶解,可推出该沉淀一定不是硫酸钢,因为 硫酸钢沉淀不能溶于稀硝酸.则沉淀可

4、能是能够溶解于硝酸的碳酸钢或者碳酸钙,可以判断一定含有碳酸 钠;(3)向(2)中的溶液中加入稀硫酸产生了白色沉淀,说明在溶液中含有银离子,则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硝酸银,而(1)中的沉淀一定有碳酸钢,可能有碳酸钙.故答案为:硝酸钢,碳酸钠;硫酸钾,硫酸铜;氯化钙.二、方程式叙述型推断题:1、已知A、B、C、D、E、F6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1) A+B- C+H 2O(2)C+KOH一 DJ (蓝色)+E(3) B+A C+H 2。(4)E+BaCl2- F色,不溶于稀硝酸 )+KCl根据上述变化关系,推断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答案;本题的突破口在反应式(4),由复

5、分解反应的知识可知:F中含Ba,又F为 白色且不溶于稀硝酸的物质 ”, 故F为BaSO4,之后又可推得 E为KCl。另一个突破口在反应式(2),因为口为 蓝色沉淀”,故可推得D为Cu(OH)2 ; 再结合E为KCl ,可推得C为CuCl2。然后在(3)中可推得B为HCl ,在(1)中可推得 A为CuO。2、有属于酸、碱、盐的 5种常见物质A、B、C、D、E,它们之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1) A+B-C+H 2O(2)C+H 2SO4 DJ +A(3) E+AgNO 3一 AgCl J +C根据上述反应,推断下列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答案;解:(1) C+H2SO4- D+

6、A,则C可能为硝酸钢,生成的 A为硝酸,硝酸能与氢氧化钢反应生成硝酸钢 银,则B为氢氧化银,E+AgNO3 -AgCl J+C,则E中含有氯离子,可能为氯化钢,3、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 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 Fe + A - C + EFe + B - D + E (1)写出 A、B、C的化学式: A, B, C。4、根据下述反应,判断未知物。 A + HCl - B +(H+ CO2 T (2) B + AgNO 3 - AgCl J+ C(3) C + CuSO4 一

7、 BaSO4j + D(4) D + NaOH - E J +aNO3(5) E + F D + H2O已知A是一种盐,则AF的化学式为:A、B、C、D、E、F。5、A、B、C均为初中化学已学过的三种化合物,它们都能通过分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如下所示(反应条件略去):(1)A - E+G (2) B-M+N ; (3)C - E+Q.其中G为一种可作为化学肥料的盐,其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M能跟水化合生成一种微溶水的碱;Q为一种可燃性气体.试推断(填写化学式)G为、M为、C为.答案;根据A-E+G;其中G为一种可作为化学肥料的盐,其水溶液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

8、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G中含有氯离子,根据学过的知识可知:氯酸钾在上氧化镒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那么G是氯化钾;根据 B-M+N, M能跟水化合生成一种微溶水的碱,因此是碳酸钙高温煨烧生成 氧化钙和上 氧化碳,那么 M是氧化钙;根据 C-E+Q, Q为一种可燃性气体,因此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 成氢气和氧气,那么 C是水.故答案为:KCl; CaO;H2O.三、表格型推断题:1、有A、B、C、D四瓶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盐酸、碳酸钠溶液、氯化钢溶液、硝酸银溶液中的一种,将它们两 两混合,实验现象如右表:其中“屋示有沉淀产生,“悦!示气体放出,“一表示无明显现象。试推断: A B C D

9、 (填化学式)ABCDA一JTBJJCJJJDTJJ2、有A、B、C、D、E 5种无色溶液,它们是待鉴别的硝酸钙、稀盐酸、硝酸银、碳酸钠和氯化钢溶液。各取少许进行两两混合试验,结果记于表。表中“屎示有沉淀出现,“饿示有气体产生,产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变化现象。据表可以判断(写化学式)A为, B为, C为,。为, 为然后,看表中A,它与另四个反应中,有两个“ 两个-”,再看图中只有 BaCl2有两个 J 两个“-,故A为 BaCl2。依此可推得 BCDE 分别为 AgNO3 , HCl,Na2CO3,Ca(NO3)2 。HCl AgUQ5HqeCOsB3CI2-i _ _ M - -JIJ MM-

10、 -M3、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A. Ba(NO3)2、NaOH、H2SO4、K2CO3C. NaOH、Ba(NO3)2、H2SO4、K2CO3B. H2SO4、K2CO3、Ba(NO3)2、NaOHD. H2SO4、Ba(NO3)2、NaOH、K2CO3甲乙丙丁甲沉淀无明显现象气体乙沉淀无明显现象沉淀丙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无明显现象丁气体沉淀无明显现象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 ()列选项物质的答案;本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于甲和丁能反应生成气体,则甲和丁为硫酸和碳酸钾中的一种,然后根据其他现 象进

11、一步推断出气体物质的化式.D符合题意,故选 D.甲和丁能反应生成气体,则甲和丁为硫酸和碳酸钾中的一种,分析选项,只有 四、实验型推断题1、我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调查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水略显蓝色,无悬浮颗粒,透明。实验过程: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得沉淀物和滤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将所得滤液分成两份, 一份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沉淀物中加人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向另一份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只产生蓝色沉淀。实验结果: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阴离子是 ,肯定含有的阳离子有 ,它们都是重 金属离子。对环境有污染。针对上述情况,某同学设计了

12、一种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方案(已知白色的Fe(OH)2沉淀在氧气和水的存在下会转化成红褐色沉淀)(1) X固体为, A固体中肯定含有的物质为 。 B 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A. K2CO3 B. Fe(NO3)2 C. MgCl 2 D. Ba(NO3)2(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首先,观察到原溶液呈蓝色,那么推断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u离子根据1步骤推断,不溶于稀硝酸的含 Cl元素的白色沉淀为 AgCl 一原溶液中有Ag离子根据2步骤推断,不溶于稀硫酸的含 SO4原子团的白色沉淀为 BaSO4一原溶液中有Ba离子和NaOH反应生成只蓝色沉淀,则推断该沉淀为 Cu (OH) 2因为

13、原溶液中含有 Cu、Ag、Ba三种离子,那么原溶液中一定没有 SO4、ClCO3、OH离子因为题目中1步骤加了过量的1盐酸,那么就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有H离子那么综上所述,原溶液中含有的 阴离子为NOT ,阳离子为 Cu2+、Ag+、Ba2+,在结合一下,那么原溶液中含有的化合物就有Cu (NO3) 2、AgNO3、Ba ( NO3 ) 2因为X固体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且要完全反应,那么X固体为铁粉(Fe)更为适合化学方程式如下:(铁元素在置换反应中呈 +2价,Ba活动性过于活泼,无法从溶液中置换)Fe+Cu (NO3) 2=Cu+Fe (NO3) 2 Fe+2AgNO3=2Ag+Fe

14、 (NO3) 2那么A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B溶液中一定有Fe ( NO3) 2和Ba ( NO3) 2 (选B和D)步骤中,加入了适量的NaOH,就把溶液中的Fe (NO3) 2反应掉了:Fe (NO3) 2+2NaOH=2NaNO3+Fe (OH) 2 J步骤后,溶液中就只剩下了 NaNO3和Ba (NO3) 2,加入了 Na2SO4后,就有了如下反应:即中的化学方程式 Na2SO4+Ba (NO3) 2=BaSO4 +2NaNO32、一种气体可能含有 N2、H2O (气)、CO2、H2和CO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 的组成(A中试剂足量):ECDEF该学生观察到如

15、下化学现象:装置 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 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 C中浓 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 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 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 F中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气体中 肯定不含CO2;肯定含CO;肯定含H2O (气); 肯定含H2;可能含N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 。原因是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其中C中浓H2SO4的作用是 ,F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分析:通过实验来验证气体的组成成分,首先要考虑周全,正确地连接组装实验仪器,其次还要考虑到通过

16、实验 不能确定的因素。该学生仪器连接欠佳, 因而影响得出的结论。 先将气体通入装置 A,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肯定含二氧化碳,因而该生结论是错误的。气体进入装置B,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这水不一定是原气体的成分,也有可能是从石灰水中带过来的,因而该生的结论是错误的。气体通过装置D将黑色的氧化铜还原成亮红色的铜,本身被氧化成二氧化碳,能使装置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而该生的结论是正确的。而使装置F的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此水不能肯定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产物,也可能从装置E中的石灰水中带出来的,因而该生的结论也是错误的。整个实验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氮气,因而只能认为可能有,结论是正确的。最合适要使

17、本实验得出更多的结论,应将各实验仪器重新连接。的连接次序是:使气体先通过装置B,白色硫酸铜变成蓝色,结论是肯定含有水蒸气;再使气体通过装置A,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结论是肯定含有二氧化碳;再使气体通过装置 C,将气体用浓硫酸干燥,去掉水蒸气,而后通过装置D,使氧化铜还原,将气体先通过装置F,若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 结论是肯定含有氢气, 最后将气体通过装置 E,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结论是肯定含有二氧化碳气体。解答: (1) 气体首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肯定含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结论错误;气体 从装置A出来到装置B,可能携带水而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因此结论错误。 气体从装置E到装置F

18、也可能携带水,不能肯定是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结论也是错误的。(2)(3) B、A、C、D、F、E3、在下图中,A是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B是黑色粉末,可能是 CuO、木炭粉中的 一种或两种。C是澄清的石灰水。假设 A、B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1)若A是纯净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表内:编PABB处现象C处现象D处现象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 内壁后水珠n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有白色沉淀一二m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最后消 失后监色火焰(2)若A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

19、表内:编PABB处现象C处现象D处现象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 内壁后水珠有白色沉淀n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 内壁后水珠有白色沉淀m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有白色沉淀(3)若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 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表内:编RABB处现象C处现象D处现象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 内壁后水珠有白色沉淀n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有白色沉淀m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有白色沉淀分析:I: A、B都是纯净物,根据I中的现象,可以判定A是H2, B是CuO。CuO十比二Cu十HQ因为:在B中:黑色粉末变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珠。n: A、B都是纯净物,根据n中的现象,可以判定A是CO,

20、B是CuO。因为:在B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在 C 中:Ca(OH)2+CO2=CaCO3 J +HO 有白色沉淀。m: A、B都是纯净物,根据山中的现象,可以判定A是CO2, B是木炭粉。C + CO3 =2CO因为:在B中: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最后消失。2QO + Q口 22c5在D处:有蓝色火焰。(1)答案ABIH2CuOnCOCuOmCO2C(2)分析:I .A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B是纯净物,A能使B中的黑色物质变成红色, 同时有水生成,在C处有白色沉淀。可以判定 A是由H2、CO组成,B是CuOCuO +H. =Cu +HQCuO+CO=Cu+CO3B中:n .根据在B、C处现象,也可

21、以判断C 中:Ca(OH)2+CO2=CaCO3 J +HOA是由H2、CO2组成的混合气,CO2只在C中发生反应,B是CuOB中:出.根据山中现象,可以判断A是由 中出现白色沉淀。B中:C 中:Ca(OH)2+CO2=CaCO3 J +HO(2)答案:ABIH2 COCuOnH2 CO2CuOmCO CO 2CuO(3)分析I .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根据I中现象可以断定A是H2, B是CuO和木炭粉混合物。CuO +H =Cu + HQ2Cu。十 cdzCu 十因为:B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珠C 中:Ca(OH)2+CO2=CaCO3 J +HO 有白色沉淀n .

22、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根据n中现象,可以判定CuQ+CoWcu +C5A是CO, B是CuO和木炭粉。因为:B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C 中:Ca(OH)2+CO2=CaCO3 J +HO 有白色沉淀ni.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山中的现象,可以判定 CO. +C=2COA是CO2, B是CuO和木炭粉。CuO+ CO=Cu十C0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因为:B中:C 中:Ca(OH)2+CO2=CaCO3 J +HO 有白色沉淀(3)答案r aBIH2CuOCnCOCuOC出CO2CuOC五、流程线式推断题:1、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一指

23、向生成物。)其中 B是红棕色粉末,A、C常温下均为气体,F是一种可溶性碱,反应是复分解反应。请回答下面问题:C 中:Ca(OH)2+CO2=CaCO3 J +HOCO、CO2组成的,B是CuO, CO还原B中CuO,生成CO2与原有CO2使C(1)物质E的化学式:(2)反应一(填 是或 不是“)置换反应。(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少量气体C通入F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其化学方程式是 (5) 一定量的物质 D能与少量G在水溶液中能发生化合反应,且反应后溶液颜色呈浅绿色,试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答案;(1)H2SO4 (2)不是(3)Fe2O3+3CO 高温 2Fe+3CO2 (4) CO2+

24、Ba(OH) 2= BaCO3H2O(5)FeSO42、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B为紫红色固体,E、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A、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16(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填基本反圈决塾)反应A-B属于(2)写出沉淀D的化学式 (3)写出反应E-F的化学方程式指出G的一种用途 s-ja答案;(1)置换反应(2) Cu(OH) 2 (3) CO2+C旦唾2CO (4)做建筑材料(答案合理即可)。B通电时,电源负极产生 I,正极产生H.根据推断回答下列问题:3、已知A是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OH)2CO3,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 C、F、H、I是无

25、色气体,(1)铜生锈与空气中氧气、水和 (填化学式)有关。(2)写出F和I的化学式:F: ; I: ;(3)在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4)在实验室里加热一种固体可制备气体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CO2 (2) CO H2 (3) (4) 2KMnO4K2MnO4+MnO2+O2 T(5) Cu2(OH) 2CO3 = 2CuO + CO 2 +H2OA是铜锈,主要成分是 Cu2 (OH) 2CO3,其中C、F、H、I是无色气体,碱式 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水、二氧 化碳和氧化铜,由于 B能通电分解,所以 B是水,电源负极生成I,所以I是氢气,正极产

26、生 H,所以H是氧 气,C是无色气体,所以 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所以F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G是铁,D是氧化铜,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E是硫酸铜,硫酸铜能与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框图中验证,推导合 理.(1)依据铜锈中的元素组成,可以知道铜生锈还与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有关,空气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 是二氧化碳,所以铜生锈与空气中氧气、水和二氧化碳有关;(2)依据上面的推导可知 F是CO, I是H2;(3)是碱式碳酸铜的分解反应,是水通电分解反应,是二氧化碳与碳生成一氧化碳的化合反应,

27、是 氧化铜与稀硫酸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是铁与硫酸铜溶 液发生的置换反应,所以在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4)通过推导可知 H是氧气,实验室可以使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 化镒做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1O3 = 2KC1+3O2T;(5)反应是碱式碳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u2(OH) 2CO3=2CuO+H2O+C02T.故答案为:(1) C02; CO, H2;(3);(6) 2KC10 3=2KCl+3O 2 T;(7) Cu2 (OH) 2

28、CO3=2CuO+H2O+C02T.4、以下物质AJ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 D、E对维持自然界生命活动至关重要,A、B为黑色固体,C是红色金属单质,H是一种能燃烧的无色气体。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St清石茨水一D 一太- -K白色fft自)A XA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I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 + Ca(OH) 2 = 2H2O + CaCO 3 J答案;CuO FeSO45、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间互相转化的关系图(有些反应条件未注明)(1)将固体A充分加热至不产生气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固体B的化学式为 =在与无色液体E的反

29、应中起 作用。(3)气体Z是常用燃料气体,它在气体 X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热量。试写出X和Z反应生成M和F的化学方程式:虬(6分)(方程式2分,巨余各1分Q)( KfcO+fcO;+0:t 2)如出,催化(3) CH +f. Oil +二 H?。6、AM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A是大理石主要成分,B是人体胃酸的一种主要成分,E是钠盐,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相互转换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 E物质的俗名是;(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B: 正与F:(3)反应会 (填 放出或 吸收”)热量答案;(1)纯碱(苏打)(2) CaCO3+2HCl = CaCl 2+

30、H 2O+CO2 T; Ca(OH) 2 + W2CO3 = CaCOsJ + 2NaOH (3) 吸收7、A、B可发生中和反应,D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液体。通常情况下,F、G、I为气体,且F是一种清洁能源。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各物质问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 产物略去)。J 4 I F 1 _(1) B俗称。(2) F与G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 ,与F此性质相似的气体还有 。(写一种物质化学式)(3)反应的反应类型是;(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 熟石灰或谐石灰(2)爆炸。 CO或CH4.化合反应(4) . Ca(OH) 2 + Na2CO3 = CaCO 3

31、J + 2NaOH试题分析:A、B可发生中和反应,说明 AB是酸和碱;D是生活中最常见白液体,说明D是水;F是一种清洁能源,那么F是氢气;X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那 么X是铁;Y常用作食品干燥剂,那么Y是氧化钙。根据转化关系,A与铁反应生成了氯化亚铁,那么A是盐酸;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了B,那么B是氢氧化钙;盐 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钙,即C是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即E是碳酸钙沉淀;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故G是氧气,铁在氧气中燃 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即 H是四氧化三铁;I为气体由氢氧化钙与硫酸钱反应得到,那么I是氨气8、AK均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

32、的转化关系。其中A、D、G、I为单质,A、H、G为黑色固体,E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常温下,C、D、F均为无色气体,B为常见液体,J为蓝色硫酸盐溶液。(1)反应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写出E和F的化学式:E; F。(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置换(2)Fe2O3 CO2(3)C+H 2OCO+H 2 Fe+CuSO4 =FeSO4 +Cu(或其他合理答案)分 析:本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本题的解题突破口在于 E是铁锈的主要成分,说明E是氧化铁,C+卧F+G ,C、F为无色气体,G为单质,说明G为铁,C为一氧化碳,F为二氧化碳,G+J-I+K, J为蓝色溶液说明

33、为 铜盐溶液,I为单质说明I为铜,D+I+B , D为单质,B为液体,说明B为水,D为氢 气,故H为氧化铜,A+B- C+D , A为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A为碳.解答:解:(1) D+I+B , D、I为单质,B为无色液体,说明 B为水,故确定 H为化合物,所以此反应为 置换反应,所以本题答案为:置换;(2) E是铁锈的主要成分,说明 E是氧化铁,C+9F+G , C、F为无色气体,G为单质,说明G为铁,C为 一氧化碳,F为二氧化碳,所以本题答案为:Fe2O3, CO2;(3) G+JI+K , J为蓝色溶液,I为单质说明I为铜,D+HI+B , D为单质,B为液体,说明B为水,D为 氢

34、气,故H为氧化铜,A+AC+D ,A为单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 A为碳,所以本题答案为:C+H2OCO+H 2; Fe十CuSO4=FeSO4+Cu (或其他合理答案)C、X 为单质,A、B、D、E、F、H、Y9、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均为氧化物,E为红色固体,固体 F可用于人工降雨,H为白色粉末,Z具有腐蚀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F的俗称。(2)反应中A物质的作用是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若将I溶液与G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其溶液中溶质组成可能为 答案;(1

35、)干冰 (2)催化 (3)保持铁制品干燥JJdSL(4) 3CO + Fe2O32Fe + 3CO2 2NaOH+CO 2=Na2CO3+H2O(5) NaOH ; NaOH、Ca(OH)2; NaOH、Na2CO3试 题分析:1、由固体F可用于人工降雨可知, 关系:由B中加入A,产物中还有A,结合A、 水,C为氧气,D为水,A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的 质量分数为30%,可知x为铁,E为氧化铁,F是二氧化碳,固体 F的俗称是干冰,分析各物质之间的转变B、D都 是氧化物,C为单质,可以推出 A为催化剂,B双氧 x为单质能与水、氧气其反应生成的 E为氧化物,E中氧元素 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

36、碳和铁,所以Y为一氧化碳;物质H与水反应的产物I,物质Z与二氧化碳反应的 产物是G, I与G反应生成了 Z和J, H为氧化物, 则H为氧化钙,I为氢氧化钙;Z为氢氧化钠,G为碳酸钠,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2、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的发生,即防止铁制品生锈,可采取的措施是保持铁制品干燥,或者涂上防锈耳笺一3、的反应是 CO和Fe2O3反应 以及NaOH和CO2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3CO + Fe2O3 = 2Fe+ 3CO2 2NaOH+CO 2=Na2CO3+H2O4、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的量不确定,若将 I溶液与G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以下几种可能性:(

37、1)若氢氧化钙和碳酸钠恰好反应,则溶液中溶质为NaOH;(2)若氢氧化钙过量,碳酸钠不足,则溶液中溶质为NaOH、Ca (OH) 2;(3)若氢氧化钙不足,碳酸钠过量,则溶液中溶质为NaOH、Na2CO3。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固体 F可用于人工降雨是突破口,而最后分析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量的关系是个难点。六、框图型推断题:1、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其中 的一种气体。图中 -”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B、C中含有相同元素,B是导致 温室效应” “一裳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1)物质D是(写化学式)(2)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_ BC+E其基

38、本反应类型为;它的一种用途是OCD答案;1.物质D是:Ca (OH 2;它的一种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2.A 是 C A 生成 B: C+O2=B=CO2B 是 CO2C是 CaCO3 C成 B: CaCO3+2HCl=CO2 +CaCl2+H2OD是 Ca(OH)2 B与 D反应:CO2+Ca(OH)2=CaCO3-H2OE 是 HCl E 与 C反应:CaCO3+2HCl=CO2+CaCl2+H2OE 与 D反应 2HCl+Ca(OH)2=CaCl2+2H2O2、右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石灰水、硫酸铜溶液、碳酸钠溶液、 氯化钢溶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

39、能发生反应。 试根据图中关系确定 A、B、C、D、E、F各物质的化学式。答案;能发生两两反应的次数分别为:Na2CO3四次、BaCl2 二次、HCl 三次、 可以很快判断出:A: BaCl2B: CuSO4 C: FeCa(OH)2三次、CuSO4 四次、Fe二次.对应图形中A BC D E、F的反应次数D:HCl E:Ca(OH)2 F:Na2CO3A: BaCl2B= CuSO4C: FeF:Na2COjE:Ca(OH)aD:HC13、初中常见A、B、C、D、E五种物质中均含铜元素,它们之间白相互转化关系如图.已知 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 黑色物质B; E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 A,与氯化钢溶液反

40、应可得到 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液中加入少量 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 C,结合信息推断:(1) B 的化学式是 _._(2) DfC的反应基本类型是 .; I,(3)写出以下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_ E :_E_ A : E一 D : 答案:(1) CuO (2)复分解反应(3) Cu(OH)2 + H2SO4 =CuSO4+2H2OCuSO4 +Fe = Cu+FeSO4 CuSO4 +BaCl2= CuCl 2+BaSO4 J试题分析:此题属于鉴别型框图推断题,解题时,找到推断的题眼,即要抓住特征现象、特征反应条件、物质的特征颜色等,然后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可推得结论,A、B、C、D、E五种

41、物质中均含铜元素,A在空气中加热生成黑色物质 B,可判断A为单质铜,B为氧化铜,E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 A,且与氯化钢溶液反应可得到D,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断E为硫酸铜溶液,D自然为氯化铜,D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C,那么C则为氢氧化铜(1) B为氧化铜,化学式是:CuO(2) D是氯化铜,C为氢氧化铜,所以 AC的反应:CuCl2+2NaOH=Cu(OH) 2(+2NaCJ反应基本类型是:复 分解反应(3) C为氢氧化铜,E为硫酸铜溶液,所以 8E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u(OH)2 + H2SO4 =CuSO4 +2H2OE-A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uSO4+Fe = Cu+FeSO

42、4ADI IBE-D 转化的化学方程式:CuSO4+BaCl2= CuCl 2+BaSO4 J4、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 A为无色液体。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一裳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A的化学式(2)若B、C、D三种物质组成元素依次为一种、两种、三种, 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B ; C D 0(3)若B、C、D三种物质组成元素均为三种元素,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_ B ; B_ C 答案;(1)水 (2) 2H20 一 一,2H2T +OT ; CO2+Ca(OH)2=CaCO3 J +HOO(3) CaO+H2O=Ca(OH) 2

43、;Ca(OH) 2+Na2CO3=2NaOH+CaCO 3 J5、图中AF分别表示一种常见化合物,A、B都是氧化物,A通常为气态,F常用于实验室制取 A(部分生成物已略去)。(1)F的化学式为。(2)B 一D反应的现象是: 。(3)写出A-C转化的化学方程式(4)AF中还能相互反应的两种物质是 (用字母表示)答案;(1)CaCO3(2)放出大量的熟,块斗固体变成粉末(答出放热即可给分)2NaOH+CO 2=Na2CO3+H2O (或 2KOH+ CO 2=K2 CO3+H 2O) (4)A、D分 析:推断题的解题的关键是找准 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为: A、B都是氧化物,A通

44、 常为气态,F常用于实验室制取 A,可以推知A为二氧 化碳,F为碳酸钙;B为固态氧化物,应为氧化钙; B 和水反应生成 D, D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 C生成碳酸钙,那么 C应为碳酸盐,假设为碳酸钠,则 E为氢 氧化钠,带入验证即可.解:(1)本题的突破口为:A、B都是氧化物,A通常为气态,F常用于实验室制取 A,可以推知A为二氧化碳,F为碳酸 钙;B为固态氧化物,应为氧化钙;B和水反应生成D, D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 C生成碳酸钙,那么C应为碳酸盐,假设为碳酸钠,则E为氢氧化钠,经验证 符号题意;(2) B-D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的反应,主要反应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块状固体变成粉末;(

45、3) A-C的转化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4) AF中还能相互反应的两种物质是A二氧化碳和D氢氧化钙,能生成碳酸钙和水;故答案为:(1) CaCO3;(2)放出大量的熟,块状固体变成粉末;(3) 2NaOH+CO 2=Na2CO3+H2O;(4) A、D6、AE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 “一” 表示两端物质可以转化)。其中 A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E是一种氧化物。(1)物质A的名称是。(2) C-A的化学方程式是 , 属于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3) E-A的化学方程式是。(4)物质D的化学式可能

46、是 (写出1种即可), 上述5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化学符号)占僚答案;(1)水(2) 2H2 +O2 占3 2H2O ,化合(4) CO2+ Ca(OH) 2 = CaCO3j+ HO(5) CaCO3或 Na2CO3; H2O2、CO2、H2O、CaCO3 (或 Na2CO3)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连线式物质推断题。要快速、准确解答物质推断题,首先要找准题中最显眼”的地方,亦即解题的突破口。 A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 即H2O,也就是其余物质都可以转化成 H2O,其中A、B、 C这三种物质的转化很明显,可得出B为H2O2, C为O2;由E是一种氧化物,再根据 A、D、E之间的转化

47、关系,符合的初中常见物质为CO2,而既可以转化为 CO2,又可以转化为 H2O的物质,就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了碳酸盐。常见的碳酸盐为碳酸钙或者碳酸钠。所以 A为水,B为H2O2, C为O2, D为CaCO3或Na2CO3, E 为 CO2,其中 H2O2、CO2、H2O、CaCO3 (或 Na2CO3)为化合物, O2为单质。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连线式物质推断题。要快速、准确解答物质推断题,首先要找准题中最显眼”的地方,亦即解题的突破口7、如图中A、B、C、D为初中常见的四种化合物,其中(”表示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一装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已知A、B、C中都有两种

48、相同的元素,其中一种为金属元素,另一种为非金属元素,D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1)推断A的化学式为 , D的化学式为 (2)反应“B- D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1) CaO, CO2; (2) Ca (OH) 2+CO2 CaCOj+HO.D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气体,则D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则B可能是氢氧化钙,氢碳酸钙能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则氧化钙能转化生成碳酸钠,则C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钙能生成二氧化碳,可能是氧化钙,代入框图,符合题意;(1) A是氧化钙,D是二氧化碳,故填:CaO, CO2;(2)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填:Ca(OH)2

49、+CO2- CaCO J +HO.8、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且 X为黑色固体,Y为红色金属,Z是生命活动不可少的气体。A、B为化合物。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1)请写出Z和B的化学式:Z (2)写出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答案;(1)。2 CO2 (2) C + 2CuO Cu + CO2 T由题意Y为红色金属,Z是生命活动不可少的气体,可知Y为铜,Z为氧气,A为氧化铜,氧化铜和 X生成铜和B, X为黑色固体可知,X为炭,B为二氧化碳9、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 A、D是黑色固体, B、C、E是无色气体,B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 C, D中含有使用最广泛的金属

50、元素,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他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C是 (填化学式);写出E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写出B在高温条件下还原 D的化学方程式评述B物质的 利与 弊”: (各举一例)点燃答案;CO2 3Fe +202Fe 3O4 Fe3O4 + 4CO3Fe + 4 CO2有毒、燃料(冶炼金属、还原剂等)10、物质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若A为气体单质,E为红色固体,则F的化学式为 ,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其反应的基本类型是。(2)若B为一种碱,E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则 B、E的化学式为: B、E;写出B与C反应

51、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CO2 H2+CuO CU+H2O 置换反应;(2) NaOH NaCl11、已知A、B、C、D、E、F为六种常见化合物,它们的相互反应及转化 关系如图,B为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E通常为无色液体,请回答:(1) B的化学式为 ; ( 2) D的俗称是 ;(3) D - F的反应属于基本类型为: 。(4) B与C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CO2 (2)纯碱(3)复分解反应 Ca(OH)2 + CO2= CaCO3j+ HO此题为推断题,由题意可知:B为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可推断出知E是液体水,CO2与碱反应能生成水,故 A、C为碱,常见的碱

52、为2NaOH + CuCl2= Cu(OH) 22NaClB为CO2气体,E通常为无色液体,可NaOH和Ca(OH)2,由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 J +2NaOH可知,A 为 NaOH、C 为 Ca(OH)2, D 为 Na2CO3,F 为 CaCO3。12、图14所示的是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 A, B, C, D, E是单质, 甲、乙、丙、丁是氧化物。已知:丙是红色固体,E是最清洁的燃料,丙高温下与乙反应可生成 Do (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丁的化学式为(2)甲的化学式可能为 (只写一种)(3)丙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3、:(4)写出A的一条用途: 答案;(1)H2O (2) P2O5等(3) Fe2O3+3CO至2 Fe + CO2供呼吸,E最清洁的燃料是 H2,其与氧气反应燃烧后产生水。是铁,丙是Fe2O3,A是氧气。因甲的特点未给出,所以 中其他物质相同即可。高温D+A -1t丙,丙+乙D D,A+C -1k乙,推出乙是 CO,DB可以是铜,磷,铝,钠等等,只要与氧反应,不与题13、甲己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己是无色溶液,能在某种黑色固体物质催化下,生成可供给呼吸的气体。(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一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转化)(1)丙的化学式。(2)己一 丁反

54、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若戊转化成甲发生的是置换反应,则丙一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乙生成甲和丁在常温下能进行,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1)02(2) 2H2O2 MnO22H20 + 02 T(3) 2Cu + O2- 2Cu0 或 3Fe + 202 Fe3O4(4) CaCO3+2HCl=CaCl 2+H2O+CO2 T试题分析:此题属于鉴别型框图推断题,解题时,找到推断的题眼,要抓住特征现象、特征颜色、甚至特殊的反应,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可推得结论.此题中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判断甲为二氧化碳,己是无色溶液,能在某种黑色固体物质催化下,生成可供给呼吸的气体,说明己是过

55、氧化氢溶液(1)经过上面的分析,己是过氧化氢溶液,所以可推断丙、丁、己三者之间的转化是氧三角”,则丁是水,丙是氧气,化学式为 02(2)己一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02她022H20 + 02 T(3)若戊转化成甲发生的是置换反应,而甲为二氧化碳,则可以推断是单质碳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戊是金属氧化物,则丙 一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 + 02- 2Cu0或3Fe + 202 Fe304、:日ro unn(4)若乙生成甲和丁在常温下能进行,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03+2HCl=CaCl 2+H20+C0214、如图中的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分别是由H、C、0、S、C

56、l、Na、Ca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其中A、E、H是氧化物;A有刺激性气味;I俗称小苏打,C、I分别 与足量F反应的生成物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袭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I的化学式 ; E的化学式 .(2)在C物质的水溶液中滴加无色酚Mt溶液,酚血:溶液显 色.(3)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G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0+C02T答案;(1) NaHC03; H20. (2)红.(3) S03+2Na0H=Na 2S04+H20. (4) CaC03试题分析:由于I为小苏打,所以为碳酸氢钠,而C和F反应产物和

57、I与F反应产物相同,说明C为碳酸钠.而 A为氧化物,且氧元素为 60%,根据给定元素可以推 断应该是三氧化硫.由于 B与A反应,说明B为碱.而 B能够转化为C (碳酸钠),且 D为碱,也能转化为 B,所以B为碱,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以及氢 氧化钠都能和F反应,则F为酸(盐酸、硫酸 均可).而碳酸氢钠能够转化为H, H为氧化物,所以为二氧化碳或者是水,而 D确定是碱,所以为氢氧化钙,G为碳酸钙.而E为水.另外本题结论不是唯一的,整个转化关系符合要求即可.(5) I为碳酸氢钠,由于钠元素为 +1价,而碳酸氢根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其化学 式NaHC0 3; E的化学式

58、 H20.(6) C为碳酸钠,其水溶液显碱性,所以滴加无色酚酗:溶液,酚酗:溶液显红色.(7) A (三氧化硫)和 B (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硫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SO3+2NaOH=Na 2SO4+H2O.宣泪(4)写出G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03Ca0+C02T 15、A、B、C、D、E、F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期中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C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用于纺织、造纸、洗涤、印染。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有关反应条件和其他物质已经略去。)(1 )已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反应的化

59、学方程式为 (2 )已知反应、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 还有一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有 一种相同元素。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反应:反应:答案;(1)3笆毁XalCO. + 2Hc! = 2Nad + H,0 4 CO. T(1) B是常用于光合作用和灭火的气体,则B是二氧化碳,已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利用假_设法,设A为氧气,B二氧化碳,C为水.代入验证,符合题 意,其中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 C点燃皿(2)根据题意:反应、中,一个有沉淀生成,另一个有气体生成,还有一

60、个没有明显现象.B、E不含相同元素,D、F只含一种相同元素. 利用假设法,D为 氢氧化钙,E盐酸,F碳酸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其中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无现象,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 (OH)2+Na2CO3=CaCO3J +2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 2O+CO2T16、A、 B、化合物;C、D、E、F六种物质均由非金属元素组成,C、E是单质,其余四种都是A、B组成元素相同,D、F组成元素也相同。常温下 C、D、F都是气E为黑色固体,它们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一裳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人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E: (2)写出实现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 AfB :;D:体答案;(1) C、C02 (2) 6CO2+6H2O太阳能 福而荆1MnO2C6H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