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748921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第一节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课时作业(含解析)苏教版必修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一) 下列关于体液与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的成分主要是水,不含蛋白质B内环境只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C细胞质基质是体液的一部分D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解析:选C。体液中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体液中最多的有机物,A错;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部分,B错;细胞质基质是细胞内成分,也是体液的一部分,C对;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不是恒定不变的,D错。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钙离子 B呼吸酶C葡萄糖 D血浆蛋白解析:选B。呼吸酶主要分布于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示意图。其中1是毛细血管壁,2是红细胞,3是

2、血浆,4是细胞内液,5是组织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1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B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C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主动运输D3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解析:选D。1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它的直接生活环境是3和5;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部位是4,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2;葡萄糖由3进入2的过程是易化扩散。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组织液B组织液、淋巴C淋巴、血浆 D血浆、组织液、淋巴解析:选B。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可直接接触的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B血浆

3、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解析:选A。内环境稳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中的温度、渗透压和pH的相对稳定,而线粒体基质(细胞内)中pH的相对稳定,不属于内环境的稳态。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维持稳态是生物体进行正常代谢的必要条件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这几个系统共同维持的D体内多种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选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同时内环境稳态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各种系统共同调节、共

4、同维持的,而不是其中的任何几个系统就能维持的。据图判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B组织液中的CO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C组织液中的物质固定不变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解析:选C。组织液为组织细胞提供O2和营养物质,同时组织细胞释放的CO2和代谢废物进入组织液中,故其成分不断更新,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过程b或c受阻会影响组织液回流,出现组织水肿。设人在20 的环境中的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 环境20分钟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a1b1,a2b2Ba2a1,b1b2Ca1b1

5、,a2b2 DA、B两项都对解析:选A。人是恒温动物,正常情况下,产热量散热量,即a1b1,a2b2。0 环境中因环境温度与皮肤温度相差较大,通过皮肤的散热量大于20 环境中的散热量即b2b1,又因a1b1,a2b2,故a2a1。人在发高烧时食欲减弱,还会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A体温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B体温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C体温过高,消化酶活性受影响D体温过高,破坏了体温调节系统,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解析:选C。发高烧会影响体内酶的活性,如消化酶活性降低,引起食欲不振。如图AD的体温调节中,哪一途径表示人体持续生活在过冷环境中,并可能导致死亡()解析:选B。人体在正常情

6、况下,当体温降低时,可通过加快新陈代谢增加产热来维持体温的恒定。但是当温度过低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时,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持续生活下去,就可能导致死亡。如图为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人体内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若为肝脏细胞,则a处的氧气浓度高于b处C中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D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解析:选B。据图可以判断,是淋巴,是细胞内液或细胞,是组织液,是血浆。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错误;组织细胞消耗氧气,B正确;组织液中的小分子蛋白质能进入毛细淋巴管但不能反向回流,C错误;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

7、组织液,D错误。下列关于人体在寒冷环境中维持体温恒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寒冷时,酶活性自然增强,因而代谢加快,产热增加B寒冷时,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代谢降低C寒冷时,人体产热多,散热少,以维持人体体温恒定D寒冷时,代谢增强、产热增加与多种激素分泌增加有关解析:选D。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散热量减少,为维持机体体温相对稳定,产热量增加。机体代谢增强,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由于人体体温相对恒定,因此酶活性也相对稳定。下图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一定区别。一般情况下,与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2)在一些病理条件下,

8、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的量都可能发生变化。请举出由于病理原因引起增多的实例_。(3)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B端与A端液体相比较,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至少需要通过_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解析:由图可知,是组织细胞,是血浆,是组织液,是淋巴,是红细胞。(1)一般情况下,(血浆)与(组织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含有较多的大分子蛋白质。(2)由于病理原因引起增多的实例有很多,如:营养不良、花粉过敏、肾小球肾炎等等。(3)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血液由A端流向B端,B端含

9、有较多的细胞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4)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以氧气为例,氧气从血液中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红细胞所携带的氧气需要出红细胞(1层膜),再出毛细血管(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进入线粒体(2层膜)被利用,一共至少需要通过6层膜才能被组织细胞利用。答案: (1)中含较多大分子蛋白质,中一般不含大分子蛋白质(2)营养不良、花粉过敏、肾小球肾炎等(3)二氧化碳、尿素等(4)6下图是人体体液的各组成部分间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回答问题。(1)C液体和D液体分别为_、_。(2)A液体和B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中的_结构完成。(3)B液体和C液体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_

10、。(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要通过_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解析: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首先应通过图示的各部分之间关系找到突破口,图中B液体直接注入D液体中,D液体直接注入A液体中,据此,可联想到组织液中的一部分水分、少量蛋白质等物质通过毛细淋巴管进入淋巴中,再经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中。因此D液体应为淋巴,A液体为血浆,B液体是组织液,C液体是细胞内液。在组织液中,毛细血管是血浆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结构。B液体和C液体之间的水分交换通过细胞膜,水分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简单扩散。血浆中的水分排出主要通过血液循环送至肾,通过肾的泌尿作用以尿的形式排

11、出体外,有一部分水分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体外,另有一部分可由肺通过呼气以水蒸气的形式排出,还有一部分由消化腺分泌消化液进入消化道,除大部分被吸收进入血浆外,其余一小部分随粪便排出。答案:(1)细胞内液淋巴(2)毛细血管壁(3)简单扩散(或渗透)(4)肾、皮肤、肺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图表示外界环境_,判断的依据是_。(2)此时,人体内产热量将_,该部分热量主要来自_。(3)此时,皮肤血管_,汗液_,以减少_。(4)参加该过程调节的激素有_和_。(5)综上所述,人体体温恒定是_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图示提供的信息是:立毛肌收缩、汗液分泌少、皮肤血管收缩,可断定是处于寒冷环境下。此时,机体在减少散热的同时,也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使骨骼肌战栗、增强代谢等方式来增加产热量。答案:(1)寒冷立毛肌收缩、汗液分泌少、皮肤血管收缩(2)增加骨骼肌战栗(3)收缩分泌减少热量散失(4)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5)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