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课件ppt 125页

上传人:1528****253 文档编号:103739235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PPT 页数:124 大小:4.0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课件ppt 12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课件ppt 12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课件ppt 12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24页
资源描述:

《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课件ppt 12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园规划设计课件ppt 125页(1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设计建议设计建议l对自然环境的渴望;l与人交往的需求.e周网 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对自然环境的渴望l创造一处富余变化的环境;l使用解说性标志;l给无需修剪的树木以空间;l设置曲折的道路;l保留自然生长的植物;l单独提供场地给(吃饭、读书、户外学习的)人;l让人坐下来的区域;l设置休憩区;l对面有景的场所放置椅子等。与人交往的需求与人交往的需求l与人一起去的:目的是聊天或吃东西;l来公园与其他人见面。e周网 与人一起去的与人一起去的l容易向人描述;l适合社会交往的座位安排方式;l提供活动座椅;l提供野餐桌;l在视觉上有吸引力的穿行路线;l相对可以固定的专用领地;。来公园与其他人见面来公园与其他人见面

2、l相对开放的布局;l椅子等布置在相对固定的设施旁;l创建一个交通系统,人们可有一个潜在的交往区域。(一)公园规划结构(一)公园规划结构l 1景点与景区l 2风景视线与景观序列(1)景点)景点l 景点是构成公园的基本单元。l 具有一定的景观艺术审美价值,可给人以美感,这样的观赏点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景点。(2)景区)景区l 由若干个景点组成,若干个景区组成整个公园,这是我国传统的“园中有园,景中有景”的手法。l 景区中的景点是相互关联的,各景点在景观构成和空间组织上的有机统一,组成一个完整协调的景观空间。l 一个公园内的各个景区都应有自己的内容和特点,具有一定的景观识别性,并服从于公园总的主题和特点

3、;各个景区之间也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同样通过一条景观联系线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共同构成整个公园的景观特色。 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公园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公园l 以“花、港、鱼”为观赏特色l 根据全园的景观布局,游览序列,全园共划分了6个主要景区,各个景区独具特色,并统一于“花、港、鱼”这一共同主题。 (3)风景视线)风景视线l观赏点与景点间的视线,称为风景视线。l有了好的景点,必须选择好观赏点的位置和适宜的视距,即确定风景视线。l风景视线的布置原则,一般小园宜隐,大园宜显,小景宜隐,主景宜显,在实际规划设计中,往往隐显并用。风景视线布置手法:风景视线布置手法:l 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l 欲显还隐的风

4、景视线:l 深藏不露的风景视线: 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开门见山的风景视线:l 采用“显”的手法,可用对称或均衡的中轴线引导视线前进。中心内容、主要景点,始终呈现在前进的方向上。利用人们对轴线的认识和感觉,使游人意识到轴线的顶端是主要景观所在。在轴线两侧,适当布置一些次要景色作为主景的陪衬。这种风景视线形式,一般在纪念性公园和平坦用地上有特定要求的公园应用较多。 欲显还隐的风景视线:欲显还隐的风景视线:l利用地形、树丛等对主要景物进行障景的同时露出景物的一部分,逗引人们接近景点。l这种风景视线的作法在我国传统的古刹丛林风景区中应用较多。e周网 深藏不露的风景视线:深藏不露的风景视线:l 将景点或

5、景区深藏在山峦丛林之中,由甲风景视线引导至乙风景视线,再引导至丙风景视线、丁风景视线等。l 风景视线可以自正面而人,或从侧面迎上,也有从景物的后部较小空间内导人,然后再回头观赏,形成路转峰回、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空间变化。l 杭州灵隐寺、虎跑寺、昆明金殿风景区等在景区布置基本上都采取的是藏而不露的处理手法。(4)景观序列)景观序列l 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的结构处理方式。一部戏剧、影视作品一般都有序幕、发展、转折、高潮、尾声的处理。城市公园的景点、景区在游览线上主次展开过程中,通常分为起景、高潮、结景三段式进行处理。也可将高潮和结景合为一体,到高潮即为风景景观的结束,成为两段式的处理。 三段

6、式、两段式的概念顺序表示。三段式、两段式的概念顺序表示。l 三段式:序景-起景-发展-转折- 高潮- 转折-收缩-结景-尾景。l 二段式:序景-起景-转折- 高潮(结尾) -尾景。(二)规划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形式(二)规划布局的一般原则与形式e周网 1 1规划布局的一般原则规划布局的一般原则l(1)根据城市公园的性质、功能确定公园的内容、设施与形式。 性质、功能是影响规划布局的决定性因素,不同的性质、功能的公园就有不同的规划布局形式。如纪念性公园,要求庄严肃穆,规划布局宜规则整齐,所以应采取规则式布局。城市动物园为配合动物生态的环境要求,体现动物和大自然的协调关系,常采取自然式布局。 (2 2)

7、公园中不同功能的区域和不同的景点、景区应注意各自位置的确定及空间)公园中不同功能的区域和不同的景点、景区应注意各自位置的确定及空间的处理的处理l 不同的功能区域,其所要求的立地条件不同,同样它的景观布置、设施内容也有所区别,所以其位置的确定及空间的处理都应有所不同。l 例如安静休息区与娱乐活动区,其所进行的活动内容不同,所需空间不一样,不能互相干扰,所以应既有分隔又有联系。不同的景色分区,应使各景区、景点有一定的空间独立性,不致景观杂乱。e周网 (3 3)城市公园应具有自己的特征,有突出的主题,同时注意到全园的协)城市公园应具有自己的特征,有突出的主题,同时注意到全园的协调统一调统一l 规划布

8、局忌平铺直叙、没有特点和缺乏变化。每处公园都应具有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特征,才能使游人加深印象。如北京颐和园以万寿山昆明湖为构图中心,佛香阁为特征。(4 4)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现状条件以及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现状条件以及景观要素l “景致随机,得景随形”,“俗则屏之,嘉则收之”,可以做到经济自然,并且突出自己的特色。如天津市水上公园则是建在过去的砖窑坑的荒地上,将各个窑坑地形加以规划设计,相互连成一体,形成水域广阔且蕴绕变化的水上风光。北京陶然亭公园也是利用古代烧制琉璃瓦的旧窑址,洼地开湖,土岗堆山建设而成的。e周网 (4 4)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现状条件

9、以及景观要素)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现状条件以及景观要素l 天津水上公园 : (5 5)充分考虑到工程技术上的可实施性)充分考虑到工程技术上的可实施性l 城市公园规划布局具有艺术性,但这种艺术性,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在达到艺术水平的同时,要注意到安全性、可实施性。e周网 2.规划布局的基本形式规划布局的基本形式l(1)规则式l(2)自然式l(3)混合式(1)规则式)规则式l 也可称作“整形式”、“几何式”、“对称式”、“建筑式”。l 在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和17世纪法国勒诺特尔的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其

10、平面以对称布局为主,追求几何图案美,多以建筑和建筑所形成的空间为主体。规则式构图的主要特征:规则式构图的主要特征:l 中轴线:l 地形:l 水体:l 道路广场:l 建筑:l 种植规划:l 景观小品: 中轴线:中轴线:l 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多依中轴线的前后左右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并有一些纵横向副轴线对全园进行协调控制。 地形:地形:l 在开阔较平坦的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或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阶组成,其剖面为直线组合。 水体:水体:l 其外轮廓均为几何形,以圆形和长方形为主,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

11、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瀑布、喷泉、壁泉、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e周网 道路广场:道路广场:l 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道路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环状放射形,形成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e周网 建筑:建筑:l 主要建筑多对称布置在中轴线上,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的均衡设计,并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结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种植规划:种植规划:l 与中轴对称的总格局相适应,全园树木配植以等距离行列式、对称式为主,树木修剪整形多模拟建筑形体

12、、动物造型;绿篱、绿墙。绿门、绿亭的应用是规则式园林较突出的特点。园内常用大量绿篱、绿墙和丛林划分和组织空间;花卉布置以图案式模纹花坛、花境为主,或由数组花坛组成大规模的花坛群。 景观小品:景观小品:l 规则式公园中盆树、盆花、雕塑、瓶饰、园灯、栏杆等装饰物应用较多,雕塑多置于道路轴线的起点、交点、终点上。(2)自然式)自然式l 自然式又称为风景式、不规则式。我国大多数城市中的综合性公园都采取自然式布局,如上海虹口公园、北京陶然亭公园、上海中山公园,以及日本的一些公园,如后乐园等。这些公园均以模仿自然为主,力避规则对称。自然式布局公园的主要特征:自然式布局公园的主要特征:l 地形:l 水体:l

13、 道路广场:l 建筑:l 种植规划:l 景观小品: 地形:地形:l 多为自然地形或自然地形与人工的山体水面相结合,再现自然界的山峰、山巅、崖、岗、岭、峡、谷、坞、坪、洞、穴等地貌景观;在平原,多为自然起伏、和缓的微地形。地形的剖面线为自然缓和曲线。e周网 水体:水体:l 岸线多为自然岸线,驳岸多用自然山石布置。或作自然倾斜坡度,水面形式多样,有溪流、池沼、湖泊、瀑布、泉、港、湾、潭、跌水等形式。e周网 道路广场:道路广场:l 多采用自然形状,以不对称的建筑群、山石、自然形状的树丛、林带等来组织广场空间;也有一些建筑前广场为规则式。道路的平面和剖面多为自然曲线。 建筑:建筑:l 单体建筑多为对称

14、或不对称的均衡布局;建筑群或大规模建筑组群亦多采用不对称均衡的布局。园内建筑组合不以轴线控制,但局部仍有轴线处理。 种植规划:种植规划:l 植物配植力求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之美,不成行成排栽植,树木不修剪,以孤植、丛植、群植、丛林为主要种植形式。花卉以花丛、花群为主要形式。 景观小品:景观小品:l 多采用峰石、假山、石品、桩景、盆景、砖雕、石雕、木刻等丰富景观。(3)混合式)混合式l 指规则式、自然式园林形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和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一般情况下,多结合现状地形进行布局,在原地形平坦处,根据

15、总体规划的需要安排规则式布局,在原地形条件较复杂,具有起伏不平的丘陵、山谷、洼地等地段,结合地形规划为自然式。混合式的公园布局形式现在采用较多。如北京中山公园、南昌八一公园、沈阳北陵公园、原苏联高尔基城文化休息公园及我国大多数新建公园大都采用混合式布局。e周网 3.公园布局形式的确定公园布局形式的确定l 一个公园的布局究竟应采取规则式、自然式还是混合式,可从以下2个方面经过分析后确定。 根据不同公园的性质确定不同的布局形式根据不同公园的性质确定不同的布局形式l 为反映不同性质公园的特性,不同的公园必然有相对应的不同的布局形式。如纪念性公园的性质主要是缅怀先烈的革命功绩,激励后人发扬革命传统,起

16、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思想教育作用,这类公园的布局形式多采用中轴对称、规则严整和逐步升高的地形处理,以创造出庄严、肃穆、雄伟、崇高的气氛,所以纪念性公园多采用规则式布局。而儿童公园要求形式新颖、活泼、自然,创造寓教于游的环境,公园的景色、设施与儿童的天真、活泼性格相协调,所以儿童公园一般都采用自然式的布局。动物园因为动物的生长环境本是自然山林、自然沃野,所以动物园都采用自然式布局。 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确定不同的布局形式根据不同的文化传统确定不同的布局形式l 由于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文化、艺术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公园布局形式的差别。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

17、响,其决定了在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自然式布局的规划形式,以致影响到我国现代城市公园的建设规划多以自然式布局为主。而在同样是多山国家意大利,由于意大利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及其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是在自然的山地条件下,意大利的园林仍然采用规则式布局。作业作业1 公园课程设计公园课程设计 l 1、协调公园与城市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协调公园与城市规划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l 2、确定公园的性质、规模和特点定位、确定公园的性质、规模和特点定位l 3、确定公园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各项功能的相应内容和设、确定公园的主要功能和实现各项功能的相应内容和设施施l 4、确定公园的分区、确定公园的分区l 5、确

18、定公园的布局形式、确定公园的布局形式l 6、确定公园的交通系统、确定公园的交通系统l 7、确定公园的主要服务设施、确定公园的主要服务设施l 8、用地平衡、用地平衡 第二节第二节 公园设计的方法与技巧公园设计的方法与技巧1公园空间的基本类型l静态空间 公园中最小的艺术感受单元为固定视点的静态构图,这种视点固定,观赏静态画面所需的空间为静态空间。e周网 动态空间动态空间l 公园中的游人是动的,各个静态空间的观赏也不是孤立的,在从一静态空间转向另一静态空间时,便会出现组织动态空间的要求,在行进中进行风景观赏时,游人所处的空间的连续交替变化便形成了动态空间。 l 在静态空间中,应多考虑风景透视的不同视

19、角要求和不同视距的风景感染力。在动态空间组织中,应当考虑空间的连续和景色的交替关系,使空间及景色有起点、有高潮、有结束,形成风景空间的节奏韵律。 开敞空间与闭合空间开敞空间与闭合空间l开敞空间 凡在视域以内地面上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的高度以下,这种空间即为开敞空间。开敞空间中,视线可以延伸到很远的地方,视平线向前,视神经不易疲劳,给人以壮阔、开朗、畅快的感觉。闭合空间闭合空间l 在游人视域之外,游人的视线被四周高出视平线的近景屏障起来,所形成的较为封闭的空间即为闭合空间。屏障物之顶部与游人视线所成角度愈大,则闭合性愈强;反之,所成角度愈小,则闭合性愈弱。闭合空间,近景感染力强,四周景物有琳琅

20、满目的效果,但久留则感视线闭塞、容易疲劳。 纵深空间与拱穹空间纵深空间与拱穹空间l纵深空间 在狭长的空间中,如道路、街巷、河流、林带、溪谷等空间中,两侧有建筑、地形、植物等要素遮挡视线,而形成一道狭长的空间即为纵深空间。在纵深空间中,视线被导向空间的远端处,在端部布置的景物特别突出,常常作为主景的选点,两侧景物起到引导、陪衬和对比作用。拱穹空间拱穹空间l 在天然岩石洞中或在人工地下洞穴中,利用拱穹形顶界面及四周的竖界面所组织而成的空间即为拱穹空间。由于这种空间的组成要素如材料、色彩、光线、气候条件与其他一些类型空间不同,所以常常成为比较有特色。有吸引力的景观空间形式,在现代公园中的一些影剧院、

21、天文馆、大温室及一些其他形式的展馆中常使用这种空间形式。 2 2空间的组织空间的组织l 空间的组织应从单个空间本身和不同空间之间的关系两方面考虑。 l 单个空间的处理中应注意空间的大小、尺度、封闭性、构成方式、构成要素特征(形、色、质等)以及空间所表达的意义或所具有的性格等内容。l 多个空间的处理则应以空间的对比、渗透、序列等关系为主。在空间大小上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在空间大小上应视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艺术要求而定l 大尺度的空间气势壮观,感染力强,令人心胸开阔,多用于宏伟的自然景观和纪念性空间。l 小尺度的空间较亲切、贻人,适用于很多种活动的开展,适于少数人活动,如交谈、漫步、坐民学

22、习、思考。同理,为了塑造不同性格的空间就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宁静、庄严的空间处理应简洁,流动、活泼的空间处理应丰富。空间的组织及空间的展示程序空间的组织及空间的展示程序l 公园绿地的空间有开敞、闭合、纵深、内外等不同,如何将这些不同类型的空间按使用功能的要求以及静态、动态观赏的要求,在城市公园中进行划分组织,使空间有大小、明暗、开闭、内外、纵深的变化,组成一个有节奏、有变化又统一的空间体系,就要考虑到空间的组织及空间的展示程序问题。l纪念性烈士陵园中的空间,一般多对称严谨,较封闭,并以轴线引导前进,空间变换应少,节奏缓慢,造成严肃静穆的气氛。l游赏性的空间,变换应该丰富,节奏快,较开敞自由

23、,造成活泼的气氛,整个公园的各个空间在静观时空间层次稳定,在动观时空间层次相应地交替变换。 空间的组织与导游线、风景视线的安排有密切的关系空间的组织与导游线、风景视线的安排有密切的关系l 要有起景、高潮、结景的空间,又有空间的过渡,使空间主从分明,开闭适当,大小相宜,并富有节奏和韵律,形成自然、丰富的空间序列。可达性可达性l 空间的创作中,要强调空间的可达性,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依自然之理顺畅、安全地到达所需空间;l 空间应使人易于接近,适宜的空间应有亲切感,人进入该空间后,感觉到这空间就是我的、我们的,不要使人产生陌生感、远离感,当然这与空间的尺度比例以及其围合要素是紧密相关的。3. 空间的构

24、成要素空间的构成要素l 空间可以由多种构成要素组成,可以是地形、道路、建筑、植物、水体,在新建的公园中则更多地采用植物来进行空间的划分;利用植物季相、树龄的变化创作出永远在变化的时空结合的空间。4. 空间的转折空间的转折l从一个空间过渡到另一个空间即为空间的转折。l空间的转折有急转、缓转之分。急转与缓转急转与缓转 l规则式,急转 如在主轴、副轴相交处的空间,可由此方向急转为另一方向,由大空间急转为小空间,注意转折节点一般选在道路的交叉点或另一条道路的开始点。l自然式,缓转 常有过渡空间的设置,如在室内外空间之间,布置外廊、花架、架空层三类的过渡空间处理,使转折比较自然、缓和。缓转应注意到距离相

25、近的两空间差别不要太大,应作好过渡空间的处理,使人感觉到是自然、合理的转向另一个空间。5. 公园设计造景手法公园设计造景手法l 1动赏与静赏 l 2观赏点与观赏视距l 3平视、俯视、仰视(1 1)动赏与静赏)动赏与静赏l 景的观赏有动静之分,即动赏和静赏。动赏即游人在公园中游览行进时,一边走一边欣赏景物,在行进路线上,景物在游人脑中会留下连续的印象,形成连续的风景构图,如同观看风景电影、电视风光片一样,所以动赏中则对视线相连的景物之间的协调性有了相应的要求,即从整体布局考虑具体的风景连续构图景观。ABCDE/FGHl 静赏则是游人停留下来在一定的观赏点上欣赏景物;如同看一幅风景画;在静态构图中

26、,主景、配景、前景、背景、空间组织和构图的关系稳定不变,形成稳定的景观画面。 l 在我国的城市公园中,步行游览是主要的游览方式,缓步慢行,景物向后移动的速度较慢,景物与人的距离较近,可随人意既可注视前方,又可左顾右盼,视线比较自由,容易获取较广泛的视野条件,是我们在进行公园设计时主要考虑的游赏要素。 (2 2)观赏点与观赏视距)观赏点与观赏视距l 游人所在观赏景物的位置叫做观赏点。它可以是专门为赏景而设置的亭、轩、台、廊、广场等,也可以是游人边走边看的道路上、草坪上、林中、坡地上。一般设计者应为游人具体规划出适宜的观赏点来。l 观赏点与被观赏景物间的距离叫做观赏视距。对于游人来说,观赏视距是否

27、适宜对观赏的艺术效果影响较大。l 据分析,眼底视网膜的黄斑处,视觉最为敏感。根据视域原理,人眼在正常情况下不转动头部而能看清景物的视域,在垂直方向为2630,水平方向为45”。超过此范围,就需要转动头部去观察,而人在观察景物时一旦转动头部,那么对景物的整体构图和整体印象就不会完整,而且容易使人感到疲劳。e周网 l 由以上简述的视域范围可以确定,观赏景物时最佳视域垂直方向为30o,水平方向为45o范围内,可以取得较好的视觉效。设计时的视距选取:设计时的视距选取:景物高度的33.3倍;(注意景物本身的位置选取)(3)平视、俯视、仰视)平视、俯视、仰视l 游人在欣赏风景时,由于其所处位置不同和所观赏

28、的景物有相对高、低之分,故也就产生了平视、俯视、仰视的观赏。这3种观赏方式对游人的感受是各不相同的。平视:平视:l 即中视线与地平线平行,游人在观赏时不必仰头或低头,可以舒展的平望出去,使人有平静、深远。安宁的感觉。西湖风景多恬静亲切感觉,与其有较多的平视观赏分不开。 l 平视风景宜布置在视线可以延伸到较远的地方,如公园中的安静休息区、休养院、疗养院等,此时宜在可以有平视景观的视线区域内布置可以供人停留的点,如亭、廊、坐椅、花架、广场等。仰视:仰视:l 景物高度较大,观赏者视线上仰,不与地平线平行,因此有与地面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消失感,景物的高度感染力较强,易形成雄伟庄严的气魄。如在北京天坛公园

29、中,仰视天坛。l 仰视景观,对人的压抑感较强,容易使游人的情绪紧张,在一些需要有平和心情要求的场所如休疗养院、医院中不宜使用。俯视:俯视:l 游人所在位置较高,景物多在视线的下方,观赏者必须低头观看,形成俯视景观。l 俯视观赏有2种情况:如果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则近于平视,眼前是一幅鸟瞰画面,具有深远、凌空感。如果低头向下看相对较近距离景物,则人的感受是险峻、紧张,有征服感。l 在我国的各大风景名胜地,常在天然形势险要之处和江、河、湖、海周围附近的山峰顶部,布置亭、台或建筑组群,设置观赏点,使游人可登高临下观赏风景,创造俯视景观。泰山山顶、峨嵋金顶、杭州六和塔、颐和园佛香阁都是创造俯视鸟瞰画面

30、的观赏点。 l 在公园的规划设计中,应尽多地利用自然地形的起伏变化,因地制宜创造仰视、俯视和平视风景,使游人的观赏视线产生丰富变化。补充内容补充内容 公园设计实例公园设计实例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遗址公园 l 在上世纪 80年代初期,圆明园遗址规划的编制工作就已经开始酝酿筹划。1984年12月正式成立的中国圆明园学会,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理论研究和遗址保护工作,并于1985年编制完成圆明园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提纲),随后又逐步编拟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方案、长春园整修规划方案等几个规划方案。计划于2008年奥运会前基本建成。 l 为了更好地保护遗址,规划拟将遗址保护分成遗迹保护类、重点复建区保护类、一

31、般遗址保护类;将规划功能分为遗址凭吊活动区、园史文物展览区、休憩游乐区、综合服务区和公园管理区五大区域。 l 以木为本、以水为纲,以遗址为特色,这是建园的基本指导思想。 成都活水公园成都活水公园l 成都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以“水保护”为主题展示国际先进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城市生态环保公园,它模拟和再现了自然环境中污水是如何由浑变清的全过程。它充分利用湿地中大型植物及其基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了大型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l 这占地2.4万平方米的公园,植物丛生,流水潺潺,空气湿润,当人们走过厌氧池、水流雕塑、兼氧池、植物塘床

32、系统、养鱼塘、戏水池、陶醉在大自然的美妙和谐中时,便在不经意间阅读了大自然关于清水再生的“自述”。 1泵站 把被人为污染,其水质已达不到一般景观用水要求,底于V类水质标准的府河水,泵入厌氧池中进行预处理。2厌氧池 在厌氧池中,经物理沉淀作用,比重大于水的悬浮物沉到池底,从排污管排出;比重小于水的悬浮物浮于水面,由人工清除;部分可溶解的有机污染物,经厌氧生物作用降解或被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排入大气。 3水流雕塑 独具匠心的水流雕塑形似一串花朵,他利用落差产生冲力使水在一个个小石臼欢跳,回旋,激荡与大气充分接触,曝气,充氧,从而增加了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使水更具活力。同时,它又把上下两个工艺单元

33、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 4兼氧池 从厌氧池流出来的水,经水流雕塑一路吸收空气中的氧,流入兼氧池。有机污染物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进一步降解成植物易于吸收的有机物。兼氧池中的兼氧微生物和植物对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同时,兼氧池也是人工湿地系统的配水装置。5植物池 这是活水公园展示的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工艺的核心部分。它由6个植物塘和12个植物床组成。这个系统仿造了黄龙寺五彩池的景观,并种有浮萍,凤眼莲,荷花等水生植物和芦苇,香蒲,茭白,伞草,菖蒲等挺水植物,拌生有各种鱼类,青蛙,蜻蜓,昆虫和大量微生物及原生物。它们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污水在这里经沉淀吸附,氧化还原和微

34、生物分解等作用,有机污染物中的大部分被分解为可被植物吸收的养料,污水就变成了肥水,在促进系统内植物生长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水质明显改善。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好似一个生态过滤池,污水通过这个过滤池后可得到有效净化。 6戏水池 戏水池是为游人提供戏水,亲水活动的场所。碧澄透彻的清流,吸引和诱惑着人们去亲水,戏水。“爱惜水,保护水,把清水送还自然”,人们在这里走进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清纯,美妙。戏水池是活水公园的句号,而涓涓清流继续流向府河,像引人深思,意犹未尽的省略号 7流向府南河 e周网 上海塘桥公园上海塘桥公园l 塘桥公园位于浦东新区塘桥地区的东方路西侧,占地面积39815平方米,

35、其中水面积12475平方米,建筑面积1377平方米,建筑密度0.03,绿地率56%,乔灌木覆盖比例75%:20%:5%,公园建设总投资三千多万元。公园建成后为开放式公园。公园的主题为森林与水,张家浜穿越公园,游船可内外相通。除了水和尽可能少的硬质铺地外,均为大树所覆盖。林中小道与水体上的木栈道、平曲桥、拱桥相连,公园内还设有园林小品、茶室、公厕等,建筑形式简洁大方,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上海泾南公园上海泾南公园l 泾南公园建于年月,占地面积5平方米。总投资为二千三百多万元。建成后泾南公园为开放式公园。公园以保护古树名木(千年古银杏)为主题。除了环古树的一条小河浜和尽可能少的硬质铺地外,西面以大树为主,东部以古树草地为主。飘逸自然的服务性建筑结构合景石、树木、色块、大草地与古银杏浑然一体,形成一个简洁明快具有现代感的开放性游憩公园。公园内还设有园林小品、小雕塑、儿童游乐设施、公厕等,形式简洁大方,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e周网 作业作业2 公园课程设计公园课程设计 l 1、完善功能分区和道路系统;l 2、初步形式定稿;e周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