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1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学案 中图版选修1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726694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1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学案 中图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1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学案 中图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1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学案 中图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1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学案 中图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生物 第1章 微生物培养技术 第1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学案 中图版选修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一、培养基1含义由于微生物代谢方式的不同,因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是有差异的。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的需要,将各种营养物质混合在一起而配制的营养基质。2平板培养基将溶化后的固体培养基基质倒入无菌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制成的培养基。二、无菌技术1目的和要求在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中,一定不能有外来的污染性杂菌,所以必须采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对所用的器材、培养基进行严格的灭菌,对工作场所要进行消毒。2灭菌和消毒(1)灭菌: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环境或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常用的方法是高温灭菌法。(2)消毒:用相对温和的理化方法杀死环境或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

2、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射线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三、接种技术1含义把相应的研究对象移入培养基中的过程。2分类在平板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稀释平板涂布法、稀释混合平板法等。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问题1问题2问题3问题4一、微生物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2特点微生物微生物二、微生物的营养及功能微生物的化学组成成分与其他生物大体相同,也是由C、H、O、N、P、S等元素组成,其中C、H、O、N占细胞干重的90%以上,这些元素最终来自外界环境中的各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归纳成碳源、氮源、

3、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这五大类营养要素。营养物质定义作用主要来源碳源凡能提供所需碳元素的物质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有些是异养生物的能源物质无机化合物:CO2、NaHCO3等;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肪酸、花生粉饼、石油等氮源凡能提供所需氮元素的物质合成蛋白质、核酸以及含氮的代谢产物无机化合物:N2、NH3、铵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尿素、牛肉膏、蛋白胨等生长因子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水在生物体内含量很高,在低等生物体内含量更高不仅是优良的溶剂而且可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外界摄入无机盐为微生物提供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包括大量元素细胞内的

4、组成成分,生理调节物质,某些化能自养菌的能源,酶的激活剂无机化合物微生物最常利用的碳源是糖类,尤其是葡萄糖;最常利用的氮源是铵盐、硝酸盐。在微生物所需要的化合物中需要量最大的是碳源,新陈代谢同化作用类型的划分也是根据是否能合成含碳有机物为依据,能合成含碳有机物的是自养型,反之则为异养型。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有机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能源。微生物之所以需要补充生长因子,往往是由于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需要的酶或合成能力有限。一些天然物质如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提取液等可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因子。三、大肠杆菌的分离方法和实验过程1实验原理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就是将待检测微生物样品通过划

5、线或涂布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样品中的每一个细胞或孢子都可以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将单个菌落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经培养后,即可得到一个微生物的纯种。2材料用具培养1624 h的大肠杆菌(E.coli)培养液,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斜面和平板,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无菌玻璃涂棒,无菌吸管,接种环等。3方法步骤微生物的分离包括样品稀释、划线或涂布及培养三个步骤。微生物分离操作流程图(1)稀释用1 mL无菌吸管吸取 1 mL大肠杆菌培养液,加入到盛有9 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然后用无菌吸管从此试管中吸取1 mL加入另一支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依次制成101、102、

6、103、104、105、106系列稀释度的大肠杆菌稀释液。(2)划线或涂布平板划线分离法:在近火焰处,左手拿皿底,右手拿接种环,沾取大肠杆菌培养液在平板上划线,常用的划线方法有交叉划线和连续划线两种(如下图)。交叉划线时,每转一个角度烧一次接种环。划线完毕后,盖上培养皿盖,做好标记。划线法示意图涂布分离法:取3个平板,底面分别用记号笔写上104、105和106三种稀释度,然后用无菌吸管分别吸取相应稀释度的稀释液各0.1 mL,放入已标记好的平板上,用无菌玻璃涂棒在培养基表面轻轻地涂布均匀,室温下静置510 min,使菌悬液吸附进培养基(如下图)。涂布法示意图(3)培养将划线或涂布接种的平板倒置

7、于培养箱或温室中37 培养1624 h,即可长出单个的菌落。四、平板划线操作应注意的问题第一次划线及每次划线之前都需灼烧接种环灭菌,划线操作结束仍需灼烧接种环,每次灼烧目的如下表:第一次灼烧每次划线之前灼烧划线结束灼烧目的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每次划线的菌种来自上次划线末端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灼烧接种环之后,要等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划线时最后一区域不要与第一区域相连。画线用力要大小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养基划破。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下表是某微生物实验室的培养基配方。据表回答:编号成分含量

8、(NH4)2SO40.4 gKH2PO44.0 gFeSO40.5 gCaCl20.5 gH2O100 mL(1)上表中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2)此培养液能否用于植物的无土栽培?_,理由是_,若用于无土栽培,还应注意培养液中_的含量。(3)若除去,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解析】培养基中未提供碳源,据此可判定该生物应为自养型,但对植物来说,无土栽培时所用培养液必须是全素培养液(即含所有必需元素),因此,该培养液不可直接用于植物的无土栽培。从培养基中除去(NH4)2SO4(氮源),加入(CH2O)(有机碳源),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固氮微生物。【答案】(1)自养型微生物(2

9、)不能缺乏Mg等矿质元素氧气(3)固氮微生物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的营养比较微生物自养型微生物异养型微生物碳源CO2、NaHCO3糖类、脂肪酸等氮源NH3、铵盐、硝酸盐等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生长因子一般不需要有些种类需要举例硝化细菌乳酸菌1关于培养基配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配制的培养基需要进行灭菌B微生物的适应性强,配制培养基时可以不考虑pHC虽然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D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养分的浓度和比例【解析】pH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繁殖,因此配制培养基时pH一定要适宜。【答案】B微生物的纯化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不易降解,会污染环

10、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如图)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图a表b培养基的组成液体培养基蛋白胨牛肉膏氯苯氯化钠硝酸铵无机盐(无碳)蒸馏水号10 g5 g5 mg5 g1 L号50 mg5 g3 g适量1 L号2080 mg5 g3 g适量1 L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筛选作用的只有号培养基B号、号培养基中无碳源只能培养自养微生物C、号培养基中氯苯含量逐渐增加,是为了逐步选择降解氯苯能力强的微生物D微生物中原来就存在能降解氯苯的SP1菌,因此可以直接用号培养基进行一次性选择【审题导析】【精讲精析】、号培养基都对SP1菌有筛选作用;从培养基配方可以看出,、

11、号培养基的碳源为氯苯;号培养基中氯苯的含量太高,直接使用,可能无法得到SP1菌(自然状态下具高效降解能力的变异很少)。【答案】C2上题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号培养基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下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随着氯苯含量升高,SP1菌体数增多B在20 mg/L氯苯的培养基中菌体数最先达到最高C氯苯为SP1菌提供碳源DSP1菌在只含氯苯的培养基中就可以生长【解析】培养基中除了含有氯苯外,还应含有氮源、无机盐等营养物质。【答案】D1据食品产业网报道,近些年出现的一种膨化食品,合格率仅为76.2%,这两年不断有名牌企业出现食品质量问题,其主要原因大部分为铝含量超标,以及微生物超

12、标。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对人类有害的B微生物包含了除动物界、植物界的其他生物C微生物的结构简单到没有细胞核D微生物的结构简单到没有细胞结构【答案】B2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在每一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解析】在用平板划线法分离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接种环取菌种前灼烧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

13、生物污染培养物。以后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后残留的菌种;划线结束后仍需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从第二次划线开始,每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答案】C3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配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制作无菌平板;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将各组平板置于37 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

14、。若要完成步骤,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2)步骤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现象。【解析】(1)牛肉膏和蛋白胨中均含有氮元素,因此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牛肉膏和蛋白胨。若要完成步骤,需要进行倒平板操作,用到的是固体培养基,所以培养基中要有琼脂。(2)该实验的空白对照组为不进行处理的无菌平板,实验组的操作为将各无菌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相同时间。(3)若空白对照组的平板上出现了菌落,说明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污染现象。【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琼脂(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3)污染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