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厂综合布线施工方案-secret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3701488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工厂综合布线施工方案-secret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某工厂综合布线施工方案-secret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某工厂综合布线施工方案-secret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某工厂综合布线施工方案-secre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工厂综合布线施工方案-secret(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方案和时间进度 目 录施工方案和时间进度1第1章 施工方案11.1 施工前准备11.2 施工工艺流程图21.3 施工关键点21.3.1 工作区子系统21.3.2 水平布线系统21.3.3 管理子系统31.3.4 线缆布放(含电缆、光缆)31.3.5 光缆端接41.3.6 配线架51.3.7 标签71.3.8 系统测试9第2章 时间进度112.1 进度计划112.2 施工进度计划112.3 施工进度计划表11第1章 施工方案1.1 施工前准备一)施工前的检查1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

2、壁已充分干燥。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2交接间环境要求(1)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和交接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2)应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

3、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1.2 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图纸文件是否符合要求深化/变更设计上报审批设计交底对照图纸勘查施工现场制订具体的施工计划铜缆/光缆端口标识/穿线敷设测试线缆通断和长度调换线缆线缆标识机柜就位/线架安装分线/绑线/打线模块/面板安装否是否是铜缆/光缆测试永久性标识验收申请制作/提交测试文档检查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调整/重装否综合布线施工工艺流程图1.3 施工关键点1.3.1 工作区子系统各楼层信息点分布点和编号详细情况标注于各楼层平面图上。所有信息插座未经注明均为离地300mm。水平八芯双绞线在模块上卡接完毕,即应将面板装上。工作区预留长度为0.30

4、.6米;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米;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1.3.2 水平布线系统水平线缆的穿放,最好在墙面一次装修完成后进行。管、槽安装到位并连通,管内应无杂物和浸水,管口光滑无毛刺。配线架安装位置己确定。穿放时可从同一管路的末个信息口端开始,延伸至FD,中间插入或经过的过渡盒时,每处都应有人照应,以防电缆扭曲。管道较长或有弯曲,应借助牵引线(引线器)进行,防止强拉,破坏线缆特性。管口应加护套,避免划伤电缆外皮。为了防止电缆浪费,建议对每盘电缆己布数量的记录计算盘底长度,以便安排合适位置使用。双端预留长度要适当,一般信息口端预留长度为2030cm,配线架端放至指定位置后再

5、预留约50cm,作为富余量和工作长度。布放后的电缆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被人剪断,或因其它原因而损伤电缆。每一层面的水平电缆布放过程中,需要同时在电缆两头加注同一标记,贴上标签标识。1.3.3 管理子系统按照施工图设计指定的位置安装。机柜固定方式:底部采用10100膨胀螺栓锁定,顶部采用加固铁件与墙体或柜顶桥架锁定。机柜安装应利用吊锤或水平尺测量,保证横平、竖直,要求水平度偏差2mm,垂直度偏差4mm。机柜内配线架端子板位置的排列应合理规划、定位,做到上部留空适当,下部要有足够位置,预留安装交换机使用,左右空间宽度一致。排列整齐、平直、固定牢靠。确保板面平整。安装要求平直、牢固。1.3.

6、4 线缆布放(含电缆、光缆)干缆引自BD(总配线架),经过一段水平线槽后进入竖井垂直桥架至FD,所以布放之前必须保证竖井己清理,干缆径内桥架沟通且槽内无杂物。干线电缆留长:a. 在总配线架BD一侧,电缆从桥架进入机房到达BD后再留3.5m长度的裕量。b. 干线电缆在布放过程中,需同时在电缆两头加注同一标记,贴上标签标识,标识方法为:DXXX-XX,前4位表示楼层号,后2位表示缆号。例如:第18层第一根25对电缆干线编号为:D18-1。布放过程中,电缆贴靠槽盒边缘时,要有人照应,布放时不得用力拉伸和有扭结现象,防止电缆被划伤、割断、变形,影响电气特性。线缆在垂直桥架上敷设,应根据需要布放的电缆量

7、统筹规划排列方式,做到出线顺畅,不交叉,以保证整齐美观。光缆出线应敷设在电缆上层,防止被压损断。1.3.5 光缆端接光纤续接方法与测试1、 光纤续接(1)光纤接续。光纤接续应遵循的原则是:芯数相等时,要同束管内的对应色光纤对接,芯数不同时,按顺序先接芯数大的,再接芯数小的。(2)光纤接续的方法有:熔接、活动连接、机械连接三种。在工程中大都采用熔接法。采用这种熔接方法的接点损耗小,反射损耗大,可靠性高。(3)光纤接续的过程和步骤:开剥光缆,并将光缆固定到接续盒内。注意不要伤到束管,开剥长度取1m左右,用卫生纸将油膏擦拭干净,将光缆穿入接续盒,固定钢丝时一定要压紧,不能有松动。否则,有可能造成光缆

8、打滚折断纤芯。分纤将光纤穿过热缩管。将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剥去涂覆层的光纤很脆弱,使用热缩管,可以保护光纤熔接头。打开熔接机电源,采用预置的程式进行熔接,并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和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特别是夹具,各镜面和V型槽内的粉尘和光纤碎未。光纤有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工作波长也有1310nm和1550nm两种。所以,熔接前要根据系统使用的光纤和工作波长来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选用自动熔接程序。制作光纤端面。光纤端面制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接续质量,所以在熔接前一定要做好合格的端面。用专用的剥线钳剥去涂覆层,再用沾酒精的清洁棉在裸纤上擦拭几次,

9、用力要适度,然后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对0.25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为8mm-16mm,对0.9m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只能是16mm。放置光纤。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要根据光纤切割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关上防风罩,即可自动完成熔接,只需11秒。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打开防风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纤中心,放到加热炉中加热。加热器可使用20mm微型热缩套管和40mm和60mm一般热缩套管,20mm热缩管需40秒,60mm热缩管为85秒。盘纤固定。将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盘上,在盘纤时,盘圈的半径越大,弧度越大,整

10、个线路的损耗越小。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半径,使激光在纤芯里传输时,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耗。密封和挂起。野外接续盒一定要密封好,防止进水。熔接盒进水后,由于光纤和光纤熔接点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会先出现部分光纤衰减增加。套上不锈钢挂钩并挂在吊线上。至此,光纤熔接完成。1.3.6 配线架1. 模块式配线架的端接首先把配线板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每个配线板需配有1个配线管理架。(1)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2)从右到左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

11、接线缆;(3)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4)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使得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5)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6)对捻必需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7)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配线板背面的索引条中,从右到左的色码依次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8)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然后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9)将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以标示此区域。2. 接插式配线架的端接(1

12、)第1个110配线架上要端接的24条线牵拉到位,每个配线槽中放6条双绞线。左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左半部分,右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右半部分。(2)在配线板的内边缘处将松弛的线缆捆起来,保证单条的线缆不会滑出配线板槽,避免线缆束的松弛和不整齐。(3)在配线板边缘处的每条线缆上标记一个新线的位置。这有利于下一步在配线板的边缘处准确地剥去线缆的外衣。(4)拆开线缆束并握紧住,在每条线缆的标记处划痕,然后将刻好痕的线缆束放回去,为盖上110配线板做准备。(5)当4个缆束全都刻好痕并放回原处,用螺钉安装110配线架,并开始进行端接(从第一条线缆开始);(6)在刻痕处外最少15cm处切割线缆,并将刻痕的

13、外套滑掉;(7)沿着110配线架的边缘将“4”对导线拉进前面的线槽中;(8)拉紧并弯曲每一线对使其进入到索引条的位置中去,用索引条上的高齿将一对导线分开,在索引条最终弯曲处提供适当的压力使线对的变形最小。(9)当上面两个索引条的线对安放好,并使其就位和切割后,再进行下面两个索引条的线对安置。在所有4个索引条都就位后,再安装110连接模块。3. 信息插座端接(1) 安装要求: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地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

14、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本系统采用TIA/EIA 568B标准接线。(2) 信息模块端接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和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灵活性。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了快速、准确的安装。a. 从信息插座底盒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约20-30cm;b. 用环切器或斜口钳从双绞电缆剥除10cm的外护套;c. 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d. 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入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e.

15、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上,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f. 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g. 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类型和序号。1.3.7 标签标识位置 1. 电缆标识水平和主干子系统电缆在每一端都要标识。 2. 跳接面板/110块标识每一个端接硬件都应该标记一个标识符。 3. 插座/面板标识每一个端接位置都要被标记一个标识符。 4. 路径标识路径要在所有位于通信柜、设备间或设备入口的末端进行标识。 5. 空间标识所有的空间都要求被标识。 6. 结合标识每一个结合终止出要进行标识。 标识类型 1. 粘贴型粘贴标签应满足UL969中规定的清晰、磨损和附着力的要求。

16、还应满足UL969中规定的室内一般外露使用的要求。厂房外使用的标签应满足UL969中规定的室内室外外露要求。 2. 插入型插入标签应满足UL969中规定的清晰、磨损性和一般外露要求。设备外的标签应满足UL969中列出的室内和室外的要求。插入标签根据标记单元,在正常操作和使用情况下应牢固地放置到位。 3. 其它其它标签包括不同方法粘贴的特殊用途的标签标识要求(i) 户内和户外的使用/TIA/EIA 606粘性标签将适用于UL969中所指定的易识别、表面损伤和粘性要求(参考什么是UL和UL969)。另外,标签适用于UL969针对户外使用的一般的露天要求。外置标签适合于UL969列出的针对户内外使用

17、的外露要求。(ii) 在平面上的标识/TIA/EIA 606工业上使用的粘性标签在很多格式上都是被广泛利用。(例如,预处理,点积,或一些材料的激光可打。)当选择粘性标签时,注意应以应用来选择为特殊表面使用而设计的材料/底层。设备和其它元件的标签在本质上看都是差不多的,但选择时要小心,因为不同的粘性适合于不同的表面。(iii) 电缆标识/TIA/EIA 606电缆标签要有一个耐用的底层,像乙烯基,适合于包裹。乙烯基有很好的一致性,因此很适合于包裹,并且能够经受弯曲。推荐使用带白色打印区域和透明尾部的标签,这样当包裹电缆时可以用透明尾部覆盖打印的区域,起到保护作用。透明的尾部应该有足够的长度以包裹

18、电缆一圈和一圈半。V应用上的标识(i) 电缆标识/TIA/EIA 606电缆标识水平和主干子系统电缆在每一端都要标识。推荐用标签贴于电缆的每一端而优于只是给电缆作标志。作为适当的管理,额外的电缆标识可以被要求在中间的位置,像管道的末端,主干的接合处,检修口和牵引盒。(ii) 跳接面板/110块标识/TIA/EIA 606端接硬件标识每一个端接硬件或它的标签都应该标记一个标识符。位于工作区域的连结硬件的重复的标签是可选的。例如,如果一个连接器的标识符被电缆使用的话,那么面板或箱子就不需要用一个分开的标识符。(iii) 出口/面板标识/TIA/EIA 606端接位置标识每一个端接位置标签都要被标记

19、一个标识符。每一个端接位置标签都要被标记一个标识符,但是在高密度的端接位置作标识是不切实际的。在这种情况,标识符将被分配到每一个端接硬件单元和实际的端接位置,这将由硬件单元的习惯用法来决定。在工作区的末端标识也可以包括电缆另一端端接位置的标识符和电缆标识符。(iv) 路径标识/TIA/EIA 606路径标识路径要在所有位于通信柜、设备间或设备入口的末端进行标识。另外,在中间位置或是路径平均的分配点上作标识时非常好的。封闭的环形路径(像电缆盘的环形)要在平均间隔上作标识。(v) 空间标识/TIA/EIA 606空间标识所有的空间都要求被标识。建议贴标签到每个空间的入口处。(vi) 接合标识/TI

20、A/EIA 606接合标识每一个接合终止处或它的标签上要标记标识符。另外在制作标签时尽量选择打印标签而不是手写标签;粘贴标签要做到大小颜色统一,区分有序;线缆标签要选择柔软的带覆盖保护膜的标签;标签的编号方式和文档要参照TIA/EIA-606标准的要求。1.3.8 系统测试检查:以上步骤安装完毕,应根据布线有关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检测。测试完毕,配线架应插上“标记条”,以示该电缆另一端终接位置,为今后维护和检测提供方便。n 性能技术指标与测试双绞线通断测试:A. 测试项目:通断、异位、串音、外电压B. 使用仪表:双绞线检测仪(TEST ALL KIT)双绞线性能测试:A. 测试项目:拓扑图、电缆

21、长度、衰减、近端串扰、特性阻抗、环路直流电阻、远端串扰、串扰衰减比(ACR)、回波损耗、线对延迟。B. 拓扑图:线缆是否正常,内容包括线序、短路、开路等。C. 衰减:在特定长度下允许最大衰减量和实测衰减值。D. 串扰:指线对间在特定长度下允许最大串扰值和实测串扰值。E. ACR:在特定长度下允许的串扰和衰减的差值和实测差值。F. 回波损耗:由于特性阻抗不均匀产生的回波对信号产生的衰减。G. 线对延迟:由于各线对长度的不一致产生各线对间信号的传输时间差。H. 使用仪表:六类线缆测试仪(Microtest Omniscanner2)。I. 技术要求:符合国家有关规范的技术标准。光纤测试光纤在架设,

22、熔接完工后就是测试工作,使用的仪器主要是OTDR测试仪,用加拿大EXFO公司的FTB-100B便携式中文彩色触摸屏OTDR测试仪(动态范围有32/31、37.5/35、40/38、45/43db),可以测试,光纤断点的位置;光纤链路的全程损耗;了解沿光纤长度的损耗分布;光纤接续点的接头损耗。为了测试准确,OTDR测试仪的脉冲大小和宽度要适当选择,按照厂方给出的折射率n值的指标设定。在判断故障点时,如果光缆长度预先不知道,可先放在自动OTDR,找出故障点的大体地点,然后放在高级OTDR。将脉冲大小和宽度选择小一点,但要与光缆长度相对应,盲区减小直至与坐标线重合,脉宽越小越精确,当然脉冲太小后曲线

23、显示出现噪波,要恰到好处。再就是加接探纤盘,目的是为了防止近处有盲区不易发觉。关于判断断点时,如果断点不在接续盒处,将就近处接续盒打开,接上OTDR测试仪,测试故障点距离测试点的准确距离,利用光缆上的米标就很容易找出故障点。利用米标查找故障时,对层绞式光缆还有一个绞合率问题,那就是光缆的长度和光纤的长度并不相等,光纤的长度大约是光缆长度的1.005倍,利用上述方法可成功排除多处断点和高损耗点。第2章 时间进度2.1 进度计划任何一个理想的优化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难免偏离事先计划,而关键路径上的子系统若延期,将打乱整个项目的部署和进度,因此,实施过程中的监测和对进度进行和时的调整,

24、更显得尤为重要。我司在项目进度控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一套严格的管理程序。针对该项目智能化系统工程,结合以往的工程管理经验,我们将通过对子系统和其实施的各阶段的工作程序和持续时间的规划、实施、检查、协调等方式,对工程计划实行动态管理,不断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出现的矛盾,确保整个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工期按时完成。2.2 施工进度计划根据标书要求,从项目的具体情况出发,以工程总进度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以保证实施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计划总体工期:建设工期将按照ABB江津涡轮系统有限公司一期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进度进行控制,计划在52个日历日内完成。模拟开工日期:2008年11月29日。模拟竣工日期:2009年1月19日。竣工日期需根据土建与室内装修的进度进行调整,实际工期将满足甲方的工期要求。2.3 施工进度计划表详见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