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624949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1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生物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A. 物理模型B. 概念模型C. 数学模型D. 计算机模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模型: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2.形式: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如挂图、细胞结构模式图和DNA双螺旋结构模型都是物理模型;故选A。考点:模型。点评:本题比较简单,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2.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了A. 病毒中有DNA,没有蛋白质B. 细菌中有

2、DNA,没有蛋白质C. 蛋白质和DNA,是遗传物质D. DNA是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了噬菌体的DNA是遗传物质,由于蛋白质没有进入到细菌中,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B.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C.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答

3、案】C【解析】试题分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因为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遗传物质是RNA,所以,A、B的表述都是不全面的,C正确。考点: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点评:本题是关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认识考查,难度较低。4.下列关于DNA和基因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而成的DNA片段B. DNA的碱基排列顺序就代表基因C.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D. 组成不同基因的碱基数量一定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4、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详解】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种基因的4种碱基对都是有特定的排列顺序,不是四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A错误;遗传信息是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而基因是包含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B错误;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组成不同的基因的碱基数量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错误。故选C。5.遗传信息是指A. 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 脱氧核苷酸C. 氨基酸序列D. 核苷酸【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信息是指DNA中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选A。

5、【考点定位】基因的本质【详解】遗传信息是指DNA中有遗传效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A符合题意;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单位,B不符合题意;氨基酸序列与蛋白质结构有关,C不符合题意;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A.6.在真核生物细胞下列结构中,与烟草花叶病毒的成分最相似的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染色体D. 核糖体【答案】D【解析】【分析】烟草花叶病毒属于RNA病毒,其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RNA,与核糖体的组成成分最相似。据此答题。【详解】烟草花叶病毒的化学组成有RNA和蛋白质,叶绿体的成分比较复杂,有DNA、RNA和蛋白质等许多复杂的化合物,线粒体的化学组成与叶绿体相似,AB不

6、符合题意;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与烟草花叶病毒的成分最相似,D符合题意。故选D。7.某生物细胞DNA分子中,碱基A的数量占38%,则C和G之和占全部碱基的A. 76%B. 62%C. 24%D. 12%【答案】C【解析】【分析】在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而互补配对的碱基两两相等,所以A=T,C=G,则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双链DNA分子中A=T,C=G,已知DNA分子中A=38%,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T=A=38%,故C+G=1

7、-A-T=24%。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8.DNA分子的一条链中C+T/G+A=1.25,那么其互补链中其比例应是A. 0.4B. 0.8C. 1.25D. 2.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整个双链中该比值为1;(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

8、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5)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解:由于DNA分子两条单链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配对原则,配对的碱基相等,如DNA分子的一条链中=1.25,那么其互补链中其比例与其互为倒数,是0.8故选:B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9.在DNA分子的两条长链上排列顺序稳定不变的物质是A. 四种脱氧核苷酸B. 脱氧核糖和磷酸C. 碱基对D. 脱氧核糖【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

9、内侧,两条链上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对)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详解】DNA分子中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A错误;不同DNA分子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即脱氧核糖和磷酸的排列顺序是不变的,B正确;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C错误;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不是单独排列在一起的,总是与磷酸交替排列,D错误。故选B。10.具有100个碱基对的1个DNA分子区段,内含40个胸腺嘧啶,如果连续复制两次,则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A. 60个B. 80个C. 20个D. 180个【答案】D【解析】【分析】已知1

10、个DNA分子区段具有100个碱基对,即200个碱基,其中含有40个胸腺嘧啶(T),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40个,则C=G=100-40=60个。【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该DNA分子区段含有6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如果该DNA连续复制两次,需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22-1)60=180个,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首先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该DNA区段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其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计算出相应的数据。11.人胰岛细

11、胞能产生胰岛素,但不能产生血红蛋白,据此推测胰岛细胞中A. 只有胰岛素基因B. 比人受精卵的基因要少C. 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他基因D. 有胰岛素基因和其他基因,但没有血红蛋白基因【答案】C【解析】【详解】人的所有体细胞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胰岛细胞既有胰岛素基因,也有血红蛋白基因和其它基因。选C。12.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A. 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B. 含腺嘌呤17%的样品C. 含腺嘌呤30%的样品D.

12、 含胞嘧啶15%的样品【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中氢键的多少决定了其稳定性的高低。所以在高温环境中生活的生物其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中一定含有更多的氢键,B选项中,腺嘌呤17%,鸟嘌呤就是33%,鸟嘌呤和胞嘧啶就占66%,其它A、C、D中C+G分别是36%、40%、30%,B正确。考点:DNA结构的稳定性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嗜热”,只有具有更多氢键的DNA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中生物,其它生物不可以。13.一个转运RNA的一端3个碱基是AGA,此RNA运载的氨基酸是A. 丝氨酸(UCU)B. 谷氨酸(GAG)C. 精氨酸(AGA)D. 酪氨酸(UAU)【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密

13、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详解】氨基酸是由密码子编码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已知一个转运RNA的一端三个碱基是AGA,说明反密码子是AGA,则密码子是UCU,决定的氨基酸为丝氨酸,综上所述,BCD错误,A正确。故选A。14.某基因由9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该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多肽链组成此蛋白质最多的氨基酸分子数目和最少的氨基数分别是A. 1500个和1个B. 4500个和2个C. 1500个和2个D. 4500个和1个【答案】C

14、【解析】【分析】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所以mRNA中的碱基数目是DNA中碱基数目的一半;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mRNA中每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数目是mRNA碱基数目的1/3。即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基因中的碱基数目:mRNA中的碱基数目: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6:3:1,某基因由9000个脱氧核苷酸组成,由于基因中存在不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所以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数最多为90006=1500个;两条肽链中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综

15、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15.DNA分子复制与遗传信息转录的相同之处是A. 利用的模板都相同B. 利用的原料都相同C. 所利用的酶都相同D. 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是以两条链为模板,利用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催化;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利用核糖核苷酸为原料,需要RNA聚合酶催化,故ABC均错;DNA复制和转录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和转录,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通过对比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6.从分子水平上看,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A. 蛋白质分

16、子结构的多样性B. 信使R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C. DNA分子结构的多样性D. 细胞结构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由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决定的,是由DNA控制合成的,因此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因此蛋白质多样性导致生物多样性。【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综上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A. DNA一条链上相邻的3个碱

17、基B.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C. tRNA上一端的3个碱基D. DNA分子上3个相邻的碱基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遗传学上的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碱基;tRNA一端的3个碱基构成反密码子,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所以选B。考点:本题考查遗传信息、密码子及反密码子等相关概念,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18.下列关于基因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 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碱基序列C. 基因是染色体上的DNAD. 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

18、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详解】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基因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故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碱基排列顺序,B正确;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不是染色体上的一段,C错误;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D正确。故选C。19.在翻译过程中,不属于信使RNA与转运RNA的碱基配对的一组是A. U-AB. A-UC. G-CD. A-T【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19、在翻译过程中,mRNA与tRNA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A-U、U-A、G-C、C-G,故ABC不合题意,D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翻译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0.遗传信息和遗传密码子分别位于A. DNA和mRNA上B. DNA和tRNA上C. mRNA和tRNA上D. 染色体和基因上【答案】A【解析】【分析】遗传信息是指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详解】遗传信息是指DNA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因此遗传信息位于DNA分子中。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

20、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密码子位于mRNA上。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21.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A. 1/10B. 1/5C. 1/16D. 1/25【答案】C【解析】一个由15N标记的DNA分子,放在没有标记的环境中培养,复制5次后得到25=32个DNA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中有2个DNA分子各含一条母链,其他DNA分子不含15N,所以复制5次后标记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2/32=1/16,选择C。22.决定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因素是A. 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与磷酸的交替排列的顺序

21、是稳定不变的B. 严格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 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只有四种D. 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详解】两条长链上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交替排列顺序是稳定不变的,说明DNA分子的稳定性,A不符合题意;DNA分子的两条链严格的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说明DNA分子的稳定性,B不符合题意;每种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都有四种,说明生物界具有统一性,C不符合题意;DNA分子的遗传信息存储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中,而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

22、的碱基排列顺序,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D符合题意。故选D。23.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分别形成A. DNA、RNA、蛋白质B. DNA、RNA、氨基酸C. DNA、RNA、核糖体D. 核苷酸、RNA、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DNA分子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复制的概念;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条件、场所和产物等基础知识,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详解】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DNA复制的产物是DNA;转录的

23、产物是RNA;翻译的产物是蛋白质,故选A。24.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A. 2和2个钉B. 2和3个钉C. 3和2个钉D. 3和3个钉【答案】B【解析】【分析】在双螺旋的DNA分子中,双链间的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考点定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名师点睛】1、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每分子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糖核苷酸链,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

24、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2、在双链DNA分子中,双链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C与G配对,其中A与T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详解】每个A与T之间通过2个氢键连接,每个C与G之间通过3个氢键连接,所以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最好钉2个钉,C与G之间最好钉3个钉,故答案选B25.水毛茛是一种水生植物,它的叶生长在水中呈丝状,长在水面上呈扁片状,水毛茛叶的这种性状变异说明A.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突变B. 环境因素引起基因重组C. 环境因素引起染色体变异D. 表现型是

25、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水毛茛叶的遗传物质相同,而表达的性状不同,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详解】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一植物不同部位叶片体细胞的基因型相同,但由于叶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的表现型不同。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二、填空题26.请根据DNA的结构和转录翻译的过程在下列表格空白处填写相应的碱基。DNA链1GDNA链2CG转运RNAU信使RNAC_【答案】DNA链1AGCDNA链2TCG转运RNAUCG信使RNAAGC【解析】【分析】DNA分子复制时,两条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转录时

26、DNA的模板链和mRNA上的碱基互补配对,翻译时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互补配对。据此答题。【详解】根据mRNA上最后一个碱基与DNA链2互补,可知转录的模板链为DNA链2,可推知mRNA中间的碱基应为G。由于tRNA和mRNA碱基互补配对,可知mRNA第一个碱基应为A,即mRNA上的碱基为AGC,所以tRNA上的碱基从左向右依次为UCG。DNA链2第一个位置的碱基为T,即DNA链2的碱基序列为TCG,可推知DNA链1的碱基序列为AGC。所以答案为:DNA链1AGCDNA链2TCG转运RNAUCG信使RNAAGC27.中心法则揭示了生物遗传信息由DNA向蛋白质传递与表达的过程。

27、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表示的三个过程依次是_、_、_。(2)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_(用图中序号回答)(3)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_期。【答案】 (1). DNA复制 (2). 转录 (3). 逆转录 (4). (5). 间【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表示DNA分子的复制;表示转录过程;表示翻译过程;表示逆转录过程;表示RNA分子的复制过程。其中和过程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详解】(1)过程是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DNA复制过程。过程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为转录过程。过程是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2)tRNA是搬运氨

28、基酸的工具,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所以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的过程是翻译过程。(3)为DNA复制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期。【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能准确判断图示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28.如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个过程,请据图回答:(1)该图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的_部位。(2)图中的2、3、4分别是_、_、_。(3)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_(4)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

29、ATCG应该是_。【答案】 (1). DNA分子复制 (2). 细胞核 (3). T (4). C (5). C (6). 不能 (7). 1231【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分别以DNA分子的A链和B链为模板,合成了两条新的子链,故为DNA复制过程。DNA的两条模板链之间以及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1为A、2为T、3为C、4为C、5为T、6为A、7为G、8为A、9为T。【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该图示表示的是DNA的复制过程。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2)根据上述分析可知,2处碱基为T、3处碱基为C、4处碱基为C,分别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

30、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3)由于在DNA单链中,不存在碱基互补配对,所以不一定有A=T、G=C,因而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基因(M)中的A:T:C:G为2:1:1:3,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4)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A:T:C:G=1:2:3:1。【点睛】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知识点,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29.下图是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4 _,这是由1_、2_和3_所组成,其中碱基_是DNA所特有的。(2)DNA分子

31、长链的基本骨架是由1_和2_组成,位于外侧,两条单链方向_;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_。【答案】 (1). 脱氧核苷酸 (2). 磷酸 (3). 脱氧核糖 (4). 含氮碱基 (5). T(胸腺嘧啶) (6). 磷酸 (7). 脱氧核糖 (8). 反向平行 (9). 互补【解析】【分析】DNA是由两条子链螺旋而成的,两条子链呈反向平行关系,一般由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磷酸和脱氧核糖排列在链的外侧,形成骨架,中间由含氮碱基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以氢键相连。【详解】(1)组成DNA的基本单位是4

32、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1磷酸、一分子2脱氧核糖和一分子3含氮碱基所组成的,其中碱基T是DNA所特有的。(2)DNA分子长链的基本骨架是由1磷酸和2脱氧核糖组成,位于外侧,两条单链反向平行。从碱基关系看,两条单链之间的碱基互补,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点睛】本题结合DNA分子结构模式图,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30.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转录在_中进行,合成的mRNA通过_出来进入细胞质中与_结合(2)图中以为模板合成物质的过程称为_,进行的主要场所是_,所需要的原料是_(3

33、)一个tRNA一端三个碱基为CGA,它运载的氨基酸是_A精氨酸(密码CGA)B谷氨酸(密码GAG)C酪氨酸(密码UAU)D丙氨酸(密码GCU)【答案】 (1). 细胞核 (2). 核孔 (3). 核糖体 (4). 翻译 (5). 核糖体 (6). 氨基酸 (7). 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中是DNA;是tRNA,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为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为mRNA,是翻译的直接模板;是肽链;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详解】(1)由图可知,转录是在细胞核中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合成的mRNA通过核孔出来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2)图中以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的过程为翻译过程,进行的场所是核糖体,即图中的,所用原料是周围环境中的氨基酸。(3)一个tRNA一端的三个碱基为CG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它识别的密码子为GCU,故转运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密码GCU)。综上分析,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物质的名称及作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