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说明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3612826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某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某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某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办公楼消防系统设计说明(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公共平安技术课程设计专 业:13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姓 名:武 振 国学 号:130915103218 / 23摘要本论文是对一栋办公楼进展消防自动报警与联动系统的设计,系统的解释了消防系统的设计原那么、依据和具体方案的实施等.本次设计针对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展开,主要是消防系统的感应机构,即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报警器、警报器、消火栓按钮等报警系统,和其执行机构,即消火栓灭火系统、火灾事故播送、防排烟系统、防火卷帘门等灭火系统及各种联动控制系统的具体设置和产品选型。充分考虑实际现场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根据设计说明书要求绘制了总的系统图。 关键词:办公楼 火灾自动报警 灭火目录

2、1绪论.11.1智能建筑与消防系统.11.2消防系统工作原理.21.3消防系统的组成与分类.32消防系统设计.42.1建筑概况.42.2设计依据.42.3消防控制室.42.4系统设计.5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5.5.6.8.9.17.182.6消防联动控制系统.19.19.19.19.20小结.21辞.21参考文献.221绪论1.1智能建筑与消防系统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可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建筑为平台,兼备通信、办公、建筑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效劳、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想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平安、便利的建筑环境,因此,智能建

3、筑成为当代建筑的主要特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口的密集增长,各类建筑的快速开展,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建筑的标准也越来越高。新建的各类大厦具备人员密集、设备先进、功能众多、装饰豪华等特点,而一旦火灾发生,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火灾自动报警和自动灭火系统已成为智能搞高层建筑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局部。 有效检测建筑火灾、控制火灾、迅速扑灭火灾,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平安,保障国民经济建立,是建筑消防系统的任务。而消防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正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展进入到高科技综合学科行列,是现代建筑中的重要容。消防是防火和灭火的总称。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主旨是以

4、防为主,防消结合。其功能是对火灾发生进展早期探测和自动报警,并能根据火情位置,及时对建筑的消防设备、配电、照明、播送以及电梯等装置进展联动控制,灭火、排烟、疏散人员,确保人身平安,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财富的损失。由于微电子技术、检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在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火灾探测与自动报警技术、消防设备联动控制技术有了很大的开展,而且扩大了消防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围,增加了系统自检、报警复核、探测器灵敏度自动调节、及探测器维修预报等功能,使故障能及时确认及修复,减少误报,形成了具有智能化水平的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因此也称之为智能防火系统。1.2消防系统的工

5、作原理其工作原理图如图: 消防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安装在保护区的探测器不断地向所监视的现场发出巡逻信号, 监视现场的烟雾浓度,温度等,并不断反响给报警控制器,控制器将接收的信号与存的正常整定值比拟,判断确定火灾。当发生火灾时,发出声光报警,显示烟雾浓度,显示火灾区域或楼层房号的地址编码,并打印报警时间,地址等。同时向火灾现场发出警铃报警,在火灾发生楼层的上下相邻或火灾区域的相邻区域也同时发出报警信号,以显示火灾区域。各应急疏散指示灯亮,指明疏散方向。综上作述,消防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自动捕捉火灾探测区域火灾发生时的烟雾的烟雾或热气,从而发出声光报警并控制自动灭火系统,同时联动其他设备的输出接点,控

6、制事故照明及疏散标记,事故播送及通讯、消防给水和防排烟设施,已实现检测、报警和灭火的自动化。1.3消防系统的组成消防系统主要由两大局部组成:一局部为感应机构,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另一局部为执行机构,即消防联动系统分为灭火自动控制系统和避难诱导系统。2消防系统设计2.1建筑概况该办公楼是一个高46.5m的十二层建筑,地下一层,深3.75m,面积为3248,地上12层,其中1层高4.5m,2层以上每层高3.6m,每层的面积均为2309。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2.2设计依据(1) 消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的毕业设计任务书(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GB 50116-2013)(3) 电气消防 景

7、芝 永学编著 (4)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2005版(5) 火灾自动报警施工与验收规GB50166-2007)2.3消防控制室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第6.2条的规定,消防控制室的具体上设置如下:消防控制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且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标志;控制室的送,回风管在其穿墙处应设置防火阀;室严禁与其无关的电气线路及管路穿过;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设置电磁场干扰较强及其他影响消防控制设备正常工作的设备用房。室的设置应符合下面的要求: 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置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设备面盘后的维修不应小于1m

8、;在设备面盘的两端应设置不小于1m的通道;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与地面的高度宜为1.31.5m,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2m。2.4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松江-1501A型火灾报警控制系统,集火灾报警和联动控制于一体,通过在每层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启动按钮以及消防专用到达火灾报警的目的,然后通过设置在每层的消防播送通报火灾情况,并通过疏散指示灯和应急照明灯指示人员疏散,同时通过联动控制设备关断非消防电源、使电梯迫降,并且根据火情启动有关的排烟设备和灭火设备,到达灭火的目的。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触发器件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报警装置

9、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声光报警器、控制装置包括各种控制模块、火灾报警联动一体机;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室消火栓的控制装置;防烟排烟控制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电梯迫降控制装置;以及火灾应急播送、火灾警报装置、消防通信设备、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等、电源等组成。其局部的作用是: 火灾探测器的作用: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感局部,是组成各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重要组件,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感觉器官。它能对火灾参数(如烟、温度、火焰辐射、气体浓度等)响应,并自动产生火灾报警信号,或向控制和指示设备发出现场火灾状态信号的装置。火灾探测

10、器是系统中的关键元件,他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技术指标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和布置应该严格按照规进展。 手动报警按钮的作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有自动和手动两种触发装置。各种类型的火灾探测器是自动触发装置,而在防火分区疏散通道、楼梯口等处设置的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是手动触发装置,它应具有应急情况下,人工手动通报火警的功能。警报器的作用;当发生火情时,能发出区别环境声光的声或光报警信号。 1火灾报警控制器:可向探测器供电,并具有下述功能:承受探测信号并转换成声、光报警信号,指示着火部位和记录报警信息。 2可通过火警发送装置启动火灾报警信号或通过自动消防灭火控制装置启动自动灭火设

11、备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3自动地监视系统的正确运行和对待定故障给出声光报警。控制装置: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当接收到来自触发器件的火灾信号或火灾报警控制器的控制信号后,能通过模块自动或手动启动相关消防设备并显示其工作状态的装支持。2.5.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三种根本形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形式决定于火灾报警控制器的类别和建筑物的复杂程度。目前国外所采用的火灾报警系统主要有三种根本形式: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1区域报警系统:由区域报警控制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和警报装置及电源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其原理框图如下:火 灾 探 测 器手动报警按钮

12、区域火灾 报警控制 器火 灾 警 报 装 置电 源区域报警系统 区域报警系统比拟简单,但使用很广泛。可以单用于工矿企业的要害部位如配电室、交换机房、仓库和民用建筑的塔式公寓、办公楼等处。在集中报警和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中,它是必不可少的子系统。 2集中报警系统:建筑物中设置的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超过3台时,为便于管理和减少专职值班人员,需采用集中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由集中报警控制器、区域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及警报装置等组成,或由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的功能较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其原理框图如下:火灾探测器火灾探测器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区区

13、域火灾报警控制器N区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警报装置输出接点控制模块电 源集中报警系统高层宾馆、饭店通常采用集中报警系统。集中报警控制器宜设在消防控制室,区域报警控制器放置在各层效劳台或工厂的某一区域。 3控制中心报警系统:集中控制系统加上并联的消防控制设备就构成控制中 心报警系统。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设备、集中火灾报警探测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或由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显示器和火灾探测器等组成的功能复杂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大型建筑和大型建筑群里,一般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 其原理框图如下: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火灾探测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

14、器一区火灾警报装置火灾事故照明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事故播送手动报警按钮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 N区联动控制装置固定灭火系统控制装置电 源消防控制设备火警 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综上所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作用是:能自动手动发现火情并及时报警,以不失时机地控制火情的开展,将火灾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可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消防系统的核心局部。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地5.1条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允许的最大建筑面积为2000。那么每一层为个防火分区。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 将报警区域按探测火灾的部位划分的单元称为探测区域。探测区域可以是一只探测器所保护的区域,也可以是几只探测器共同保护的区域。但一个探测区

15、域在控制器上只能占有一个报警部位号。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第4.2条规定,探测区域按房套间划分,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超过500;从主要入口能看清其部,且面积不超过1000的房间,也可划分为一个探测区域。敞开或封闭的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电缆隧道等均单独划分探测区域。那么该楼的每个房间楼梯间及其前室,每条走道均设为一个探测区域。器 火灾探测器是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对现场进展探查,发现火灾的设备。火灾探测器是系统的“感觉器官,它的作用是监视环境中有没有火灾的发生。一旦有了火情,就将火灾的特征物理量,如温度、烟雾、气体和辐射光强等转换

16、成电信号,并立即动作向火灾报警控制器发送报警信号。火灾探测器是整个报警系统的检测单元,可分为感烟式、感温式、光电式、可燃气体式和复合式。下面介绍常用的感温和感烟火灾探测器。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是利用火灾时所产生的烟雾,通过烟雾敏感检测元件检测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按敏感 元件的不同,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分为离子感烟式和光电感烟式两种。1. 离子感烟式火灾探测器。离子感烟式火灾探测器上有一个能发射射线的放射源镅241。放射源发 出的射线高速运动,使空气电离出正负离子,这是在两个极板上加一个电 压E,极板间就能形成离子电流,这样的结构叫做电离室。当烟雾进入电离 室后,对射线有阻挡作用,使离

17、子电流减小,利用电子线路检测离子电流 的变化,就可以判断进入电离室的烟雾浓度,当浓度到达一定值时就可以发 出报警信号。2光电感烟式火灾探测器 光电感烟式火灾探测器分为:减光式和散光式两种。1减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探测器的检测室装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在正常情况下,受光元件承受到发光元件的一定光量,产生光电流。而在火灾发生时,探测器的检测室进入大量的烟雾,发光元件发射的光受到烟雾的阻挡,使受光元件承受到的光量减少,光电流减小,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减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为点式探测器,即探测器检测的是某一点上的火灾信号。目前这种形式的探测器应用较少。2散射光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目前世界各国生

18、产的点型光电离子感烟探测器多为这种形式。此种探测器的检测室也装有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在正常情况下,受光元件承受不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因此不产生光电流。在火灾发生时,当烟雾进入探测器的检测室时,由于烟粒子的作用,使发光元件发射的光产生散射,这种散射光被受光元件所接收,使受光元件的电阻发生变化,产生光电流,从而实现了将烟雾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的功能,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感温式火灾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物质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升高,探测器中的热敏元件发生物理变化,从而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传输给火灾报警控制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感温式火灾探测器按照探测面的不同,分为点

19、型和线型两种;按工作方式不同分为定温式和差温式两种。1定温式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但个环境温度到达所规定的某一温度值时,即动作。定温式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根据其传感器件的不同,有多种类型。其中比拟广泛的传感器件为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片和半导体热敏电阻。2差温式点型感温火灾探测器它是根据局部热效应原理制作的,当环境温度到达规定的升温速率以上时动作。这种探测器主要由感热室、膜片、泄露孔及接点等构成。当有火灾时,感热室的空气随着周围温度的急剧上升而迅速膨胀,膜片受压使接点闭合,发出报警信号,如果环境温度缓慢变化时,由于泄露孔的作用,感热室的气体通过泄露孔泄露出去,膜片保持不变,接点不会闭合。探测器的选择与布

20、置在选择火灾探测器的种类时,要根据探测区域可能发生的初期火灾的形成和开展特征、房间高度、环境条件以及可能引起误报的原因等因素来决定。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 火灾初期时要产生大量烟雾,因此离子感烟探测器在火灾报警系统中用的最多。定温型探测器允许温度有较大的变化,比拟稳定,但火灾造成的损失较大;差温型探测器适用于火灾早期报警,火灾造成损失较小,但火灾温度升高过慢那么无反响而漏报;差定温具有差温型的优点而又比差温型更可靠,因此选用差定温型感温探测器。 探测器在安装布置是应满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i探测区域的每个房间至少布置一只火灾探测器。ii在宽度小于3m以的走廊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

21、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距离L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距离L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至墙端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距离的0.5。iii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的安装间距,应根据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 和保护半径R 确定,并不应超过探测器安装间距的极限曲线D1D11规定的围。iv探测器至墙端、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并且探测器的周围0.5m不应有遮挡物。 其中: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b探测器的安装间距m;感烟、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火灾探测器的种类地面面积房间高度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房顶坡度15153030A()R(m)A()R(m)A()R(m)感烟探测器S80h1

22、2806.7807.2808.0S806h12806.71008.01209.9h6605.8807.21009.0感温探测器S30h8304.4304.9305.5S30h8203.6304.9406.3 D1D11包括D9在不同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下确定探测器安装间距a,b的极限曲线;Y、Z极限曲线的端点在Y和Z两点的曲线围,保护面积可充分利用探测器安装的极限曲线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NS/K*A 其中:N探测区域应采用的探测器的数量;S探测区域的面积;A探测器的保护面积;K修正系数,特级保护对象k取0.70.8,一级对象k取0.80.9,二级保护对象k取0.91.0。 此次设计中

23、,选用JTYLZ1108点型离子离子感烟探测器和JTWBCD2106点型电子差定温探测器。 地下一层 总面积为3248,高度为3.75m,为汽车库,有消防水池,水泵房,根据规这些地方应该选择感温探测器,这个区域总面积大约为1610,又因为属于二级保护对象,故k取1,根据表2-1,所选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A为20,保护半径R为3.6m,感温探测器探测器数量为1610/120=80.5,取为81只。 剩余区域需安装感烟探测器,这些区域的面积大约为890,k同样取1,根据表2-1,所选感烟探测器保护面积A为60,保护半径R为5.8m,感烟探测器数量为890/160=14.83,取15只。 1层 总面积

24、为2309,高度为4.5m,按规选用感烟探测器,同样其保护面积A为60,保护半径R为5.8m,其中门厅的面积为175m,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75/160=2.92,取为3只; 办公区域面积为459,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459/160=7.65,取为8只; 保健,生产处,司机休息区域面积为111,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11/160=1.85,取为2只,共6只; 剩下的前室,弱电间,配电间等按规定均需设置一个感烟探测器,共20只; 走廊和过道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故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0只;那么一层所需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3+8+6+20+10=47只。2层 总面积为2309,高

25、度为3.6m,选择的感烟探测器同一层 其中一个大办公室面积为470,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470/160=7.83,取为8只; 一个大会议室面积为355,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355/160=5.92,取为6只; 三个中办公室和一个中会议室的面积为111,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11/160=1.85,取为2只,共8只; 前室,弱电间,配电室,休息室等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21只; 走廊和过道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0只; 那么2层所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8+8+6+21+10=53只。 3层 一个大办公室面积为470,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470/160=7.83,取为8只; 前室,弱电

26、间,配电室,休息室,小办公室等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31只; 走廊和过道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0只; 那么3层所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8+10+31=49只。 4层 一个大办公室面积为470,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470/160=7.83,取为8只; 一个中办公室的面积为111,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11/160=1.85,取为2只; 前室,弱电间,配电室,休息室小办公室等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29只; 走廊和过道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0只; 那么4层所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8+2+29+10=49只。 5层 一个大办公室面积为470,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470/160=7.8

27、3,取为8只; 一个中办公室的面积为111,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11/160=1.85,取为2只; 前室,弱电间,配电室,休息室,小办公室等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27只; 走廊和过道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0只; 那么5层所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8+2+27+10=47只。 611层 一个大办公室面积为470,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470/160=7.83,取为8只; 两个中办公室的面积为111,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11/160=1.85,取为2只,共4只;一个中办公室的面积为137,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37/160=2.28,取为3只; 前室,弱电间,配电室,休息室,小办公室

28、等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9只; 走廊和过道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0只; 那么611层所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8+4+3+19+10=44只。 12层 一个大办公室面积为470,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470/160=7.83,取为8只; 两个中办公室的面积为111,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11/160=1.85,取为2只,共4只; 一个中办公室的面积为137,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37/160=2.28,取为3只; 前室,弱电间,配电室,休息室,小办公室等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9只; 走廊和过道共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10只; 那么12层所需要的感烟探测器数量为8+4+3+19+1

29、0=44只。那么需要的全部感温探测器数量为81只,感烟探测器数量为568只。手动报警按钮可以起到确认火情或者人工发出火警信号的特殊作用。它主要安装在建筑物的平安出口、平安楼梯口等便于接近和操作的部位。有消火栓的应尽量靠近消火栓。手动报警按钮分为打破玻璃式按钮和直接按压式按钮,有的插孔也设置在手动报警按钮上。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规定: 1.报警区域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在墙上距地楼面高度1.5m处,且应有明显的标志。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位置到最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30米。 2.针对各楼层的前

30、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应作为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首选部位。此外,对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3.在公共活动场所包括大厅、过厅、餐厅、多功能厅等及主要通道等处,人员都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这些公共活动场所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此次设计中,选用JSAPM01型手动报警按钮,根据规,在每个楼梯口各设置一个手动报警按钮,这样 地下一层四个楼梯口各一个,加上停车场放置靠墙放置两个,共6个; 一层四个楼梯口各一个,共4个; 二层四个楼梯口各一个,共4个; 三层四个楼梯口各一个,共

31、4个; 四层四个楼梯口各一个,共4个; 五层四个楼梯口各一个,共4个; 六十一层四个楼梯口各一个,共4个; 十二层四个楼梯口各一个,共4个;需要的手动报警按钮共6+412=54个。消火栓按钮一般放置于消火栓箱,其外表装有一按片,当发生火灾时可直接按下按片,此时消火栓按钮的红色启动指示灯亮,通过连接的一些外部电路便可以实现启动消防泵的功能。 此次设计中,选用JXAP1消火栓启动报警按钮,根据规,消火栓的布置间距最好在25m作用,在每个楼梯口位置附近各放置一个消火栓起泵按钮, 地下一层,四个楼梯口附近各放置一个,设备间外面墙放置一个,由于停车场面积过大,放置三个,共8个; 一层,四个楼梯口附近各放

32、置一个,同时考虑到规,在大办公室和门厅位置各放置一个,共6个; 二层,四个楼梯口附近各放置一个,考虑到规,在大办公室位置再放置一个,共5个; 三层,四个楼梯口附近各放置一个,考虑到规,在大办公室位置再放置一个,共5个; 四层,四个楼梯口附近各放置一个,考虑到规,在大办公室位置再放置一个,共5个; 五层,四个楼梯口附近各放置一个,考虑到规,在大办公室位置再放置一个,共5个; 六至十一层,四个楼梯口附近各放置一个,考虑到规,在大办公室位置再放置一个,共5个; 十二层,四个楼梯口附近各放置一个,考虑到规,在大办公室位置再放置一个,共5个;需要的消火栓起泵按钮共8+512=68个。2.6消防联动控制系

33、统水流指示器的作用是把水的流动转换成电信号报警的部件。其电接点即可直接启动消防水泵,也可接通电警铃报警。在多层或大型建筑的自动喷水系统中,在每一层或每一分区的干管或支管的始端必须安装一个水流指示器。当火灾发生时,喷头喷水,水流指示器将水流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消防控制室,即发送报警信号,但不能作起泵信号。水流指示器用在系统中,需经输入模块与报警总线相连接。在本设计中,每层放置两个水流指示器,共26个。 在系统总线发生短路时,短路隔离器将发生短路的局部与总线隔离,保证未短路局部正常工作。一条探测总线可以接14只短路隔离器。其安装位置一般在探测总线干路与支路的连接处。此次设计中,选用HJ1751短

34、路隔离器。火灾发生后,为了便于组织人员的平安疏散和通知有关救助事项,对本大厦设置火灾事故播送火灾紧急播送系统。1.走道、大厅、餐厅等公共场所人员都很集中,并且是主要疏散通道。故应在些公共场所按“从一个防火分区的任何部位到最近的一个扬声器的距离不大于25米及“走道最后一个扬声器至走道末端的距离不应大于12.5米设置火灾应急播送扬声器;2.在公共卫生间的场所也应设置火灾应急播送扬声器。3.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有防火门分隔及人声嘈杂,故应设置火灾应急播送扬声器。一般电梯前室也应设置火灾应急播送扬声器。疏散楼梯

35、间也是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且人声嘈杂,故应设置火灾应急播送扬声器,以利于火灾应急播放疏散指令。在本设计中,选用HJ-1757消防播送,在走廊过道在两个播送之间距离25m以布置播送,每层设置4个,一层因为有门厅,二层因为有大会议室,另各放置一个,这样共有52+410=50个。 消防控制室设置对联系、对外报警的是我国目前阶段的主要的消防通信手段。消防专用线路的可靠性关系到火灾时消防通信指挥系统是否灵活畅通,故消防专用网络设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也就是说不能利用一般线路代替消防专用线路,应独立布线。消防专用总机与分机或塞孔之间呼叫方式是直通的,中间没有交换或转接程序。消防控制室设

36、置对联系,对外报警的是我国目前的主要消防通信手段。根据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第5.6条规定,消防网络应为独立的消防通信系统,也就是说不能消防专用线路,应独立布线。消防总机与分机或塞孔之间呼叫方式是直通的,中间没有交换和转换程序。根据火灾自动报警设计规第5利用一般的塞孔。塞孔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1.31.5m。 消防系统是一种消防专用的通讯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可迅速实现对火灾的人工确认,并可及时掌握火灾现场情况及进展其它必要的通讯联系,便于指挥灭火及现场恢复工作。此次设计中,选用HJ-1756消防,每层设置一个分机,一楼的消 防控制室单独设置一个分机,地下一层水泵房设置一个分机,共14个

37、。小结 在这一次的毕业设计当中,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教师的耐心指导,让我对智能建筑的消防系统有了全面的了解;让我能够有时机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进展一次系统的整理,并应用到实际中去;让我对这些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与掌握。此外,通过这次设计让我对智能建筑系统中的消防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国家的一些相关规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掌握。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不但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最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不怕困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己动手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这次毕业设计还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许多缺乏,例如对CAD的操作不熟练,相关规的错不甚了解,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当中应该尽力完善。辞 在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

38、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方找不到相关图纸,相关资料的缺乏,以及AUTO CAD制图软件的不会操作等等,但这些问题在一些同学的热心帮助,和教师给予的指导和帮助下,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此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参考文献1、建筑设计防火规GBJ1687修订本,国家标准,中国计划,1997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GB5004595,1997年版,国家标准,中国计划,19973、楼宇智能化技术,瑞珠编,2004年4、电气消防第二版,景芝、永学编,2006年5、B&R2003PCC产品目录,贝加莱工业自动化公司,2001年6、-1501A型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产品样本等,松江电子仪器厂7、消防产品样本及论文等,海湾消防设施8、智能建筑设计与施工系列图集,强么达编,2002年9、建立部工程质量平安监视与行业开展司、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中国计划,2003年10、火灾报警及消防控制04SX50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11、智能建筑实用技术 绍胤,机械工业,2002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