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571706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3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平坝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月考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50分)1.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B. 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C. 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D. 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答案】A【解析】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故A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精耕细作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有利于土地资源的开发,故BD正

2、确,但是不符合题意;精耕细作模式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点睛:本题解题的技巧是,首先判定正确的选项,然后排除即可。2.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唐代农耕生产的是A. 二牛一人犁耕法B. 骨耜C. 翻车D. 曲辕犁【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曲辕犁出现于唐代,故D项正确。二牛一人犁耕法出现于两汉时期,故A项错误。骨耜是河姆渡人的发明,故B项错误。翻车出现于曹魏时期,故C项错误。3.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舅父占有田地面积达300余顷;东晋宰相谢安占有水陆地面积265顷,含带两山;明皇庄土地面积达3700多顷。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 国家授田B. 豪

3、强地主拥有强权C. 土地私有D. 土地兼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故C项正确。国家授田是北魏至唐朝前期,故A项错误。豪强地主拥有强权是土地兼并的直接原因,故B项错误。土地兼并是现象,故D项错误。4.中国是农业古国,每年立春日,都十分重视“鞭牛立春”,这一传统活动,唱词为“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这一现象与我国古代哪一耕作方式有关A. 刀耕火种B. 铁犁牛耕C. 石器锄耕D. 千耦其耘【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鞭牛立春”是指铁犁牛耕,故B项正确。刀耕火种和石器锄耕是原始农业时期,故

4、AC项错误。千耦其耘是指集体劳作,故D项错误。5.宋仁宗景佑年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材料说明A. 推行工商皆本的政策B. “重农抑商”政策被停止了C. 城市的职能发生了变化D. 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了【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封建社会始终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只是在极个别的时代抑商政策有所放松,更没有推行工商皆本政策,故排除A、B两项;商人的身份地位提高不符合材料,排除D项;北宋时对商业的空间和时间限制放松,故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6. 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

5、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 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 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5口甚至9口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促进了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强化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从而促进个体小农经济在战国时期形成。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农业收益增加”不会抑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

6、增加”的原因,不是结果,故C项错误;这里的“大土地所有制”指的是当时的地主土地所有制,战国时期自耕农土地所有制(个体小农)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发展都较为迅速,小农经济不会阻碍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故D项错误。【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个体小农经济7. 徽商、晋商等诸多商帮活跃于全国是在A. 两汉时期B. 唐宋时期C. 元代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结合教材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商帮,实力最雄厚的就是晋商和徽商。故应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帮8.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7、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A. 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B. 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C. 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D. 促成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按田亩征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故C项正确。税制改革不足以成就鲁国的霸主地位,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是导致土地兼并的原因,故B项错误。巩固统治是促进“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的原因,故D项错误。9.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常以某种手工业品为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商周铁器一唐宋陶器一明清瓷器B. 商周漆器一唐宋青铜器一明清瓷器C. 商周玉器一唐宋漆器一明清玻璃D. 商周青铜器一唐宋瓷器

8、一明清棉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商周时期成就最高的手工业品是青铜器;唐宋时期瓷器成就高;明清时期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故此题应选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青铜铸造业、瓷器业、棉纺织业。10.北宋时期,商业发展出现了空前繁荣,商业的繁荣也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下面能够直接反映商的业发展对城市布局产生影响的是A. 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B. 时间限制被打破C. 坊市界限被打破D. 出现柜坊、飞钱【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坊市界限被打破后市分散在城市中,直接影响到城市布局,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时间限制被打破不能直接对

9、城市布局产生影响,故B项错误。材柜坊、飞钱是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故D项错误。11.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可以得出A. 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B. 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C. 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可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受到国家体制的制约。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手工生产落后不符合史实,故A项

10、错误。中国古代城市规模是曾经居世界首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资本主义萌芽,故D项错误。12.在我们贵州有很多有趣的地名,如:马场,猫场,鸡场,狗场等等,他们是我国古代的农村的集市贸易场所。古代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记日,十二地支用十二生肖表示,比如今天是甲午日,午是马,则午日在某地赶集,某地久之则名为马场(赶马场)。请问这种农村的集市贸易场与下列相似的是A. 坊B. 市C. 草市D. 瓦市(肆)【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他们是我国古代的农村的集市贸易场所”可知是农村集市,它在宋朝时称草市,故C项正确。坊是古代城市里居民住宅区,故A项错误。市是古代城市里货物聚焦和商品交易地方,故B项错误

11、。瓦市(肆)是古代城市中娱乐和买卖杂货的集中场所,故D项错误。13.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A. 官营手工业B. 民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私营企业【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故A项正确。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受限于成本和市场,质量不一定是最好的,故BC项错误。私营企业在当时尚未产生,故D项错误。14.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 出现“飞钱”B. 市坊分区C. 实行均田制D. 草市兴起【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

12、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时期城市中,实行严格的坊市制阻碍了商业的发展。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隋唐时期商业15.明清时在著名的丝织业中心苏州和杭州,一些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下面能够直接反应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是A. 出现了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B. 传统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 苏州丝织业中采用“计日受值”D. 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之一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故C项正确。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是手工工场场主,他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故A项错误。手工业技术进步不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

13、现,故B项正确。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是税收制度的改革措施,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16. 唐律疏义曰:“依令,斛斗秤度等,所司每年量校,印署充用。其有私家自作,致有不平而在市执用者,笞五十。”据此可知当时A. 限制经营场所B. 奉行“重农抑商”C. 商业空前繁荣D. 重视监管商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题中材料的“每年量校”、“笞五十”说明唐朝时对市场中的量具有着统一而严格的规范,决不允许私人制作,故D项正确,A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监管17.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

14、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 禁止走私贩运B. 抑商、海禁C. 抑制工商业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是政府抑商政策的表现,“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体现了“海禁”政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走私贩运,故A项错误。抑制工商业只是“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的表现,并没不是题目全部意思,故C项排除。保护森林、渔业资源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8.对民清两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落伍于世界潮流B. 一概禁绝外商

15、来华贸易C.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D. 根本上是由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故B项符合题意。闭关锁国使中国与世界隔绝和落伍于世界潮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范西方国家的侵略是,故AC项排除。小农经济的封闭性是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根本原因,故D项排除。19.“市井经济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A. 汉都长安B. 唐都洛阳C. 宋都卞京D. 元都大都【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时市的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故C项正确。 汉、唐时期市的

16、经营仍受时间限制,故AB项错误。元都大都也可以看到,但宋都卞京更一些,故D项错误。20.在16世纪的一百多年里,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四倍多,英国也上涨了155%。面对这一现象,下列群体中最高兴的应该是A. 工人阶级B. 资产阶级C. 封建地主D. 农民阶级【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故B项正确,C项错误。此时没有产生工人阶级,故A项错误。农民阶级收入有限,物价上涨会降低生活质量,故D项错误。21.某历史网站上讲述新航路开辟的决定因素,在以下的四个观点中,

17、你认为正确的是A. 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B. 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C. 大批冒险家的涌现D. 天文、地理学的进步【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新航路开辟的决定性因素,B项正确。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天文、大批冒险家的涌现,地理学的进步是新航路开辟的有利条件,故ACD项错误。22.16世纪,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的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工业革命C. “价格革命”D. 文艺复兴【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6世纪以后,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贸易往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

18、态,世界日益联系成一个紧密的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故A项正确;工业革命是18世纪中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价格革命的含义是指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与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点睛:抓住题干时间“16世纪”,结合所学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解答。23.黑奴制在美洲发展起来的直接原因是A. 印第安人惨遭虐杀,美洲需要大批劳动力B. 黑人身体健壮,远离家乡,不易逃跑C. 黑奴贸易能给殖民者带来巨大财富D. 欧洲殖民者对黑人比对印第安人熟悉【答案】A【解析】黑人被贩卖到美洲,是因为印第安人被屠杀后,北美劳动力缺乏这一直接需求所致,A正确;BC不是

19、直接原因,排除;D表述错误。24.下列关于17世纪荷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是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B. 掌握世界商业霸权C. 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D. 成为“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不落”的世界殖民帝国是指英国,故D项正确。17世纪时,荷兰已成为欧洲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总和,掌握世界商业霸权和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故ABC项排除。25.17世纪前后英国能够夺取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不包括A. 资本主义的发展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C. 工业革命的进行D. 建立了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

20、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根本原因,1689年的君主立宪制提供了制度保障,一支欧洲最强大的海军提供了军事支持,故ABD排除。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材料二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蓄积足而人乐其所矣。材料三 (吴江县)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

21、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而日夕治丝。乾隆吴江县志卷三十八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是怎样的一种基本模式?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形成的条件。(2)材料二是怎样看待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3)依据材料三,指出我国传统经济结构中出现出现了什么新现象?这种现象表明了什么实质?并指出明清时期它发展缓慢的政策因素【答案】(1)小农经济。条件: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2)关系: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影响:强化了自然经

22、济,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中国被远远甩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的后面(导致中国近代落伍)。(3)新现象:雇佣劳动;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因素:重农抑商、闭关锁国。【解析】【详解】(1)模式:概括材料“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可知是小农经济。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其形成的条件可从土地制度、生产工具、生产技术和灌溉工具作答,如土地私有制的发展、曲辕犁的使用、筒车的出现等。(2)关系:依据材料“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可知,商业是末业,是天下的大害,“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体现了农业是根本。影响:对商业和农业关系的认知,逐渐形成重农抑

23、商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使中国的发展落后于世界等。(3)新现象:依据材料“雇郡人织挽”“有力者雇人织挽”可知是雇佣关系的出现。实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之一。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重农抑商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以及天朝上国的观念。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92年,就在西班牙的统一刚刚完成的时候,历史给西班牙送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从当时已经普遍传播的地圆学说中,哥伦布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向西走也能到达东方。哥伦布相信,他的航海计划能很快将欧洲人带到东方8月3日,带着女王授予的

24、海军大元帅的任命状,哥伦布登上甲板,对女王资助给他的三艘帆船下达了出航的命令。向西,再向西,帆船驶入了大西洋的腹地。为了减少船员们因离开陆地太远而产生的恐惧,哥伦布偷偷调整计程工具,每天都少报一些航行里数。但即便如此,两个月后,一无所获的船队依然走到了崩溃的边缘。10月10日,不安和激愤的船员们声称继续西行就将叛乱。激烈争论后,哥伦布提议:再走三天,三天后如果还看不见陆地,船队就返航。仅仅在这次骚乱三天之后,曾经反对他的水手就在桅杆上高喊:“陆地!”这一天是1492年10月12日。英雄就在这一刻诞生了!哥伦布和他的船员看到的陆地,就是今天位于北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从那一天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

25、一起。节选自央视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影响。(3)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答案】(1)观点:偶然的。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观点:必然的。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如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王权的强大和支持;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

26、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能用史实论证观点,史实正确,逻辑清楚得10分.(2)积极: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长期孤立隔绝的状况;加强了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殖民掠夺加速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极大地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消极:给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是这些地区长期落后的历史根源;赤裸裸的殖民掠夺、黑奴贸易、种族灭绝政策,反映了殖民者的丑恶嘴脸。(3)以欧洲为中心。【解析】【详解】(1)只要能够用史实论观点,史实正确,逻辑清晰,考生可从同不同的角度作答,如角度一:偶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地圆学说的指导下,哥伦哥最初的目的是到达东方,结果却到达没有美洲。角度二:必然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已经具备发现新大陆的可能,如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商品受阻;寻金热;地圆学说,造船技术、罗盘和火炮等。角度三: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将角度一和角度二的理由分列作答即可。(2)影响可用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作答,如积极影响:对欧洲是加速了资本的原因积累;带来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打破各洲之间的孤立状态,增加文化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等;消极影响:给亚非拉国家带来灾难,导致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等。(3)立场:“发现美洲”是对它的积极评价,是站在欧洲人的角度。- 13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