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说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3565480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说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说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说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说(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从容说课本框通过分析自立的对立面依赖的危害,帮助学生摆脱依赖从而主动学习如何自立。本框由“不能再有依赖”“自立与自主”“多实践 多锻炼”三目组成。第一目“不能再有依赖”。通过小雅在尝试独立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说明依赖危害之一是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招聘会的例子,说明依赖危害之二是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而回忆小学生活的活动,则是要让学生认识到过去因年龄小,教师、家长的帮助、管束是必要的,现在不能再依赖他们,而要自主自立。第二目“自立与自主”。通过改掉睡懒觉的习惯的案例让学生明白,要自立就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为此就要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

2、为负责。“两个假设”活动就是让学生知道如何不依赖他人,如何使自己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书生赶考的案例是从反面说明,遇事没有主见就不可能自立。第三目“多实践 多锻炼”。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提高自立能力最基本的方法: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手拉手”活动给学生创设了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所以,自己的衣服就得自己洗。从哪里开始呢?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电视台体验栏目活动告诉学生要大胆实践,多多锻炼,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最后一个活动一方面是强调多实践、多锻炼,另一方面是强调自立对个人成长的巨大作用。本框落实的课标具体要求是:“成长中的我”中的“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形成良好

3、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履行自己的义务”。教学重点:多实践 多锻炼。教学难点:不能再有依赖。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制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目标知道自立的方法。教学重点多实践 多锻炼。教学难点不能再有依赖。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有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子,在中午吃饭时突然大哭起来,老师跑来问她为什么哭,这个女孩子一边抽泣着一边说:“今天的鸡蛋太硬了,没法吃。”原来,以往每天带的鸡蛋都是她妈妈事先剥好皮的,而这次由于来不及了,没有剥皮。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自立的重要性及依赖的危害性,今天我们就来看第二框 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板书)第一课时一、不能再有依赖(板书)1.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板书)活动一: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依赖父母有什么坏处活动目的通过想自立的小雅在尝试独立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依赖的坏处。活动准备学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活动过程第一步:将依赖的坏

5、处和依赖产生的问题写在教材上的相应处。第二步:学生交流。生1依赖使人缺乏信心,放弃自己对事物的支配权,没有主见,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甘愿置身于从属地位。总认为个人难以独立,时常祈求他人的帮助,处事优柔寡断,遇事希望父母或师长为自己作出决定。生2依赖使人懒惰。依赖惯了,就会过分懒散,承受不了工作、生活的重担,宁肯穷死,也不能累死,缺少吃苦耐劳、发愤图强的精神。生3具有依赖性格的中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人格缺陷,甚至犯罪。依赖性过强的人需要独立时,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工作都感到很吃力,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很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情绪反应,影响身心健康。生4依

6、赖性强的学生喜欢和独立性强的同学交朋友,希望在他们那里找到依靠,找到寄托。学习上,喜欢让老师给予细心指导,时时提出要求,否则,他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在家里,一切听父母摆布,甚至连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一旦失去了可以依赖的人,他们常常会不知所措。生5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影响将来的就业。第三步:教师小结。师我们在社会中生活,需要相互帮助,相互依靠。自立不是拒绝帮助,依靠不是依赖。如果说幼小的时候,父母、长辈和老师给予了我们重要的帮助和指导,我们对他们有所“依赖”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立能力的增强,我们日益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像成人那样管理自

7、己的生活。这表明,我们的成长正在经历这样的时期:告别依赖,走向自立。通过大家的讨论,我们认识到依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1)依赖使人缺乏信心,缺少主见;(2)依赖使人懒惰;(3)依赖有可能形成人格缺陷,甚至犯罪;(4)依赖使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影响将来就业。评价指导为吸引学生,可采用小品的形式表现材料内容,在课前就让学生准备好。活动二:回忆小学的生活,我们大都有这样的感受:小学老师比中学老师对我们管束多。可是,对于这种管束,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活动目的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立与依靠和管束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学会自我管理,走向自立。活动准备学生将自己小学的集体活

8、动的照片带来,以供教师教学活动中选用。活动过程第一步:展示再现小学生集体活动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小学生活的回忆。第二步:学生说自己小学时教师对自己进行管理的特点,可和初中作对比。生1小学教师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而不得不承受着一部分家长责任,需要对我们“关怀备至”,小学教育常常被中学教师戏称为“孵小鸡式教育”。生2面对小学生年龄小、不懂事的特点,小学教师任务相对繁杂,必须关爱小学生的心思,经常与家长保持沟通,及时反映学生在校情况,了解学生在家情况。生3小学的老师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志向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使学生逐步学会交往,学会适应环境,学会控制和调节不良情绪,使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9、中学教师则相对松一些。生4小学老师管理得较多,对学生以管为主,老师几乎包揽一切;初中老师管理相对较少,更侧重知识的传授。第三步:学生分析教材上提供的三种看法,说出自己的看法。生1“我不喜欢这种管束。管得太多、太严,不利于我们自立”,这种观点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这种管束以包干代替为主,则不利于我们的自立,我们的成长。而如果是以原则性的管束为主,则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的成长,需要引导,而这种引导是点点滴滴、天长地久的。我们对老师的管理太多、太严要有正确的理解。生2“我很怀念他们。要不是他们的帮助、指导,我不可能学到今天这么多自立的本领。”我赞成这种观点。我在小学期间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难,多亏

10、了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使我树立了信心,学到了很多的方法,才有今天这么自立。生3我对第三种观点认同。那时我调皮淘气,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视我为宝贝,我自幼就在61的重重关怀之下成长,过度的宠爱导致我在日常生活中严重依赖别人,学习也马虎,生活懒散。老师对我严格要求,我还有抵触情绪,不喜欢他们。现在想一想,多亏了他们严格的管理,才使我的自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第四步:教师小结。师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青少年在遇到升学、就业等重大问题时要多征求与听取他们的意见,作为自己解决重大问题的参考。那种认为自立就是拒绝帮助,甚至跟父母、师长对着干,这样不利于自己

11、的成长。自立应是自己既有主见,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接受别人帮助而不是依赖。评价指导分析问题时,帮助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去认识问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立与帮助和依赖、管束与自由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学会自我管理,走向自主。让学生选取自己的小学集体活动照片,照片内容应该能引起学生对小学老师管理较全面。较严格的记忆。2.依赖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板书)活动三: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人吗?为什么?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认识到过度依赖的危害性。活动准备学生认真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活动过程第一步:给这个材料加一个结尾,回答材料后面提出的问题。生1如果我是招聘者,一定不会录用这种自立能力

12、差、没有责任心的年轻人。这位老人虽然辛苦,却无疑扮演了一个教育上“罪魁祸首”的角色。家庭本是培养孩子的地方,但培育的目的不是把孩子留在家里,而是为了把孩子送到社会上去。这位老人却利用家里优越的条件,把孩子塑造成了一个离不开家的人。于是,26岁的儿子就成了温室中的弱苗,经不起任何风雨。当然,家庭应该是避风港,这对未成年人是必要的。但“家庭温室”的温度不宜过高,而且温度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调,否则孩子永远长不大。生2不会录用这位26岁的年轻人。他的父母做事过于感情用事,儿子做事怎能理智?他们“为儿子包办一切”的心态造成了儿子的畸形发展,当儿子应当独立地选择未来的时候,父母们仍然不能放弃为他

13、安排一切,结果适得其反,儿子不但没有在其设计好的人生路上走下去,反而造成自身能力上的欠缺和人格上的扭曲。生3不会录用。父母的做法对子女将来的成长是不利的,家长要让孩子学会独立,逐步学会解决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出现“错位求职”现象,主要是因为部分家长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没有长大,生怕孩子怯场或有什么闪失;也有部分青年人不懂作为一个成年人应尽的责任,凡事都要父母“搞定”;还有个别人在求职中屡屡碰壁,对求职失去自信,父母只得“越俎代庖”。第二步:学生在班上交流。生1要纠正这位26岁年轻人的这种错误取向,他的父母要首先打碎他们为其编织的“铁笼”,尽快让他融入群体,在群体中自立、自强;他本人也应改

14、变其价值观,要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认识到整天赋闲在家,上网聊天,无所事事,于己于人都有害无益,必须使自己自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生2年轻人应该勇于面对现实。人生的路,要靠自己来走,机会要靠自己来把握,父母只能提供参考,最终还是要靠自己作出判断。“事非经过不知难”,年轻人如果在求职过程中碰几个钉子,也没有什么坏处,反而会因此懂得什么叫生活的艰辛,懂得怎样去适应社会需求,懂得怎样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如何多学一点本领。第三步:教师小结。师有些同学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不愿依靠自己的努力走向自立。这种依赖思想对于自己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它不仅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还

15、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多媒体显示)青年人要战胜依赖心理当青少年跨进青春之门的时候,一方面比以前拥有了更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却要负担起比以前更多的责任。有些人感到胆怯,无法跨越依赖别人尤其是依赖父母的心理障碍。依赖别人,意味着放弃对自我的主宰,这样往往不能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要克服依赖心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的人格要求独立的思维能力。(2)要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3)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培养独立的生活能力。(4)向独立性强的人学习。评价指导要求学生续写结尾(在100字内),应启发学生由人及己,由该大学生想到自己的未来,从而引发学生增强自身自立能力的紧迫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