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测评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565339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测评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测评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测评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测评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五、六测评 人民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五、六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的客观要求。”这里“客观要求”指的是()A.发展科技文化B.恢复高考制度C.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D.实现“科教兴国”战略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针对科技文化领域提出的方针,故A项正确。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措施;避免学术问题政治化是“双百”方针在实施过程中的教训;“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2.1956年,党和政府提出了“百花齐放、

2、百家争鸣”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两个“八字方针”。它们的相同点是()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B.促进了我国科技与文艺事业的繁荣C.促进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顺利完成解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是1956年党中央提出的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是为了正确解决、处理好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而提出的,对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这两个方针的提出及实施都有利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A项正确;B项是“双百”方针的作用和影响,

3、与“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无关,故排除;C项与题干无关,排除;我国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完成是在20世纪60年代,D项说法与题干无关,排除。答案A3.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机械等7个工科系、20个专业和13个专修科,从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52年院系调整的主要特点是把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为了适应即将开展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对工业人才的需要,故选B项。1952年底我国国民经济恢

4、复完成,此时进行院系调整显然不是为了经济的恢复,故A项错误。院系调整主要不是为了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故C项错误。院系调整是全国性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天津的发展,故D项错误。答案B4.美国作家费正清曾在他的著作美国与中国中写道:“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高校考试招生制度C.“科教兴国”战略D.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这与材料中“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等信息相符,故选B项。答案B5

5、.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这一决定的核心主张是()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由此可以判断此决定的核心主张是“科教兴国”战略,故C项正确。答案C6.1935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但未能推行;1956年1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

6、开展B.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C.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D.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始于1927年,不是1935年,排除A项;1956年以后中国社会主义教育逐渐建立,排除B项;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符合前者,排除C项;D项表述正确。答案D7.“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泽东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电文讲的是()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枚自行研制火箭发射成功C.“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D.“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解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主要考查对教材内容的识记

7、能力。结合所学知识,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故选C项。答案C8.六十余年来,中国在航天领域突破了“六个难关”,即“卫星上天关”“卫星回收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每个难关的突破,都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其中,与“卫星上天关”和“载人航天关”相对应的科技成就是()A.“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1号”飞船B.“东方红一号”卫星和“神舟5号”飞船C.“东方红二号”卫星和“神舟5号”飞船D.“东方红二号”卫星和“神舟10号”飞船解析“卫星上天关”指的是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载人航天关”指的是2003

8、年“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故选B项。答案B9.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解析智者学派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是西方人文主义的源头,材料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反映了智者学派的主张,故选D项。A项说法错误;B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C项是对材料的复述,没有体现主旨。答案D10.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都主张

9、人文主义思想。苏格拉底的人文主义思想不同于智者学派的是()A.探究人的问题B.强调人的价值C.树立人的尊严D.注重人的道德解析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作用,但忽视道德自律。苏格拉底是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卓越思想家,针对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他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故选D项。答案D11.在全球最受欢迎的旅游国家排行榜中,意大利位居前列。人们之所以对意大利如此感兴趣,从历史人文角度来看,是因为()A.意大利最早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B.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使人文主义得以弘扬C.意大利美丽的自然风光D.意大利最早开辟了新航路解析解题时注意

10、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历史人文角度”。A项表述错误,应该是英国;D项错误,应该是葡萄牙、西班牙;C项不符合题干要求。答案B12.史学家甲:“文艺复兴不只是文学或艺术的再兴,也是人类知识和个人之觉醒或再生,而为近代世界的开始。”史学家乙:“文艺复兴是中古时代转移至近代的过渡时代,它同时具备了两个时代的特性。”有关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看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与中世纪的差异和断裂B.史学家甲关注了历史的延续与连接C.史学家乙侧重历史的差异和变迁D.两位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解释并无明显差别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史学家甲强调了文艺复兴的“再兴”特点;史学家乙强调的是文艺复兴的过

11、渡性特点,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A13.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其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罪名杀人罪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伪造文书赦免价8个金币6个金币7个金币A.因行称义B.先定论C.信仰得救D.教随国定答案C14.有学者说:“若就经济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显然是首开先河的英国之欧洲,但就思想文化角度而言,18世纪的欧洲则无疑是法国之欧洲。”材料中所说英国、法国开先河的事件分别是()A.工业革命、文艺复兴B.确立君主立宪制、启蒙运动C.工业革命、启蒙运动D.确立君主立宪制、文艺复兴解析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18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分

12、别出现了工业革命、启蒙运动,这两个事件具有“开先河”的地位。故选C项。答案C15.“它肇始于崇高的呼吁自由、平等和博爱,人权和公民权,人民主权。它终结于病态的尖叫,构成了法兰西民族的国歌马赛曲的最后一句,号召用贵族、叛徒和外国人的脏血填满沟壑。”材料中“它”的“肇始”和“终结”,表明启蒙运动()A.为革命实践提供了思想武器B.在革命实践上受到褒贬非议C.为革命实践设计了理想蓝图D.给革命实践带来战争与动荡解析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根据题干“它”“肇始于崇高的呼吁”“自由、平等和博爱,人权和公民权,人民主权”“终结于病态的尖叫”“法兰西民族的国歌马赛曲”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它”是

13、指法国大革命这一革命实践活动,“它”的“肇始”和“终结”表明启蒙运动对法国大革命的实践既起到推动的作用(大革命期间为改造法国社会颁布的革命措施及其所体现的启蒙思想原则等),又起到了破坏性(外国的武装干涉、雅各宾派的“恐怖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等)的作用,所以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都是对题干材料信息的片面解读,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两弹一星”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全国各族人民喜迎新中国60华诞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卓

14、越贡献的功臣。我们向功臣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两弹一星”事业的所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工人和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了这一事业献身的同志们表示深切的怀念。人民日报社论(1999年9月19日)材料二世界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要随之而变。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材料三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5、;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在此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了哪些尖端科技成就?(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著名论断的现实条件是什么。此论断对中国未来发展有何意义?(6分)(3)联系材料三并结合现实,阐述中国要实现20062020年的科技发展总目标所具备的有利条件。(8分)参考答案(1)精神内涵:热爱祖国

16、、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同、勇于攀登。科技成就: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2)现实条件: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取得了更多的成果;世界总的趋势走向缓和,各国都把提升以科技、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作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推动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我

17、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进步,为科技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具备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坚持对外开放,日趋活跃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使我们能分享新科技革命的成果;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为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有利于形成独特的创新文化。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启蒙运动中始终有两种声音,一种以伏尔泰为代表,其1756年在风俗论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借助中国,借助孔子,启蒙思想家们吹响了摧毁中世纪思想的号角,从而推动了18世纪法国的“中国热”。另一种声音以孔多

18、塞为代表,1793年其在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中,认为中国成为与进步对峙的“停滞的国家”,对中国也从赞扬变为了批判。上述材料反映了启蒙运动时期关于中国的两种不同认识,选择其中一种声音,概括其观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要求:观点明确、逻辑严谨、结合史实)(20分)参考答案观点一:以伏尔泰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借助孔子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不断东来,向西方介绍宣传中国文化;伏尔泰论及中国、宣传孔子,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实际斗争的需要;伏尔泰的主张与儒家思想有共同之处,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它的基本含义是“爱人”。(言之成理即可)观点二:以孔多塞为代表的思想家认为中国是“停滞的国家”,对中国文化加以批判。原因: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和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政治上中国日益腐败;文化思想上中国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工业革命迅速开展,生产力有了巨大提高;列强对外扩张掠夺。(言之成理即可)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