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03558628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8.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设计-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16H8夹具设计(含CAD图纸和工序卡)(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 设计“换挡叉”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16H8夹具设计 班级:10机制(二)班 姓名:张丽红 指导教师:张立新教授 完成日期: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16H8夹具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 1绘制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套 4编制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仅编制四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套 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 1张 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 7编写课程设

2、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四、进度安排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8第2021天,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 绩: 指导教师日期 目 录第1章 零件工艺性分析5 1.1换挡叉的概述5 换

3、挡叉的功用5 换挡叉的结构特点5 1.2换挡叉的技术要求5 1.3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6 1.4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7第2章 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7 2.1换挡叉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7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7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7铸件公差等级7确定铸件基本尺寸8 2.3定位基准的选择8粗基准8精基准8 2.4制订工艺路线8 工艺路线方案一9工艺路线方案二10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10工艺路线确定10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1切削用量的计算12基本工时的计算13第3章 16H8专用机床夹具设计15 3.1设计主旨16 3.2夹具设计16约束自由度16设计夹具定位夹紧结构16定位

4、误差分析16夹紧力计算16第4章 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17第5章 参考文献17第1章 零件工艺性分析1.1换挡叉的概述换挡叉的功用 换挡叉头以孔套在变素差叉轴上,并用销钉经孔与变速叉轴联接,换挡叉脚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当需要变速时,操纵变速杆,变速操纵机构就通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换挡叉脚拨动双联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变换档位,从而改变机器的运转速度。换挡叉的结构特点换挡叉在改变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因此该零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韧性,以适应换挡叉的工作条件。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面为换挡叉脚两端面、叉轴孔和锁销孔,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

5、重点予以保证。1.2换挡叉的技术要求零件图换挡叉零件技术要求如下表加工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变粗糙度Ra/形位公差/mm换挡叉头两端面42IT1312.5换挡叉头部上端面21IT136.3换挡叉头部方槽两侧面14IT133.2换挡叉头部方槽底面IT143.2孔IT80.2换挡叉脚两端面IT110.8换挡叉脚内表面IT103.2该换挡叉形状特殊、结构简单,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为实现换挡、变速的功能,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差脚两端面以及换挡叉头部方槽两侧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该表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硬度为55-63HRC;为保证换挡叉换

6、挡时叉脚受力均匀,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mm垂直度为0.1。为保证换挡叉在叉轴上有准确的位置,该换档位准确,换挡叉采用螺栓螺纹连接定位。为保证整个零件的硬度和加工性能,要求对整个零件进行热处理、调质,硬度为18-25HRC。 综上所述,该换挡叉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的较为合理,符合该零件在变速箱中的功用。1.3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拨插头两端面和差脚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且在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这样既减少里加工面积,又提高了换挡时叉脚端面的接触刚度;mm孔的端面为平面,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孔的加工精度;另外,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换挡叉脚两端面、内表面mm和差轴

7、孔mm)外,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不需要高精度机床加工,通过铣削、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而主要工作表面虽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1.4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设计要求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第2章 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2.1换挡叉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由于该换挡叉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换挡叉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坯选用铸件,该换挡叉的轮廓尺寸不大,且生产类型属于中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以采用砂型铸造方法制造毛坯。毛坯的拔模斜度为5。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

8、工余量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应先确定如下各项因素。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查表2-51得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FH,取G级。铸件公差等级由于铸件选择机器造型,材料为ZG45,生产类型为大批量,查表2-11得铸件公差等级CT为812级,取10级。确定铸件基本尺寸换挡叉铸件尺寸公差、加工余量和基本尺寸如下:加工表面公差等级加工面基本尺寸铸造尺寸公差机械加工余量公差等级RMA毛坯基本尺寸换挡叉头部上端面10212.4G1.423.6换挡叉头部方槽两侧面0换挡叉头部方槽底面0换挡叉头部两侧面10422.8G1.446.2螺纹孔端面10142.2G1.416.5孔0换挡叉脚两端面1082G1.

9、411.8换挡叉脚内表面10R433.2G1.4R40.82.3定位基准的选择粗基准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欠缺。粗基准:选择换挡叉脚两端面和内表面作为粗基准。精基准根据该换挡叉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换挡叉头右端面和叉轴孔mm做为精基准,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他们作基准进行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原则。叉轴孔mm的轴线是设计基准,选用其做精基准定位加工换挡叉脚两端面,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选用换挡叉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是遵循了“基准重合”的原则,因为该换挡叉在轴方向的尺寸多以该端面作为设计基准;另外,由于换挡叉刚性较

10、差,受力易产生弯曲变形,为了避面在机械加工中产生加紧变形,根据夹紧力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面,并应作用在刚度较大部位的原则,夹紧力作用点不能做用在叉杆上。选用换挡叉头右端面作精基准,夹紧可作用在换挡叉左端面上,加紧稳定可靠。2.4制订工艺路线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工序2:钻mm孔。工序3:拉mm孔至图样尺寸。工序4:锪mm孔处倒角145。工序5: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工序6:粗铣精铣换挡叉头部方槽。工序7:粗铣精铣磨削换挡叉脚两端面。工序8:粗铣精铣换挡叉脚内表面。工序9:粗铣螺纹孔端面。工序10:钻M10mm底孔8.5mm,倒角120 ,攻螺纹M10mm。工序11:清洗。工序

11、12:终检。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工序2:钻扩铰mm孔至图样尺寸。工序3:锪mm孔处倒角145。工序4:粗铣精铣磨削换挡叉脚两端面。工序5:粗铣精铣换挡叉脚内表面。工序6: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工序7:粗铣精铣换挡叉头部方槽。工序8:粗铣螺纹孔端面。工序9:钻M10mm底孔8.5mm,倒角120 ,攻螺纹M10mm。工序10:清洗。工序11:终检。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是先加工换挡叉头部两端面及16mm孔,再加工换挡叉头部方槽,再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及内表面,最后加工M10mm螺纹孔。方案二是先加工换挡叉头部两端面及16mm孔,再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

12、及内表面,再加工换挡叉头部方槽,最后加工M10mm螺纹孔。显然在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及内表面之后在加工换挡叉头部方槽,较易保证方槽的加工精度和形位公差,所以方案二较合理。工艺路线确定在综合考虑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4列出了换挡叉的工艺路线。表4换挡叉工艺路线及定位基准、设备的选用工序号工序名称机床设备刀具定位基准1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卧式双面铣床三面刃铣刀叉脚左侧边2钻扩铰16mm孔四面组合钻床麻花钻、扩孔刀、铰刀叉脚内表面和叉顶部侧面3锪16mm孔处倒角145四面组合钻床叉脚内表面和叉顶部侧面4粗铣精铣换挡叉脚两端面卧式双面铣床三面刃铣刀16mm孔,叉头部右端面5粗铣精铣叉脚内侧面

13、立式铣床X51铣刀16mm孔,叉脚外曲面6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并粗铣、精铣方槽立式铣床X51铣刀16mm孔,叉脚内表面7粗铣螺纹孔端面立式铣床X51铣刀16mm孔,叉脚内表面8钻M10mm底孔8.5mm倒角 ,攻M10mm螺纹四面组合钻床麻花钻,锪钻16mm孔,叉脚内表面,叉头右端面9去毛刺钳工台平锉10中检11热处理换挡叉脚两侧面和方槽两侧面高频淬火淬火机等12校正换挡叉脚钳工台手锤13磨削换挡叉脚两端面平面磨床M7120A砂轮16mm孔,叉头部右端面14清洗清洗机15终检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切削用量的计算工序1: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该工序就一个工步,即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

14、个端面。(1)背吃刀量的确定 mm(2)进给量的确定 由表5-7,按机床功率510kW、工件夹具系统刚度为中等条件选取,该工件的每齿进给量取为0.08mm/z。(3)铣削速度计算 由表5-9,按镶齿铣刀、d/z=80/10的条件选取,铣削速度v可取为44.9m/min。由公式(5-1)n=1000v/d可求得该工序铣刀转速,即n=100044.9m/min/80=178.65r/min,参照表4-15所列X51型立式铣床的主轴转速,取转速n=160r/min。再取此转速代入公式(5-1),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铣削速度v=nd/1000=40.2m/min。工序2:钻扩铰16mm孔。(1) 背吃刀

15、量的确定 由表2-28,mm。(2) 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5-22,按钢件45刚查表得进给量取=0.25mm/r。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查表5-22得切削速度v=20m/min.工序3:锪16mm孔两端倒角145(1) 背吃刀量的确定 mm(2) 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5-32,取进给量=0.10mm/r.(3) 切削速度的确定 查表5-32,取切削速度v=14m/min.工序4:粗铣精铣换挡叉脚两端面本工序由两个工步组成,即工步1:同时粗铣换挡叉脚两端面;工步2:同时精铣换挡叉脚两端面。(1) 背吃刀量的确定 工步2的机械加工余量为1mm,所以工步1的背吃刀量mm;工步2的背吃刀量mm。(2)

16、 进给量的确定 工步1:查表5-7,取每齿进给量= 0.08mm/z;工步2:查表5-8,进给量=1.5mm/r。(3) 铣削速度的确定 工步1:铣削速度同工序1,即:v1=40.2m/min;工步2:铣削速度同工步1,即v2=40.2m/min.工序5:粗铣精铣叉脚内侧面本工序由两个工步组成,即工步1:粗铣换挡叉脚内侧面;工步2:精铣换挡叉脚内侧面。(1)背吃刀量的确定 工步2的机械加工余量为1mm,所以工步1的背吃刀量mm;工步2的背吃刀量mm。(2)进给量的确定 工步1:查表5-7,取每齿进给量= 0.08mm/z;工步2:查表5-8,进给量=1.5mm/r。(3)铣削速度的确定 工步1

17、:铣削速度同工序1,即:v1=40.2m/min;工步2:铣削速度同工步1,即v2=40.2m/min 工序6: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并粗铣、精铣方槽本工序共有三道工步,即工步1: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工步2:粗铣方槽;工步3:精铣方槽。(1) 背吃刀量的确定 工步1:mm;工步2:由于精加工余量为1mm,所以mm;工步3:该工步进给量包括方槽纵向背吃刀量和左侧及右侧横向背吃刀量,三个背吃刀量相同,即mm。(2) 进给量的确定 工步1和工步2的进给量相同,即mm/z;工步3的进给量为=1.5mm/r。(3) 铣削速度的确定 三个工步的切削速度相同,即v=40.2m/min。工序7:粗铣螺纹孔端面(

18、1) 背吃刀量的确定 mm。(2) 进给量的确定 = 0.08mm/z。(3) 铣削速度的确定 v=40.2m/min。工序8:钻M10mm底孔8.5mm,倒角120,攻M10mm螺纹本工序包括三道工步,即工步1:用8.5mm的麻花钻钻削底孔;工步2:用锪钻钻削倒角;工步3:攻M10mm螺纹。(1) 背吃刀量的确定 工步1:mm;工步2:=0.5mm;工步3:mm。(2) 进给量的确定 工步1:查表5-22,按钢件45刚查表得进给量取=0.0.15mm/r。工步2:查表5-32,取进给量=0.10mm/r;工步3:由于攻螺纹的进给量就是被加工螺纹的螺距,取本螺纹的螺距为1mm,所以本工步的进给

19、量=1mm。(3) 切削速度的确定 工步1:查表5-22得切削速度v=20m/min;工步2:查表5-32,取切削速度v=14m/min。工步3:由表5-37差得攻螺纹的切削速度v=38m/min,暂取v=3m/min。由公式(5-1)求该工步的主轴转速r/min,又由立式钻床主轴转速表4-9,取转速44r/min。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5-1)可求出该工步的实际切削速度m/min。基本工时的计算工序1: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按表5-43,取=22mm,mm,mm 工序2:钻扩铰16mm孔(1)钻16mm孔根据表5-41,取=42mm,mm,mm (2)扩16mm孔mm(3)铰16mm孔mm

20、工序4:粗铣精铣换挡叉脚两端面=19mm,mm,mm 工序5:粗铣精铣叉脚内侧面=26mm,mm,mm 工序6: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并粗铣、精铣方槽(1) 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时所用基本工时计算:=42mm,mm,mm (2) 粗铣方槽所用基本工时为=12mm,mm,mm (3) 精铣方槽两侧面所用基本工时为=12mm,mm,mm 工序7:粗铣螺纹孔端面=14mm,mm,mm 工序8:钻M10mm底孔8.5mm,攻M10mm螺纹(1)钻M10mm底孔8.5mm所用基本工时为=8mm,mm,mm (2)攻M10mm螺纹所用基本工时为=8mm,mm,mm第3章16H8专用机床夹具设计3.1设计主旨为

21、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形成大批量生产,通常需要设计专用夹具。经过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的帮助,决定设计16孔钻床夹具。本夹具将用于四面组合钻床,刀具麻花钻,扩孔钻,机用铰刀,对工件进行钻孔。3.2夹具设计约束自由度由于加工16孔,所以至少要约束Z轴的旋转、X轴和Y轴的平移。设计夹具定位夹紧结构因为只需约束三个自由度,所以设计为压板、支撑板来限制自由度。定位误差分析工件在竖直平面内最大转角误差dw=db=arctan为压板上偏差;为支撑板上偏差;L为二者之间距离。夹紧力计算第4章 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此方案虽然也存在不足之处,但总体上可以满足要求,而且操作和经济性都很方便。汽车

22、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汽车生产商不断加强在汽车研发上的物力、财力、和人力的投入。拨叉作为汽车上不可缺少的零件,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汽车的传输动力效率,提高拨叉的技术水平和合理性是汽车在研发部门的重中之重。在设计过程中,与同组的其他人员有异同的地方,例如换挡叉的工艺路线,工序过程,经过我们的反复讨论和分析,再根据我们在设计拨叉时所采用的车型不同,最终我们采取了比较合理的设计方案。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使我们在设计时考虑问题更加缜密,设计出来的产品更加合理。本设计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一是由于本人对CAD画图软件的掌握还不够好,二是本人对换档叉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的不够熟练,在设计过程中不能全面地考

23、虑问题,造成走许多弯路,设计速度缓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进一步实践来解决。第5章 参考文献1赵丽娟,冷岳峰.机械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M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2孙丽媛.机械制造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指导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3李凤平,张士庆.机械图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4黄健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徐萃萍,赵树国.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0.6孙志礼,冷兴聚.机械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2000.7李育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吴拓,方琼珊.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指导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