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3513789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个案设计个性化修改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地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2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4运用地形剖面图,判读地势高低起伏、坡度陡缓并能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教学重点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观察法、演示法等。课时安排11.5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旧知复习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1.比例尺:会运用比例尺,通过测量图上距离,换算出实际距离;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2.方向:(在地图上有三种表示方法)指向标(课件展示);经纬网

2、;按惯例“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3.图例新课导入我们认识的这些地图,都是绘制在平面上的。大家都知道地球表面有高山,有低地,是高低起伏不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这就是本节课要重点讨论的“地形图的判读”(板书)情景创设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最近,近郊旅游升温,小A同学准备随家人去涪陵北山坪游玩。因为要爬山,所以出发前搜集了一幅涪陵地形图。这下他们犯难了,地形图怎么读呢?下达任务教师告诉学生:判读地形图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像关云长一样“过五关斩六将”就可以学会地形图的判读了。哪五关呢?学习过程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设疑:小甲和小

3、丁各自站在自己所在位置测得甲山和丁山的高度都是1000米,可是图上显示甲山确实比丁山高,这是为什么? 电脑出示动画:地面高度的测量学生观察比较: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闯关题(一):甲山的海拔为 米,丁山的海拔为 米,甲山相对丁山的相对高度为 米。承转: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地图上的呢?第二关:绘制等高线学生自学:读课文并观察课本上的“等高线示意图”,体会等高线是怎么绘制的?动画:P16图1.28等高线图的绘制过程(学生认真观察,形象感知)学生交

4、流感悟心得(教师可以用切土豆演示)闯关题(二):(见上右图)第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 坡度陡缓设疑:有一老一少要爬山(出示图片),请你为二人安排一下各自的登山路线,并说说原因。提问:你能把你的原因用这座山的等高线图加以解释吗?(出示等高线图,学生解释,教师引导归纳)闯关题(三):(电脑出示)(二)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读图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P16“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示意图”:(1)认识山体素描图上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形态。(2)辨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等高线形状及其特点。教师精讲点拨:用电脑出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的相关图进行分析对比。演示:用拳

5、头演示小练习:“连连看”闯关题(四):写出右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 C D E F 第四关:分层设色地形图设疑:用电脑出示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怎么读呢?学生活动:先让学生读课本P17“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素描图”,辨认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五种地形并区分它们的特征。然后再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对比高度表从颜色上区分五种基本地形。(教师点拨)师生互动:归纳总结。闯关题(五):(电脑出示)第五关: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判读读图观察:出示地形剖面图(电脑出示),让学生观察地形起伏状况。设问:地形剖面图反映地形起伏一目了然,它是怎么绘制出来的?电脑出示动画: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学生仔细观察,感悟

6、画法)师生互动:P18绘制地形剖面图归纳总结(三步法)第一步:在剖面线上找出它与等高线的交点;第二步:每一个点向下做垂线,在高度表找上找到相应的点;第三步:将各点用圆滑曲线连接。闯关题(六):课堂小结:这一节课,我们“过五关斩六将”学会了地形图的判读,在学习和生活中为了大家更好的运用地形图,我给大家了总结了一段歌谣: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和标注;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是山谷;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较稀疏;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颜色辨;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来辨析;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特直观。结束语:我已经基本弄懂了等高线地形图,要出发去爬山了。课余大家可以搜集几幅地形图来读读试试,还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方法做一个等高线模型或者沙盘。祝大家学习顺利愉快。 板书设计地形图的判读第一关:会读地图上的高度1.海拔2.相对高度第二关:绘制等高线第三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坡缓;等高线密集坡陡。(二)山体不同部位的地形形态第四关:分层设色地形图第五关: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和判读课后反思(返回目录)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