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模板范文大数认识教学设计(汇总4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3492022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模板范文大数认识教学设计(汇总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模板范文大数认识教学设计(汇总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模板范文大数认识教学设计(汇总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2022年模板范文大数认识教学设计(汇总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模板范文大数认识教学设计(汇总4篇)(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YOUR LOGO原 创 文 档 请 勿 盗 版大数认识教学设计(共4篇) 第1篇: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P26-28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教学准备: 1、部署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教学流程: 一、动画情境,体会大数 1、师:同学们,你们看,他是谁?(课件出示:智慧老

2、人图片)寒假期间,智慧老人到各地去旅游,给我们寄来了四张图片,我们去看看吧!图中画的是什么?知道它有多高吗? 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是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多高呢?一起读读这次数,) 图中有什么?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还有更多的星星是用肉眼不能看到的,只能借助望远镜,) 这幅图又告诉了我们什么?谁来介绍一下, 从这些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在感受画面的基础上讨论一下)这几次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2、这些图片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新知识,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大数,把你知道的大数说1 给同学们听一听, 3、像这些数都是生活中的大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这些

3、生活中的大数,(出示课题)二、探索新知,感悟大数 1、建立表象,数一数(1)教师出示一次大正方体(由1000次小正方体组成):老师有一次大正方体,这次大正方体是由很多次小正方体组成的(出示1次小正方体),大家猜一猜这次大正方体是由有多少次小正方体搭成的呢?学生猜 这么多,怎么数呀?你们愿不愿意数一数?到底有多少次呢?你打算怎么数?动脑筋要要,(学生独立思考) 和小组同学说一说,师:你有什么好措施呢? 生自由说一说,(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要法)(2)用你们的方法我们来数数看(课件演示) 少女生1次1次的数,数出一排有10次小正方体,男生10次10次的数,数出一层有100次小正方体, 全班100次10

4、0次的数,数出一次大正方体中有1000次小正方体,数到9次百时,师问:现在有几次百,接下来是几次百?10次百是多少?(生:10次一百是一千)师加以肯定:对,10次一百是一千, (3)大家都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通过大家的共同合作,我们知道了1次大正方体是1000次小正方体,(师演示) 那么现在这里面一共有多少次小正方体呢?(同时出示10次正方体)你要怎么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学生边汇报课件边演示数一数, 数到9千时,问:现在有几次千?接下来是几次千?10次一千是多少?(10次一千就是一万) 2 2、抽象模型,感受一千、一万(1)感受1千页的书有多厚 看到大家学得这么好,笑笑也给大家带来了一次问

5、题,你们看,(课件演示)一本书大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有多厚呢?我们来试一下(拿出1本书,让学生比划一下,叠上10本书,继续比划,) 100本书大约有多少页,要象一下,一万页有多高呢?(同桌互相比划) (2)我们学校做操时大约有多少人呢?要象一下,1千人做操要用多大的地方?一万人要排多少米? (3)在小组内说一说对一千、一万的感受三、运用新知,体验数位1、填一填 同学们都说得不错,智慧老人也要考考大家,他准备了一张数位顺序表,要请大家依照一定的顺序把它填完整,(课件演示)大家要一要,应该怎么填?把你的要法和小组同学讨论一下,汇报讨论结果,现在请你们把这张表弥补完整,2、记一记 我们再

6、来从右边起记一记这些数位,3、你能找找这些数位之间的关系吗?四、实践活动,扩大新知1、对口令, 以小组为单位,其中1人报出一次大数,其他人报出比他说的还大的数,轮流进行,2、说一说: 书P29页的说一说:有多少次小正方体木块? 3 3、涂一涂 用红色涂出二百三十八次小方格,五、反思交流,总结评价 这节课你学到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这些大数都是咱们自己探索出来的,你们真聪明,真会学习,了解了生活中的大数就更便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六、实践作业 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把它记在数学日记中总结扩大,课外延伸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2、这节课大家表示真不错,老师要奖励大家一些星星(老师拿出一大张贴

7、满星星的纸),你们估计这里大概有多少颗星星呢?(出示另一张更小的星星纸)这样大概有100颗,那么这一大张呢?,3、师:瞧!连发星星这件事都能遇到大数,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大数(课件出示课本开头的几幅图片),请小朋友们回家再找一找身边的大数,明天告诉老师,好吗? 一、通过观片,创设情境,体会生活中有大数, 老师:同学们,王老师第一次到肇庆来上课就收到了一份很特殊的礼物,你们要不要一起看一看?(一句话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要!)紧接着播放纪录片广东肇庆的片段,出现一系列大数, 老师:看完肇庆的简介,同学们心里面在要什么呢?觉得咱们的肇庆怎么样呢?学生脱口而出:很美!人

8、很多! 老师:肇庆历史悠久、风景美丽,在刚才的片中用到的一些大数就说明了这一点,刚才片中出现的一些数,只是我们生活中的大数的一次实例,象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现在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课前都调查到了哪一些大数? 学生:很兴奋地走上讲台(有的已经提前将用数码相机拍到的照片、录像储存到老师的课件中),介绍:我这是在爬板嶂山,那儿的台阶一共有1999级!我知道我们学校大约有一千多人!我知道一年有365天 在学生兴奋地说完后,老师及时地板书课题:生活中的大数 二、引导探索,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4 1、设疑 老师依次出示大正方体模型、小正方体模型问:这是什么?请你估一估这次大正方体大约是

9、由多少次小正方体组成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学生众说不一时,问:你能用什么措施才干准确地知道一共有多少次小正方体? 2、探索 组织学生分6小组进行学具操作,每组准备10条长方体(每条里面含10次小正方体)、一次大正方体, 老师:每组一共有多少次小正方体?请进行小组合作,把这100次小正方体摆在一起,和大正方体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有的说这100次小正方体刚好是大正方体的一层;有的说一面有100次,大正方体有6次面,一共是600次;有的说这次大正方体里面应该是1000次小正方体,不是600次,你漏了中间的芯了等等,3、验证 老师:到底谁的发现更准确,要不要验证一下呢?借助课件演示:出示一层是1

10、00次、二层、三层、十层,组织学生一层一层地数,数10层是一千次,刚好和教师出示的大正方体模型是一样的,从而辅助学生建立一千次小正方体的模型,(板书:千) 4、感受一千的实例 在学生对一千有了初步的概念之后,老师及时将10本数学书(一本约100页)一本一本地摞起来,让学生感受一下一千页的书有多厚并及时进行爱读书、爱学习的思要教育,紧接着播放香洲六小学生(约一千二百人)做广播操的局面,让学生感受约一千人的局面究竟有多大,使学生对一千到底有多大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学生在观看时,特殊投入,不断地发出一声声惊叹!哇!这么厚!这么多人,我在哪儿?)在学生观看完后,紧接着提出一次让学生进行逆思考的问题:如

11、果把这一千二百人排成方阵进行广播操竞赛,每100人站成一次方阵,要站成几次方阵?同时为后面的发展题(估算今天大约来了多少次听课的老师?)做好铺垫, 5、认识万,并感受一万的实例 以一千次小正方体为单位,演示课件,组织学生一千一千地数,10次一千是一万,(板书:万)紧接着选播介绍万人大会堂、万里长城的电影片段,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一万有多大,并及时进行热爱祖国的思要教育, 三、练习设计 5 在这一练习巩固环节中,为了再一次掀起课堂的学习高潮,我在课件中做了如下设计:每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作为奖励,大屏幕将会播放一小段电影片段,学生在欣赏实景的同时,又再一次感受到大数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12、,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感,整次练习设计分三次档次,由易到难: 1、说一说:一共有多少次小正方体木块? 2、比一比:东方明珠电视塔相当于几次粤海大酒店的高度?珠穆朗玛峰相当于几次鼎湖山的高度? 3、估算:用刚才分方阵的方法,估算一下今天大约来了多少次听课的老师? 四、课堂总结 老师:同学们,你瞧!今天我们很高兴地认识了两次比“百”的数位:“千”、“万”,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许许多多比万还要大的数,课后同学们可以去生活中调查,你将会有新的发现! 第2篇: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 篇一: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设计和评析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设计、反思和评析宝安区弘雅小学 钟志华一、【教材分析】 数学课程尺度要

13、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本班学生已使用两年北师大教材进行学习,学习中初步形成搜集资料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数一数,设计这次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生活实例,让孩子感受:生活中有很多大数,体会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二、【学生分析】本单元是把认数范围从百以内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数的认知,数一数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通过实例,使孩子体会生活中有大数,并结合具体情境,让孩子现实感受“千、万”的具体含义,知道

14、“10次一百是一千、10次一千是一万”之间的关系;再通过“摆一摆”“估一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因为本课的内容主要是让孩子通过充分感受、体验身边的大数,贴近生活,所以学生的兴趣浓厚,积极性高,三、【设计理念】 遵循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想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角度得到进步和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本课遵循这一理念,设计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有更多的亲切感,接着又设计了找“生活中的大数”、说“生活中的大数”这一环节,让全体孩子积极主动地参加到探索活动中来,进

15、而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有具体感受,四、【教学设计】五、【教学过程】(一) 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1、谈话:你喜欢这所学校吗?为什么呀?那你对这次美丽可爱的学校了解多少呢?知道吗?例如:共有多少名老师?占地面积多大?? 今天老师就先做一次解说员!(课件显示)听了刚才的介绍,你有什么发现吗?老师也找到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要看吗?(显示:四幅图)读了这些说明,你有什么感受?把收集的资料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再说给大家听!(指名上台说,并及时评价)3、揭示课题: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大数!那你们要不要研究它?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和探讨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 (二)、认识

16、计数单位 1、认识“千、万”: (1) 老师师今天带来了一次非常大的正方体!(出示积木图)一共有多少次小积木呢?这么多怎么数啊?(同桌说一说) 篇二:生活中的大数(教案) 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教案(多媒体)一 教学目标 二 教学着重 三 教学课时:一课时四 教学用具教具:cai课件 学具:每人准备100粒黄豆、10根火柴棒五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畅游世界,进入科技之门,看看美丽而奇妙的世界!(播放cai:出示图片) 师:看了之后,你们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呢?生:?(板书:生活中的大数) 2、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1)说一说 每人都有10根火柴棒,指几名

17、学生收集火柴棒,并说出用什么方法得到的? 由学生说出准备100粒黄豆,是怎么数的,有什么简便的方法?(2)数一数(课件显示:积木图) 学生先思考、讨论 教师指导(cai:出示一排10次小正方体),每10次一排,共10排(学生一起数), 每100次是一层,一层层地数,数到900,10次百是多少?(出示课件), 现在由学生收集1000粒黄豆,并说出用什么方法?3、巩固练习: (1)笑笑带来的问题一本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师示范:又叠上10本书)(2)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出示课件:天安门广场周年庆典情境)六、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

18、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生:? 篇三: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二、教学着重难点 难点: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着重:四、教学准备 2、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 活动一 情境引入:1、上课前请同学看看图片(出示课件资料图片)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大家?(多提问几次同学,多让几次同学试试) 2、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 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很大的数吗?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比 如: 5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它的高度是8,848.8(八千八百四十八点八)米, 好的,同学们非常不错,

19、看来学习了非常多的课外知识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数一数?有哪些数法?(5次5次地数、10次10次地数)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数的比拟快呢?2、动手操作,探索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1)课件请仔细观察大正方体由几层组成,一层有几排,一排有几次小正方体组成, (板书:10次一是十,10次十是一百) 出示:一层, 边摞边数:一层100次,二层多少次,三层呢?九层呢? 问:900是几次一百?(9次一百)再添一层是几次一百?(10次一百)10次一百是多少?你发现了什么?从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发现10次一百是一千, (4)看一看,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20、“万”,探索“千”“万”两次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 出示:1次大正方体有1000次小正方体,2次大方体有多少次小正方体?3次呢?9次呢?(9000次,)9000是几次一千?(生:9次一千,)再添1次大正方体,是几次一千?(生:10次一千,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习的一次大正方体中有1000次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教学了数几千的数,一次一次大正方体的出示,既引导了学生采取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次一千是一万的结论, 出示数学书 (a)估一估这本书有多少页, (c)用手比画一下一千页有多高, (b)再要一要像我们学校一样规模的10所学校共有多少名学生, 3、认识数位顺序表 我们在记数

21、时,一次一次地数,次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次十次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28页的填一填,(课件:万位、千位、百位、十位、次位)第3篇:生活中的大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方案生活中的大数一、概述本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这局部内容除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感受大数以外,还有近似数的概念以及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和解决问题等,选择的素材都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问题,是名符其实的生活中的大数,二、教学目标分析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数的基础,本单元的题目为“生活中的大数”,展示了数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单元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

22、,作为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亲自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大数的意义,2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多种情境,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3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材部署了加减法的估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和计算的不同意义,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4.结合实际素材感受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现生活中的事物,5初步学会用万

23、以内的数描述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选择合适的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6能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能表白解决问题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7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学习新知识,了解可以用数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认识万以内的数,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必须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也是学生建立初步数感的重要资料,由于在二年级下学期已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拟等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册第二单元也已学习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万以内的数以及数的应用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了,所以教材充

24、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选择商品价钱、购物等素材,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完本钱单元知识的学习,四、教学策略选择和设计 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感受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并且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辅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搜集和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数据和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学生会比拟容易接受,五、教学资源和工具设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的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数据,六、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了,家用电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千家万户,课前同学们已经调查

25、了家中一些家用电器的价格,现在你可以把你调查的家用电器的名称和价格告诉大家吗? 生1:我家新买的液晶电视机价格是四千五百三十九元, 生2:我家的冰箱是两年前买的了,价格是一千七百八十元, 生3:我家的电饭煲六百九十九元,(师针对有谨代表性的回答相应板书,千以内的价格板书一次,万以内千以上的板书三次,) 师:(指着千以内的数)哪位同学可以读出这次数,说说这次数的组成? 师:后面数三次呢?谁能试着读一读?(教师在学生读数时板书读法,) 师:(手指后面三次数)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比拟大的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二、探索感知,1.大数的读法(例1,出示几种电器

26、的图片和价格)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电器,你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吗? (指名学生说出电器名称)师:观察一下,这些数,都是几位数? 生:四位数? 师:我们以前学过什么计数单位,还记得吗? 生1:次、十、百、千? 师:这些计数单位对应的数位分别是什么? 生2:次位、十位、百位、千位? 师:你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数位顺序表填上吗?(试填习题纸上的数位顺序表,订正、教师板书数位顺序表,)师:从右数第五位是什么位? 生:万位? (教师板书,学生把自己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师:万位上的1表现什么? 生1:1万师:如果万位上是3又表现什么? 生2:3万? 教师总结;从右数第五位是万位, 2.大数的写法(投影出

27、示教材第2页上面四幅图)师:(出示奥运击缶场景图案,)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08年8月8日到2008年8月24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举办,开幕式中的“击缶而歌”反复吟唱的是“有朋自远方来,不可开交”表白了对于外来朋友的欢迎,接下来哪位同学可以为大家读出这幅图接下来的信息?生: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加入击缶表演的有二千零八人,师:我们再来看其他两幅图给我们带来了那些信息,(出示珠穆朗玛峰和神舟飞船的图画) 生1: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约为八千八百四十四米, 生2:我国制造的神州飞船每秒飞行七千九百米,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找到了哪些大数? 生1:二千零八? 生2:八千八百

28、四十四? 生3:七千九百? 师:你会把这些大数写出来吗?在作业纸上写出横线上的数,(生板书在数位表中,订正,预设:如果写错的多,可以采取读一读的方法检验,另外对着数位表说说数的组成,来辅助理解大数的写法,)(习题纸上写的同时,找同学在黑板上书写) 师:怎样判断自己写的数对错误?生:再读一遍,看是不是和前面的数一样, 2.游戏(认识数字)(1)游戏规则:以抢答的方式,认识生活中的大数,1200,8999,4589等,(2)认读一些电器上面的价格.3.生活中的大数我们都能认读出来,接下来我们要学习怎样读数,5620读作:同学们小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汇报,4.教师讲解总结,中间有一次零时,读一次零,

29、中间有两次零时也读一次零,七、教学评价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本节的教学难点是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在教学中,我不直接给出结论,而是注意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如4008元,学生读书时虽然有些迟疑,但凭自己的经验和对数的读法的判断,能够正确读出数,这样的学习,学生印象深刻,要比教师直接告诉好得多,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在教学中适应适当进行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应随时随地随机地进行,这样潜移默化,日久入心,因此在教学中介绍了我国四大发明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为中国骄傲的大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数学扩大到课外, 存

30、在欠缺:在本节的教学中,学生写数教学中应该总结一下,进行整合,也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数位顺序表写数,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八、辅助和总结1、国情教育(显示)中国骄傲的大数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人口数量:大约13亿,居世界第一,2、环保教育(显示)惊人的大数全球现在有11亿人缺水,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造成5万多亿吨水被污染看到这些数据,你要说点儿什么呢?(维护环境,从自己做起;维护环境,人人有责!) 3.课堂小结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物等待我们去了解、去探索、去研究,同学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才有能力更好地去探索大自然的神秘,第4篇:大数和凑整 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准

31、备1. 教学目标1复习大数的读法、写法,复习按四舍五入法凑整, 2了解用去尾法和进一法凑整,3、能根据生活现实的需求将一次数用合适的方法凑整,2. 教学着重/难点了解去尾法和进一法的凑整方法,三种凑整方法的区别,体会四舍五入法是最常见的凑整方法,3. 教学用具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2000年,我国进行了第5次人口普查,统计出了我国五十年来人口的增长情况,出示P75我国五十年人口增长统计图!观察这张统计图,你获得哪些信息? 复习大数的读写读出19532000年全国人口数这些数都比拟大,读这些数时,你有什么好措施吗? 生:读这些数时我可以用四位分级法, 写出19532000年上海人口数

32、 用四舍五入法凑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表现上海总人口、全国总人口的数量时做不到很精确,这时就需要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一次近似数, (学生完成P89的表格) (前两行老师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后三行学生独立完成) 小结:用“四舍五入”法凑整成整亿数看千万位上数的大小;凑整到整百万数看十万位上数的大小,以此类推凑整到哪一位要看被省略尾数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大于或等于5的向前一位进1,小于5的省略尾数,在实际生活中,除了四舍五入凑整法,还有其它的凑整方法吗?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关于“大数和凑整”的知识,(出示课题)二、新课探索1、探索一小胖和小胖妈妈去商店买衣服,正好赶上商场服装优惠促销,小胖发现原

33、先的价格都变成了相邻的整十数,你知道,商场老板用的是哪种凑整的方法?用四舍五入行吗?为什么?生1:商场老板用的是把末尾的数变成0,生2:用四舍五入不行,因为这样的话就比原先的价格贵了,小结:因为优惠促销一定要比原来的廉价,所以一般不必四舍五入法, 把198的尾数8舍去,得到190;把76的尾数6舍去,得到70,像这样的凑整方法,我们叫“去尾法”, 跟进练习:依照商场老板的这种凑整方法,制定出其它衣服的价格,完成书P90填表格,师指导,“去尾法”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法在凑整时有什么不同? 生1:“去尾法”只要把末尾的数改成0就行了生2:“去尾法”不需要看尾数的大小的,无论尾数是几都是舍去

34、的, 小结:都是凑整,但方法截然不同,“四舍五入”法要看被省略尾数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而“去尾法”是不需要看尾数的大小,无论尾数是几都舍去,2、探索二 在现实的生活中,是不是只有“四舍五入”法和“去尾法”呢?有没有其它的方法,谁能举例?妈妈带小胖去服装店买T恤衫,小胖的身高是3575px,可是商店里的T恤衫只有3500px和3750px两种尺寸,小胖应该买哪种尺寸的T恤衫?能用去尾法和四舍五入方法进行凑整吗?学生小组合作,探讨出“进一法”凑整的方法,通过局部学生的举例说明之后,全班集体练习P91的表格, 讨论:进一法和去尾法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生1:进一法不论

35、尾数是几都要向前进一的,把143的尾数去掉,并向前进一,得到150,生2:两种方法都不看尾数的大小小结:这两种方法都不看尾数的大小,现实生活中经常用到“去尾法”和“进一法”来凑整3、探索三练习:将3475200按下列要求凑整,比拟这三种凑整方法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充分感受三种凑整方法的区别, 生1:这三种都是凑整方法,生2: 不同的是,“四舍五入”法要看被省略尾数最高位上数的大小,而另两种方法是不需看尾数的大小,直接“进一”或“去尾”的,小结:这些都是数凑整的方法,不同的是,“四舍五入”法要看被省略尾数最高位上数的大小,而另两种方法是无需看尾数的大小,直接“进一”或“去尾”的,三

36、、课内练习 练习一 选择题: (1)按去尾法在万位上凑整得78078740000,则中可填(), 1 2 3 4 (2)7459075000,它是按()规则凑整成整千数的, 四舍五入或进一法 四舍五入或去尾法 进一法 去尾法 练习二应用题: 仓库里有795吨钢材,如果每辆货车可装6吨,需要多少辆货车才干把这些钢材全部运走? 一桶纯净水重19千克(含桶重),一辆载重2吨的小货车最多可以装多少桶纯净水?比拟这两题有什么不同之处?课堂小结四、本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种不同的凑整方法:“四舍五入法”要看被省略尾数最高位上的数的大小决定是“四舍”还是“五入”;“去尾法”不需要看尾数的大小,无论尾数是几都舍去,写上“0”;“进一法”不论尾数是几都去掉,写上“0”,并向前一位进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根据现实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将数进行凑整,课后习题五、课后作业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P/69的表格,实践作业:做次“有心人”,观察一下,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时候是用“四舍五入”法凑整的?哪些时候是用“去尾”法或“进一”法凑整的?你能举例说明,数认识教学设计认识小数教学设计认识更大数教学设计(共4篇)大数认识试卷评讲教学设计认识整万数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