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65357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疯狂专练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疯狂专练13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高考导航1(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2(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3)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图3 15世纪欧洲出现印书坊的城市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疯狂刷题1苏格拉底不接受任何未经论证的东西,站在伟大的传统面前,没有任何敬畏之心,要把伟大的传统放在他的辩证法之上来衡量。这表明苏格拉底()A倡导美德即知识思想B否定雅典的直接民主

2、C开启雅典的精神觉醒D具有理性主义的精神2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希庇阿斯说:我们之所以是亲戚和公民,是由于自然的联系,而不是约定。物以类聚靠自然,而不靠约定。约定是强加在人们头上的暴君,强迫人去做很多违反本性的事。该观点()A重视对自然哲学的探索B带有一定的民主、平等精神C关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D论证了“人是万物的尺度”3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但是,法律的正义与道德正义不尽相同。法律的正义是“诉讼正义”,是指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而获得的后果或判决。这表明柏拉图认为()A法律与道德两者相辅相成B法律正义是一种程序正义C只有法律能保障杜会公道D法律正义服务于道德正义4古希腊时

3、期,智者学派中的人物大都擅长演说和诡辩的技艺,从而助长了无视客观事实、一味追求“使弱道理变强”的诡辩风气,晚期智者的末流堕于诡辩,在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生活中起到了很恶劣的影响。于是有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有了柏拉图的“理想国”;有了亚里土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材料主要反映了他们()A对自然的研究转到对人的研究B具有社会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C感觉和理性间对立起来的思想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度5古希腊建筑有三种基本建筑风格(如图),分别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胴体的窈窕之美。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但是神庙没有多少宗教意味。这些建筑风格体现出古希腊()A

4、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深厚B女性政治地位得以提高C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D宗教已失去社会影响力6分析下表中各思想家的主张,下列结论最准确的是()国籍人物观点古代希腊普罗泰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古代中国孔子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孟子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荀子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A古代中国强调鬼神忽视人性B中西方思想在某些方面相通C中西方思想发展上趋于雷同D古代希腊思想理论简单易懂7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养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

5、要反映了当时教育()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8欧洲某时期家庭命名时不再像以往那样使用去世的兄弟姐妹或其他的亲属的名字命名,而是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人们在命名时更喜欢使用小说中的名字而很少用带有宗教色彩的名字。这一现象说明()A人文主义思潮对家庭生活产生影响B经济发展推动医疗卫生水平提高C启蒙运动彻底打破了教会思想束缚D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公民自由权9学者布克哈特曾对某段历史进行评价:“文化一旦脱离中世纪空想的桎梏,也不能立刻和在没有帮助的情形下找到理解这个物质和精神的世界的途径。它需要一个向导,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

6、了这个向导,因为古代文明在每一种使人感到兴趣的精神事业上具有丰富的真理和知识。”这表明()A智者学派认为“人是万物尺度”B希腊罗马文化的真理颠扑不破C文艺复兴带有“托古改制”色彩D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理念10下表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人格意识的比较。()作品名称主人公呈现出的人格意识罗密欧与朱丽叶热情、奔放,追求世俗生活、信奉爱情至上,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梁山伯与祝英台含蓄、深沉、重整体、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出现这一差异,主要是由于A人格个性特征B文化心理态度C男女社会地位D道德伦理观念111077年,罗马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在任命主教等问题上矛盾尖锐

7、,教皇宣布废黜亨利四世,革除其教籍,并煽动诸侯反抗亨利四世。亨利四世被迫冒着严寒长途跋涉到意大利卡诺莎城堡,极尽卑微悔过,受尽侮辱后才获教皇赦免,史称“卡诺莎之辱”。这一事件反映出()A神权统治阻碍民族国家发展B天主教会与专制王权相制衡C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D封建诸侯是神权政治的支柱12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各种书刊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出现了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出版商,小印刷所则更为普遍。这些状况()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D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13康德认为,“启蒙是人的自由的实现

8、,是人的一种义务,一个人可以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上述材料表明()A自由是一个人应有的权利B理性是可以被相互转让的C启蒙精神在于批判与反思D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C选项。14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A引导独立思考的途径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C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D自主开拓精神的家园1518世纪的欧洲,先进知识分子的研究工作本身就是在一

9、种引人注目的社会交往中进行的,他们聚在沙龙、咖啡馆和图书馆中交流思想,大学也是思想交流的重要中心。杂志、报纸、书籍,科学社团、政治俱乐部和一些秘密团体都在传播先进思想。这表明()A理性主义推动了近代科学诞生B思想宣传功效受到了格外重视C思想传播与政治运动密切结合D启蒙运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16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家庭就是社会的雏形,统治者是父亲,子女是人民,婚姻家庭的出现,意味着个人应该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公民;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这表明卢梭()A主张自由婚姻的神圣至上B赞赏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C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D强调浪

10、漫主义的婚姻追求17.据统计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并赞美爱情的诗歌,例如关雎、蒹葭等篇。而同时代的西方,智者学派也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重要命题。据此可知,轴心时代东西方思想所具有的共性是()A.仁爱至上 B.人文关怀C.强调民本 D.批判怀疑18.在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男女通用的“多利亚”服饰,向外翻折的复式底边与穿着者的肚脐平齐,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使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这些设计反映了当时希腊()A.平等自由理念B.崇尚理性之美C.开放包容精神D.注重功利实用19.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

11、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这说明文艺复兴()A.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 B.受到了教会的压迫C.并未认识到人的重要性 D.推动了神学的发展20.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揭露;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则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自由、平等的人文主义思想。由此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A.两者都摆脱了宗教的束缚B.后者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C.两者斗争的形式基本相同D.前者反封建的力度更彻底21.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

12、的演说家征服。这反映了当时()A.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趋紧密B.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扩展C.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D.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22.卢梭曾说:“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表明卢梭的主张()A.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B.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23.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

13、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24.古希腊人崇拜的神,与人有着一样的七情六欲,与人有着一样的形体。神只是因为形体长得比人更完美而受到人的崇拜。这反映出古希腊人()A宗教意识淡薄B崇尚自然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反对神灵崇拜25.12、13世纪,佛罗伦萨出现供不同行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的文艺沙龙及节日庆典。这些活动倡导开放宽容的文化氛围,并以大众化、通俗化的具体形式,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直观地、大众化地加以呈现和表达。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14、()A人文精神逐渐流行B市民阶层发展壮大C古典文化走向复兴D教会势力趋于衰落参考答案高考导航1【解析】由材料“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可知智者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将关注点集中到社会现实,突出人的价值和作用,故选C项;对神的敬畏与崇拜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之前,排除A项;公元前6世纪以泰勒斯为代表的思想家将关注点转移到自然,排除B项;启蒙运动时期哲学的主题转移到政治,排除D项。【答案】C2【解析】由材料可知15世纪欧洲很多地区都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印刷术的发展推动文化的繁荣,这是欧

15、洲文化发展活跃的表现,故选A项;17、18世纪欧洲各国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变革加速,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B项;中世纪伴随欧洲城市兴起出现了市民阶级,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C项;新教传播是在宗教改革后,而宗教改革开始于16世纪,与图片时间不符,排除D项。【答案】A疯狂刷题1【解析】材料中“不接受任何未经论证的东西”“把伟大的传统放在他的辩证法之上来衡量”体现了苏格拉底对理性的重视,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放在他的辩证法之上来衡量”可知材料涉及的是思想文化领域,与对民主政治的态度没有直接联系,可排除B项。A强调美德来自于知识,与材料主旨无关。C项指的是智者运动的影响,排除。【答案】D2【解析】根

16、据材料可知,该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观点,智者学派强调人应该反对压迫,主张人性,因此带有一定的民主、平等精神,故B正确;智者学派关注的是人和人类社会,AC错误;材料观点强调人应该反对压迫,主张人性,D与材料主旨关系不大,排除。【答案】B3【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柏拉图来说,当人的恶性膨胀时,就只好服从外在的权威,这个外在权威就是法律,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它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因此,法律是维护正义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由此可以判断法律正义是为道德正义服务的,故D项正确;法律正义是为道德正义服务的,因此法律和道德不是相辅相成的,故A项排除;材料“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说明

17、B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绝对,排除。【答案】D4【解析】材料中A、C两项分别讲的只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各自思想研究,A、C两项错误;材料考查三人思想共同主张,不涉及政治制度,D项错误;材料中三位哲人在当时看到希腊盛行的诡辩风气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流弊,他们提出教育理论及主张,想方设法补救,体现他们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故B项正确。【答案】B5【解析】材料“体现了男人成熟躯体的阳刚之美、女人成熟躯体的轻柔之美和少女的窈窕之美”,说明了建筑中蕴含着人文主义精神,体现出古希腊人文主义精神底蕴深厚,故A项正确;古希腊时期女性并不享有公民权,故女性政治地位得以提高的表述有误,排除B项;古希腊时期不可能男女平

18、等,故C项错误;“希腊人修建了大量的神庙”说明宗教的影响力很大,故D项错误。【答案】A6【解析】由材料“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说明孔子讲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到优先位置,排除A;由材料“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和“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说明古代中西方都关注人,都重视人的道德修养,所以中西方思想在某些方面相通,故选B;古希腊思想包含有哲理思辨,并非一概简单易懂,排除D;中西方思想存在明显差异,不能因为中西方思想在某些方面相通而认为“趋于雷同”,排除C。【答案】B7【解析】根据材料“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教育以人为中心,体现人文

19、主义精神,故D项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反宗教神学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注重培养“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并非政治专有素养,故B项错误;14世纪,文艺复兴是假借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意在推行资产阶级文化,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当时教育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故C项错误。【答案】D8【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时期欧洲家庭在命名时更加地个性化和世俗化,宗教色彩淡化,符合文艺复兴以后提倡人性的人文主义思潮的特征,故A选项正确;材料不再使用去世的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命名不足以说明人均寿命变化,无法得出医疗卫生水平提高的结论,故B选项错误;少用带宗教色彩的名字命名不能反映教会思想束缚被彻底打破,故C选项错误;命名个性

20、化无法体现公民自由权利的变化,故D选项错误。【答案】A9【解析】依据材料中“文化”“脱离中世纪空想的桎梏”“并在古代文明的身上找到了这个向导”并结合所学可知,“向导”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所以“学者布克哈特”“评价”的是文艺复兴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故答案为C项。A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材料中的学者评价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不是智者学派,也不是宗教改革,排除;B项,根据所学可知,文艺复兴只是打着复兴故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宣扬的却是资产阶级思想,并非真的认为希腊罗马文化的真理颠扑不破,而且该项表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C10【解析】材料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中

21、主人公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中主人公则重整体,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这种差异是与长期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相关的。中国受大河文明及小农经济的经济基础影响,形成重整体,重家族,重人伦的文化心理;而西方受海洋文明及商品经济影响,形成重个体,追求平等独立的人格,可知文化心理态度影响文艺作品中主人公的人格意识,故选B项;材料中中西方著作中主人公的人格意识不仅是个例,能代表其它中西方文化作品,因而出现差异的原因不仅仅是人格个体特征,排除A项;材料中两部作品所涉及的时代,女性均处于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因而出现差异的原因与男女社会地位无关,排除C项;罗密欧与朱丽叶所处的中世纪,道德上也有着

22、父权与夫权色彩,因而道德伦理观念不是造成中西文艺作品差异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答案】B11【解析】材料体现了德国封建王权与超越王权的教会争权夺利,结果王权屈从于教权,故A正确;B项,材料体现了王权屈从于教权,故制衡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罗马教皇权力取代世俗权力的说法错误,排除;D项,天主教会是西欧神权政治的支柱,排除。【答案】A12【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的普遍设立和大小出版商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识字人群,提升了人们的文化水平,这有助于启蒙运动的深入,故选D。人文精神的起源是在古希腊时期,排除A;启蒙运动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转型一说不符合史实,排除B;近代

23、科学在18世纪前即已兴起,排除C。【答案】D13【解析】依据材料“启蒙是人的自由的实现,是人的一种义务,一个人可以推迟对自己有义务加以认识的事物的启蒙;然而径行放弃它,那就无论是对他本人,而更是对于其后代,都可以说是违反而且践踏了人类的神圣权利”可知,康德主张人要勇于批判和反思已有的知识,而不是一味的增加知识,这正是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判断,独立思考的体现,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自由是个人应有的权利;B选项错误,理性不可以转让;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康德认为启蒙精神在于批判和反思,无法得出这是人文主义发展到的新高度。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答案】C14【解析】依据材料中“而是启发人

24、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可知,“启蒙”是要求人运用理智自主思考。故答案为D项。A项,依据材料中“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可知,启蒙不是指导人怎样思考,排除;B项,依据材料可知,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没有体现,排除;C项,依据材料可知,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的表述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D15【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的欧洲思想界正在进行启蒙运动,根据材料“杂志、报纸、书籍,科学社团、政治俱乐部和一些秘密团体都在传播先进思想”可知体现的是启蒙运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D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强调近代科学,A选项排除。思想宣传只

25、是材料意思中的一部分,比较片面,B选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强调政治运动,C选项排除。【答案】D16【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以前任意解释自由的人,要按照与自己不同的原则行事,听从自己的喜好之前要请教自己的理性”可以看出,卢梭认为要理性看待家庭关系,说明卢梭崇尚符合理性的家庭关系。故答案为C项。A、D项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相违背,排除。【答案】C17.【解析】诗经赞美爱情,智者学派重视人的价值,体现的都是人文关怀,故B项正确。【答案】B18.【解析】材料中古希腊的服饰设计中突出比例的安排,是其理性思考的结果,反映出当时希腊崇尚理性之美,故B正确。【答案】B19.【解析】材料中“没有发展到

26、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的是教会的虚伪腐败,未涉及基督教会的基本理论和根基,未能彻底冲破神学束缚,故A项正确。【答案】A20.【解析】据材料中文艺复兴通过文学、艺术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因而影响面主要集中在上层知识分子中;宗教改革则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人文主义思想,波及到广大信徒,因而宗教改革的社会基础比较广泛,故B项正确。【答案】B21.【解析】据材料“16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可知印刷技术的进步,据材料“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说明技术进步推动了人文主义,故C项正确。【答案】C22.【解析】卢梭认为

27、,理性容易产生谬论,故应重视人自身的情感,故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23.【解析】由材料“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可知启蒙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故C项正确。【答案】C24.【解析】题干中古希腊人崇拜的神“只是因为形体长得比人更完美而受到人的崇拜”,是一种对人的形象加以“完美抽象”,是一种自然崇拜,故选B项;古希腊时期,希腊人的宗教意识浓厚,排除A项;题干中未体现希腊人追求物质生活,排除C项;题干提及的是一种神灵崇拜,排除D项。【答案】B25.【解析】“直观地、大众化地加以呈现和表达”体现了适应市民阶层的文艺形式,故选B项;这种文化的表达并没有体现对人的重视,排除A项;这种文艺沙龙并不是以传播古典文化为己任的,排除C项;文学沙龙没有体现抨击教会势力,排除D项。【答案】B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