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63684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油田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高一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中国历史上出现的早期国家政权,按照时间顺序依次是 ()A商夏周 B商周夏C夏商周 D夏周商2中国通史中载: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庶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其根本目的在于 ()A维护周天子的独尊地位 B重视诸侯的态度C要求诸侯定期朝觐述职 D加强对诸侯的礼仪教化3“一国无二君,一庙无二祭主”,反映了西周宗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A嫡长子继承制 B 神权色彩浓厚C政治等级森严 D贵族拥有政治、经济特权4春秋公羊传中记载:“隐长又

2、贤,何以不宜立?立适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桓何以贵?母贵也。”这一做法 ()A遵循了周代宗法制度的精神实质 B严重地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C是春秋时期宗法制度崩溃的表现 D表明太后左右了王位的继承5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相同点在于它们 ()A都服务于周王巩固统治的需要 B都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都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D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者是 ()A大禹 B成汤C周武王 D秦王嬴政7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A三公九卿制 B皇帝制度C分封制 D郡县制8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

3、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 D郡守9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每个郡设郡守(文官,负责行政)、郡尉(武将,负责军事与治安)和监御史(显然直接充当皇帝在郡一级的代表)。这样做是为了 ()A使地方权力分化且相互牵制,便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使更多拥有军功的将领可以参与国家治理C让更多传统贵族拥有分享政治权利的机会D将中央官僚系统模式推广至全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10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

4、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11有论者称,秦王朝以其浑厚刚强的气魄,开创了其后持续两千年之久的封建国家方方面面的基本模式。下列各项中能够支持这一结论的是 ()A奠定了辽阔的疆域版图 B开创了大一统的新局面C建立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D确立嫡长子的正统地位1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这项措施的影响是 ()A地方豪强势力膨胀 B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C分封制被彻底废除 D地方取得较大自主权13许有壬云:“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

5、之治。”虞集说:“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元史中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表明元朝行省的独特之处是 ()A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B是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C是地方最高军事机构 D具有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和朝廷派出机构两重性14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15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视事及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材料直接反映了 ()A皇帝权力的加强 B宰相权力

6、的分割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16汉书记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诏丞相、御史诸侯相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材料中的选官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九品中正制C察举制 D科举制17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B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C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18托马斯

7、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n)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不列颠文明D阿拉伯文明19史洋在自主学习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过程中,完整地阅读了一本书(如下图),他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容易形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B由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组成C面积较大但人口稀少,农业经济发达D国土面积较小,全体国民直接参政20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

8、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力分配的标准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21克利斯提尼把全阿提卡分为三十个区,其中十个区在雅典城及其周围,十个区在沿海,十个区在内地。每三个不同的区,即一个城郊区、一个沿海区、一个内地区合为一个地区部落。每个区有若干个自治村社组成,公民权的认可决定于所居住的村社机构的登记,许多失去氏族族籍的自由民和外来的居民也取得了公民权。由此可见,克里斯提尼改革( )A.分散了氏族贵族的力量 B.摧毁了氏族制残余C.扩大了民

9、主力量 D.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2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23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少数人手中。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这段话表明伯利

10、克里认为( )除奴隶外所有雅典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雅典的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制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自豪 雅典民主制是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AB CD24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25明朝自宣德以来,中央机构互相倾轧。英宗登基后,太皇太后委政内阁,令大学士杨士奇等对题奏本章拟出处理意见,交皇帝裁定,明朝票拟走向制度化。这主要反映了( )A内阁地位逐渐提高 B明英宗时期初设内阁C废丞相后政治腐败 D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机构26洪

11、武十七年(1384年),太祖铸了一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挂在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制最坏时,司礼监便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这主要是由于司礼监控制了 ()A监督权 B内阁 C票拟权 D批红权27据清史稿记载,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军机处的设置28军机处成立后,政令经由军机处直接发出,称为廷寄;部院各方的公文也直接送到皇帝的手中,称为折本,不再经由内阁。这表明 ()内阁已形同虚设 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

12、固A BC D29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削弱地方权力A BC D30“雅典公民并不是自己财产的主人,当他拈阉被指定要造一艘船,或建立一支戏剧歌队时,他必须毫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的财富;他不是自己身体的主人,因为三十三年间他必须服役于国家;他不是自己言语和情感的主人,因为任何人都可以随时审判他是不是合格的公民”据此材料分析当时雅典的( )A民主政治尚未形成保护公民权利的机制 B公民私有财产实际上为城邦所有C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民主政治 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二问答题(共50分)1.秦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4分)并评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8分)2.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4分)作用(4分)3.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8分)评价科举制度(6分)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6分)5.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条件及评价(10分)高一历史月考答案 选择题 1-5 CAAAA 6-10CBBAB11-15CBDBB 16-20CAABB 21-25ADBAA 26-30 D DDCA问答题: 略- 7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