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62436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2019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练习(含解析)岳麓版选修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5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1下列表述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客观背景的是()A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C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D孝文帝有卓越的胆识和远见解析:D项属于主观条件。答案:D2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分配解析:北魏颁布的均田令内容之一是把国家控制的荒地分配给农民,故答案为C项。答案:C3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

2、社会现象是()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解析:孝文帝改革时,推行三长制,强化对地方的控制。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这样,使地方的组织得以健全并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宗主督护制,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缓和了社会矛盾。故应选C项。答案:C4下表中,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鲜卑姓拓跋丘穆陵步六孤贺赖孤独汉姓元穆陆贺刘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C改鲜卑人为汉人D消灭了鲜卑陋习解析:该表所显示的是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政策的一个方面改用汉姓。此措施进一步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过程。答案

3、:A5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北朝的强盛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帝国的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作者旨在强调()A北朝统治政策缺乏稳定性B北魏因改革成为了强大帝国C隋唐统治重创了士族势力D孝文帝改革有重大历史进步性解析:材料强调北朝在“交替的胡化和汉化”中,积蓄了体制的力量,实现了历史的进步,故D项正确。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诸州刺史牧民之官,自顷以来,遂各怠慢,纵奸纳赂,背公缘私。致令贼盗并兴,侵劫滋甚,奸宄之声屡闻。”魏书高祖纪二材料二丁卯,诏曰:“置官班禄,行之尚矣;自中原丧乱,兹制中绝。朕宪章旧典,始班俸

4、禄班禄以十月为始,季别受之。旧律,枉法十匹,义赃二十匹,罪死;至是,义赃一匹,枉法无多少,皆死。仍分命使者,纠按守宰之贫者三载一考,考即黜陟,上上者迁之,下下者黜之,中中者守其任。”资治通鉴永明二年材料三受禄者无不局(恐慌害怕),赂殆绝。然吏民犯他罪者,魏主率宽之,疑罪奏谳(审核)多减死徙边,岁以千计。都下决大辟(判处死刑),岁不过五六人;州镇亦简。魏书刑罚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析,北魏出现了什么社会问题。导致这种社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解决材料一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北魏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答案:(1)社会问题:吏治日益腐败,

5、社会矛盾尖锐,百姓奋起反抗。原因:北魏官吏原无俸禄,导致官吏贪污盛行,任意搜刮百姓。(2)措施:制定俸禄制(班禄制),严厉整顿吏治;对官吏实行任期考核制度。作用:使吏治好转,社会矛盾缓和,政局安定,农民安心生产,北方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为以后的改革创造了有利局面。基础巩固1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这反映了北魏当时()A阶级矛盾尖锐B民族矛盾尖锐C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D汉族内部矛盾激化解析:题干的大意是,每次战争时,鲜卑贵族都强迫他族人民冲锋在前。这反映的是当时尖锐的民族矛盾。答案:B2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

6、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C农民只需向国家交纳赋税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均田制的概念。公元485年,北魏政府颁布均田令,按性别、年龄把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分配给农民,不触动地主的原有土地。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租税,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由此排除A、C两项。均田制下的露田是国有土地,不得买卖;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但限制买卖,由此排除B项。均田制实行的前提是国家掌握一定数量的无主荒地,对这些荒地进行重新分配,故答案为D项。答案:D能力提升3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A整顿吏治 B与汉

7、族通婚C迁都洛阳 D推行均田制解析:封建化是指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汉化。A项不是封建化措施;B项是汉化措施;C项不是具体的汉化措施,只是体现了政治中心迁移对鲜卑封建化的推动和影响;D项是封建化的根本措施,采用了汉族的生产方式。答案:D4下图是北魏鲜卑族的“扬场图”和“耕牛图”的墓葬壁画,由此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鲜卑族生产方式的农耕化鲜卑农民特别注意精耕细作和耕作的实效性都市繁华,商业活跃各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A BC D解析:“扬场图”和“耕牛图”反映了农业方面的生活场景,这说明正确;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鲜卑族原来以游牧为主,原来生产方式农耕化,这是与中原汉族人

8、民经济交流的结果,故表述也正确。答案选C项。答案:C5独孤云是北魏孝文帝统治后期一名年轻的朝廷官员,下列行为将导致他受到惩处的是()A公然穿戴汉人样式的冠服B用鲜卑语与同僚交谈C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姓刘D娶汉族士族地主之女为妻解析:A、C、D三项均是孝文帝汉化措施。B项违反了禁止30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语的规定。答案:B6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龙门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这反映了()A佛教的传入 B疆域的扩大C民族的融合 D全国的统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政策中“汉化”措施的影响。审题时抓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这个时间概念和“呈现汉化的风格”这一关键语句。答案:C7北魏孝文

9、帝改革与下列哪种历史现象互为因果关系()A长期分裂 B民族融合C统一北方 D阶级矛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过程和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两大历史特征之一就是民族的大融合,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正是这一趋势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而改革又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从这一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民族大融合趋势既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因,又是改革之果。答案:B8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潮流,该潮流的发展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巩固了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D为结束分裂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解析:

10、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中国政治格局的变化”。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各少数民族的封建化,缓解了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这就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答案:D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安世乃上书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魏书传材料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盖帝优于文学,恶本俗之陋,欲以华风变之,故不惮为此举也。然国势之衰,实始于此。”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地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请回答:(1)材料一中认为均田制推行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2)你同意材料二中哪位史学家

11、的观点?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结合均田制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来回答。第(2)问如果同意赵翼的观点,则结合改革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史实回答;如果同意黄仁宇的观点,要结合改革对中国统一的积极作用加以说明。答案:(1)原因:豪强地主兼并土地。作用: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等。(2)观点一:同意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灭亡源于“汉化”政策。依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造成了鲜卑族内部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

12、,最终导致国力日衰。观点二:同意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依据:“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10改革是促进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关于社会转型:一是指体制转型;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有人认为“对于鲜卑族的灭绝,孝文帝有责任,因为是他将鲜卑族的一切符号抹去,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1)据材料一,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的社会转型。(2)以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为标准评价材料二的观点。答案:(1)转型:经济上,废井田,奖励耕织,推动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奖励军功,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促使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度过渡。(2)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强了北方民族大融合,鲜卑族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对孝文帝改革不应该否定,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6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