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03446178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局部 绪论一 单项选择题1、有关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B ) A. 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B. 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C. 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的一个方面; 2、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 化学物质; B. 化学污染物; C. 化学污染物与环境背景构成的体系; D. 环境 3、下面关于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关系较为常见的是: ( C ) A. 先迁移, 后转化; B. 先转化, 后迁移; C. 迁移和转化结伴而行; D. 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4、以下哪个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C ) A. 物理因素; B. 生物因素; C.

2、 化学因素; D. 环境因素.5、可能引起污染物累积的迁移过程是( D )A. 机械迁移; B. 物理-化学迁移; C. 干、湿沉降; D. 生物迁移。6、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的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 A A 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 B 海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C 森林面积减少,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D 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7、将以下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连接起来氟里昂等排放物 酸雨砍伐森林 土壤和水污染核污染 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 臭氧层破坏大量使用农药 土地沙漠化8、工业污染外,消费污染越来越严重,以下属

3、于消费污染的是:A.排放污水; B. 使用塑料制品; C.家庭汽车; D.家庭燃煤; E. 使用含氟冰箱; F. 乱扔废弃物. G. 尾气排放.9、世界环境日为_A_。 A.6月5日; B.7月5日; C. 5月6日; D. 3月22日.10、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_C_。A. 50-60%; B. 30-40% ; C. 80-90%; D.90-100%;二 多项选择题1、以下哪些是环境问题 A B C D E A. 物种多样性减少; B. 城市大气污染 C. 河流湖泊污染 D. 能源枯竭; E.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F.大量儿童失学2、以下哪

4、些是环境污染( A B C D ) A. 核泄漏; B. 富营养化; C. 汽车尾气 D. 中等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3、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B C D F A. 污染物质的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 B. 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C. 污染控制技术; D. 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最终归宿; E. 化学物质在烧瓶中的反响; F. 化学物质的生态效应.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过程主要有( A B C ) A. 机械迁移; B. 物理-化学迁移; C. 生物迁移; D. 光化学降解;5、土壤中的化学污染物有( ABC ) A. 肥料; B. 农药; C. 重金属; D. 石油; E. S

5、O26、化学污染物的环境效应与危害包括( A B C D E F G )A. 毒性; B. 腐蚀; C. 氧化反响性; D. 耗氧性; E. 富营养化; F. 破坏生态平衡; G. 三致效应.三 判断题1、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2、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中所有的化学物质; 3、向环境中排放了污染物便产生了环境污染; 4、广义的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5、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即谓之污染物的迁移。 6、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谓之污染物的迁移。 四 名次解析1、环

6、境问题 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开展的各种现象 2、环境污染 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生产和生活的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态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和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们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的物质产生有害影响者。 补充书:环境污染具体说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动植物的污染,并到达致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不适当干扰和破坏,不可再生资源被滥采滥用,以及因固体废弃物、噪声、振动、恶臭、放射线等造成对环境的损害。 3、环境化学 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主要是应用化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质 在生态环境中的来源、

7、转化和归宿,故也称环境污染化学。 补充:1广义的环境化学还包括用化学方法、原理和技术来分析、监测和治理控制环境污染,分为: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化学物质的生态效应近年四个方面。 2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生态效应、人体健康效应及其它环境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4、化学污染物 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与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又可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 五、简答题1、广义的环境化学和狭义的环境化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主要是应用化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化

8、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质在生态环境中的来源、转化和归宿,故也称环境污染化学。广义的环境化学还包括用化学方法、原理和技术来分析、监测和治理控制环境污染,分为: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化学物质的生态效应近年四个方面。2、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答: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并非环境中的所有化学现象,而是被确认为污染物质的那些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实质是由污染物及环境背景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特点: 多组分、多介质和多变的复杂开放体系 化学污染物质的浓度偏低 (ppm、ppb、ppt) 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来说明宏观的环境问题,从深层的机制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综合性强,

9、涉及方方面面的学科领域 应用性强,涉及的是与人类生存开展息息相关的问题。 补充:书1环境化学研究的所对象是一多组分、多介质、多相变的开放性复杂体系 2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低,一般只有mg/kg或g/kg级水平,甚至更低。 3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迁移转化速度快,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4影响环境中化学变化的因素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机械等。 5环境中发生的一切过程都是自发的,不可逆的,污染物与所处介质间往往处于不平衡状态,单用化学热力学来处理这类体系的变化有可能远离实际情况。3、请举例说明各个环境单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答:水体 有害金属Cd,Cr,Cu,Hg,Pb,

10、 Zn 有害阴离子 CN,F,Cl,Br,S,SO4等 营养物质 NH,NO,NO,PO4等 有机物酚、醛、农药、外表活性剂、多氯联苯、脂肪酸,有机卤化物等 放射性物质H ,32P ,Sr ,I ,Ce ,Th, U大气 SO2,NOx,CO,Pb化物,悬浮物等土壤 农药、肥料、重金属4、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有哪些? 答: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5、当前人类生存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1大气污染 2臭氧层破坏

11、 3酸雨 4水资源污染 5土地荒漠化6绿色屏障锐减森林 7垃圾大量积存 8物种濒危 9人口激增10温室效应 11海洋污染第二局部 大气环境化学一 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大气和空气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 A.大气就是空气的另一种说法; B.空气是大气的一局部; C.大气是空气的一局部; D.两者完全没有关系.2、以下关于逆温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A ) A. 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B. 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C. 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D. 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现象.3、大气稳定度是指( B ) 的运动状态; A. 大气; B. 污染气团

12、; C. 空气;4、以下可引起的光化学的光为( A )A. 体系吸收的光; B. 体系反射的光; C. 月光; D. 太阳光.5、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A )A.NO2 B.O3 C.HCHO D.HNO2 E.SO2 F.ROOR6、发生光化学烟雾的气象条件是( C ) A. 强光照, 湿度高, 高风速, 逆温, 高温; B. 弱光照, 湿度低 , 低风速, 逆温, 低温; C. 强光照, 湿度低, 低风速, 逆温, 高温; D. 弱光照, 湿度高, 高风速, 逆温, 低温;7、光化学氧化剂是指能将I-氧化为I2的物质,但不包括( C ) A.PBN; B.H2O2 C.NO2

13、D.ROOR.8、光化学烟雾的特点是( D ) A.日落后开始, 次日上午到达最强, 中午渐弱; B.白天中午开始, 下午太阳落山前到达最大, 晚上逐渐消失; C.在一天的任何时间里持续进行; D.白天早上开始, 中午最强, 下午以后逐渐消失.9、在光化学烟雾中,以下的成分中会随时间出现锋值后再下降的是( D ) A.烃类 B.NO C.NO2; D.PAN;10、光化学反响的引发反响是( C ) A.O3 的解离 B.烃类化合物与HO2的反响; C.NO2光解生成原子O D. 烃类化合物与O3的反响;11、现在大多数人将pH 为 ( C ) 作为酸性降水的界限. A.7.0; B.6.5;

14、C.5.6; D.4.5.12、大气颗粒物可吸入粒子的粒径范围为 B A.2.5m; B.10m; C.2.5 10m; D.10m.13、大气颗粒物粗粒子的粒径范围为 C A.2.5m; B.10m; C.2.5 10m; D.10m.14、地球大气臭氧层集中在离地面2030km以上的平流层,它消耗太阳向地球辐射的紫外线能量的99%。近年来,臭氧不断减少,在两极出现了臭氧空洞,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患者明显增加,海洋生物减少。这是由于过量紫外线照射 C A.引起空气发生化学变化 B.产生杀菌消毒作用 C.诱发动植物的基因突变 D.造成病毒感染15、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B A.二

15、氧化碳能辐射红外线 B.二氧化碳能吸收红外线C.二氧化碳能反射红外线 D.二氧化碳能透射红外线16、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含有大量的 C A SO2 B NO2 C CO2 D CO17、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对地球外表辐射量的增加,从而使全球皮肤癌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A.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烷烃 B.人们在炼钢时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高炉煤气C.石油炼制厂排放了大量的甲烷、氢气 D.硝酸、硫酸工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18在本世纪60年代,一些工业兴旺国家的城市都发生过烟雾事件,并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死亡。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A.汽油的不完全

16、燃烧 B.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 C.白色塑料垃圾的漂浮 D.金属矿物的冶炼19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C A.改进能源结构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大量使用催化剂 D.提倡植树种草20酸雨是指pH _C_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A. 6.0; B. 7.0 ; C. 5.6; D. 5.0;21. 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_ _A_ 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AO3 ; B. NO2; C. 碳氢化合物; D. SO2 .22.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_ _D_。A.寒冷的夜间; B.多云的冬季; 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二 多项选择题1、

17、造成大气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是( ABC )A. 地球旋转作用; B. 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的差异; C, 臭氧层的存在; D. 全球变暖; E. 环境污染.2、在大气的4个垂直分层中, 其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AC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散逸层.3、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边界流动层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出现如下情况( ABC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 只能大于零.4、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包括( ABC )A. 空气的机械运动; B. 天气形势; C. 地理形势; D. 城郊风.5、大

18、气中常见的自由基包括( ABEF ) A. HO. B. HO2 C. O. D. Cl E. R. F. RCO.6、光化学反响中电激发态分子可发生的变化有 ABC A解离; B发荧光; C. 发磷光; D.吸收光.7、以下属于光化学烟雾的一次污染物的有( AD ) A. 碳氢化合物; B.O3; C. NO2; D.NO;8、以下属于光化学烟雾的二次污染物的有( CDEG ) A. CO; B. CO2; C. O3; D. PAN, PBN; E. RCHO; F. 烃类; G. 硝酸盐; H. NO2.9、以下物质会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包括 ABD ACO2; B. CH4; C. 颗粒

19、物; D.N2O.10、以下物质会造成臭氧耗竭的物质包括( ABC ) A. NOX; B. 氯氟烃; C. 哈龙; D. SO2.11、在我国重庆地区,在1982年入夏后连降酸雨,雨后某夜,2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后枯死。试分析原因。 ABCD A酸雨会削弱植物的光合作用; B. 酸雨破坏了叶细胞的通透性,使水分流失。C酸雨淋降破坏叶面腊质,影响叶片呼吸代谢; D酸雨使叶面温度升高.三 判断题1、海陆风是指白天较冷的空气从海洋流向大陆而形成海风,而夜间那么从大陆吹向海洋; 2、只有波长在100700nm范围内的光才可引起光化学反响; 3、光化学烟雾是复原型烟雾,伦敦烟雾是氧化型

20、烟雾; 4、在光化学反响中,烯烃主要是与O、O3发生加成反响,然后在双键处断裂; 5、在光化学烟雾中,因为HO和HO2参与了NO向NO2的转化, 所以O3才得以累积; 6、正常降水的pH 总是大于7.0; 7、酸雨的形成包括成雨和冲刷两个过程; 8、形成酸雨的核心物质是HNO3和H2SO4,他们通过均相氧化和异相氧化形成酸性物质HNO3和H2SO4,主要的氧化剂是H2O2和O3; 四 填空题1、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2、 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沉降逆温、锋面逆温、辐射逆温。3、 气团的稳定性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干

21、绝热垂直递减率两个因素有关。4、 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溶液的酸碱性、催化剂的类型和相对湿度有关。5、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 HO 。6、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有关。7、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及臭氧(O3)。8、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大气稳定度和风的影响。是风、大气湍流、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9、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10、伦敦烟雾事件是由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引起的。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11、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SO4、NO3、Cl、H

22、COO、CH3COO。五 名词解释题1、大气温度/密度层结 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上的差异,使得描述大气状态的温度、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人们通常把静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密度层结4、城郊风 工厂企业和居民要燃烧大量的燃料,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热能排放,造成市区温度比郊区高,即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上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四周郊区的冷空气向城市流动,形成城郊环流。5、光化学反响 一个分子、原子、离子或自由基吸收光子以后引起的反响;例 NO2+hr NO2 NO+O一般式: A+hr A B 6、自由基 在

23、原子或原子团外层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其氧化能力较强,易得到电子。7、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响而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次污染物如O3、PAN、硝酸等,这些反响物一次污染物和产物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8、酸沉降 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9、雨除 被去除物参与了成云过程,作为云滴的凝结核,使水蒸气在其上凝结,云滴吸收空气中成分并在云滴内部发生液相反响10、冲刷 指在云层下部即降雨过程中的去除11、温室效应 由于大气中浓度不断增加的一些气体如CO2,CH4等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球外表温

24、度 特别是北半球不断增高的现象。大气具有易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拦截地表向外放出长波辐射的作用,而使地球外表温度升高的现象。六 简答题1、举例说明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大气污染迁移的因素:1空气的机械运动。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而稀释,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升至高空。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 2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 下沉逆温:由于大气压分布不均,在高压区里存在着下沉气流,由此使气温绝热上升,于是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现象。 海陆风:白天陆地上空的气温增加得比海面上空快,在海陆之间形成指向大陆的气压梯度,较冷的空气从海洋流向大陆而生成海风。

25、夜间却相反。对污染物的影响:循环作用和往返作用。 城郊风:工厂企业和居民要燃烧大量的燃料,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热能排放,造成市区温度比郊区高,即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上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四周郊区的冷空气向城市流动,形成城郊环流。 山谷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一种局地环流。2、大气中重要的吸光物质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基又有哪些,举出一些自由基形成的反响式?答: 大气中的主要吸光物质:NO2、O3、SO2、HONO、H2O2、RONO2、RONO、RCHO、RCOR NO2对流层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No.1的光吸收特性NO2在290-410nm内有连续吸收光谱,波长在300-370nm之间有90%

26、的NO2吸收光子分解为NO和O; HNO2No.2,可吸收300-400nm范围的光谱; O3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有三个吸收带:200-300nm最强的吸收在254nm、300-360nm、450-850nm HCHO也很重要,能吸收290-360nm的光; SO2有三个吸收带:340-400nm , 240-330nm(较强), 240-180nm(很强); 但SO和O之间键能为564.8kJ/mol,相当于218nm,所以在对流层中它不能光解,而是形成二种激发态的SO2,该物质在污染大气中可发生许多反响。 ROOR在300-700nm有微弱吸收,其中O-O键能为143kJ/mol,C-O键能

27、为350kJ/mol,其中C-C键能为344kJ/mol,C-H键能为415kJ/mol;所以ROOR+ h RO+RO 大气中的自由基有RO、OH、RO2、HO2、RCO、RCOO、RCOOR、R、H等,其中最重要的是OH和HO2 OH的来源书127 131页1) O3 + hv ( 320nm) O2+O(D)=0.88 - 1.00 10% O(D)+H2O 2OH2) HONO + hv ( 400nm) OH + NO= 0.88 - 1.00 H2O2 + hv ( 360nm) OH+OH HO2的来源 HCHO + hv (290nm; CX3CHO + OH CX3CO +

28、H2O; CX3CO CX3 + CO; CX3CO + O2 CX3C(O)OO; CX3COOO + NO CX3COO + NO2;CX3COO CX3+CO2 ;CX3 单卤代甲醛或双卤代甲醛。 对流层中,卤代羰基化合物COF2 、HCOF、COFCl和乙醛基卤化物CF3COCl、CF3COF等可以通过雨除和云水或气溶胶外表水的水解反响生成卤代有机酸或卤代氢和CO2等非均相过程而去除。如由CF3COF和CF3COCl水解产生的CF3COOHTFA的大气去除主要是雨除,TFA将来可能对湿地环境产生影响,而HFC134a,HCFC 123及HCFC124在大气中都将产生TFA,它们的工业应

29、用前景有待于深入研究。 CF3COXg CF3COX(aq); CF3COX(aq) + H2O CF3COOH(aq) + HX(aq) COX2(g) COX2(aq); COX2(aq) + H2O CO2(aq) + 2HX(aq)3在平流层中,HCFCs和HFCs除了与OH反响外,还能与O1D反响,但对于大气寿命长达几十年的化合物,O1D反响才显重要 ;对于HCFCS,紫外光照也很重要;对于HCFCS化合物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Cl原子,紫外光解反响才能与OH反响竞争。4某些大气寿命长的HCFCs和HFCs能进入平流层,它们在平流层中能降解产生F原子,F与O3反响较Cl与O3反响快得多,

30、FO与O反响也很快,但F 与 CH4、H2O反响生成化学性质非常稳定HF,产生竞争,因而F原子催化循环的反响链不可能很长,不会造成O3的破坏。F3COOCF3OOO+ NO FNO F=290-340nm; F+ O3 FO+ O2; FO+O F+ O2总反响:O+O3 2O2 5CF3Ox自由基CF3O和CF3O2是含有CF3基团的HCFCs和HFCs大气化学反响的中间产物,能在平流层参加O3催化破坏过程,破坏机理类似于HOx自由基,CF3O与O3的速率常数k小于510-14cm3.mol-1.s-1298K,CF3O2与O3反响的速率常数k上限为110-14cm3.mol-1.s-129

31、8K,CF3O与NO反响生成COF2和FNO,该反响是CF3O的永久性汇,FCOO、FCOOO等与NO反响,生成CO2和FNO,作为永久性汇,根据速率常数值和平流层中NO及O3浓度值,可以估算出FCOx自由基对对O3的破坏并不重要。5、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二氧化碳CO21燃料2改变土地的使用砍伐森林甲烷CH41生物体的燃烧2肠道发酵作用3水稻一氧化二氮N2O1) 生物体的燃烧2) 燃料3) 化肥臭氧(O3) 光线令O2产生光化作用一氧化碳(CO) 1) 植物排放2) 人工排放交通 运输和工业氯氟碳化合物(CFCs) 工业生产二氧化硫(SO2) (1) 火山活动(2) 煤及生物体的燃烧

32、第三局部 水体环境化学一 单项选择题1、天然水的pH 范围是( A )A.5 9 ; B.6 8; C.4 10; D.6 7.2、正常水体中,氧化复原电位的决定体系是( B ),而污染水体中, 决定电位体系又是( A ).A. 有机物体系; B. 氧体系; C. 硫元素体系; D. 碳元素体系.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A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 Cd B. Hg C. Pb D. As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B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 Cd B. Hg C. Pb D. As5、联合国已将每年的_ C _定为“世界水日,提醒人们注意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A. 4.22

33、 B. 3.28 C.3.22 D. 6.226、海水中Hg2+主要以_ A_ 的形式存在。 A. Hg(OH)2 , HgCl2 B. HgCl2 , HgCl3- C. HgCl42- D. HgCl3- , HgCl42-7、以下各种形态的汞化物,毒性最大的是_ _A _。a) Hg(CH3)2 b) HgO c) Hg d) Hg2Cl28、重金属污染最大的特点是( A、C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 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 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9、以下哪些重金属不能被烷基化( B )A. Hg; B. Cd; C. As; D. Pb二 多项

34、选择题1、天然水的根本组成包括 ABCD A金属离子; B. 气体; C. 水生生物; D.颗粒物.2、天然水的常见离子中,造成硬度的是( FG ),与碱度有关的是( BMN ), 酸根离子又有( CDH )。 A.H+, B.OH-, C.SO42-, D.NO3-, E.Na+, F.Ca2+, G.Mg2+, H.Cl-, M.CO32-, N.HCO3-4、以下方法中,可以控制矿山酸性废水形成的有( ABCDE )A. 封闭废矿井,或向其中充入惰性的氮气; B. 将流过矿井的地面水旁引到别处;C. 用化学杀菌剂杀灭铁细菌; D. 引进能与铁细菌发生拮抗的其他微生物群;E. 向水中参加过

35、量的三价铁盐,可抑制生金菌的生长。5、吸附机制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ACD )A. 外表吸附; B. 化学吸附; C. 专属吸附; D. 离子交换吸附.6、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有( AB ) A.外表活性剂; B.增净剂; C. 漂白剂; D. 抗腐蚀剂; E. 泡沫调节剂; F. 酶.7、外表活性剂的辅助成分有( CDEF )A.外表活性剂; B.增净剂; C. 漂白剂; D. 抗腐蚀剂; E. 泡沫调节剂; F. 酶.8、外表活性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BCD )A.阴离子型; B.阳离子型; C. 非离子型; D.两性.三 填空题1、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 、_ 和 _ 有关。2、腐殖

36、质中不溶于NaOH的局部称为 胡敏酸 ,可溶于NaOH的局部称为_腐植酸_,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局部称为_富里酸_。3、一般认为,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响以_螯合 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那么以 吸附作用_为主。4、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 氧体系 。5、当水体pH处于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是_二甲基汞_。6、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_ 物理过程_、_物理和物理化学过程_和_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_.四 名词解释酸度 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碱度 指水中能与强酸起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分配系数 有机污染物在固相悬浮颗粒物或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浓度之比有机污染物在土

37、壤(沉积物)与水之间的分配 Kp=Cs/Cw间接光解 又称为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如腐殖质等被阳光激发,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响;生长代谢 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共代谢 另一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和能源,必须由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的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生物富集 生物通过取食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生物放大 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取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

38、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示。有些物质只能沿食物链传递,不能沿食物链放大,有些物质既不能沿食物链传递,也不能沿食物链放大。因为食物链的复杂性和物质对吸收、消除等的差异。生物浓缩积累 生物从周围环境中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四 简答题1、天然水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答:天然水的主要组成:1颗粒物 2金属离子 存在形态与毒性关系,较少以简单离子的形态存在,多以沉淀、配合、化 复原等反响最后到达稳态平衡 3气体:O2DO,CO2,H2S等。 4水生生物2、简述有机配位体对水体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答:水溶液中共存的金属离子和

39、有机配位体经常生成金属配合物,这种配合物能够改变金属离子的特征从而对重金属离子的迁移产生影响,起通过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影响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来实现。3、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水体中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特点难分解、易富集、植物对各种金属的需求的差异很大、生物效应明显、污染危害与存在形态有关。影响因素:悬浮物对金属的吸附作用、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水体PH五、问答题水体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发生

40、在海域时叫赤潮,发生在湖泊时叫水华。危害:1 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 2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3 影响水体的溶解氧 4 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 5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本钱 6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湖泊水体中各种生物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一旦水体受到污染而呈现富营养状态时,水体的这种正常的生态平衡就会被扰乱,某些种类的生物明显减少,而另外一些生物种类那么显著增加.这种生物种类演替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 措施: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制订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 根据湖泊水环境磷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实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制

41、地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生物性措施: 是指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这一自然过程到达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目的的方法. 工程性措施: 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等. 化学方法: 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等.对那些溶解性营养物质如正磷酸盐等,采用往湖中投加化学物质使其生成沉淀而沉降.而使用杀藻剂可杀死藻类,这适合于水华盈湖的水体.藻类被杀死后,水藻腐烂分解仍旧会释放出磷,因此,死藻应及时捞出,或者再投加适当的化学药品,将藻类腐烂分解释放出的磷酸盐沉降.第四局部 土壤环境化学1、土壤圈:处于岩石圈最外面的一

42、层疏松的局部,具有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还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的物质的能力。主要元素 O、Si、Al、Fe、C、Ca、K、Na、Mg、Ti、N、S、P等。2、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其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产物,由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构成。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是土壤形成的标志,土壤肥力的表现。土壤水分:来自大气降水和灌溉土壤中的空气:成分与大气相似,不连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3、土壤具有 缓和其酸碱度 发生剧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响

43、的相对稳定,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4、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 细菌 组成的生物群体。5、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层次,分别为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6、土壤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隐蔽性、潜在性 和不可逆性。7、岩石化学风化分为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三个过程。8、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两大类。1活性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2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经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

44、壤溶液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根据测定潜性酸度的提取液不同,可分为代换性酸度、水解性酸度:代换性酸度:用过量的中性盐KCl、NaCl等) 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Al3+离子交换。用强碱弱酸盐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可将土壤胶体吸附的H+、Al3+离子代换出来,同时生成弱酸,此时测定该弱酸的酸度称水解性酸度。一般水解性酸度高于代换性酸度,代换性酸度只是水解性酸度的一局部。吸附性铝离子Al3是大多数酸性土壤中潜性酸酸主要来源,而吸附性氢离子那么是次要来源。潜性酸度远大于活性酸度。10、影响阳离子交换吸附的因素:电荷数,离子半径,水化程度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

45、量不同,不同种类的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顺序: 有机胶体 蒙脱石 水化云母 高岭土 水合氧化铁、铝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土壤胶体中SiO2/R2O3比值越大,阳离子交换量越高pH值下降,阳离子交换量降低11、土壤的缓冲作用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和其它有机酸及其盐类,构成很好的缓冲体系。a土壤胶体的数量和盐基代换量越大,土壤的缓冲能力越强;b代换量相当时,盐基饱和度越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越大;反之,盐基饱和度减小,土壤对碱的缓冲能力增加。 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带有OH-基的铝离子容易聚合,聚合体愈大,中和的碱愈多, pH 5.5,Al3+失去缓冲作用。一般土壤缓冲能力的大

46、小顺序是:腐殖质土黏土砂土。12、土壤污染:当各种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并破坏了土壤的功能和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称为土壤污染来源:1污水灌溉;2固体废弃物污染;3大气沉降酸雨、放射性元素、有机污染物;4农业污染农药、化肥污染的类型: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有害生物污染;其它污染如酸雨特点:隐蔽性、累积性、复杂性危害:影响植物生长、影响土壤微生物、危害土壤动物、污染水体、食物和大气13、影响土壤酸碱性主要有氧化作用和复原作用,其中氧化作用使土壤 酸性增加。14、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不同种类的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不同,同种植

47、物由于其分布和生长的环境各异可能表现出对某种重金属有明显的耐性。1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系化学性状、原生质泌溢等作用限制重金属离子的跨膜吸收。2重金属与植物的细胞壁结合,而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3酶系统的作用。耐性植物中酶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仍能维持正常水平,此外在耐性植物中还发现另一些酶可被激活,从而使耐性植物在受重金属污染时保持正常代谢过程。4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使重金属以不具生物活性的无毒螯合物形式存在,降低了重金属离子活性,从而减轻或解除其毒害作用。15、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答:控制农药的适用合理适用化学肥料加强污染物的监测和管理排土、客土改进施加抑制剂16、以下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因素是:PH降低、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改变氧化复原条件17、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可分为 静电吸附 、离子交换吸附 和 专属吸附。18、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有 树脂 、腐殖质、腐黑物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