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国、日本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03423094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德国、法国、日本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德国、法国、日本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德国、法国、日本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德国、法国、日本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法国、日本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德国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德国高速铁路属客、货混运型,且隧道约占线路长度的1/3。因此,隧道的行车安全成为德国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的重点。德铁制定了非常严格有效的防措施。例如:禁止无加固和防护措施的货物列车或装有危险货物的列车驶入隧道;尽可能减少客、贷列车在隧道交会,并要求限速运行;专门制造了两列隧道救援列车,随车带有医疗卫生救助设备,并同地方政府共同组织消防、救援队,当出现意外事故时,能与时进行抢救。此外,在高速新线上也采用了新型防灾报警系统MAS90,除可监督线路装备的运用状况外,还可识别和与时报告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与移动设备发生破损的情况。该警报系统在全线南、北、中段设有中

2、央控制单元(SZE),相互连通;每个SZE又连接若干设在沿线总站信号楼的各种报警和记录单元(MRE),并与之进行信息和命令交换。MRE承受安装在沿线的探测报警仪器采集的信息。这些探测报警仪器主要有:HOA903型热轴探测器;LSMA隧道气流报警器(在长度大于1.5 km的隧道安装);WMA风测量仪(在所有桥梁上安装);BMA火灾报警仪;沿线设置防护开关;隧道口坍方报警信号装置(EMA);隧道两端与隧道每1 000 m(早期600 m)设置应急(NR),仅需扳动手柄就可打开箱,紧急呼叫的信息具有绝对优先权。德国的计算机辅助列车监控(或称行车调度LZB)系统,可起到安全调度功能。图为德国新建高速铁

3、路防灾报警系统配置示意图。 图 德国新建高速铁路防灾报警系统配置图探测设备:HOA热轴探测设备;WMA风力测量报警设备;LSMA气流报警设备;BMA火灾报警设备;EMA塌方报警设备;Whz道岔加热设备。处理设备:ZSE集中控制单元;MRE报警显示和记录装置。BFA、BFB、BFC:车站A、B、C。法国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法国高速铁路创造了当前世界上轮轨系交通的最高试验速度515.3 km/h,运营最高速度达到300320 km/h。虽然发生过行车事故,但未造成旅客伤亡,这应归功于其无所不包的安全保障技术。法国高速铁路采用了以机车信号为主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在型号为,TVM430的列车

4、自动控制系统(ATC)中,除完成列车速度自动控制外,增加了设备状态和自然环境检测、报警子系统,进一步强化了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功能。包括列车自动检测(轮轴不转或防滑系统双重故障,万向节的失衡和断裂,转向架的稳定性能检测)、接触网电压检测、热轴检测、降雨监测、降雪监测、大风监测、立交桥下落物监测7个子系统装置。法国高速铁路沿线设有防护开关和应急,法铁还和国家地震局在地中海线设置了地震监测系统。 图 新干线安全设备控制关系示意图英法海底隧道的安全工程,是作为一个特殊问题考虑的。隧道总长50.5 km,海下部分长38 km,从设计到建成投入运营的各个阶段中,突出考虑了隧道火警与紧急安全救援系统。首先确

5、定了可能出现的主要危险项目:地震、洪水(涌水)、停电、运送危险物品、火车相撞、列车脱轨、火灾、恐怖活动与综合危险等。为防止以上灾害的发生,从设计、防灾装备、材料选择、供电、通风系统、通讯、调度指挥诸方面作了仔细的安排。如在50 km的隧道,安装了31个火情检测设备对隧道的空气质量连续进行分析,一旦发生火情可起动自动灭火系统,并与车上互通信息,确保发生紧急情况下的旅客安全。此外还备有火灾发生后旅客可在2。3 min安全撤离措施,着火车厢采取灭火、与火源隔离、将车辆撤离火场等措施。海峡隧道高速铁路是一条客货混运线路,为此增添了新的设施。如运送汽车采用特种穿梭列车运送车辆和乘务人员;列车采用特殊防火

6、材料制造,即使在高温下也无;癣和不放或少放有毒气体。通道设置正常通风和事故(火灾)紧急通风两套系统,并具有适应隧道风流向和风压瞬变的调节特性。这些措施都是建立在过去事故的经验与其分析研究基础上的。在海峡隧道工程的每一个设计和施工阶段,都要进行安全方面的评估。所以当1996年隧道穿梭列车上的汽车发生严重火灾时,无人员伤亡并很快控制了局势,但是这次重大事件也暴露了很多应变中的问题。日本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车务在线 更新时间:2007-2-14 11:17:12 日本是一个灾害多发国家,台风、暴雨、大雪、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新干线自1964年10月开业至今,保持着无一乘客伤亡的优异成绩。每

7、天运行列车750列,运送旅客75万人次以上,列车晚点平均小于1min,首先应归功于日臻完善的防灾安全保障体系。(一)沿线灾害监测与管制措施1.地震监测与运行管制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除在沿线(大部分在变电所)设置加速度报警检测仪与显示用地震仪外,东北、上越、长野新干线还沿海岸线设置地震监测系统,以便提前检测到40 Gal以上的地震波。东海道和山阳新干线由于距东海与关东地震区很近,则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地震P波早期监测警报系统(UrEDAS)”,利用沿线地震报警仪(设定40 Gal)和M(震级)(距震中心距)图,对运行管制区域进行判断和管制。图1为日本地震信息系统示意图,图2、图3为发生地震时的列

8、车运行管制围和过程。表1。表3为发生地震时的列车运行管制规则。 图1 日本地震信息系统示意图图2 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围 图3 日本地震发生时的处理过程框图2.风速监测和运行管制在易发生强风与突然大风的高架桥、河川等地安装风向风速仪,其信息在中央调度所的显示盘上或CRT上显示(Cathod Ray Tube是调度员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电脑互相交换情报的人。机装置)。日本对列车运行进行管制的风速值,全部为瞬时风速值。管制标准各地区不尽相同,在设置了挡风墙的地段,对强风进行运行管制的标准可适当放宽。表1 地震发生时列车运行规则(东海道新干线)地震强度行 车 规 则停 车限 速 运 行甲在规定的区间停

9、车在规定的区间限速70 km/h以下,特例30 km/h以下乙在规定的区间停车在规定的区间限速70 km/h以下,特例30 km/h以下丙/在规定的区间限速70 km/h以下,特例30 km/h以下丁/注:(1)“地震强度”是UrEDAS早期监测系统判定的地震烈度。(2)“特例”是指以下情况之一:连续雨量达120 mm以上降雨时发生地震;气温上升,轨温达50以上时发生地震;日落以后(包括浓雾)时发生地震(地震强度丙时除外)。(3)甲、乙、丙、丁系根据震级震中距关系曲线划分的为恢复行车而采取相应措施的4档规定:甲停车后对全线巡检;乙停车后对部分区间巡检;丙停车后,从70 km/h逐步提速;J无停

10、车后规定。表2 发生地震时列车运行规则与其他(山阳新干线)感震器最大值/Gal判定震度运行规则紧 急 巡检提 速停车限 速地面巡检添乘巡检30 km/h70 km/h70 km/h40803以下*感震器监管围70 km/h以下,但判定震度未明确前30 kin/h以下,特例30 kin/h以下无;特例时同“限速”区间设备电气设备4以上感震器监管围30 km/h以下,但有设备与电气人员添乘70 km/h以下,特例30 kin/h以下特例时同“限速”区间设备电气设备电气设备401203以下同上同上设备电气设备电气设备4感震器监管围感震器监管围,有设备、电气人员添乘70 km/h以下,特例30 km/

11、h以下停车区间的特定地点同上设备电气设备电气设备5以上同上同上停车区间同上设备电气设备电气设备120同上同上同上同上设备电气设备电气设备注:“其他”是指工程施工或灾害注意地点,根据养路工长或电力区长的报告确定限速值。“设备电气”指提速时有设备与电气人员添乘。“特例”是指以下情况之一:连续雨量达120 mm以上降雨时发生地震;日落以后(包括浓雾)发生地震,但“*”行的情况除外;气温上升,轨温达50cI=以上时发生地震。此表摘自“日本新干线安全对策概要”(1999年12月日文版)。防止强风灾害,是铁道行业的重要课题。与强风相关的问题与其相互关系见图4。人们关心的是强风可能造成列车的脱轨倾覆,在弯道

12、行驶的车辆主要受到重力、横向振动力、离心力和风压力的影响,它们的合力若落在左右车轮与钢轨接触点之则不会倾覆;合力若正好通过接触点,此时称之为临界倾覆状态,记为危险率D=1.O,见图5;挡风墙fl-算时考虑安全系数,则取D=0.8。表3 发生地震时列车停车后的运行规则(东北、上越、长野新干线)Gal值(沿线)行 车规则紧急巡检停 车限 速徒步巡检添乘巡检80 Gal以下根据调度员的命令恢复运行无无80Gal以上,120 Gal以下超过80 Gal的感震器点两端12 km围,开始供电后30 km/h以下;有设备、电力人员添乘70 kin/h以下。但以下情况30 km/h以下:有碴轨道区间钢轨温度5

13、5以上时发生地震;日落(包括浓雾、大雪)后发生地震时特别规定的区间(实行地面巡检的除外)无对限速区间进行添乘巡检120 Gal以上超过120 Gal时,在感震器动作点与相邻感震器间超过120伽的感震器与相邻感震器间,地面巡检完后70 km/h以下,但以下情况30 km/h以下:有碴轨道轨温55以上时发生地震 对停车区间进行徒步巡检对限速区间进行添乘巡检 图4 关于强风对策研究项目关联框图图5 列车受力示意图日本东北新干线长553 k孟,设置了47段大风限速区间;上越新干线长334 km,设置了21段大风限速区间。在这些限制区设置了风速计,根据风速等级逐级限制车速,警报标准如表4所示。近年来,由

14、于增设挡风墙、不断改善车辆断面而逐渐降低了对列车限速的要求。表4 强风时列车运行管制规则(东北、上越、长野新干线)风速/ms-1一般 区 间设置一定标准的挡风墙区间20风速25列车限速160 km/h以下不限速25风速30列车限速70 km/h以下;也可视具体情况停运列车限速160 km/h以下30风速6412 748停止运行60585348456412 748停止运行605853484510 787B区间特别巡检注:特别巡检是指在轨温达到该规定时,由工区派人到认为有危险的地点(如路肩狭窄处由于路基下沉如厚道床所致,路桥过渡段等),进入第一道防护栅,在邻近线路防护栅外巡检,用目测线路方向、水平

15、等。A、B区间是指有轨缝线路地段纵向稳定系数不同的地点。6.降雪对策、驾驶规则和运行限制 暴风雪形成的雪堆,过高时影响行车安全。日本在风口地段设置防雪栅或防护林,防止在线路和设施上形成雪堆。同时在适当地点应设置防雪崩桩或檐棚,阻止斜坡发生雪崩。列车底架粘附积雪,将造成车下设备损坏,或当积雪融化下落时,威胁线路两侧地面设备和引起道碴飞溅,这些亦应采取相应措施。雪还会影响道岔正常工作。雪害监测设备包括:降雪计、积雪深度计、自动控制部分与除雪(融雪)设备等。7.限界障碍监测主要指因塌方、落石、与公路或既有线交叉、平行地段,可能造成高速线路被侵限事故的监测。日本主要采用栅网、柱式压力感应电缆或光缆式传

16、感器进行监测。(二)特殊地段防灾措施 1.长大隧道的防灾设备为了预防长大隧道的列车火灾等事故,装备以下设备:联络设备、消防设备、照明设备、距离出口显示、接触网特殊供电设备、列车防护开关等。对于海底长大隧道,还装备有火警检测、换气排烟、预防地震等防灾监测系统和涌水监测、隧道壁纵、横向应变监测等设备。2.长大桥梁的防灾措施对河川水位监测,需设置水位计、雨量计。在与公路和既有线平行、立体交叉处,安装必要的限界障碍检测和桥墩防护工程。3.大型车站的防灾大型客运站设防灾中心,其职责是将站防火、防烟设备信息集中处理控制,在非常事态发生时,对旅客进行有效地疏导。主要设备包括:各种感烟、感热(火)探测器,通风

17、、排烟、防火、防烟门监控,通道、出口与滚梯监控,防灾监控台,非常通讯与广播,CRT与图像显示器。车站站台旅客安全与信息设备主要包括:车站广播设备、ITV设备,以与站台防护栏、列车防护开关和旅客问询、导向系统(HC)。(三)列车的防火对策与车上监测装置1.车防火措施包括:(1)严格采用不燃和阻燃材料。表6.7.10列出日本高速车辆防火设计要求。(2)提高客车结构的抗火性,确保火灾初期结构不变形,给疏散旅客提供时间保证。(3)从车辆结构设计上隔断火源、设挡火墙(板),防止或减缓火焰蔓延。门窗设计要有利疏散旅客。(4)每节车厢设有火警报警开关、灭火设施,并设有与司机联络的。2.车上监测装置车上监测装

18、置指集中管理列车运行与监测车上主要设备、重要零部件工作状态的自诊断系统,为车上乘务人员与综合调度中心提供信息。动车上设有故障信息集中与发送装置,显示故障种类和位置,向上一级安全监控系统发送故障信息,并为维修段提供状态数据。该系统本身具有极高的可靠性,监控容主要有:(1)轴温监测;(2)车门控制系统;(3)防滑装置;(4)供电系统(包括接触网诊断);(5)空调系统;(6)制动系统;(7)火灾监测;(8)走行部分监测。(四)安全管理措施1.法律措施日本新干线正式开通运营之前,日本政府与运输省即以法律形式,针对破坏铁路设备与影响行车安全的行为分别颁布了新干线特例法和实施细则。2.防护措施沿线设防护网

19、、防护开关和,设各种安全防护工程与对列车热轴、火警、列车运行状态进行监测。3.线路运行、维修时间带分隔措施避免高速列车运行与线路、供电维修作业交叉干扰和带来不安全因素。4.调度体系和综合安全监控系统新干线将旅客、运输、设备、供电等各系统调度集中一起,将全线信息、传输、控制用的诸设备集中于综合调度中心。日本新干线列车运行管理自动化系统,经历和包括最初的A代列车自动控制CTC列车集中控制ATC数字控制COMTARC计算机辅助运行控制,1995年11月又起用了COSMOS(1)运输计划子系统;(2)运行管理子系统;(3)车辆管理子系统;(4)站作业管理系统(包括车辆基地);(5)维护作业管理系统;(

20、6)信息集中监视子系统(包括灾害信息和设备状态信息);(7)电力系统控制子系统(包括供电、通讯信号设备);(8)设备管理子系统。以上8个子系统通过中央LAN联接以下四大控制装置,完成上述功能。(1)设备信息监视中央装置;(2)供电系统控制中央装置;(3)维修作业管理中央装置;(4)运输计划(设备管理)中央装置。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震给东海道、山阳新干线造成极大损失,使京都以区铁路大面积停运。根据这次教训,除了加强通信联络,改善救护,强化抗震措施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决定建立“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第二综合调度中心”,并于1999年2月投入使用。其设备配置与东京综合调度中心完全一样,一旦东京调度中心受到地震破坏,可以马上启用备用控制中心进行统一指挥。21 / 2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