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400204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四川省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射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

2、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光荣革命”后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18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这样,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这一现象促使英国A. 颁布权利法案B. 确立君主立宪制C. 进行议会改革D. 形成责任制内阁【答案】D【解析】英国颁布权利法案是在1689年,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初,故A项错误;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即是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初,故B项错误;英国进行议会改革应该是工业革命以后,在1832年首次进行,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据

3、材料“18世纪初,英国国王来自德意志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成为惯例”可知,18世纪初,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形成(1721年),内阁取代国王掌握行政权,故D项正确。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立法机构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每州两名,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这一规定主要有利于调和A. 立法与司法的矛盾B.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南方与北方的矛盾D. 大州与小州的矛盾【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主要协调了三对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南方与北方的矛盾、大州与小州的矛盾。根据1787年宪法的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不论州的大小与人口多寡,这样照顾了小州的利益;众议员则根据每州

4、人口比例选出,这样照顾了大州的利益,因此D项符合题意;协调南方与北方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保留黑奴制,但给黑人一部分公民权;协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联邦制的确立,因此排除BC;协调立法和司法的矛盾体现在调和国会与最高法院之间的关系上,故A项排除。3.1875年,法国议会以353对352票通过宪法修正案,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由于共和国不是明确被宣布的,而是含蓄地通过总统的身份和职衔被议会间接地承认的,因此有人戏称它是“从窗缝潜入的共和国”。这反映出A. 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艰难性B. 法国不适合采用共和政体C. 总统行政权受到议会干涉D. 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较弱【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5、,由于议会中君主派势力强大,因而宪法没有明确宣布法国为共和政体,这说明当时法国不同政治派别斗争非常激烈,故A项正确。选项B和史实不符。选项C和题目无关。法国是启蒙运动的发祥地,D项本身错误。4.尼古拉梁赞诺夫斯基在俄罗斯史中写道:“1917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与列宁的活动分不开。列宁在他的四月提纲中采取了极端不妥协的立场。”这个“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指A. 宣布要以暴力方式夺权B. 提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 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D. 提出消灭封建土地制度【答案】B【解析】【详解】“四月提纲”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故A错误。根据题干“极端不妥协”,1917年4月列宁回到彼得格勒,发表著名“四月

6、提纲”,提出“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争取以和平的方式取得政权,即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故B正确。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府才宣布退出一战,故C错误。 题干中“极端不妥协的立场”是强调政治方面的立场,且封建农奴制早已被废除,故D错误。5.工业革命以来,社会主义运动在曲折中发展。下列关于它表述正确的是A. 理论到实践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B. 理想变现实的标志是法国巴黎公社C. 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是俄国十月革命D. 曲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苏东剧变【答案】D【解析】【详解】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是指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由理论到实践是指法国的巴黎公社革命,由理论到现实的标志则是指

7、俄国的十月革命的胜利,故排除ABC;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故选D。6.中国古代农学家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中指出“(汉代)赵过始为牛耕”。但是1923年考古工作者在山西省浑源县李峪村发掘的战国墓葬中出土了一件青铜器牛尊,牛鼻上有环,这被认为是牛耕出现的证据。这说明A. 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 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C. 我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D. 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23年青铜器牛尊发现推翻了“汉代赵过始为牛耕”的记载,说明牛耕最晚出现于战国时期,可能更早,中国牛耕技术历史久远,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到战国时期出现了牛耕

8、,但无法得出牛耕技术始于战国时代;B选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牛耕技术历史悠久,并非主要说明文献记载须经考古发掘佐证;D选项错误,文献史料也有历史价值,并非实物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7.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这里的“它”指的是A. 民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家庭手工业D. 个体手工业【答案】B【解析】“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表明“它”主要是供应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投入

9、市场,而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主要是供应政府以及皇室贵族日常生活用品,不以市场为目的,故B正确;ACD均与“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无关,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结合所学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分析解答。8.下图为唐朝长安城西市行业分布示意图。下图可以反映出当时A. 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B. 商业氛围十分宽松C. 私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D. 农产品商品化进程快【答案】A【解析】从“唐朝长安城西市”“市署”“平准署”中可以看出,市内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市署”“平准署”,西市进行的是封闭式的集中交易,交易区也都是集中在一个四面有墙、开设市门的

10、较为封闭的场所内,这体现了唐朝时政府重视对市场的管理,故A项正确,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后私营手工业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农产品商品化的情况,故D项排除。点睛:本题是个图片型的选择题。这样题目首先从图中找出关键信息,关键信息是材料“唐朝长安城西市”“市署”“平准署”;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关键信息分析四个选项。9.汉高祖的抑商政策主要针对有市籍的中小商人,这类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一般平民低下。这种以中小商人为抑制对象的政策,在汉代曾反复提出,对汉代以后也有一定影响。据此可知,汉代A. 富商大贾未曾作为抑商重点B. 抑商旨在维护封建小农经济C. 都市商业经济长期萎靡萧条

11、D. 商业政策朝令夕改反复无常【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抑制 “中小”商人目的在于维护封建小农经济,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富商大贾也是抑商重点,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商业经济也是繁荣的而非长期萎靡萧,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汉代的商业政策是稳定的而非朝令夕改反复无常,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10.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入,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是指A. 大批洋货涌入中国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控制了中国市场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取代D. 封建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答案】D【解析】【详解】中国自然经济的特点

12、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自给自足,所以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指的是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逐渐分离和日益商品化,故D项正确;大批洋货涌入中国是导致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之一,而非表现,故排除A项;“控制了中国市场”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取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点睛】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11.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发展,有人说它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花”和“柳”分别是指A. 生产技术和新的思想文化B. 国家富强和新的经济因素C. 资本主义和新的工业企业D. 经济体制和新的政治制度【答案

13、】B【解析】洋务运动时期“有心栽花”是指其目的,即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实现富国强兵;“无心插柳”指的是无意发展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发展会冲击封建统治;所以这里的“花”和“柳”应该指的是B;A错在了“新的思想文化”,C错在了“资本主义”,D与洋务运动的史实完全不符,故排除ACD。12.下表是某学者统计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企业形式设厂数资本(万元)资本所占比重官办371007.89.2%官办招商集股6356.43.2%官督商办273.80.7%官商合办301139.910.5%商办4168277.776.4%合计49110855.6100%A. 清政府

14、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C.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产生D. 西方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18951911年间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表中“商办”“官商合办”占了很大的比重,由此可得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故选A项;“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没有涉及与农业所占比重的比较,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情况,排除B项;表格中没有涉及到对民族资本主义干预的信息,无法体现“夹缝”,排除C项;“国内开设厂矿企业的情况”无法得出列强放松经济侵略的信息,排除D项。13.下表是民国时期几类商品所占国内市场比重的变化情况。它说明当时中国项目1920年1936年机器制造

15、品12.9%20.5%手工制造品32.2%25.5%农产品45.4%45.9%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近代工业化进程有所发展C. 资本主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 民族工业产品在数量上超过了进口品【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表可知,从1920年至1936年,中国机器制造品比例上升,手工制造品比例下降,反映了中国工业化程度有所提高,故B项正确。A项,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排除。C项,近代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体,排除。D项,图表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4.据资料统计,1937年川陕等西部地区共有工厂237家,还包含一些作坊式工厂。到1940年,西部地区工厂合计达1354家,仅重庆就有429

16、家。这说明了A. 西部优越的资源条件有利企业发展B. 重庆是抗战时期的经济中心C. 西部的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D. 国民政府为持久抗战作准备【答案】D【解析】从西部地区的工厂数量的变化我们可以得知,在抗日战争的背景下,东部的工厂已经被敌人占据,只有开发西部才能够与日本周旋,体现出国民政府持久战的思想,故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西部的发展条件远不及东部;B选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结论;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15.在实施“一五”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时,虽然中共领导人此前曾考虑过首先发展轻工业效果是否会更好些,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这种选择的可能性很快消失了。“当时的情况”是指A. 不具备首先发展轻

17、工业的基本条件B. 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经济发展规律C. 计划经济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D. 冷战对峙格局下国家安全面临威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当时的情况”和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我国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而且面临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故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不是不具备首先发展轻工业的基本条件,而是迫切需要发展重工业,维护国家安全,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国情需要,而不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排除B。计划经济体制确立于三大改造完成,而“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是同时进行的,排除C。16.中苏两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犯过类似的历史错误。如苏联的肃

18、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和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这些错误共同的历史经验教训是A. 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要按比例协调发展B.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 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D. 社会主义建设要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的肃反运动、农业集体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等,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与“人民公社化”“大跃进”等出现的原因是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或者没有与本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归根到底是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故C项正确。A项属于经验教训,

19、但只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B项只涉及某个方面,均不能完全体现材料主旨,排除。D项属于经验教训,但只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排除。17.1985年,邓小平再度当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猫论”的影响扩大到世界。下列符合“猫论”的是A. “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B. “买醋的钱不能买酱油”C. “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D.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考查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材料中的“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的含义是无论是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体制,只要促

20、进社会进步,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就是好的制度,是值得推广的。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所以答案选择D项。考点: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理论18. 1921年成都警察厅发布通令:“近日妇女每多剪发齐眉,并梳拿破仑、华盛顿等头式(流行的男式发型),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以挽颓风如敢固违,定以妇女坐法并处罚家长。”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剪发齐眉成为妇女普遍选择B. 男女平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 新潮女性的行为冲击传统习俗D. 处罚措施体现民国法治精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描述的是个别现象,并不是妇女的普遍选择,故A项错误;男女平等思想在近代并

21、没有深入人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实属有伤风俗,应予以禁止”说明政府在限制该行为,体现当时女性新潮行为冲击了传统习俗,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说明进行处罚,提现不出法治精神,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物质生活变迁习俗改变19.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A. 荷兰、意大利B. 葡萄牙、英国C. 西班牙、意大利D. 意大利、法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兰商业资本发达,被誉为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

22、,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地位衰落,因此A项符合题意。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20.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时间1684年1689年1701年售价(荷兰盾/磅)80752.32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C.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D.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答案】D【解析】新航路开辟之后,引起商业革命,不仅商品种类的增加,商

23、业贸易范围的不断扩大。材料中“武夷茶已发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说明商业范围的扩大,故D项正确,C项错误;A项是鸦片战争之后;价格革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21.16世纪以前,西欧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稳定的,只是由于战争或歉收等原因才发生暂时的波动。从16世纪30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16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的物价平均上涨了4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2倍到2倍半。这一变化A. 引起国力变化,巩固西葡霸主地位B. 造成社会动荡,阻碍国际贸易交流C. 促使社会分化,加速封建势力衰落D. 推高金银价格,抑制商品经济发展【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价格革命使

24、封建势力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正确;西班牙、葡萄牙的价格革命并没有巩固西葡霸主地位,故A错误;价格革命与阻碍国际贸易交流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B错误;价格革命的原因是金银大量输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故D错误。故选C。22.英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从17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实行的航海条例到1815年颁行的“谷物法”都体现了这一政策。但到1846年废除了“谷物法”,“航海条例”也在1849年被取消了。这说明当时英国A. 积极应对国际竞争,完善自由市场制度B. 废弃重商主义政策,国家干预经济盛行C. 保护新贵族的利益,积极开拓国内市场D. 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工业资产

25、阶级掌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参政,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率先完成,英国取消“谷物法”、“航海条例”做法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下的自由主义潮流,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经济的扩张需要,故D项正确。A项,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成为世界工厂,取消“谷物法”、“航海条例”有利于英国对外经济扩张,并非完善自由市场制度,故排除。B项,国家干预经济盛行出现在罗斯福新政后,排除。C项,取消“谷物法”、“航海条例”有利于扩大英国海外市场,与国内市场无关,排除。23.1776年,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完成国富论一书。书中主张政治中立,不随便干预经济活动,使

26、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如此才能有效率。这种主张突出了市场的经济地位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促成了垄断组织的出现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结合英国工业革命这一大背景分析,即可排除,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故排除;符合题意的是,故选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影响24.工业革命前,美国家庭的经济重担一般由男性承担,女性鲜有在外谋求职业者。工业革命兴起后,女性就业人数开始缓慢增长,1800年就业女性仅占女性总人口的5%,到1850年已增长至10%。这说明工业化A. 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27、B. 引起了大规模人口流动C. 改变了家庭的经济结构D. 改变了女性的婚姻观念【答案】C【解析】女性地位的提升并且参与生产工作体现出的是工业革命对整个社会和家庭结构的影响,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没有抓住材料的重点,材料主要强调女性地位的问题;B选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人口流动的内容;D选项错误,本题与婚姻无关。25.不同的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模式的不同,导致生产组织形式也有所不同。1415世纪的手工工场、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工厂、19世纪末的垄断公司反映了14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A. 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B. 蒸汽革命催生了垄断组织C. 工业革命促进了工厂制推广D

28、. 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答案】B【解析】【详解】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得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而出现,而蒸汽革命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选项B不符合史实,符合题干要求,为正确选项;生产组织形式不变化根源在于生产力的不断进步,选项A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感要求,排除;工业革命要求提高工作效率,因此采取工厂制,选项C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从手工工场到工厂再到垄断公司,都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选项D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结合两次工业革命对生产组织形

29、式的影响解答即可;另外要注意逆向性选择题的审题准确度。第II卷(共5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世纪英国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英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随着飞梭的应用,棉纺织业纺与织两大部门间的平衡被打破。经过一系列机器的发明和应用,纺纱部门机械化技术革新已基本完成。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蒸汽力取代水力作为机械动力,生产要素得以突破地域限制。蒸汽鼓风设备的发展完善了焦炭冶铁法,使英国的冶铁业出现了新的飞跃。铁路运输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到19世纪40年代,机器制造业开始发展起来,为机器大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

30、础。摘编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材料二: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主张改弦更张,学习西方长技。自19世纪60年代始,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这些军事工业虽然就生产关系而言还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它们从外国购进设备来生产船舰、枪械、弹药。这一时期洋务派还委派商人招揽民间资金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除制造业外,洋务派还创办了上海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从而建立了中国自己的近代采矿、航运和通讯事业。摘编自刘芃历史学习精要(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英国工业革命与中国洋务运动开展的时代背景。

31、(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洋务运动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特点的形成原因。【答案】(1)时代背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市场扩大,商品供不应求;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迅速发展。中国:西方入侵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制度没落,农民起义不断;西学东渐,传统思想受到冲击。(2)特点:从重工业到轻工业;政府起主导作用;民用企业官督商办。(3)原因:内忧外患严重;缺乏资本原始积累和市场;政府资金短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和中国洋务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英国工

32、业革命开展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18世纪英国手工业生产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为英国提供了大量资金和技术”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来回答。中国洋务运动开展的时代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农民起义的冲击,统治集团一部分官僚主张改弦更张,学习西方长技”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民族危机加深、封建统治没落和西学东渐的影响等方面来回答。(2)中国洋务运动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洋务派官僚先后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这一时期洋务派还委派商人招揽民间资金创办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3)洋务运

33、动特点的形成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内忧外患严重、缺乏资本原始积累和市场、政府资金短缺等方面来回答。【点睛】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表现是大机器工业代替手工业,机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革命的发生是英国社会政治、经济、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研究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使英国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变,生产力迅速提高,影响深远。中国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洋务运动进行30多年虽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

34、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二者在开展的原因、进程、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和本质的不同,因此对于本题的解答,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热词,作为一种词汇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下面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汇编。年代主要热词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当家作主、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

35、星、绿军装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号、喇叭裤20世纪90年代海选、下海、菜篮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21世纪初期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根据上述材料,从不同时期若干有关联的热词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中提炼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任选一个角度确立论题,论述要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论题:建国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曲折与发展。论述:新中国

36、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经过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由此我国也进入了计划经济时期。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和当前主要任务做出了正确分析,但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由于急于求成,后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不久又发生了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十年间,从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到21世纪初,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尤其进入新时代,我们不断深化改革,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族复

37、兴的中国梦正逐步实现。说明:若学生以“建国以来物质生活的变迁与发展”、“建国以来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与成果”、“建国以来社会风尚的变迁与发展”、“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治国理念的发展”等为论题进行论述,条理清晰,史实准确也可。【解析】根据不同时期相关习俗的热词:“中山装”“票证”“绿军装”“喇叭裤”“上网、休闲装”“网购”等等可以提炼一个论题:建国以来物质生活的变迁与发展。然后结合所学,说明不同时期我国物质生活的变迁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最后总结说明:随着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推动我国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幸福,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他论题,言之成理也可。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8.阅读材

38、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张謇(18531926年)出身于江苏海门农家,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冶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甚至还修了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材料二:亨利福特(18631947年)出身于美国密歇根州农民家庭,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辞职创办汽车公司,走大众化、重视速度和效率的路线。但此时汽车还只是上流社会的奢侈品,福特

39、以失败告终。1903年,第二家亨利福特公司开业,他驾驶的福特汽车能在40秒内跑完1英里,但投资人抛弃了他,并将公司名字改成凯迪拉克。第三家福特公司,以流水线作业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适应了一战后美国平民消费需求,T型车一举成功,亨利福特由此成为美国企业家的代表,也成为“从贫民到富翁”的美国梦的代表。根据亨利福特自传等整理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1)张謇失败的社会原因?(2)福特成功的社会原因?【答案】(1)张謇失败原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的重压);小农经济仍占主体;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政局动荡)(2)福特成功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美国社会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国家政策适宜;适应市场需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的张謇和美国的福特发展实业的不同结果,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张謇失败的社会原因,应当结合所学从当时的社会状况,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小农经济仍占主体和政局动荡等方面来回答。(2)福特成功的社会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恰逢美国19世纪末的大发展时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的社会状况和国家政策,以及市场需求等方面来回答。- 19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