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心理压力的措施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03246891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应对心理压力的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对心理压力的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对心理压力的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应对心理压力的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心理压力的措施(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1. 摘要12. 心理压力的含义13. 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14. 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的危害25. 心理压力的应对方法36. 应对心理压力的防御措施47. 结论58. 参考文献6摘要压力与生活伴随而存在,人活着就有压力,不可能存在完全没有压力的人生。外在的环境 出现了变化,或者自己的内心出现了变化,或者环境和我们的内心一同变化,压力就会产生,内心会出现不舒适的感受。这种不舒适的感觉会影响到个体的日常生活,引起个体生理、心理、行为上的改变;如果是持久的或者是爆发式的压力, 甚至会引起个体的病理性表现,产生心理疾病或者躯体的慢性疾病。如此看来,承受压力的能力和处理压力的方式对于感受到压力的个体而

2、言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必须要先了解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才能根治压力,也才能减少压力对我们产生的负面影响,让人生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关键词 心理压力 产生原因 应对方法 一、 心理压力的含义心理压力即精神压力,现代生活的压力,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挤压着人们,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现代医学证明,心理压力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从而使外界致病因素引起肌体患病。心理压力是个体在生活适应过程中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源由于环境要求与自身应对能力不平衡而来;这种紧张状态倾向于通过非特异的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每一个人的心理压力

3、都有所不同,完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我们假定有这样的情形,那一定比有巨大心理压力的情景更可怕。换一种说法就是,没有心理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压力,它的名字叫作“空虚”。无数的文学艺术作品描述过这种空虚感。那是一种比死亡更没有生气的状况,一种活着却感觉不到自己在活着的巨大悲哀。 二、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从众多心理案件中发现,真正需要人们应引起高度重视的引起异常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 社会因素社会变动因素,如严重自然灾害、居住条件差、噪音、交通事故等。面对这些变化,有的人便会出现失调和不适应,造成紧张情绪,对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外部环境对人的诱惑,如出国潮、金融潮、装修潮等林林总总

4、的时尚潮流诱惑着人们,然而条件所限,并非所有人皆能如愿,这也给人们造成了压力。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错综复杂,亲戚关系、朋友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等,要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与人交流的人来说,要处理好人情关系更加困难。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导致他们对人情世故的处理产生恐惧、抵触心理,心理压力比较严重。2 家庭因素感情生活、婚姻生活不顺带来的压力,包括离异、丧偶、夫妻感情不合等。尤其是女性,因为现代社会女性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在家庭中担任比男人更多的责任,在社会竞争中与男性相比多背负了一份沉重的包袱,因此心理压力较大。望子成龙的心理带来的压力,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类拔

5、萃,但实际上大多数孩子都不免平常,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感情往往造成了压力。与此同时,孩子们在学习上产生了背负期望的压力。 3 学习、就业、工作中的竞争因素中小学学生面临着学习、升学的压力。父母对子女的过高期望,对于子女来说虽然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但是更是一种心理压力。大学生除了学习压力外,还面临着就业的压力。从中学到大学,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学的课堂上教师往往只做粗线条讲解,更多的要靠学生自己去学习。不少学生由于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低下,造成精神紧张,出现强迫、焦虑等症状。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就业市场不景气,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困难。这对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许多心理问题随之

6、产生。对于已参加工作的成年人,在事业上追求尽善尽美与现实差距形成了压力。一般来说,中年人都会认为自己从事的事业已应开花结果了,然而现实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在事业上春风得意,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便形成了压力。4 个体因素个人的性格、经历、体验、人格等都属于个体因素。性情抑郁、性格内向的个体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会因为考虑负面因素过多而影响到正常的运行机制,因此这些人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虽说不同的人面对压力的反应不尽相同,有些人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表现松弛、懒散,压力反而能使他精神百倍;然而有些人却因压力脾气暴躁、精神紧张,从而出现生活异常,工作效率低下等等。有资料显示,心理压力的消极作用甚于积极作用,

7、是造成身心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最主要因素。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适当的背负一些心理压力,即能激发人的潜能和创造力,又能锻炼人的能力和意志。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心理压力也不例外。精神健康的专家指出,能把压力化为动力的人是智慧的人,可是,沉浸于压力中不能自拔的人只能在心身煎熬中备受打击,以至于危害到自己的身心健康。心理压力过大会引发哪些危害?三、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的危害1.压力过大容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下,会让某些心理素质差的人产生很强的挫败感。此外,身心疲惫时,人就会丧失竞争的勇气和做好事情的信心,从而产生莫名的烦恼和愤怒、抱怨和忧愁,不少人甚至产

8、生过自杀的念头或实施自杀。2.压力过大容易引发饮食失调处于较大压力中的人,往往有折磨自己的倾向,他们会拼命购物、消费、暴饮暴食、酗酒,也有的人表现为厌食、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腹泻、恶心或呕吐等。3.压力过大导致免疫力下降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人的情绪状态和机体的免疫系统之间有着特殊的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的压力下,会对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人会出现各种症状,例如烦躁不安、精神倦怠、失眠多梦等神经症状,以及心悸、胸闷、四肢乏力、腰酸腿痛和性功能障碍等其他症状。对于女性,还会导致月经不调、痛经和脸色灰暗、有暗斑等。4.压力过大导致阴阳失衡、疾病丛生长期处于紧张的压力下,容易引发身体阴阳失衡。当情绪失

9、控时,人体的脏腑功能就会受损,就会出现情志疾病,如失眠、焦虑、抑郁症等。祖国医学认为生命的真谛在于保持生理和心理上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至。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及时地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恰当地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为我们的快乐生活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四、心理压力的应对方法消除心理压力的关键在于对心理压力的正确认识,而且这是一个相当简单易行的过程,一旦意识到自己产生心理压力,可向所信任的朋友或所尊重的长者寻求帮助,找寻引发心理压力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1.做记录首先列出心理压力的征象,注意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然后,列出可能的诱因,并分门别类。引发心理压力的问题通常分为

10、三类。一类为有实际解决办法的;一类为不管怎样,随时间推移,情况会好转的;第三类为无力独立解决的。在记录过程中,尽量避免将诱因划入后两类:不要怀疑自己的能力,其实多数问题靠自己努力是能够解决的。第二步是作监测。监测心理压力征象的严重程度或机体耐受程度的变化,可采用写便条或日记的方式,一周后重复记录并进行前后对比,以了解自己选用的解决方法是否可行,如果有些方法不可行,可以换用其他办法。坚持这样监测,直到自己感觉心理压力已消除。一般情况下,612周后事态会有很大改观。2.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果让所有的生活事件主次分明(如分成“必须做的”、“应该做的”和“不必做的”),并以一定的准则行事,就可以从压抑

11、的心境中解脱。3.改变思维方式筛选原有的想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记录曾经有过的无知、无用、无益及偏执的想法,同时记录当时的心情及后果。学会辨别幻想和理想,反复结合实际,逐渐提高辨别力。对已存在的不良思维方式视而不见并不能改变事实。4反省反省自己的想法并不是我们常做的事,而且开始时总会遇上困难。特别是在承受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转换观点或思路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可以先用笔写下自己的想法,等心情放松一些时再继续思考。虽然不可能有完全正确的答案,但可以寻找更合适的解决方法。5.从行动中获益任何行动都有其积极的一面:行动能够分散注意力,并能给人自立、成功和快乐的感觉。专注的行动令人忘却疲劳。使自己充满活

12、力,你越努力,则越愿意努力。帮助开拓思路。感受自己的行动带来的快乐。首先制定行动时间表,其次制定行动计划,灵活对待行动时间表。6.开始行动列出超期未完成的事情,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安排工作,分期分批完成任务,对付困难的行动要在心中按步骤预演几遍。五.应对心理压力的防御措施在了解紧张情绪产生的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回避诱发因素、自我调整情绪和培养适应能力,来抵御心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最根本的手段是保持身心健康即拥有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1.身体防御健康、愉快的生活和自我照顾能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首先,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合理饮食有助于保持体型和身体健康,避免体重超重影响健康,并减少和防止一些与饮

13、食相关的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如心脏病、高血压、肠癌和2型糖尿病。运动是保持体型或健康的唯一方式,每天有规律的运动相当有益,即便运动量不大(如在清新空气中20分钟的散步),也足以放松身心、改善睡眠和食欲。2.心理防卫整体的身心健康能起自身防护的作用。是否产生心理压力,取决于个体的心态、信念和价值观。体内有一系列完善的防御机制,对躯体或情绪的任何刺激在短期内可出现防御性的生理反应,但持续过久的刺激可能引发非特异性的病理反应。产生心理压力时,我们缺乏的往往只是一个恰当的应变策略,因而培养自我指导和自我克制的能力是当务之急。3.自我指导与学习驾驶汽车一样,掌握一项新技能的过程总是观察、接受别人的引导、自

14、我指导下反复训练的过程。而一旦掌握了技能,我们就能实现“自觉”地驾驶,不用一直想着正在做的事。4.自我克制局面得到控制往往会使心理压力的程度减轻。实际上,有些事超出了我们的控制能力,但是,有时候只要有一线的转机也能减轻压力感。5.放松当感到心理压力时,放松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技巧。任何常规的放松开始前,让内心、身体和环境做好准备,使之舒适协调很重要。为达到放松的目的,必须掌握呼吸要领。6.自我调整多数人在产生心理压力时不必找医生或健康专家帮助,而是寻找自己的方法来解决。六、结论心理压力涉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我们的内在状态和内心体验,破坏我们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威胁到我们生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保护。因此,当感受到心理压力时,要及时地寻找到造成个体感受到压力的影响因素,要找出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快速有效的消除心理压力、保持和维护身心健康状态。参考文献1许靖.偏见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2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3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 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5 李虹.健康心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