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18)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

上传人:Sc****h 文档编号:103233483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18)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18)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18)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18)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18)国共的十年对峙 新人教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8)国共的十年对峙1、长征开始时,红军主要领导人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但就是没有想到带上对行军最重要的地图。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 )A.长征过程中不忘日常党务工作B.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C.情况危急来不及全面考虑D.受共产国际指挥,不了解国情2、下图是一封信函,对此信函解读不正确的是( )常蔚:我与平兄已于十九日到港,二十日开会报告一次此间完全接受紧急会议之决议案,并决定暴动汁划蒋系人物均已离粤贺(贺龙h叶(叶挺)军队之有十九日已抵兴宁,但未证实。 雷八月二十二日A.此信函写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B.“紧急会议”指的是八七会议C.“暴动计划”基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贺(贺

2、龙)、叶(叶挺)军队”是指南昌起义部队3、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贏得了中国。本世纪(注:20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这表明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B.传播了中共革命的精神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重大影响4、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提出“短促突击”的战术,“御敌于国门之外”,让装备很差的红军同用现代武器装备的敌军打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其结果是( )A.粉碎国民党对根据地的“围剿”B.为武装

3、斗争积累了成功的经验C.中央红军主力被迫进行长征D.造成了军事上的“左”倾冒进5、1927年,毛泽东指出:“论功行赏.如果把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 (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毛泽东( )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D.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6、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这表明( )A.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B.中共已从幼稚走向成熟C.坚定的信念是长征胜利的保证D.党内要根除“左”倾错误7、毛泽东于1935

4、年2月在忆秦娥娄山关中写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文中的“从头越” 指的是( )A.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B.进军井冈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道路C.召开遵义会议,中共不断走向成熟D.长征胜利,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8、下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年代尺。适合填入图中空白处是( )A.开天辟地B.握手言和C.分道扬镳D.走向成熟9、毛泽东有诗云:“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华北沦陷,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5、10、1927年,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发动了南昌起义。下列毛泽东的论断与这个“教训”有密切关系的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将革命进行到底”11、1928年毛泽东说:“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疑义,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围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这反映了当时毛泽东(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无产阶级在战争中的领导作用D.认为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导力量12、江西这片红色的土地拥有“人民军队的摇篮”“中国革命的摇篮”“共和国的

6、摇篮”的美誉。与之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建立C.井冈山会师、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形成D.湘赣边秋收起义、红军长征、遵义会议13、材料一 遵义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决议根据党和红军当时所处的战争环境,集中解决了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路线问题。鉴于当时党内大多数同志对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政治上的错误尚未清醒认识,决议上写了“党中央的政治路线无疑义是正确的”。中国红军长征记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1922年7月决定参加共产国际后,成为其中一个支部过去,

7、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及共产国际派来的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长征开始前不久,因上海中央局被破坏,党中央失去了与共产国际的无线电联系而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在会议上处于被批判的地位,他再也不能对我们发号施令了。中国红军长征记1.遵义会议一再强调了什么问题?2.据上述材料,说明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斗争。一九三年六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

8、会议在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中强调:“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1.对比指出材料一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并分别分析这两种革命道路在中共发展过程中

9、的历史地位。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大的反复,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是如何实现转折的.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长征属于战略转移.没有带上对行军最重要的地图,这是红军主要领导人的失误.与红军主要领导人不忘日常党务工作无关.故A项错误;长征属于战略转移没有带上对行军最重要的地图,说明红军主要领导人缺乏实际指挥军事战争经验,故B项正确;由材料中红军主要领导人坚持带上所有的办公用具和文件”可知没有带地图并非因为情况危急.故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红军主要领导人的失误是受共产国际指挥影响.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

10、1927年国共关系破裂后的中共革命活动。根据材料中“暴动计划”“贺(贺龙)、叶(叶挺)军队”及时间可知此信函写于1927年.此时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对峙.故A项不符合题意;1927年中共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 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故B项不符合题意;“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毛泽东在1927年10月进军井冈山后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 C项符合题意;1927年8月1曰,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免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贺龙、叶挺领导的是南昌起义部队,故D项不符合题意。 3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长征的意义。A项与材料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相符.故A项正确

11、;材料未体现B项所述,故B项错误:长征仍旧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不符,排除。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左”倾军事指挥路线造成的结果.1933年开始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故A项错误;装备很差的红军失利,无法积累成功的经验.只有教训,故B项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进行长征.故c项正确;让装备很差的红军同用现代武器装备的敌军打正规战、阵地战、堡垒战”是军事上“左”倾冒进的表现.而不是造成了“左”倾冒进.故D项错误,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的背景。据材料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可知毛泽东看到农村革命的

12、要性.因此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故A项正确;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故B项错误;据材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可知, 毛泽东并没有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故C项错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之后,故D项错误。 6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长征胜利的原因。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农村是指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在红军长征之前.故A项错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红军长征中的遵义会议.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红军将士不怕牺牲的精神,推动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完成.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7答案及解析:答案:C

13、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写于1935 年2月.同年1月中共召开了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从头越”隐含着当时战略受挫.要对长征计划从头再做部署.故选C项。南昌起义和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在1927年.长征胜利是在1936年,A、B、D三项均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 8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是在1921年.故A项错误;握手言和是指第二次国共合作.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分道扬镳是指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故C项错误;1

14、935年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妥善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矛盾和分歧,是中国共产兗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D项正确。 9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原因,材料中的红军“远征”指的是长征,根据所学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故选D项;A项错误.红军长征的目的是摆脱不利的局面:华北沦陷发生在红军长征之后.故排除B项;C项是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斗争策略,排除。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的论断“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吸取了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故答案为B项, 11答

15、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实残:恨据所学可知.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通过在城市发动起义来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1927年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因此结合材料中1928年”“毛泽东小块红色区域”等信息可知A项符合题意 12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革命军队的摇篮是指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并且创建了人民军队;革命的摇篮主要是指当时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和国的摇篮主要是指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故选B项。 13答案及解析:答案:1.第五次

16、反“围剿”的失败,不是政治路线错误2.遵义会议是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和共产国际代表指挥错误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实施了着重解决军事问题、维护党的政治团结的策略;中共中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妥善处理了党内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因此,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解析: 14答案及解析:答案:1.不同主张: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左”倾者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历史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犯“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城市

17、为中心的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在其指导下中共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2.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博古等人犯“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由内战向民族抗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是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争论;第二小问结合中国探索革命道路的史实来分析。2.根据材料所述“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回答。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