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烟草行业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03209711 上传时间:2022-06-08 格式:DOC 页数:146 大小:1.2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某烟草行业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6页
某烟草行业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6页
某烟草行业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6页
资源描述:

《某烟草行业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烟草行业研究报告(1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145 / 1461.容摘要2.烟草行业概述2.1行业定义烟草行业是轻工业的一种。轻工业是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与印刷等工业;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可见从轻工业的角度出发,烟草行业,即烟草加工业,是直接或间接以烟

2、叶为基本原料,制成各类卷烟产品的一类轻工业。2003年5月14,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的规定,烟草行业属于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应该称作烟草制品业,与前文所述实际上是同一回事。2.1.1烟草制品的相关名词和术语烟草制品:以烟草为原料制成的嗜好性的消费品,分为燃吸性烟草制品(包括卷烟、雪茄烟、丝烟)和非燃吸类烟草制品(包括鼻烟、嚼烟)。卷烟:是指用卷烟纸包卷烟丝制成的烟草制品。雪茄烟:用晾晒烟与其再生薄片作外包皮,烟芯从具有雪茄烟香味的晾晒烟叶作主料,烟气中具有显著雪茄烟香味的烟草制品。鼻烟:以烟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粉末状烟

3、草制品,分为干鼻烟和湿鼻烟两种,前者嗅吸入鼻品尝,后者可嗅吸也可放在嘴里品尝。嚼烟:以烟叶为主要原料制成饼状、卷状、条状、棒状等形状,放在嘴里品尝的烟草制品。丝烟:是指将烟叶加工成丝状、颗粒或碎片状,用于烟斗,烟袋或自卷燃吸的烟草制品。国际上分为斗烟丝和自卷烟丝,我国分为旱烟丝、水烟丝和斗烟丝。2.1.2烟草工艺的相关名词和术语卷烟工艺:将烟叶原料和卷烟材料加工成卷烟产品的方法和技术。真空回潮:将烟包放入回潮筒后抽真空,然后输入蒸汽,利用烟包外的压力差与温度差使烟叶增湿增温的工艺过程。真空回潮机:将烟包放入回潮筒后抽真空,然后输入蒸汽,以增加烟包烟叶含水率和温度,防止烟叶解包和喂料等加工过程中

4、造碎的一种预回潮设备。干燥设备:用于降低烟叶、烟梗、烟丝等原料或在制品含水率的设备。有滚筒式、网带式、气流式、流化床式等形式。烟叶复烤:将初烤烟再次进行干燥、冷却与回潮处理,使烟叶含水率均匀地降低至12左右以适合于储存与醇化的工艺过程。分为打叶复烤和挂杆复烤。挂杆复烤:传统的烟叶复烤工艺。将扎把的初烤烟叶挂在烟杆上送入复烤机进行干燥、冷却与回潮处理,使烟叶含水率均匀地降低至12左右,以适合于储存与醇化的工艺过程。打叶复烤:现代的烟叶复烤工艺。指将初烤烟叶经打叶将叶片与烟梗分离后分别进行干燥、冷却与回潮处理,使其含水率降低至适合于储存与醇化的工艺过程。在打叶前还应有剔除劣质叶片与将质量近似的若干

5、等级烟按比例均匀混合的工序。解把:用刀片将捆扎烟把的烟叶切断,使烟把易于散开。打叶:将烟叶上的叶片从烟梗上撕裂下来,并进行梗叶分离的工艺过程。打叶机:将烟叶上的叶片从烟梗上撕裂下来,完成烟梗与叶片分离的设备。分卧式打叶机和立式打叶机两种。风分:利用风力将飘浮速度不同的物料分离开来的工艺过程。风分器:利用叶片和烟梗在空气中飘浮速度不同,将叶片与烟梗从打叶后的梗与片混合物中分离开来的设备。复烤机:将原烟进行干燥、冷却与回潮处理,使烟叶含水率均匀地降低至工艺规定围的设备。分为叶片复烤机、烟梗复烤机和挂杆复烤机。预压机:将一定质量的叶片装入料箱,初压成型的设备。打包机:利用包装材料(如麻袋、纸箱、木桶

6、),将已预压成型的叶片或烟梗压紧并包装成一定规格的烟包、烟箱或烟桶的专用设备。烟叶发酵:烟叶经降解和氧化而改善其品质的过程。发酵方法分为醇化、人工发酵和堆积发酵等。醇化:将复烤后烟叶置于贮存条件良好的仓库储存一定时间,借助烟叶部的缓慢化学反应,达到提高烟叶品质的一种温和的发酵方法。人工发酵:将烟叶置于可调节空气温湿度条件的专用室,用较高的空气温度和适宜的相对湿度,促使烟叶在较短时间发生类似醇化过程中的化学变化,达到提高烟叶品质的一种方法。堆积发酵:将较高含水率的烟叶堆成一定体积的烟垛,借助烟叶自热作用产生的热量,促进烟叶化学变化,达到提高烟叶品质的一种发酵方法。制丝:按照叶组配方规定,将烟叶原

7、料加工成适合烟支卷制工艺要求烟丝的加工过程。加料:将改进卷烟香味品质和某些物理特性的添加剂(料液),均匀地施加到烟叶(叶片)上并使其充分吸收的工艺过程。白肋烟烘焙机:对加料后的白肋烟叶片进行干燥、冷却与回潮处理,以去除杂气、增强白肋烟香气、改善余味和色泽的专用设备。压梗机:利用压辊将回潮后烟梗辊压成为规定厚度梗片的设备。辊压法:按烟草薄片原料配方要求,将烟末、烟梗等原料粉碎后与天然纤维、胶粘剂、水和其他添加剂,混合均匀后经辊压和干燥制成烟草薄片的加工方法。稠浆法:按烟草薄片原料配方要求,将烟末、烟梗等原料粉碎后与胶粘剂与其他添加剂和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并搅拌均匀,形成浆状物,均匀地铺在循环的金属

8、带上进行干燥,铲剥制成烟草薄片的加工方法。造纸法:按烟草薄片原料配方要求,将烟末、烟梗等原料用水浸泡萃取后,分解为可溶性物质和不溶性物质。不溶性物质以类似造纸的方法制成像原纸一样的片基,然后在片基上加入经浓缩后的可溶性物质和添加剂,再干燥后成为烟草薄片的加工方法。切丝机:将烟叶叶片或烟梗等切成一定宽度烟丝或梗丝的设备。分为旋转式切丝机、辊刀式切丝机和上下式切丝机。膨胀技术:利用液态或汽态介质(如氟利昂-11、液态二氧化碳、液氮、水蒸气等)浸渍烟丝或梗丝,然后将浸渍后的烟丝或梗丝在热气流中加热,使介质在烟丝或极丝细胞结构部快速气(汽)化挥发,使烟丝或梗丝体积胀大的加工方法。烟丝膨胀设备:将烟丝用

9、膨胀介质浸渍后进行干燥处理,使烟丝体积胀大、填充值增加的设备。梗丝膨胀设备:对梗丝加温加湿后快速干燥,使梗丝体积胀大、填充值增加的设备。一般由梗丝回潮设备与烘丝设备所组成。烘丝机:用于使烟丝含水率均匀地下降至适宜围,并提高烟丝填充能力的设备。加香机:将香精均匀地喷洒在烟丝上的设备。一般由加香滚筒、贮香液缸、输液装置、流量计和喷嘴等组成。卷烟机:将烟丝用卷烟纸包卷成条并分切制成一定规格卷烟烟支的设备。分为吸丝式卷烟机和落丝式卷烟机。滤棒成型机:将醋酸纤维丝束等过滤材料加工成滤棒的专用设备。滤嘴接装机:利用一定规格的接装纸将滤嘴接装到卷烟烟支上的设备。简称接装机。卷接包机组:卷烟机、滤嘴接装机与包

10、装机组合一起形成的机组,完成烟支卷制、滤嘴接装和卷烟包装。在卷与包之间一般设有缓冲存贮设备。切芯料:将雪茄芯叶切成一定规格符合雪茄烟支卷制要求的烟芯的加工过程。卷坯:用裁切好的包皮包卷烟芯制成雪茄坯的加工过程。卷外包皮:用已裁切好的雪茄外包皮将雪茄坯包卷成一定规格雪茄烟支的加工过程。雪茄烟定型:将已包卷外包皮的雪茄烟支放入专用的夹板中压制成一定样式、规格的加工过程。雪茄烟修整:用刀具将定型后的雪茄烟支切剪成一定长度、两端平齐的烟支的加工过程。雪茄烟烘焙:定型修整后的雪茄烟支放在专用房进行干燥处理,使其含水率符合包装要求的工艺过程。雪茄烟全能包卷机:用于完成雪茄烟外包叶裁切、卷坯、坯定型、卷外包

11、皮、烟支定型修整等全过程加工任务的设备。2.1.3现阶段国卷烟类型我国的卷烟产品种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分类,2003年按照国家烟草专卖局有关文件规定,主要有五类,一类卷烟:每标准条(200支)不含增值税调拨价50元(含)以上;二类卷烟:每标准条(200支)不含增值税调拨价30元(含)50元;三类卷烟:每标准条(200支)不含增值税调拨价15元(含)30元;四类卷烟:每标准条(200支)不含增值税调拨价10元(含)15元;五类卷烟:每标准条(200支)不含增值税调拨价10元以下。2.1.4重点卷烟工业企业为促进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对卷烟工业企业1999年至2001年

12、的3年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行了测评,确定了重点卷烟工业企业。根据实际测评结果和国家局对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实施动态调整的有关规定,国家局重新审核确定了2003年的36户重点卷烟工业企业。36家重点卷烟工业企业是:卷烟厂、卷烟厂、烟草(集团)公司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颐中烟草(集团)、将军烟草(集团)、新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烟草(集团)、卷烟厂、卷烟厂、卷烟一厂、卷烟二厂、卷烟厂、烟草工业#公司、卷烟厂、什邡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红塔烟草(集团)#公司、卷烟厂、卷烟厂、红河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卷烟厂。2.2烟草的主要类型和品种

13、按照调制方法,烟草主要分为晾烟和晒烟。2.2.1晾烟晾烟是指逐叶采摘的烟叶,或者带茎整株、半整株采收的烟叶,置于通风背阳的环境中,烟叶之间互相疏松接触,利用自然空气的流通,完成颜色、在化学成分和干燥的变化,达到理想的要求。这是古老的调制和干燥方法。现在仍是生产上一个较重要的生产技术。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自然调制法”。现在的晾烟房装有通风设备,以控制晾制过程,还装有人工加热设备,以供阴雨天气时调节温湿度。就整个晾烟过程来说,晾制过程大约35周。晾制后烟叶呈现各种不同的棕色。由于晾制时间比较长,糖的氧化过程接近完成。因此,晾制后的烟叶糖/氮比率明显低。通常烟的化学成分与晒红烟相近,而含糖量又略比晒

14、红烟低。按照国外的分类系统,晾烟一般分为深色和淡色两类;其中淡色晾烟包括白肋烟和马里兰烟,深色晾烟包括雪茄烟和地方性晾烟。2.2.1.1白肋烟白肋烟时大田生长的叶片主脉和烟株茎表皮呈白色,整株或半整株采收晾制,可用于混合型卷烟、雪茄烟原料的一种淡色晾烟类型。据有关资料,白肋烟由马里兰烟突变而来的。白肋烟生长的土壤深厚而肥沃,对氮素和钙素要求较烤烟高,目前拉丁美洲白肋烟已发展为填充型和原味型。其差别主要是土壤和氮素量,其次是品种和管理措施。白肋烟烟碱和总氮较烤烟高,含糖最低。叶子具有特殊的浓香,组织疏松,吸收能力强。2.2.1.2马里兰烟马里兰烟是美国马里的一种淡色晾烟,需要的土壤和烤烟相似,整

15、株采收晾制。马里兰烟叶片特薄,单位面积重量特轻,纤维素含量高,烟碱含量低,燃烧性特强,填充性特好。我国引种是作为低焦油混合型卷烟的调味型原料。2.2.1.3地方性晾烟地方性晾烟是以特定的土壤、气候、栽培、调制、品种形成的并带有地域特色的晾烟,独具一格。这类烟一般种植在重质土壤上。调制烟叶呈棕色,颜色较深,吸味强烈,可用于卷烟、雪茄烟等的原料。这类晾烟很多,零星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武鸣烟属于深色晾烟类型,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的Perique烟等均属于此类。2.2.1.4雪茄烟雪茄烟是指用烟叶卷吸的烟支。雪茄烟制品结构从到外依次是芯叶、包皮、外包皮。一般一株烟可以产生芯叶、包皮和外包皮三种烟叶,即顶

16、部叶做芯叶,中下部叶做包皮叶。通常只是一种用途的烟叶占优势。这三类烟叶都有深色晾烟的基本特征,但每种类型对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均有其特殊要求。我国生产雪茄烟的原料是晾烟、晒红烟、白肋烟与其他类型的烟,但主要是晒红烟和白肋烟。因此雪茄烟原料就有晒制和晾制两种方法。由于典型的雪茄烟原料是晾制,所以本报告把这部分容归于晾烟围。2.2.2晒烟晒烟是指逐叶采摘烟叶或者带茎割下的烟叶,避免烈日直晒,促其烟叶变黄,完成其部化学变化,而后在烈日下定色,使所希望的颜色和在品质固定下来。这也是一种古老的调制方法。晒烟调制的时间约为12周,比晾烟短些。晒制过程中,若遇阴雨天气,应采取措施,防止烟叶变霉烂。晒烟的颜色为

17、淡黄至棕褐色,含糖量比晾烟高,氮和烟碱含量低。晒烟可作为斗烟、卷烟、雪茄烟、鼻烟、嚼烟等的原料。一般而言,晒烟包括香料烟、黄花烟和地方性晒烟。2.2.2.1香料烟香料烟又叫型烟或土耳其烟。在普通烟草栽培中,其叶片最小,茎最细。要求地中海型气候和有石子的瘠薄土壤,逐叶采收、晒制。还有采用熏制和烤制的,但以晒制法较多。我国目前均采用晒制法。香料烟按产地、植物学特征、用途等又可分为若干类型,但最突出的特征是叶片具有突出的浓香,尤其是上半叶。烟叶烟碱含量低,氮化合物较烤烟略高,含糖量也较低。目前,香料烟主要用于混合型卷烟和香料型卷烟。2.2.2.2黄花烟黄花烟草是烟草中另一栽培种,因花瓣黄色而得名,株

18、型较小。我国黄花烟采用晒制,整株采收。以晒制方法为主,故归于晒烟。地方性晒烟品种繁多,有晒红烟、晒黄烟、红花大金元、中烟14、中烟9203、云烟85、贵烟11,等等,在此不进行详述。2.3我国主要的产烟区2.3.1东北产烟区东北产烟区西接大兴安岭,北接小兴安岭,东抵长白山,南达辽东半岛和渤海湾平原,包括、三省的大部分。这个区的主要突出问题是热量不足,由于纬度偏高,冬季漫长寒冷,生长期短,北部生长期仅100120天,南部可达140180,多数地区大于10度积温不足3000度,北部仅2000度左右。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东部、北部较多,春季干旱多风沙天气。年日照时数23003000小时,日照百

19、分率5060以上。在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土壤ph5.96.3,含盐量低,土地条件较适宜种植烤烟。依据水热条件差异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分为三个二级区:2.3.1.1松嫩三江平原晒烟区该区主要包括松花江嫩江平原和松花江下游的三江平原,即、的中部,晒烟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4,占总产量的1.8,近几年烤烟种植面积发展到12万亩。2.3.1.2平原丘陵烤烟区该区包括省中部平原、辽西走廊和辽东半岛。烤烟分部在西丰、开原、清源海城、兴城、锦西等县,面积约5万亩。2.3.1.3长白山山地烤烟晒烟区该区包括东南部、东部与东部的长白山山地和它延伸的丘陵地带,是关东烟的主要产地,烟草传入已达300多年,有名晒烟较多。

20、目前主要分布在省的风城、宽甸,省的、和龙、安固、汪清,的牡丹地区。东北部烟区晒烟品种多,分布广,统称“关东烟”,有晒红烟和晒黄烟之分。改烟区晒烟的特点劲头大,刺激性较重,有一定香气,素为北方农民所喜欢,但多数只能为斗烟吸食。某些地方品种,如延边晒烟可作为高档混合型卷烟原料。烤烟叶片较薄,多为柠檬黄色,光泽较鲜明,烟叶含糖量偏高,含烟碱量偏低,有香气,也有杂气,劲头偏小,余味较好,适于作为填充型卷烟的原料。2.3.2西南部烟区西南部烟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包括省大部、省全部、川南、湘西、鄂西南与桂西南。气候垂直差异比较明显,作物从一年一熟到一年三熟都有。大部分地区大于10度积温在4500度以上,其中

21、高原34006000度,高原40005000度,滇北、川西南故地40007000度,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东部多于西部,降水不匀,夏季多雨,年日照百分率西部多在50左右,东部不少地区低于30,地带性土壤为红壤、黄壤与黄棕壤,多呈酸性或微酸性。种植烤烟较早,常年烤烟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烤烟面积的20。依据水热条件与发展类型不同该烟区又分为四个二级区。2.3.2.1滇西山地烤烟晒烟区包括州大部、德宏州北部与凉山州大部,是上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德烤烟新区,那时的烤烟种植面积就有17.6万亩,大部分地区都产晒烟,其中腾冲、晒红烟较为有名。2.3.2.2川滇高原山地烤烟晒烟区包括滇东北照通地区与黔区

22、,大部分主要以晒烟为主,因受气候条件的限制不宜发展烤烟。2.3.2.3湘西丘陵高原烤烟晒烟景烟区包括省大部分,湘西丘陵以与鄂西南,川南部各县。其中烤烟发展历史悠久,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种植。贵定、福泉烤烟尤为著名,晒晾烟资源十分丰富,惠水、独山天柱、湘西的凤凰,还有麻阳一带晒烟均为混合型卷烟的香味原料。2.3.2.4高原烤烟晒烟区包括中部、的南北盘江流域、西部右汲与红水流域,、江川一带所产烟叶质量较好,是卷制高档烟不可缺少的原料,晒制资源也相当丰富,如罗平师宗和西林的八大河晒烟,册亭打宾烟,兴仁巴玲烟,望漠、罗甸的晒烟等都有较高的工业利用价值。2.3.3北部西部烟区该烟区从省小兴安岭向西经

23、大兴安岭,沿蒙古高原南缘,经青藏高原东缘,直至西南边陲横断山区的贡山独龙怒族自治县,包括西、北部,西部,大部,、全部,西部,西北部。该区黄花烟栽培历史悠久,大多数为自给性生产,仅水烟河黄合烟商品性较强,已形成较集中的产区。烟区北部大小兴安岭地区海拔高,土壤冻结期达半年以上,大于10度积温13002200度,无霜期仅80120天,热量不足,限制了普通烟草的发展。高原的北部、西部以与、位于欧亚大陆中心,距海洋较远的一些地方,气候干燥,降水大多在100毫米以下,蒸发量大,不少地区多大风,不适于发展包括黄花烟在的各类烟草。而、等一部分地区,热量条件较好,大于10度积温26004300度,但气候干旱,大

24、部分地区降水量小于100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000毫米,土壤普遍存在有不同程度盐渍化,不宜种植普通烟草,但较宜种植黄花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气候干旱,大于10度积温在2000度以下,无霜期短,不宜栽培烟草,仅有少数地区可栽培黄花烟。2.3.4南部烟区包括东南部、南部、南部与南部,位于我国大陆南部向南倾斜面上,地区呈波状起伏。本区北界大体上是南亚热带合中亚热带的分界线,水热条件居全国首位,高温多雨,年均温约在20度以上,大于10度的积温65009500度,没有真正的冬季,年无霜期在3003600天,最冷气温在12度以上,农作物可三熟到四熟。多数地区降水量14002000毫米,集中

25、在510月,岛与滇南5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干湿季明显,雨日多,多数地区雨日在150天左右。本区土壤以红壤和砖红壤性红壤(赤红土)为主,砖红壤主要分布在岛、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地。砖红壤性红壤湿南亚热带的代表性土壤,一般分布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黄壤多分布在500800米以上的丘陵,黑色石灰土分布在平缓的岩溶谷底与坡地,质地粘重,结构良好,有机质和矿物养分丰富。红色石灰土分布在平缓的山麓和岩溶谷间,质地粘重,中性与微酸性反应,肥力略低。此外,在闽、粤、桂的低山丘陵区还有肥沃的水稻土,但不适宜种植烤烟。该烟区种植烤烟约102万亩,占全国烤烟面积的12,总产量占全国的6,烤烟质量

26、以闽南较好,桂南、粤西较差。虽然是种植冬烤烟的地区,但由于大田旺长期易受寒潮影响,气温较低,气温较低,4月份以后降水增加,雨日多,光照不足,对收烤不利。由于后作的影响,烤烟不能充分成熟就得采收,而冬烟质量差,产量低而不稳,近年来不少地区改种春烟,烟叶质量有所提高。本区烟草发展方向是调整布局,压缩粤西、桂南的冬烤烟,把闽南冬烟改为春烟;充分挖掘并发展晒烟生产,建立雪茄烟和优质混合型卷烟的原料基地。2.3.5黄淮烟区该烟区北界北票赤诚固阳一线,南界岭淮河线,西以毕池一线为界,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南部,、全部,、大部、淮河以北与京津两市。地域辽阔,各地热量差异较大。北部如和长城沿线,水热条件较差,

27、大于1度的积温仅25003200度,无霜期135150天,年降水量350400毫米。南部为暖温带,大于10度的积温在40004500度,无霜期175220天,年降水量500800毫米,降雨季节分配不匀,集中夏季,多暴雨,常引起洪涝。本区土壤北部为栗钙土,西部黄土丘陵多黄绵土和黑垆土,华北平原为黄潮土,为砂黑土,丘陵为褐土和棕壤。烟口土壤ph5.88.1,除丘陵的棕壤和淋溶褐土与豫中的黄冈土外,土壤ph多超过7.0,不少地区土壤盐分和含氯量偏高。本区是我国最大烤烟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分布于229个县,种植面积300多万亩,约占全国的40,烤烟总产量在900万担以上,约占全国烤烟总产量的很大部分。

28、尤其以“青州烟”、“烟”以质量好而闻名,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的声誉。但是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烤烟质量不断下降,而豫西丘陵和鲁中丘陵山地却显示出生产优质烟的潜力,正在取而代之。该烟区今后烤烟的发展方向是调整布局,压缩不适宜种植的产区,适当发展生态条件适宜的烟区,实行品种区域化和栽培技术规化,提高烟叶质量。2.3.6华中烟区包括、全部与、两省的长江以南地区,以晒烟为主,近年来也发展了烤烟。尤其是的烤烟发展较快,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全省近90的县都重烤烟,而以南部的丘陵地区较为集中,晒晾烟如广丰、桐乡、黄冈、以与的新昌等地都以品质优良而驰名全国。区气候特点是,无霜期250300天,年平均气温在15

29、度以上,年降雨量一般超过1000毫米,510月份占全年雨量的70以上,全年日照一般平均在1500小时以上,烟草一般在丘陵山坡,旱地栽培烤烟为主。2.4 烟草行业发展史2.4.1 1982年以前缓慢发展2.4.1.1行业管理体制的变化1982年之前,中国烟草行业的发展与其管理体制的变化是艰苦探索、曲折发展的历史时期,具体分为5个发展阶段:一、19491952年三年恢复时期,国家对烟草行业(主要是卷烟工业)的管理基本上是从分散逐步向组织起来过渡。当时,对烟草行业的管理有三种情况:一是在东北和地区实行区域性专卖,对卷烟产品、商标、盘纸以与烟叶实行专卖管理,同时取缔手工卷烟并加强缉私工作;二是在其它地

30、区实行国营、私营兼顾,以销定产、贸易自由政策;三是没收官僚资本,接收外国资本,壮大国营经济的领导力量。二、19531957年“一五”期间,国家对烟草行业逐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1954年,中央成立地方工业部,加强了对地方国营和私营卷烟企业的领导。1956年中央成立食品工业部,又接收了全部国营卷烟工业企业,解决了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矛盾,并完成了对私营烟厂的社会主义改造。三、19581962年“二五”期间,烟草行业出现生产倒退、效益下降的被动局面。当时,机构精简,企业下放,食品工业部的烟草工业管理局被精简为一个处,部管企业全部下放给省市,省市管企业全部也放给地、县、实行分散管理。四、1963196

31、6年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根据烟草行业的特点,该时期中央决定试办烟草托拉斯,成立了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对烟草实行供产合一的管理体制。当时,虽然卷烟销售仍归商业部负责,但烟叶的收购、复烤、调拨以与卷烟生产已经形成了统一经营管理,实质上形成了一种不完全的全国性专卖体制。在这种管理体制下,烟叶生产得到积极发展,产量和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五、19671981年这期间我国经历了二年动乱的历史性灾难和拨乱反正的重要历史阶段。这段时期,我国烟草生产混乱,行业发展基本停滞。2.4.1.2该时期行业基本情况全国卷烟消费总量1949年为160万箱,1978年达到1180万箱,零售总量平均每年增加35万箱,年均增长

32、7.1;人均消费量从7.4盒提高到30.8盒,年均增长5.0;混合平均零售单箱价格从1952年的377元上升到1978年的629元,实际年均增长0.9。1978年中国卷烟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4.9亿,生产能力(按两班计算)为1203万箱,产品销售收入为61.3亿元,卷烟单箱利税率为381元。而在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卷烟生产能力仅有420万箱左右,却有各类烟厂1149家,平均每个烟厂的年生产能力还不到4000箱,较具规模的企业集中在、等沿海城市。技术装备落后,1982年成立组建中国烟草总公司时也仅相当于国际40年代水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1978年,全国卷烟单箱耗烟叶为59.2公斤,生产工人

33、实物劳动生产率年人均187.2箱。1981年,卷烟的总产量只有1704万箱,其中甲级烟108.56万箱,占6.4,乙级烟697.21万箱,占40.9,滤嘴烟95.9万箱,占5.6。这阶段总的来说,由于人民生活水平起点低,提高缓慢,卷烟的质量、价格档次变化不大,市场的变化主要是数量方面的变化。2.4.2 1982年至今快速发展中国烟草总公司于1982年1月1日正式成立,以此为标志,我国实行烟草专卖专营体制至今已经整整20多年。20多年来我国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党和国家决定实行烟草专卖专营不仅是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而且是一项成功的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不久,党中央和国务

34、院即着手研究烟草管理体制改革问题,1981年5月国务院正式决定对烟草行业实行国家专营,1982年1月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1983年9月国务院颁布烟草专卖条件,1984年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成立,199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国烟草专卖法,1997年7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委与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国家烟草专卖制度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巩固和完善。目前,在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全国共设有33家省级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含、两个计划单列市),292家地市级烟草专卖局和

35、烟草分公司,2028家县级烟草专卖局和烟草公司,还有120多家卷烟厂和一批烟叶复烤厂、烟机制造厂、烟用丝束生产厂、进出口公司与有关配套生产企业,上述管理机构与各类工商企业担负着烟草专卖行政管理和各种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任务,并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2.5 行业特色烟草专卖制度我国烟草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而是实行专卖专营体制,这是我国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一项成功的改革,对我国烟草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专卖即垄断经营的意思,是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国家对某种或某些商品实行的具体管理制度,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实行的是完全专卖、国家专卖

36、的专卖形式。2.5.1烟草专卖总体特征2.5.1.1完全专卖、国家专卖的专卖形式烟草专卖法第2条明确规定:“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这里规定的是国家专卖,而不是地方专卖。搞地方专卖,不利于统一的大流通的市场格局的形成。20多年的实践证明,烟草专卖法规定在我国实行完全专卖、国家专卖是符合现阶段实际情况的。2.5.1.2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烟草专卖制度的重要特征是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国务院设立全国烟草行政主管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作,各地设立省级、地(市)级、县级烟草专卖局,主管本辖区烟草专卖工作,在行政关系上表达的是

37、统一领导、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国家烟草专卖局统一管理的容主要是:烟叶种植、收购、调拨计划管理,卷烟、雪茄烟生产计划管理,卷烟纸、滤嘴棒、烟用丝束、烟草专用机械生产计划管理,各种烟草专卖许可证管理,烟草专卖品准运证管理。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我国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垄断经营组织,设有中国烟草总公司与其直属的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中国卷烟销售公司、中国烟草机械公司、中国烟草物资公司、中国烟草进出口总公司六家专业性公司,分别负责有关烟草专卖经营业务方面的管理、指导,并从事具体经营活动;各地以行政区划分单位,设立了31个省级烟草公司,200多个地区级烟草分(市)公司,1800多个县烟草公司,分别负责所在

38、地区烟草专卖品的生产经营业务,烟草公司这种上下成线、左右成网的组织体系,构成了我国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与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的组织系统。2.5.1.3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烟草专卖法第一条明确指出实行烟草专卖立法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这必然要求所有烟草专卖活动都要服从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要求。烟草的税收不仅是中央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地方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柱。2.5.2 作用与成就烟草专卖制度确立的“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的管理体制,保证了烟草行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真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自1982年实行烟草专卖以来,烟草行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

39、就。一、有效的制止了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后,在全国关停了300多家计划外烟厂,克服了分散体制下盲目发展、重复建设、优材劣用、粗制滥造等弊端,极大的减少了资源浪费和财政收入流失。二、打击了各种经营活动,有力的维护了国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多年来,各级烟草专卖管理机关把加强部管理和打击“假、私、非、超”作为专卖工作重点,清理整顿卷烟自由批发市场,查处了一大批要案,维护了烟草行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三、烟叶生产稳定发展,上中等烟叶比例有较大提高,“良种化、区域化、规化”的科学种烟措施得到大力推行,基本解决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发育不全、营养不良、采收不熟、烘烤不当”等问

40、题,烟叶质量稳步提高,上等烟叶的比重由1983年的1.4提高到目前的20以上,中等烟叶的比重由48.3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全国烟叶良种化面积达到90以上。四、控制了卷烟生产总量,调整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产品质量。全国卷烟产量由1978年1182万箱增长到2003年的3578.3万箱,增长了3.03倍,同期卷烟工业总产值由62亿元增长到2179.1亿元,增长了35.1倍;卷烟产品档次结构不断提高,滤嘴烟占总产量的比例由1978年的0.6提高到2003年的99.7,2003年36户重点卷烟工业企业卷烟产量2348.1多万箱,占总产量的65.6%;卷烟产品的在质量不断改善,单支焦油含量已由过去的30

41、毫克降到2003年的14.3毫克左右,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大批高技术含量、高品质卷烟品牌稳步的走向市场。五、发挥了统一对外优势,加快了技术引进和消化步伐,全行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经过20多年高起点、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与更新,目前全行业装备技术已普遍达到了国际80年代水平,一些重点大中型企业已达到当代国际先进水平。六、行业经济效益和实现利税持续快速增长。多年来烟草行业一直是全国利税第一大户,经济效益在全部行业中名列前茅。1978年全国平均单箱利税仅为381元,2003年达到4064元,1978年全行业实现工商利税仅为45亿元,2003年达到1600亿元,年平均

42、增长15.4,为国家财政积累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3.2003年烟草行业经济运行情况3.1烟草行业2003年基本情况2003年,我国烟草行业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积极推进行业部改革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继续大力抓好整顿和规烟草市场秩序,加强烟草专卖管理和经济运行调控,推进科技与管理创新,促进了行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中国烟草行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实现工商税利1600亿元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3.1.1生产经营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增长全行业坚持把“控量、促销、稳价、增效”作为经济运行调控的基本指导方针抓好落实,较好地保持了

43、全年卷烟产销增长、价格稳定、库存下降、效益提高。全年卷烟产销量均达到17500亿支(3500万箱)以上,较上年增长3%左右。烟叶生产在连续5年稳定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平稳发展,全国烤烟种植面积1438万亩,收购160万吨(3200万担)左右,控制在国家计划之。全年共出口烟叶14万吨,同比增长5.5%;出口卷烟177亿支,同比增长16%;实现出口创汇4.45亿美元,同比增长8%.烟机工业的新产品开发工作有了新的成果,新世纪制丝线项目已通过技术鉴定,每分钟10000支卷接机组、每分钟550包包装机组、烟支存储输送系统和每分钟600米高速滤棒成型项目进展顺利。烟草行业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降焦减害”工作

44、,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式卷烟的战略性课题,制定了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组织实施了一批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有害成分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提高白肋烟质量与其可用性的技术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另有16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局科技进步奖,卷烟焦油含量降至平均每支14.3毫克,比上年降低0.3毫克/支。通过一系列有效工作,全行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实现工商税利在2001、2002连续两年每年增加200亿元的基础上,2003年又比上年增加200亿元,达到1600亿元以上,创历史最好水平。3.1.2行业部改革取得积极成果,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实

45、施大市场、大企业、大品牌的发展,烟草行业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坚持在专卖体制下引入市场竞争机制,2003年在全行业进行了以省级烟草工商分开为突破口的部管理体制,按专业化分工原则先后成立了16家工业公司。从半年多的实践看,市场环境明显改善,长期存在的地方封锁问题得到较大程度缓解,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产销形势呈现良好势头。由于企业市场压力明显增大,有力地推动了卷烟工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2003年共关停10万箱以下的小烟厂22家,联合重组的烟厂17家,是多年来烟草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进度最快、效果最明显的一年。目前,全国卷烟工业企业由原来的185家调整到90家以,其中95家10万箱以下小烟

46、厂已调整关停了76家;原来224家挂杆复烤企业已关停207家。卷烟产品结构调整也取得明显进展,全国卷烟生产牌号由2001年的1049个减少到582个。3.1.3整顿规和专卖执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烟草行业坚持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财经秩序整顿和治理卷烟体外循环两项重点任务,严格部管理,明确宣布了卷烟生产经营五条纪律,严肃查处和坚决制止各种不规生产经营行为,对顶风违纪的人和事进行了严肃处理,使卷烟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同时,各级烟草专卖机构和公安、工商、海关等执法部门密切合作,继续加大卷烟打假打私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遏制了制假售假活动反弹。全行业共查处制售假冒卷烟案件22万起,

47、收缴假烟53亿支,捣毁制假窝点2575个,查获制假烟机设备1531台;打假中拘留制假分子3539人,其中判刑956人、劳教263人。3.1.4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全面推进,烟草商业现代流通水平有较大提高全行业在认真总结推广、网建试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2003年突出抓了“全省网建学”的试点和36个重点城市的网建联动工作,推动卷烟销售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目前,全国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基本形成了全面访销、集中配送的卷烟销售网络体系,逐步向“订货、网上配货、电子结算、现代物流”的现代流通发展。全行业已建立访销中心2794个、配送中心2452个、客户服务中心1143个,入网销售的卷烟零售客户达到475万

48、户,其中实行订货的达到158万户。近两年来,各地结合网络建设还积极进行了取消县级公司的改革探索,全行业573家县级烟草公司已取消了法人资格,变为卷烟访销配送中心。烟草行业近几年来卷烟产销之所以稳定增长,主要原因有三:加快关停小烟厂步伐,使超计划生产卷烟的问题从源头上得到遏制;加大整顿规和专卖执法力度,使假冒商标卷烟和走私卷烟明显减少;加强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提高访销、送货和服务水平,使非法经营卷烟问题得到解决。3.2 2003年烟草行业科技基本情况3.2.1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是中国烟草科技发展的主攻方向围绕中国卷烟科技发展方向与任务,广泛征求行业专家、科技委委员和国家局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集思

49、广义,经过多次研讨、反复论证和修改,国家烟草科教司制定并下发了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纲要。纲要在全面、客观分析中国卷烟科技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式卷烟,巩固发展国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中国卷烟产品市场竞争力和中国烟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卷烟科技发展方向;明确提出了以发展中式烤烟型卷烟为主,积极研究并稳步发展中式混合型卷烟,实施积极稳妥的降焦策略的基本原则;明确提出了要重视烟叶的基础地位,烟叶的发展要以卷烟工业需求为导向,努力为中式卷烟提供优质烟叶原料;明确提出了中国卷烟科技发展的六项主要任务和七项技术支撑措施。纲要是一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对促进我国烟草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提

50、高,对中国烟草科技发展将产生重大与深远的影响。3.2.2 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推广项目,降焦减害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一年来,以提高烟叶质量和开发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卷烟产品为中心,以构筑中式卷烟核心技术为科研主攻方向,针对卷烟特色工艺、造纸法再造烟叶、优质烟叶生产、降焦减害等关键技术领域重点开展烟草的基础性研究工作和关键技术与集成推广工作,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3.2.2.1造纸法再造烟叶开发与推广工作进入新阶段,造纸法再造烟叶技术基本形成目前,国造纸法再造烟叶已取得中试生产的阶段性成果,产品达到了可进入卷烟配方的应用水平。2003年,造纸法再造烟叶推广总量达3

51、623吨,造纸法再造烟叶推广总量达1900吨,瑞升公司的造纸法再造烟叶在、红河卷烟厂开始较大量的推广试用。3.2.2.2全面启动“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与提高质量的集成技术研究推广”工作,制丝工艺技术水平明显提高近两年来,制丝项目采取试点、示二个层次的推动方式,目前成效显著。全行业对开展制丝项目的认识明显提高、意识显著增强,掀起了研究开发和推广制丝工艺技术的热潮,制丝项目各项技术的推广工作正在稳步推进。3.2.2.3三大基础性分析研究工作全面实施科教司今年重点组织实施了中外卷烟品质特性分析、中外烟叶品质特性分析和卷烟烟气特定成分分析三项基础性分析工作。这三项基础分析的目的旨在对中国卷烟和国外卷烟

52、产品设计特点、品质特性和原辅材料应用情况进行对照分析,为企业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参数,为中式卷烟的核心技术奠定基础。对中外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企业产品开发和指导烟叶生产建立中外烟叶品质特征,质量成分数据库和种植区域奠定技术基础。对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的分析,为企业降焦减害和产品开发提供技术参数。3.2.2.4启动了“中国烤烟品质与生态环境关系与品质区划的研究”工作这项研究对烟叶生产和科研工作具有重大影响,已列入2003年国家烟草专卖局重大科研项目。由于该项工作任务量大、涉与面广,参加单位多,前期已经进行了多次协调工作。目前正召集中国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行业外十多家科研单位的协作工作会议。为保证

53、项目有效开展,项目设置了工作组和技术组,目前正在紧有序的进行。3.2.3企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健全、加强2003年继续加大了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力度,重点企业的技术中心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建立了5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1家行业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6家企业技术中心被国家人事部认定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烟草行业已形成了由国家和行业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组成的应用研究与开发推广的技术创新体系。3.2.3.1完善了行业企业技术中心与行业科研机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烟草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导,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和科技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能力,建立并完善现代化管理制度

54、。从总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运行机制不断完善,高质量、高水平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给企业创造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技术中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3.2.3.2进一步深入开展卷烟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工作连续二年来通过开展烟草行业卷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与分析工作,使企业比较准确地了解到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能力、潜力以与与其它同类企业的差距。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动深入开展。3.2.3.3完善和规了科研机构的经费管理进一步完善科教经费管理工作,实施了科教经费全额预算管理,建立了国家局科教经费跟踪管理制度。按照集中资金、重点支持的原则,编制了2003年度国家

55、局科教经费预算。完成了烟草研究院易地建院工程经费使用与工程管理等国家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跟踪检查和审核以与行业有关单位科教经费使用情况的检查工作。3.2.4完善了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体系,烟草标准化质量取得新进展3.2.4.1加强质检了机构的建设加快重点质检站的建设,首批认定了等质检站为行业重点质检站,形成了由国家质检中心和行业重点质检站组成的骨干队伍。部分技术力量较弱的烟叶、卷烟产销小省(或区、市),将逐步过渡到以真假卷烟的鉴定为主要工作。依据烟草行业质检网管理方法和烟草行业质检机构审查认可细则的规定,对15家省级烟草质检站进行了评审。3.2.4.2加大了烟草产品的质量监督工作(1)

56、卷烟产品质量监督。2003年度卷烟焦油量平均值为14.3毫克/支,与2002年度全年加权平均值14.6毫克/支相比,有所降低。其中:烤烟型14.4毫克/支,混合型12.3毫克/支,外香型15.1毫克/支。(2)烟叶质量监督。开展了烟叶农残的检测;进一步强化对转基因烟草的监控;起草制定了国家烟草专卖局关于加强对转基因烟草监控的通知和烟草转基因控制释放工作规程技术标准;继续开展工商交接烟叶质量监督。(3)卷烟材料的质量监督。2003年继续开展了对烟用丝束、卷烟纸、烟用接装纸和烟用香精香料等烟用材料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根据检(抽)查结果,对存在质量问题的1个卷烟纸产品(涉与1家生产企业)、19个烟用接

57、装纸产品(涉与17家生产企业)和6家烟用香精香料生产企业进行了质量监督后处理。其中:4家烟用接装纸生产企业被首次列入“不守信用供应单位”。3.2.4.3积极开展行业标准化工作2003年发布了13项行业标准和3项行业计量检定规程,清理了TC144归口的现行有效国家和行业标准300项,立项开展标准制修订项目23项,发行行业感官实物标准标样28个。为配合明年开展的第3批国家级标准化示县验收和管理工作,起草了烟草标准化示县验收规程,组织选评了10个县进入全国第4批农业标准化100县的示工作。3.2.5科技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展2003年,为推进烟草行业以实施课题制为主要容的的科技体制

58、改革,组织制定并下发了指导烟草行业科研计划改革的烟草行业科研计划中实施课题制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要在烟草行业逐步建立能够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技术创新、提高科研水平和效率,打破人员、课题和部门所有制界限,有利于出成果、出人才的新型科研管理制度。2003年,加了快烟草行业科研机构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改革步伐,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烟草行业市场竞争需要的科研运转模式与机制。对行业科技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加强各级科研体系之间的分工与合作,有效地避免科研项目的低水平重复开发。继续加强科研项目立项制度改革,重大项目实行行业外、国外招标。继续坚持国外相结合、行业外相结合、科研与推广相结合、科研与人才培养相

59、结合的科技工作四个结合原则。3.3烟草行业基本经济指标3.3.1烟叶收购 2003年度累计收购烟叶154.9万吨,比去年同期154.4万吨多收0.5万吨,完成年度调控目标174.4万吨的88.8,其中:烤烟152.6万吨,比去年同期151.6万吨多收1.0万吨,完成年度调控目标169.8万吨的89.9;晾晒烟2.3万吨,比去年同期2.8万吨少收0.5万吨,完成年度调控目标4.6万吨的50.2。 3.3.2工业产值和销售产值 2003年度累计完成当年价工业总产值2179.1亿元,其中:卷烟产值2121.8亿元,其他工业企业57.3亿元;累计完成当年价工业销售产值2197.5亿元,比去年同期195

60、4.1亿元增长12.5%。 3.3.3卷烟产量和销售2003年度卷烟工业企业共完成卷烟生产17891.4亿支(3578.3万箱),比去年同期17224.6亿支(3444.9万箱)增加666.8亿支(133.4万箱),增长3.9,完成年度调控目标17650.0亿支(3530.0万箱)的101.4。其中:一类卷烟1284.5亿支(256.9万箱),比重为7.2;二类卷烟2035.8亿支(407.2万箱),比重为11.4;三类卷烟6481.0亿支(1296.2万箱),比重为36.2;四类卷烟6006.1亿支(1201.2万箱),比重为33.6;五类卷烟2084.0亿支(416.8万箱),比重为11.

61、6。一、二类卷烟(30元条以上)产量占总产量的18.6;三、四类卷烟(10元30元条)产量占总产量的69.8。、二、三、四类卷烟所占全国比重同比分别上升0.9、1.2、2.5和0.8个百分点,五类卷烟所占全国比重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在产量中,滤嘴烟17834.8亿支,比去年同期17105.0亿支增加729.9亿支,增长4.3,比重为99.7,比去年同期99.3上升0.4个百分点。 指标名称全国数量(亿支)所占比重卷烟产量17891.4100.00%一类卷烟产量1284.57.18%二类卷烟产量2035.811.38%三类卷烟产量648136.22%四类卷烟产量6006.133.57%五类卷

62、烟产量208411.65%数据来源:.tobacoo.gov2003年卷烟工业企业累计批发销售量为17979.3亿支(3595.9万箱),比去年同期17483.6亿支(3496.7万箱)增加495.7亿支(99.1万箱),增长2.8,其中:国销售17841.4亿支(3568.3箱),比去年同期17378.9亿支(3475.3万箱)增加462.5亿支(92.5万箱),增长2.7;出口137.9亿支,比去年同期104.6亿支增加33.3亿支,增长31.8。3.3.4名优卷烟产销 2003年名优卷烟累计完成4533.2亿支(906.6万箱),比去年同期4124.8亿支(825.0万箱)增加408.4

63、亿支(81.6万箱),增长9.9,名优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3,比去年同期23.9%上升1.4个百分点。名优卷烟2003年累计销售4325.2亿支(865.0万箱),比去年同期3639.6亿支(727.9万箱)增加685.6亿支(137.1万箱),增长18.8。名优烟销量占全国卷烟销量的24.6,比去年同期21.5上升3.1个百分点。3.3.5 36户重点卷烟工业企业36户重点卷烟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当年价卷烟产值1605.3亿元,比去年同期1423.1亿元增长12.8;完成当年价销售产值1617.2亿元,比去年同期1430.8亿元增长13.0。累计完成卷烟产量11740.3亿支(2348.1万箱),比去年同期11070.1亿支(2214.0万箱)增长6.1,占全国总产量的65.6,增长幅度高于全国2.2个百分点。其中:一类卷烟1137.8亿支,占全国比重88.6;二类卷烟1708.9亿支,占全国比重83.9;三类卷烟4508.0亿支,占全国比重69.6;四类卷烟3583.7亿支,占全国比重59.7;五类卷烟801.8亿支,占全国比重38.5。、四类卷烟所占全国比重同比上升0.5、3.0个百分点,二、三、五类卷烟所占全国比重同比分别下降1.4、2.1、4.1个百分点。36户重点卷烟工业企业主要指标指标名称完成数量与上年比较全国数量占全国比重卷烟工业产值1605.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